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著要一心不亂

道證法師  2015/05/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著要一心不亂

一位童子說:『關於剛才的問題,我就想到師父跟我們講的一個例子,就是說,之前有一個道場,他們辦了一個三年的活動讓你來念佛,供你吃,供你住,你只要念佛就好。結果非常的意外,所有的人都沒有辦法堅持到最後,唯一堅持下來的,只有師父的師叔。為什麼?我想是因為如果叫你每天什麼事都不要做,只叫你念佛,如果你在理上沒有了解,你能夠這樣信受念下去嗎?這應該是最主要的問題吧!』

下面我們就來檢討,為什麼大家都沒有辦法堅持念三年,只有一個人能堅持下來呢?這檢討起來有幾個重要的原因:第一、就是念佛的動機錯了,念佛的動機,不是求生西方,是求我要得一心不亂,也就是以一種很強烈的『有所得心』,結果呢?一天沒得,兩天沒得,一年沒得,就覺得很失望啊!很沮喪,沒有成就感。被失望的情緒打敗了,就失去信心,想去找其它的法門。其實,沒有得一心不亂也能往生啊!就是往生凡聖同居土啊!有信願,就可以往生,反而是失去信心,才不往生。

檢討這樣的動機,根本就錯了,一方面,求我這個小水泡,要如何成就,這基本上已經和佛法去掉我執的方向相反了!佛說要無所得,我們偏要有所得,就是和佛抬杠啦!《涅槃經》說:『有所得者,名為無明』啊!心中想要有所得,就是朝著無明邁進。口中念無量光的名字,心中向無明,這樣頻道會對嗎?

很多人很可愛,把一心不亂,想像成另外有什麼可以得。好像得一心不亂,會有一個獎盃,從空中掉下來,上面寫著『一心不亂』,頒發給我。

其實,念佛,是最輕鬆不過的事了!當下專心,都攝六根,這是最不累的,眼睛也省得東張西望,耳朵也省得亂聽,身體省得亂動,不是最不累嗎?當下都攝六根,管一個字就好了,何必另外再起一個心,急著,要另外得到一心不亂呢?懺公師父說:『一心要念佛,一心又急著要一心不亂,這樣就兩心啦!起步就兩心,時時都兩心,要何日得一心呢?』

再檢討第二個原因,念佛不外是採用行住坐臥幾種姿勢,如果不懂得『端正,又輕鬆』的原則,結果就會把念佛這種最高的享受變成苦行啊!打坐苦,拜佛又苦,經行又苦,一苦起來,就把佛丟掉,把信願丟掉。其實不是念佛苦啊!是念錯了!念得不如法,才苦啊!心裡一有所得,就很緊張啊!很緊張當然身體肌肉全部繃緊了,繃緊了支持不久的,一定會又酸又痛,很苦的。動機一有點不對呀!就是沒有正念,身體也不會端正。不端正啊,東壓迫,西壓迫,一定會苦的,苦了就支持不久了!

所以最主要是要調心,動機正確,才能端正輕鬆。真正動機正確了,正念提起了,自然萬緣會放下,放下就輕鬆啦!有所得心很強的人,念起佛來一定像找人打架,找妄想打架的樣子。沒人跟他打架,他也打得很累呀!這當然支持不久的。

第三,再檢討這種修行方式,依照印光大師的開示,像這樣一門深入,把其它的事都廢掉的方式,只有打佛七的時候才可以用。如果平時長期這樣,請大家注意哦!除非是菩薩再來的根機,否則一定會發生,憍慢懈怠的弊病。為什麼呢?凡夫的心很容易就生起厭倦啦,一下子腿痛啊,就厭煩了,一下子又蠹蛄(打瞌睡)了,根本就堅持不下去,結果反而會因為行不下去,連信心都破壞了!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這是自己搞錯方法!一方面不懂得彌陀大願,一方面不了解自己的根機程度。彌陀大願有說到:不論做什麼事,都可以以善根來迥向西方,就是為別人倒一杯茶,掃個地,也是迥向西方,這樣以『善根迥向西方』就可以往生。所謂迥向西方,就是有信願啦,佛就會來接,安心念佛就好了!

注意,佛是說『要往生』這樣的心沒有亂掉,重點是『心』的問題,是心不亂,不是身體懶得動,不是身體不動哦!不是教我們什麼事都不要做,等著茶來張口,飯來伸手。其實什麼事都不做,也還有做『那個什麼都不做的』那個事啊!就算茶來張口,飯來伸手,也還有張口和伸手這些事啊!也還有做呼吸的事,還有大小便打瞌睡呀!怎麼有人能長期什麼事都不做呢?

