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中的對立越來越重,那你走錯方向了

淨界法師  2015/04/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心中的對立越來越重,那你走錯方向了

在禪宗有一個公案,它說,有一個禪師在僧團中閉關,他閉關的時候,一天吃一頓飯,他每天的中午都定要下來吃飯。有一天,誒!他中午沒下來吃飯了,而且今天沒出來,明天也沒出來,連續兩三天都沒有下來吃飯。方丈和尚就覺得奇怪,就派一個侍者上去問問看怎麼沒下來吃飯。

禪師回答說:「是這樣子,我入了三昧以後,就有一種寂靜的功德相現前。那天人因為感動啊,幫我送供養,所以我現在不用下來吃飯,天人會送飯菜過來。」這方丈和尚斥喝他說:「你還是活在三界當中,你心中住在寂靜相,心有所住,你就啟動了生死的業力,你沒有離開三界。」這個禪師也是利根,一聽就知道,他就把這個寂靜相也捨掉了,第二天就乖乖下來吃飯了。方丈和尚說:「恭喜你啊,突破了!」

如果一個人,只想造慈善事業,那就不用要求這麼高,你就住在相狀,面對無量無邊的差別,在塵勞中不斷地活動,弄得自己心有千千結,雖造善業,心不安穩。這部分我們不談。但是一個人修行,當他開始從差別當中,回歸到平等,如果他有志於達到臨終的正念,那一定要清楚。

我們修行人越修行,他的對立相、差別相一定越來越少,這是一個判斷標準,沒有例外。如果你學佛以後,你感到你心中的妄想越來越多,相狀越來越多,對立越來越多,那你的修行方向走錯了。因為你相狀越多,表示什麼?表示你生死業力越重,妄想打得很重嘛!你說:「我怎麼知道我修行進步呢?」怎麼知道呢?不是說你一天拜幾拜佛,念幾聲佛號,那是資糧力,那不是根本啊!問題不在這裡!你發覺你現在別人講一句話,甚至別人給你一個什麼動作,你心中的相狀越來越少,你這個人繫縛我們生死的業力就越來越淡薄,越來越淡薄。

你看我們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敗壞,一切眷屬悉皆捨離,一切珍寶不復相隨,每一個人都要經過。我們到臨命終的時候,所有的東西全部被死亡破壞掉,但是有些人可以很自在地跳出去,有些人被生死的業力再抓回來。為什麼?當然事出必有因嘛!因為你平常就住在這個相狀,住久了,心有所住,就被它所轉!如果你覺得:誒,我學佛以後,心慢慢平淡了、平靜了,這就是功德相。我不敢保證你福報多大,但至少你容易離開三界。

如果你學佛很久,你心中的對立越來越重,看誰都不順眼,糟糕了!你走錯方向了。你的修行錯認消息了,不是這樣修的,你的路走錯了,你走上了生死之流。生死之流是越走差別越大,涅槃之流是越走平等性越來越明顯,這是很容易判定的標準。我們常說現在是末法時代,怎麼知道現在是末法時代?怎麼知道?你到那個超級市場去看一下,你就知道什麼叫末法時代了。

現在百貨公司,你看那東西開始多元化了,以前東西單純,一個東西多元化之後,它對你的妄想、執著的刺激越厲害。我們本身的善根就薄弱,本來就經不起刺激,但是那個差別的因緣,不斷地刺激你,所以你的對立心、妄想心是越來越重,惡性循環。我們善根薄弱就容易墮到末法時代,末法時代又不斷地刺激你產生對立,輾轉增勝。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知道,這一條路不能走下去了,一定要脫離妄想,把心帶回家,從差別的相狀,回歸到平等的法性。因為涅槃的門就是平等,生死的門就是差別。當你走入生死之門,那是無量的差別;你走入涅槃之門,那是平等的法性,這個是很清楚的。

當然佛菩薩乘願再來,他走入了生死之門,在整個差別當中,他跟我們不同,那是「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但不隨物轉,就能轉物。他是自在啊!佛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從差別當中回到無差別,從假入空,把心帶回家!我們一再強調,遇到事情,首先,你一定要生起理觀,告訴你自己,你本來沒有這個東西。

