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有情眾生的四個層次

2017/09/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有情眾生的四個層次

佛教講,人是「有情」眾生,甚至一切有情識、有生命的眾生,都叫做「有情」。關於「有情的層次」,有四點看法:

娑婆因有情漸成國土

常有人問:「人從何處來?」娑婆世界,因有情眾生的業感招致,生此國土而有了各種種族、各式家庭,各個國家,所以「娑婆世界」也叫「有情世間」。

眾生因有情妄執有無

「有情」又叫「眾生」,眾生是由眾多因緣和合而成。眾生因為有情,所以會執著「喜愛之境」,因此擁有時就會計較、比較,失去了就會傷心難過,這些都是因為「情」而產生的妄想執著。

聖賢因有情悲天憫人

聖賢與凡夫不同的地方,在於聖賢雖有「情」但不執著。聖賢的情是悲憫眾生之情,因其不執著,所以不自我束縛,且能怨親平等,沒有分別地去行善佈施。其因悲天憫人,所以願意救苦救難,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這就是聖賢的情。

菩薩因有情同體共生

佛教裡稱菩薩為「覺有情」,也就是覺悟的眾生,他們自覺覺他,自利利人,廣行善巧方便,當他們看到眾生受到苦難時,即發起大慈悲心,他「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能「人飢己饑、人溺己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人皆有情,但要用理智來淨化感情、用慈悲來運作感情、用禮法來規範感情、用道德來引導感情。把自私佔有的感情,轉化成無私的道情法愛;把有選擇、有差別的情愛,淨化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奉獻,這樣的情感生活才能更豐富、更雋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口說愛語可助我們攝化眾生

善護口業,不出惡言,可令我們內心保持清淨無染。口說...

法佈施能得三十二種功德

首先講講什麼是法佈施,所謂法佈施就是佈施佛法,比如...

地藏菩薩的化身無處不在

【文殊師利。時長者子因發願言。我今盡未來際。不可計...

什麼時候可以面露金剛怒目之相

問: 師父曾於說法時開示:必要的時候可以面露金剛怒...

善導大師因機施教的故事

一、度化屠戶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婦孺皆知,但多...

虛雲老和尚是大菩薩示現

有些人認為虛雲老和尚的脾氣很大,他根本是空的不認識...

我們要發迴向的願,這種迴向效果無窮

【次當復發迴向之願。願我所修一切功德。資益一切諸眾...

未成佛前先結人緣

【後復載一僧,博通經論,所至無所遇。乃諮嗟嘆息。傍...

【大藏經】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q)樹給(jǐ)孤獨園。與...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丟掉的是自己的福報

買點茶葉送遠方的朋友。外面套著個極為大而精美的包裝...

這種情況是對佛的願力認識不足嗎

問: 我越是修行,越覺得自己差勁,越來越慚愧,越往自...

為何日日鬚髮今日必死之心

一 總說: 論云:第二思惟死無定期者,謂今日已後,百...

佛教對社會自殺行為的預防

一、前言 自殺就是自己主動結束自己生命的行為,一般...

欲求好相貌或轉女身,供養地藏菩薩即可滿願

【若有女人,厭女人身,盡心供養地藏菩薩畫像,及土石...

財色招苦,擁有知足的心最重要

我們經常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我們人生...

這一念清淨心是何等的寶貴,何等的重要

第二個七明天過一天,後天晚上就圓滿了。因為七打得順...

世間賞罰與因果報應之不同

原文: 閱來書,知汝聰明尚不徹底,故以儒佛之因果,與...

不管做什麼,都要想到三寶在加持自己

曾經有個年輕人,因為家中燒火做飯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犯戒可救,破見難救

一切法都是心生的,所以對一切都不要貪戀。出家要遠離...

這樣懺悔三次,因緣就會改變

成就一個安全穩定的功德,這個事情也是非常重要。我們...

如何理解「鬼怕惡人」

我們出家人沒有特殊因緣,也不會去招惹,人一說你就去...

沒有貪婪的心,就沒有憂患

佛說:妄想是錯誤,執著是堅持錯誤。由於妄想執著,所...

【佛學漫畫】許願和還願

人常說「心態決定命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你...

慧命嚮導

有個家族中的一些成員,打算合組貿易商隊越過沙漠到另...

就算有神通,也敵不過業力

目犍連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沒有人能和他相比,...

【佛教詞典】三有對

對,礙之義。乃五根、五境及心、心所等法受障礙而不生...

【佛教詞典】十玄

shixuan   中國佛教華嚴宗基本教義。闡明佛教的各法...

【視頻】佛教卡通:小沙彌歡喜看人間

佛教卡通:小沙彌歡喜看人間

【視頻】大安法師《印光文鈔-宗教不宜混濫論》

大安法師《印光文鈔-宗教不宜混濫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