佛弟子文庫

佛教的十九種修持法門

2016/03/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教的十九種修持法門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教的修持應不離生活,生活亦不離修持,所謂:「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類別除了行、立、坐、臥之外,並有止、觀等,內容則不勝枚舉,例如早晚課誦、禪七淨七、般舟三昧、閉關禁語、朝山參訪等。今總括僧信二眾的修持項目,簡述數條如下:

一、四念處:透過專注的觀察身體、感受、心念、心念的對像等變化,就能對自己的行為、情緒、思想和意志有高度的自覺,進一步覺察到我們的一切執著、一切貪嗔和無明。所以,四念處的修法從「緣六根、六境而生六識」開始,不排斥一切見聞覺知,於「可念六境不起樂著,不可念六境憎惡」;不是厭離人生、厭離社會,或逃避感情世界,更不是出離社會而跑到深山林內隱遁的方式。四念處是鬧中取靜,以社會為道場,感情世界為關房的隨緣任運修行法。

二、般舟三昧:是一種「佛立」、「常行」的修持法,在為期三個月的修行中,不坐不睡,只可立可行,累時靠在繩子上假寐。

三、閉關:在佛門中修行,快則十年,慢則二十年以後,方具閉關資格。因為閉關除需要人護關外,更應注意本身的修持基礎具備與否,以及對經教義理的了解深入等。如果一開始學佛就要閉關,何功何德要人來護關。尤其閉關前半年要有大德開導、教化;如果沒有正念、發心,也不可以閉關,要會用功才可以閉關,所以佛門有云:「不破參不住山,不開悟不閉關。」閉關不可以當兒戲。

四、持午:即過午不食。修行中,少食有助精進用功,因此有因緣的話,可以在修行過程的某一個階段體會一下,但不可標榜過午不食。尤其在佛門中,自己修持,也要尊重別人不同的修行方法,所謂方便有多門,各有各的修行法門,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彼此應該互相尊重。

五、參學:又稱參訪,就是到其它叢林道場參訪學習,每一處一住三至五年,再換一個地方,也是三、五年,又再換一個地方,如此經過一、二十年後稱為老參。如果不經過參學,規矩不懂,也沒有威儀,就被稱為新參,甚至常常被譏為冒失鬼。

六、化冬:在大陸叢林裡,每到秋天,寺院僧眾便開始拜訪信徒,把平安符送到信徒家中,信徒回以一碗米,稱為化冬。如此,一年的道糧便無須憂慮了。化冬比起每年舉辦一次以吃為主的供僧,意義更為深遠。

七、普說:學僧單獨向師父請法稱獨參。若於丈室或法堂為大眾說法,則稱為普說。

八、小參:個別請求和尚慈悲開示教誨。

九、普參:類似今日的座談會。

十、經行:飯後散步,可以在佛堂繞佛,或在齋堂,甚至庭院或林間小徑皆可,速度由慢漸快,或自行調整均可。

十一、跑香:禪堂行香,目的在運動筋骨,調和身心。

十二、行腳:雲水僧求法心切,四處參訪問道,因古時交通不便,多以步行到達目的地。

十三、苦行:從事勞動性的工作,如打掃廁所、看管山林、夜巡、行堂、典座等。

十四、密行:個人的修持法門,不對外人宣說張揚。

十五、共修:大眾一起修行,如參加打七或定期念佛等。

十六、禁語:一般信徒在家中可行一時、一日、一區的禁語,體驗一下寧靜、美妙的無聲世界。

十七、朝山:三步一拜或朝禮寺院,都可稱為朝山。

十八、打七:可分禪七、佛七,有剋期取證的目的。如果時間不許可,也可做一日或三日的參禪、念佛。

十九、止靜:禪七或佛七時全體默然靜坐,不許出聲擾眾,任何人不得隨意出入。其實每個人可以在一天當中有五分鐘止靜的時間,以做滌塵淨慮、自我省思的功夫。

此外,早上起床,可在佛前上香供水,或誦念《般若心經》一卷,或誦讀其他佛經或念佛;晚上可以念佛拜佛、誦經、打坐,具體可依家庭環境、時間而定,修行不在時間長短,而在持之有恆。平日生活中,隨喜持誦佛號,如觀音聖號,或持大明神咒;吃飯時,稱念「佛光四句偈」,或「三稱念」,或「五觀想」,乃至小小佈施、隨口讚歎、與人為善、做事認真等,都是修行。

佛教認為休息也是精進,精進勇猛也要平衡、適度。修行其實就是自然、平衡、適當的生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平常沒什麼感覺,臨終時你就知道怕了

如果一個人,他對過去的業都沒有處理沒有處理的意思,...

禪坐時需克服兩種情緒,防止兩個偏差

打七到第九天,如果功夫用得好的話,應該有些消息。在...

修止觀者應調五事

修止觀者,質言之,即調五事也。 一、調食 食之時義大...

【推薦】修行就從生活中開始

佛法的智慧體現在生活中。會修行的人吃飯也是修行。很...

千錘百煉,身心皆益

橫逆困窮,是鍛煉豪傑的一副爐錘。能受其鍛煉,則心身...

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最適合我

雖然同樣是學佛,但是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種種宗派,...

一門深入,不要貪大貪多

將佛法與日常生活結合,來驗證這個心,無非是訓練心的...

若不觀心,略有十過

若不觀心內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如《像...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花林窟,與大比丘眾千...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受持楞嚴神咒,感得金剛藏王菩薩護持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恆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

惟覺老和尚《吃素與學佛》

修行學佛就是要向佛學習。從身口意開始,學佛的身、學...

一句彌陀,願行相資,能得大用

一句彌陀,生大信心,願行相資,能得大用。 曾經有人問...

佛陀為什麼要示現「入胎相」

入胎相:父淨飯王,母摩耶夫人。經云:處兜率天,弘宣...

工作的謀生不要違背慈悲

為了修習正命,你必須找到一個謀生的方法,而這個方法...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怒宜努力消融,過要細心檢點。 這一條同樣是告訴我們:...

【佛學漫畫】阿彌陀佛是一尊什麼樣的佛呢

阿彌陀佛是一尊什麼樣的佛呢...

一念因果一念覺

因果理論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學佛人對此都不...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緣作基礎

學佛就是向佛學習,學習佛是如何覺悟的。佛就是覺,《...

修行的痛苦是有意義的

我們修行也很痛苦,要減少休閑的時間來聽課,減少休閑...

做惡夢時怎麼辦?念佛號!

我們睡覺做夢,如果你念佛,念菩薩聖號念得靈了,在做...

聖嚴法師《腳跟下》

問:禪語中常提到腳跟下或看腳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

戴斗笠的地藏菩薩

記得是在八九歲的時候,讀過一個日本民間故事《戴斗笠...

如何讓心養成專注的習慣

問: 在企業工作結果是導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

有些人念《地藏經》為什麼有這種感覺

你說業能轉不能轉?一念善心起,百萬障門都消失;一念...

一個人會著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在整個大家庭三界當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歡...

【佛教詞典】隱沒

【隱沒】 p1405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二十頁云:復言:世...

【佛教詞典】貪著

多求而無厭叫做貪,貪心很堅固叫做著。...

【視頻】天童禪風

天童禪風

【視頻】慧律法師《放下有限,擁有無限》

慧律法師《放下有限,擁有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