印祖說:『天之生物,必須晴雨調停,寒暑更代。』也就是假如一直下雨,或一直出太陽,一直太冷,或一直太熱,根本生物就不能活啊。必須要有調劑,有時下雨,有時出太陽,有適當的寒熱調節,生物才能活得好。所以印祖教我們修行,要自量其力,就是要自己衡量自己的程度:如果不是菩薩再來的,只是初學的人,就要以這種等著茶來張口,飯來伸手的方式,說這樣是要一心念佛。其實都會變成懈怠、憍慢,把『自修』變成『自私』。注意哦,自修和自私常常是一線之隔而已。

印祖提到,很多標榜一心念佛什麼都不肯做的人,結果都變成像楊子那種,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的弊病。變成很懶惰,懶得為人做事,像個大少爺、大少奶奶,又以為自己很會念佛是第一偉大的功德,不必再做別的事啦,結果變成憍慢地不得了。其實這種心,都是在念憍慢和懈怠,根本就沒有『念佛』哦!這就是理論不清楚,又沒有讀印祖開示,誤以為自己是菩薩再來的根機。

其實不是『一心念佛,一門深入』不對哦!也不是念佛不能夠包含萬德,全攝佛功德哦!如果是照蕅祖說的:以信願為出發點的至心念佛,確實是『全攝佛功德』,『當下圓明,無餘無欠』的。問題是他念錯了,沒有念到佛,卻念到:我什麼都不做,我要趕快得一心不亂,念到:我念佛最了不起,都念到這上面去啦!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道證法師文章列表

念佛法門的五個要訣

憨山大師:此種法門:第一要決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

終日念佛為何無法往生

人們常說,終日念佛,為何無法往生?截流大師告訴你答...

佛菩薩的名號功德

名號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稱為聖號,聖號就是聖人的名號...

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功德利益

《涅槃經》云: 念佛一口分作十六分功德,若有一人布...

昌臻法師:「念佛現世獲十種殊勝功德」淺釋

一句佛名,是萬種功德的結晶,具有不可思議的大威神力...

念佛法門要注意些什麼

問: 佛法的重點在哪裡?念佛法門要注意什麼問題? 慧...

念東林佛號起妄念昏沉如何對治

問: 在念東林佛號時由於每兩句佛號之間的停頓時間較...

用計數念佛還是清淨心念佛好

問: 用計數念佛還是清淨心念佛好? 大安法師答: 這...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您了解您所吃的是什麼嗎

如果有人從墳墓中拖出一具腫脹、潰爛、膿血淋漓、血肉...

寧管千個兵,不管一個僧

在教內有寧管千個兵,不管一個僧的說法,言下之意就是...

如本法師:守口業的果報

口業如果能守得清淨,功德是無限量的,其果報美好難思...

人心就像一個容器

裝的快樂多了,鬱悶自然就少; 裝的簡單多了,糾結自...

增長業與不增長業

我們看到業果的相續跟不相續的兩種因緣,接下來我們來...

陪病人念佛的經驗

以前我在醫院當醫生,發現很多的患者,不能夠接受傳統...

至誠懇切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很多人對於佛教淨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艱,...

普賢菩薩這次怎麼沒提極樂世界呢

問: 法師您好!《華嚴經》的最後一品中,普賢菩薩以十...

聖嚴法師《小時候的疑惑》

我想先談一下小時候發生的三件事情,它們在我的學佛之...

發心宜事理圓融

自性迷就叫眾生,自性悟就是佛。既然是迷的眾生,也是...

一切滿眾生願的都可以稱之為藥

佛教裡邊有一部經典叫《藥師經》,講到藥和病的關係。...

身邊的善知識

善知識是叫人遠離諸惡,奉行諸善的善友,是每個人生活...

息滅妄念的三招

宋代青原禪師有參禪三重境界說:禪之初,看山是山,看...

【推薦】教化獵人的白象

有一天,佛陀對須菩提說了一個他過去生轉世為六牙白象...

許止淨居士與印光大師的因緣

許止淨(1876 1938),本名業笏,字子晉,號止淨,止淨...

常常看人不順眼,就像生活在垃圾場

我們要訓練自己,就是要訓練我們的這顆心。從行上,我...

【佛教詞典】色卽是空空卽是色

【色卽是空空卽是色】 p0573   世親釋四卷十九頁云:...

【佛教詞典】中價衣

(衣服)郁多羅僧衣之別名。以此衣之財直在三衣中為中...

【視頻】《六祖壇經》女聲讀誦

《六祖壇經》女聲讀誦

【視頻】淨界法師《往生的曲線》

淨界法師《往生的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