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

2017/09/0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

在劫初時期,世界將要形成之時,福報將盡的光音天天人,化生為人來到這個世界,以「歡喜」為食,全身光明,以神足通自由自在地飛行來去,彼此沒有男女性別、尊卑上下之分,大眾一同共生於世間。

當時,世間生出了「地味」,如同醍醐,顏色猶如生酥,味道甘甜如蜜。眾人先用手指輕嘗,逐漸對此滋味產生貪著,於是以手整團抓握而食,身上光明因此瞬間消逝,也不再具有神通。貪心重者,因為食用太多「地味」,體色變得粗澀枯槁,而食用較少的人,體色仍然保持光澤,由於外表出現差異,彼此之間有了高低勝負,進而衍生出是非。

由於惡法日增,導致「地味」消散,大眾無不懊惱,哀嘆災禍降臨。之後,地上又生出狀如薄餅的「地皮」,雖然色美味香,但仍比不上「地味」。因為大眾互相輕慢、共相爭食「地皮」,逐漸「地皮」也消失無蹤,地面又長出比「地皮」更粗的食物──「地膚」。

眾生又因為爭食「地膚」的多寡,而增長種種惡法,因此「地膚」也輾轉消逝。雖地肥不生,卻生出滋味甘美的兩枝葡萄,但眾生因多食之後,共相嬉鬧,兩枝葡萄不再生成。接著,大地自然長出沒有糠殼的粳米,無須特別調和,便具足美味,眾生吃了這些粳米後,而有男女不同的身形出現。

其中情慾重者便成為女人,眾生彼此共相娛樂,互相瞻視而有欲想,於是共約屏處行不淨行。其他眾生知道了前來呵責:「你們怎麼會做出非法、不該做的事呢?」行淫慾的男子受到他人譴責之後,隨即後悔自己所犯的過錯,撲倒在地,懊惱不已,與他共行欲事的女子,心生憐憫,為他送飯並扶他起身。

從此之後,世間便有「不善夫主」之名,而這個女子就被稱為「妻」。此後有更多眾生縱情淫慾,於是便建造房舍以遮蔽男女欲事,由此因緣世間正式有了「家」的組成,夫妻也開始共同居住一起生活。爾後,光音天福報享盡的天人,便墮落人間,入於母胎當中,世間因此出現胎生的眾生。

此時飲食又再度退化,原本是自然長成沒有外殼的粳米,轉變為早上收割傍晚成熟,或是傍晚收割清晨熟成的粳米;當粳米採收後,又會自動長出沒有莖幹的新谷。人們因為要不斷地收割,有人覺得每天收割太過辛苦,索性一次採收多日的米糧,大家彼此輾轉起而傚彷,有些人甚至一口氣就收割了五天的米糧!此後,粳米逐漸生出殼皮,並且於收割之後,不再自然生出粳米,也出現了枯萎的禾株。

面臨禾株枯槁的衰相,人們無不懊惱悲泣,彼此將房屋和田地都劃分了界限。從此,人與人之間更顯分別,時間一久,竟有人把自己的米藏起來,甚至盜取他人的糧谷,卻沒有人能主持公道,眾人建議應當設立一名平等之主,能善護人民並且賞善罰惡,當時眾人當中有一位體格高大、容貌端正,具足威德之人,被大眾推舉為典主,統理大眾,世人稱之為「王」。

最初的大王稱為「剎利」,在剎利的領導之下,世界富裕安樂,總共有八萬郡國,人們和樂相處,沒有病痛,剎利王以法度治國,奉行十善法護念人民,如同父母疼愛自己的子女一般,人們敬重大王也猶如孩子敬重雙親一樣。當時的人們壽命綿長,之後的大王漸漸不如第一位剎利王,人們的壽命也漸漸減短,減至十萬歲、一萬歲,至今人壽減至百歲。

從第一代的人民典主──剎利王,經過漫長的歲月,到第三十三代「善思」,先後共有十族的轉輪聖王統領這個世界,此後一直傳到師子頰王的兒子淨飯王,淨飯王之子稱作菩薩,菩薩之子為羅?羅,溯至本緣,因此稱為剎利種族。

典故摘自:《釋迦譜卷第一·釋迦始祖劫初剎利相承姓緣譜第一》

省思:

《法華經》云:「諸苦所因,貪慾為本。」一念貪心,若無法及時覺察、覺照,貪念轉增伴隨而來的就是無量的苦難。觀察光音天子墮落為人,就是因為心無法作主,嘗到好味即心生貪著,面對境界時便生分別心,乃至緣於色相起淫慾心,因而引發一連串惡行,起惑、造業、受苦輪迴不息。故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慾故,墮落於生死」,若能夠斷除憎愛,息滅貪瞋癡,在諸法因緣中不起分別想,必能成就解脫之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六大根本煩惱牽引著我們輪迴

我們講業障通常包括了三大類,哪三大類?就是煩惱障、...

下品往生者六劫待在蓮華里做什麼呢

下品中生者乘著那個蓮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八...

自私自利遭苦報

韋婆多是一個很愛說警告語的比丘尼,她為了滿足自己的...

代一切眾生受苦

《梵網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豈不...

慧律法師《佛教與輪迴》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

通過慾望得來的幸福,是非常短暫的

幸福是什麼?通常,人們追求的幸福只是一種感覺而已,...

截斷世人生死路,別開化外一乾坤

下面我們講講清朝彭二林居士《重訂西方公據》後面,收...

極樂世界不能用業力去召感

淨土宗的人有一個盲點,以為修福報就會到淨土去,很多...

【大藏經】最上乘論

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只要有長遠心不怕吃苦的心,日子一久就能得到好處

修行用功一法,只要你能下決心及長遠心,便能得到好處...

遵循生活的規則

一年夏天,有位爸爸準備帶著他的孩子們到海邊戲水。前...

信樂涅槃得解脫

佛陀曾有一段時間住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當時,舍利...

好為人師的老山羊

一個凡事都愛擺大道理的老山羊正悠閑地在河邊散步,它...

心外無別佛,佛外無別心

馬祖一日謂眾曰:汝等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世間的一切,都是借我們用的

每次去爬山,總會遇到一對恩愛的老情侶。漸漸地,有點...

把精進努力放在正確的地方

祖師們在《禪關警策》裡面記載了很多他們用功的情景。...

末世眾生仗自力斷惑證真,甚難甚難

原文: 接手書,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門所以,及與...

【推薦】怨害之起 煩惱為根

從前,優填王的兒子名叫娑羅那,心樂佛法而出家學道,...

生死熾燃,苦惱無量

第八覺知:生死熾燃,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

佛為什麼說無相

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門,無論是有知識的,無知識的;貧的...

婆媳之間

媳婦對師父說:我對婆婆已經夠好了,但是她仍對我不好...

比丘十八種僧物之齒木

齒木也稱為楊枝,磨齒刮舌的木片,古代比丘常用的十八...

在家佛子應如何孝順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們應怎樣做才能算是孝順呢...

造了什麼業才會墮落成附體的大仙

問: 仙是做什麼樣的業才得到這種果報呢? 成剛法師答...

如何得清淨心

問: 如何得清淨心? 夢參老和尚答: 這個問我清淨心...

【佛教詞典】五種禪

(一)指四念處、八背捨(觀)、九次第定(練)、師子奮...

【佛教詞典】肇論

全一卷。後秦僧肇(384~414)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五...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南海觀音》

宏海法師《普陀山的故事-南海觀音》

【視頻】夢參老和尚《體悟四聖諦 扭轉凡夫身》

夢參老和尚《體悟四聖諦 扭轉凡夫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