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的方法

淨界法師  2015/07/08  大字體  護眼色

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的方法

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當然是多善根、多福德非常重要的因;那怎麼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呢?

我們看下面的說明。以下我們根據印光大師的開示: 執持名號簡單的講,就是一句彌陀念誦聽。 修淨土的人,你要知道你心中的根本所依──就是阿彌陀佛的聖號。 這個聖號你要怎麼跟它相應呢? 一念相應一念佛。

什麼叫做你的心跟阿彌陀佛的聖號相應呢?

以下印光大師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方法,他說:你在念佛的時候,有三個重點要注意:

第一個念,念從心起。很多人念佛的時候,這個佛號不是從心裡生起,是從嘴巴生起。 你怎麼知道呢? 嘴巴念佛,心打妄想。 這個佛號是從哪裡生起呢? 從嘴巴生起來,這個不能講一念相應一念佛應。

你整個佛號的根源,是從你內心深處那個歸依的心,產生一種作意,從那個地方生起,這個叫做念,成就一個念的功德。 所以你念佛的時候,你要注意,你的佛號要從你的內心生起,不能從嘴巴生起。

第二個誦,聲從口出。你從念中生起的時候,這個時候是沒有聲音的,沒有聲音你當然不能當所緣境。

我們淨土宗的所緣境,諸位要知道:淨土宗念佛的所緣境,它不是法塵,它是聲塵。 很多人念佛,它不出聲的,不出聲,你的所緣境是法塵,根本就不對。

你不一定要念很大聲,但是你多少要創造聲音,因為你沒有創造聲音,你根本不能去取所緣境的相貌,所以第二個,你要靠嘴巴的振動,創造一點聲音出來,當做你的所緣境。

第三個聽,音從耳入。你把自己所創造的聲音,再把它聽回去。 這個聽大家要注意。

很多人說:我打佛七的時候,一二百人打佛七,這個佛堂每一個人都創造出一個聲音,這個佛堂有一百多聲佛號,哪一個是你的所緣境呢?

諸位要知道,你只能夠聽你自己的聲音,當然並不表示我們要排斥別人的聲音。

比如說這個念佛的聲音是一百句佛號的和合,但是這個和合又有非和合,和合當中又有別相,別相當中又有和合。

這個時候,你只能夠聽你自己所創造的聲音,你聽到別人的聲音,這個叫做心隨境轉,你只有聽到你自己的聲音,你的心才能夠達到一心不亂,所以這個地方要注意──你的所緣境,是你自己創造的聲音。

所以當這個佛號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誒,你跟佛號相應了,這樣的相應叫做點狀的相應;然後我們在把這個點狀的相應,擴大變成一種相續,那麼三三四,產生一個韻調,這個前面說過了。你念佛沒有一個韻調,你很難攝心的。這個韻調三三四運轉的時候,它能夠帶動你的心,不容易使妄想生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古大德持誦《阿彌陀經》的感應

天樂迎空 在宋代有一位唐世良居士,他以誦《阿彌陀經》...

念佛後該如何迴向

念佛迴向,不可偏廢,迴向即信願之發於口者。然迴向祗...

如何理解念佛要念得「心佛兩忘」

問: 《印祖文鈔》裡我似乎記得念佛要念得心佛不二、...

發心往生者,皆得無量諸佛護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

阿彌陀佛的名號就是無上的密咒

現在在家居士,你別看他愚夫、愚婦、老太太,他們真正...

南懷瑾老師:念佛法門

現在,貢獻大家念佛的法門,也就是習慣所稱的淨土法門...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相好凡夫皆具足 六通無礙異常倫 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隨...

大安法師:十大因緣興起淨土法門

原文 (蓮池大師《彌陀疏鈔》 先明總者:謂如來唯為一...

持戒是怎麼定義

《廣論》云:從損害它及其根本,令意厭捨,此能斷心,...

對治煩惱有兩種選擇

我們要對治煩惱時,你有兩種選擇: 第一個時時勤拂拭,...

中國人口頭心頭的阿彌陀佛

我們中國有眼口鼻心思的人,沒有一個不知道阿彌陀佛的...

為什麼要你放下今生

問: 師父在課堂中提到,面對業力今生能夠改變有限,...

建了空墓,這樣對後代有影響嗎

問: 弟子普蘭,師父吉祥,我爺爺在困錦州時候犧牲了...

快樂只可以在心內尋得

世界上的良藥,每一種只能治一種疾病;心靈的良藥---...

只因眾生有生死,佛才講涅槃

華嚴五祖宗密大師在《圓覺經大疏》中說:以一切種智釋...

六道輪迴,淫為其本;三界流轉,愛為之基

至於六道輪迴,淫為其本。三界流轉,愛為之基。阿難尊...

星雲大師開示孩子的教育問題

有一個小孩,早晨上學之前,到寺廟裡,見到香燈法師,...

一切都是幻化不實,若執著即生煩惱

修行須在不知不覺中進步,一天過一天,無掛無礙、無憂...

大安法師:淨土法門的門檻高嗎

問: 尊敬的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兩個月前,念佛越念...

在淨土中還有身體的顯示嗎

問: 在淨土中還有身體的顯示嗎? 宏海法師答: 這是個...

待人處世的「三好四給五和」

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 四給:給人信心、給...

佛說施燈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

【佛教詞典】識宿命通

(術語)五通之一。知宿世生死之通力也。...

【佛教詞典】第一句

(術語)稱阿字。大日經六曰:阿字第一句,明法普週遍...

【視頻】妙華法師《二入四行觀》

妙華法師《二入四行觀》

【視頻】八十八佛(演甫居士)

八十八佛(演甫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