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來培養自己的信仰

學誠法師  2015/10/2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如何來培養自己的信仰

我們如何來培養自己的信仰?最關鍵的是首先要把自己原來對世間、對人生、對世界、對佛法、對佛教的認知全部放掉。什麼原因呢?世間上所有一切的書籍、知識、經驗,告訴我們的都是有限的存在,都是染污的,都是生死輪迴之因,都是世間動亂紛爭之因。所以說我們在世間上所接觸到的、自己所擁有的心理上的那些概念,完全都是錯誤的。而佛法僧三寶的概念,本身是清淨的、無染的、盡虛空遍法界的,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凡夫不能用染污心去理解清淨法。反過來說,我們如果沒有把世間上這些雜亂的東西捨棄掉,正法的內涵就接受不進來。因為我們一直被這些有形相、有局限的東西障礙住,這就很難去理解、去接觸清淨、無為的佛法。

第一,我們常常講的「善」和「惡」,都是從世間法立場上來談的,而真正從無相無為的概念上看,事物的本質是超越善和惡的,是沒有善惡形相、沒有善惡概念的。也就是說,善和惡的概念,只是在世俗諦範圍內,在世間法裡面有。

那麼,什麼叫善惡呢?佛法談到善的行為和起因,跟世間上所談的善的行為和起因是有所區別的,佛法裡面所談到善的本身就是要止惡,也就是說不能造惡業,不能去做這些有過失,有損於人,有害於世間的行為。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去造作這些惡業,善心善緣善行才能夠慢慢培養起來、積聚起來。通常人忽略了這一部分,他會說,我去做一點好事,拜拜佛,念幾卷經,或者向廟裡捐幾個錢就行了,但實際上卻還默默無聞地在造惡業,惡業的力量是很大的,佛法怎麼有辦法入心呢?

所以,佛教裡面特別注重懺悔法門,懺悔就是懺除前衍,不再做惡,不斷悔過,發心不二過。只有把造惡業的心停掉了,才有辦法去行善,也就是說,要行善,就必須止惡。要止惡的話,你必須首先要培養起對三寶,對佛法的真實信心,否則,遏制不了自己無邊的惡業。在世間上,佛法認為是惡的,而不少人又恰恰認為是善的。比如損人利己、弱肉強食、以強凌弱等等的很多行為,根據佛法來講,都是不好的,在世間上面卻都是被允許存在的,被認為是合理的,但佛法認為是不對的,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也就是說從我們思想上面的認識是很局限的。

第二,從我們整個生命的歷程來看,我們整個生命也是非常有限的。人活一百年,也不過三萬六千五百天,何況還不一定可以活一百年,也就是說頂多活三萬天左右,可以看出我們整個生命的歷程非常有限。但是我們不能停留在這樣一個非常短促、局限的人生意義上,不然佛法就學不進去。也就是說局限在眼前的境界、現前的利益和快樂,這些都是無常的,都不是佛法的本質,更不要說我們還常常都是停留在物質層面上的利益和快樂,那更是靠不住的。

我覺得只有把這兩個問題想通了,對佛法的信仰才能夠真正培養起來,這一點很重要,否則學佛都是很虛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在宣稱:我比你更有智慧 而...

學佛的三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是聽經聞法。 聽經聞法,才能夠了解到佛法...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麼

真正的佛化家庭是什麼,佛者覺悟,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有...

學佛就是把心顧好

假使心沒有顧好,任它自讚毀他,就會墮三惡趣中。什麼...

【推薦】他善根強跳得過去,你不一定跳得過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個案。我們的確看到很多特殊個案不...

歌手潘安邦學佛的靈驗感應

歌手潘安邦廿年前以一首「外婆的澎湖灣」紅極一時,這...

網絡學佛人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

當今時代網絡發達,佛學方面的信息很豐富,現在的佛子...

學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我國有五大宗教,總的說都是勸人為善,大家都做好事。...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著魔時可以用這些方法對治

不修行,有著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著魔的時候...

受持五戒對淨土學人的意義

受持五戒,它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如果你是修聖道門的,...

佛法義理雖深妙,卻又在我們日用尋常之中

佛法的精義甚深難知,不是言語可以說出來的。但他的義...

放經書的書房挨著衛生間,這樣是不是不恭敬

問: 家裡有佛像也有經書,但家裡的書房直接挨著衛生間...

聖嚴法師《智者多聞》

多聞令志明,己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

一切物質現象,都與心性有密切相關

1988年,霍金教授推出驚世之著《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

禪者的偉大之處

石鞏慧藏禪師有一次正在廚房作務,馬祖道一看到時就問...

什麼時候可以面露金剛怒目之相

問: 師父曾於說法時開示:必要的時候可以面露金剛怒...

歷代宗門大德開示觀心法要

五祖弘忍大師開示觀心 五祖弘忍大師開示觀心,曰:會是...

在活物上做活計,不要在死物上做活計

我們的屋宅、田園、牛羊、轎車、甚至桌椅、器皿、衣服...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為佛教的居士,我們應該怎麼起床呢?起床的...

感情是緣分的組合

我們今天人不是講感情,要談戀愛嗎?我們佛教講,菩薩...

未悟的人,猶如瞎子一般

沒有悟的人,與大悟以後的人,前途各有不同。大略替你...

何時得與聖賢親

瓊枝瑤草色長新,別有乾坤世外春。紅藕華藏金砌鴨,綠...

只要遇到了淨土法門,就沒有空過的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曇...

灌甘蔗喻

過去有兩個人,同時種植甘蔗並約定說:種植好的有獎賞...

【佛教詞典】慧光

(一)指般若(妙智慧)之光。與「慧日」、「慧照」同義...

【佛教詞典】有情

梵語 sattva,巴利語 satta。音譯作薩多婆、薩埵嚩、薩...

【視頻】悟道大和尚《修行直指》

悟道大和尚《修行直指》

【視頻】誦經如何達到最佳狀態(宏海法師)

誦經如何達到最佳狀態(宏海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