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真如的心必須要離開三件事情

淨界法師  2016/02/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真如的心必須要離開三件事情

當我們能夠在因地於妄念當中,「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達到離三種相時,它的果報,它的果地功德就是「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唯是一心,故名真如」。

這個地方講真如的心,前面講妄念的心。真如的心必須要離開三件事情,我們從細講到粗,先講離心緣相。

一個妄念的形成,第一個原則——一定要向外攀緣,它不是安住相。所以,你看一個人很躁動不安,妄念很強,合理地推論,這個人生死業力比較重,臨終也容易起顛倒。因為妄念第一個相貌是攀緣相,它不是寂靜安穩相,它是不守本分,向外攀緣的。

第二個,攀緣以後會創造名字。比方說我們看到,「喔!這是佛像,這是花,這是桌子,這是椅子」。

第三個,在這個相狀的名字當中,就安立很多的名言分別,開始說話了。比方說榴蓮,我們打很多妄念去攀緣榴蓮時,喜歡榴蓮的人說:「這個榴蓮很不錯,味道很甜美。」讚美榴蓮,開始產生榴蓮美好的名言分別。那麼討厭榴蓮的人,過去生有這種不好經驗的人,他看到榴蓮,開始批評榴蓮,說這個榴蓮很臭,怎麼樣怎麼樣。

所以妄念的形成它必須是攀緣的,必須有很多的名字的,而且它要說很多話的。當然身為榴蓮它沒有意見,榴蓮說我本來那樣就是那樣,都是你們自己在打妄想。所以,當我們破除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我們的心回歸到平等、無有變異乃至於不可破壞時,這就是回歸真實的時候。

其實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最重要就是破名言,離言說相。《楞嚴經》說,一個人把言說相破了,你分段生死沒問題了。

這個名言是最可怕的。禪宗有一個公案,說有一個禪宗的祖師,他要選一個上座,因為原來的上座往生了。古代的祖師他不見得直接開示,都是由上座來代祖師開示,祖師在重要場合才出現。所以上座往生以後,祖師必須在大眾裡找個上座。當然禪宗它是以心印心,如果沒有開悟,那你就一盲引眾盲,所以他就必須要測試哪些人是真實的安住,可以用真實的心來引導眾生真實的心。

怎麼測試呢?這位祖師就把大家集合起來,放一個臉盆在中間。祖師說:「這個不叫臉盆,你們道一句。」有些人說它是個鍋子,有些人說它是個大碗,每個人都講個人的名言。突然有個禪師站起來,他跑到臉盆的地方,一腳把臉盆踹開,踢了以後向祖師頂禮坐下,後來他變成上座。他是在表法,就是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其實這是你自己的名言分別,這是戲論,哪來那麼多名言呢?身為臉盆,那樣就是那樣!

所以禪宗它恢複本來面目,就是回歸生命最簡單的原始名,一切法它本來就是這樣子。凡夫多事,安立了很多名言,然後大家就開始打妄想,創造很多的妄念,結果創造很多的生死輪迴。

諸位!要記得,你的心跟外境接觸時,試著心中不要講話,你會發覺你的心馬上沉澱下來,這叫「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因為我們的妄想活動它必須有道路。什麼道路呢?就是言說,言語是道路。所以禪宗的高明,他為什麼打你?為什麼罵你?就是把你那個妄想的道路切斷,截斷妄流,讓你心中不再說話。心中不再說話時,你就發覺,原來生命是這麼回事,我們加了太多的調味料,把菜炒到已經失去原來的味道了。我們把一切法加了太多個人的名言,就失去它本來的面目,也創造我們很多的妄念。

所以恢複本來面目,從禪宗的角度很簡單,把你心中的話停掉,心中不要講話。你的六根接觸六塵就是保持原狀——那樣就是那樣,這個就是停止妄念的最好方法,也就是消除生死業力的最簡單的方式。破除心中的名言分別,讓生命回歸到原來的樣子,不要加太多的調味料在裡面,把生命簡單化,就是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所以把一切法回歸到畢竟平等,無有變異,不可破壞,這就是一心真如!

這個地方講出了兩個概念:第一個,通往輪迴的道路;第二個,通往涅槃的道路。其實都是在你一念心中。如果你遇到事情,一直在講話,你已經通往生死的道路了;如果你慢慢慢慢地把名言給停下來,就趨向於涅槃的道路了,這是不二法門,其實就在你一念心。你要跟著名言走,那就是生死輪迴;你要能夠離言說相,那就是涅槃寂靜。所以,大乘思想完全從一心安立真妄,安立輪迴,安立涅槃,這就是大乘的中道實相,這是第一個概念。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將聞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蓄聞成過誤。將...

為什麼打妄想的就是真如

倓虛老和尚講過一個偈頌,值得大家深思。倓虛老和尚有...

讓心先摔過去

布勃卡是舉世聞名的奧運會撐杆跳冠軍,享有撐稈跳沙皇...

大乘佛教修學的三個次第

楞嚴經在大乘佛教當中,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法門,因為...

清淨臭穢,寄此陶煉耳

【原文】 唐道積,蜀人,住益州福感寺。性慈仁,有癘疾...

欲識佛住處,只這語聲是

打禪七的目的是求悟道,功成熟了,這個道就悟,為什麼...

為什麼我沒有佛性

潭洲慧朗禪師初參馬祖時,馬祖禪師看到就問道:你來求...

【推薦】心中的對立越來越重,那你走錯方向了

在禪宗有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禪師在僧團中閉關,他...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藏經】佛說月光菩薩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聖凱法師:佛法談做人

現代的心理學研究指出,當一個人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遇...

信願行三資糧和念佛的方法

諸位善知識,今天奉家師慈老的面諭,與諸位結緣,並請...

有情眾生的四個層次

佛教講,人是有情眾生,甚至一切有情識、有生命的眾生...

一切資具受用都是臨時的,不是究竟皈依之處

這個也是一個指導性的東西。比方說嫁女,不必要都去鼓...

什麼是三摩地、陀羅尼道、得泥洹道

問: 什麼是三摩地?什麼是陀羅尼道?什麼是得泥洹道?...

在家居士如何修學淨土

問: 修淨土的居士,在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認識與實踐...

如何將佛法融入於生活

將佛法融於生活可以從小的事情開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

你能夠這樣做,你就是菩薩

【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

傲慢,是對命運最大的挫折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善良,也沒有做壞事,但命運總是...

印順法師《現代佛教不宜隱遁山林》

現代學佛的又一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戀世...

老比丘尋死為佛所救

佛陀時代,有一國家名為多摩羅,在都城外七里處有間精...

拜經拜懺能使身體健康

前面我們看了日記《都攝六根打禪七》知道了拜經在打七...

慧律法師《強烈的正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

破除法執的相狀

我們看看,講到出世的聖人,佛陀也給他一些建議: 非明...

誰不想命長?素食是秘方

健康長壽是人人希望和追求的事。為了健康長壽,人人都...

【推薦】時時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運

我們無法要求環境都順我們的心,但是要練習把一切都當...

【佛教詞典】戒稱二門

日本天台真盛宗之根本教義。戒,指圓頓菩薩戒;稱,指...

【佛教詞典】有可依

【有可依】 p0541   瑜伽七十卷十一頁云:由二因緣,...

【視頻】淨界法師《凡夫與聖人的內心差別》

淨界法師《凡夫與聖人的內心差別》

【視頻】戒殺放生 福報自至

戒殺放生 福報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