要修《楞嚴經》的人,我建議你:遇到事情,你跟自己講三句話。第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二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第三句也是「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因為我們煩惱比較重,要講三次,利根人講一次就夠了。你講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提醒自己不要住在上面。阿賴耶識它不斷地釋放感受跟妄想,這我們也沒辦法,過去生就是這樣子。你不斷地熏習累積的習氣嘛,阿賴耶識它不會放過你的!修行就是現在跟過去協調,你不能住在過去,阿賴耶識它每一天都會放很多的狀況給你,但是你能夠做的,就是一件事情——不住!告訴你自己:我本來沒有這個東西,「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它是因緣的假相。

我們可以這樣講:阿賴耶識要不要把妄想丟出來,丟不丟歸你,住不住歸我——第六意識,這是操之在我。所有的對治法門——拜佛、念佛、持咒、懺悔…什麼都好,但是你的根本,就是不能住在妄想。你住在妄想,你所有的修學法門,全都是有漏的!你今天住在妄想修學,就好像你的本質是沙,這個沙你不管用什麼調味料去調它,用多高的溫度去蒸它,它永遠就是沙,不是說你加了調味料它就變成米,不可能嘛!

當然我們每一個人學佛的所求目標不同,你說我希望來生變成一個大國王,那你不用修《楞嚴經》,人天福報不用修《楞嚴經》。但是你來生只要有志於跳脫三界,比方說求生淨土,要達到臨終的正念,你要脫離五陰對你的繫縛,你這個《楞嚴經》這一關,你一定要跳脫過去——不隨妄轉,否則你臨終正念做不到!

我再提醒一次,阿賴耶識不會放過你,無量劫來煩惱、業力這一部分,它不會放過你。但是你也不要怕它,因為它是虛妄的,達妄本空,你不隨它轉,它拿你沒辦法。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推薦】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去做不該做的事

在整部《楞嚴經》的理論篇當中,佛陀主要是告訴我們兩...

性德

對修德之稱。言一切萬物本性之上各有善惡迷悟之性能也...

怎樣做才能夠不打妄想而安住佛號

一般來說,我們這一念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中間有一道...

「多聞」比不上「反聞」

這一段是文殊菩薩教誨敕令阿難尊者這個當機眾,應該好...

只偷一次

石屋禪師外出,碰到一位陌生人,暢談之下,不覺天色已...

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馬祖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對治帶有執著的妄想

於諸識內,獨得意名; 向有漏中,作無明主。 不間不斷...

念佛的心不能帶條件

諸位,我們要注意你帶條件,這個條件這個因緣就是外境...

【大藏經】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出家功德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大藏經】右繞佛塔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

菩提心是修行的根本

什麼叫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覺悟心和願力心。菩提心,...

志公和尚十二時頌

平旦寅 狂機內有道人身 窮苦已經無量劫 不信常擎如...

不喜不憂,善調自心至清涼

也許我是那種不是閑人閑不得的人。七月是最忙的時候,...

苦樂勿忘念佛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原文】 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克論其要,唯戒...

惟賢長老《五戒、懺悔、發願》

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薩戒,以五戒為基礎,什麼是戒...

時常做怪夢惡夢,用什麼辦法解決

問: 弟子時常做怪夢、惡夢,長久以來睡境難安,身體...

苦難到來時,這時候該怎麼辦

無論什麼人,只要造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惡報就是...

聖嚴法師《感謝抱怨的人》

無論是在家庭裡或是在工作場合中,我們常常都會聽到抱...

菩薩成就國土,要有兩種準備

這一科是與之授記。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權實不二...

學會放棄

曾經讀到這樣一個故事:大哲學家柏拉圖曾帶著他的七個...

念佛動中修,要修到什麼程度呢

你依止在佛堂所栽培的念力,我們一個人不是沒事幹的,...

修楞嚴經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對錯

這個地方講如實不空義,這個講作用。 中間無實性,是故...

憤怒讓全身「中毒」8招滅怒火

乘車時遭遇交通堵塞,不知何時才能通過下一個路口;孩...

至誠供佛齋僧,種下殊勝福田

昔日,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時,當時城中有一位長...

俞良臣的故事

明嘉靖時候的人,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學多才,鄉...

【佛教詞典】八纏

八種的煩惱。纏即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纏縛眾生於生死...

【佛教詞典】攝衣界

三種結界之一。又作不失衣界、不離衣宿界。即攝衣屬人...

【視頻】宏海法師《清明節放生開示》

宏海法師《清明節放生開示》

【視頻】慧律法師《第一義諦》(九)

慧律法師《第一義諦》(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