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遇到逆緣應先檢討反省自己

如瑞法師  2015/08/03  大字體  護眼色

遇到逆緣應先檢討反省自己

當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候,我們心裡應該充滿喜悅。

盡管昨天有一些不順心的人與事,比如說:別人罵我、打我,或給我製造逆緣等等。為什麼呢?我們應該檢討反省一下自己,在與人的接觸的當中,是否有對不起他人的地方。也許是我的思想不正確,卻在頑固地執著於 「我」是對的。所以,造成了彼此的不愉快,並不完全是對方的責任。

佛在世的時候,發生過這樣一件的事情:

佛有一位表哥,叫替薩,年齡大了才出家,出家時間很短。但他因為自己年齡大,又是佛的表哥,所以,總希望別人來恭敬自己。但他確實出家日淺,也沒學到什麼,別人也就不可能聽他的話了,尤其年輕的出家人。於是,他總覺得大家不恭敬他,甚至有時老找他的錯。為此,他就常常到佛那裡去告狀,哭訴。

有一次,佛見他滿臉的不悅,就問他:「替薩,你為什麼這麼不愉快呢?」

他聽了以後,馬上淚又落下來了,說:「別人都和我過不去,我在他們中間都受不到恭敬。」

他說這話的時候,其他比丘看到他又到佛那裡,怕他又告大眾僧的狀,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大眾僧也集合來到佛陀這裡。

大眾僧頂禮佛陀就坐下了。佛問替薩比丘:

「你現在坐在哪裡? 」

「我現在坐在大眾僧的大廳裡面。」

佛又問他:

「你看到大眾僧來了沒有? 」

「看到了。」

「你有沒有起來迎接,頂禮他們呢? 」

「沒有」。

「你平時有沒有幫助大眾僧勞作,比如說搬僧臥具等等的? 」

「我沒有幫助搬。」

佛陀就說:「那就是你的不對了。你應該認識檢討自己,向大眾僧求懺悔。」

他說:「這可不行,我不能向他們求懺悔。」

佛說的話,他都沒有聽。

大眾僧就說:

「他平常在僧中,也是這樣的頑固。當他犯錯誤的時候,大家給他提出來,他都不會接受,更不會懺悔。」

佛告訴大眾僧,他不僅現在這樣固執,過去生中也是這樣的。

佛就講了替薩比丘過去生中的這樣一個故事:

過去,有一位苦行僧,到城裡來掛單。他找到一個做陶器的作坊。因為白天做陶器,晚上不做了,有很大的房間可以住人。這位苦行僧跟作坊主人說明了自己的要求,希望留在這裡過夜。作坊主人答應了。

當他安頓好時,又來了一位苦行僧,也想來這裡住。作坊的主人說:「先來的那位如果同意,你就可以住了。」

先來的苦行僧答應了。這樣,兩位苦行僧就住在了一起。後來的這位苦行僧,威儀相具,做事謹慎。他非常感謝前來的苦行僧,能答應讓他共住。臨睡前,他仔細看好睡在哪裡?哪是門?把應該知道的情況都看得清清楚楚,就休息了。

半夜的時候,後來的苦行僧,起來小解。他想:已經看好了,沒有問題的。結果沒想到,前面的那位苦行僧,不知道什麼時候橫著躺在門口。他不知道,天又黑。所以,出門的時候,把前來苦行僧的頭髮踩了。

這樣一來,前來的苦行僧就不高興了。

罵起來: 「你這個假修行者,從哪裡來的?把我的頭髮都踩了,你太可惡了!」

後來的苦行僧連連道歉:

「我一定小心!我一定小心!請你原諒。」

說完之後,就出去了。他想:出門的時候把別人的頭髮踩了,這次進門,一定要小心謹慎,知道他的頭在那端。

第一位苦行僧卻想:頭髮被人踩了,掉過來睡吧。

後來的苦行僧沒想到前來的比丘會掉頭睡,所以,進門的時候,正好一腳邁到他的脖子上。這下,又把前面的苦行僧惹火了,破口大罵起來,而且到最後,還惡狠狠地詛咒說:「你這個混帳傢伙,明天太陽出來之前,讓你的頭裂成七瓣!」

後來的苦行僧是得道者,聽了對方的詛咒,心想:不行,他這樣的詛咒會落到他自己的身上的!而且,他還詛咒的在太陽出來之前,怎麼辦?我要用法力,讓太陽不出來。

第二天,他就用法力遮住太陽,不讓太陽出來。太陽不出來,國王著急了,暗天無日,怎麼辦?一打聽,原來是比丘做的事情。所以,國王苦苦請求他一定要讓太陽出來。後面的苦行僧對前來的比丘說:「你這樣對你不好,現在唯一救你的辦法,就是收回你的詛咒。」

國王也著急,讓他懺悔,但是他就是不肯。後來的苦行僧就告訴他:「我是得道者,不會騙你的。」

他一聽害怕了: 「這怎麼辦?」

後來的苦行僧告訴他:「你把泥巴塗在頭上,到河裡去,要從不同的地方出沒。」

於是,他照著去做了。太陽出來以後,把他頭上的泥巴曬成了七瓣。

佛告諸比丘,前來的苦行僧就是現在的替薩。

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也能體會到:常常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認為,自己就是對的。應該想一想,是否是我的想法不正確?或者我的做法有問題?我們首先應該糾正自己。不要心裡老想著是別人給我製造逆緣,別人對不起我。否則,內心裡,就會充滿憤恨。內心裡充滿憤恨的人,一定會失去理智的。不理智的思想一定會導致不理智的行為。所以,佛在法句經裡說: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

若人懷此意,怨恨不能熄。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

若人舍此意,怨恨自平息。

所以要平息憤怒,必須舍去對他人的懷恨。 我們在平常的生活當中,不管什麼樣的事情的發生,千萬不能從內心裡生起來對別人的怨恨心。

人的習性,一般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看得起自己。我們很少去想一想:怎樣去成就別人,理解別人,包容別人。其實,有時候別人打你,罵你,也會有原因的,往往都是自己有意無意的惹起他人的煩惱。

再退一步,我們如果能多想想別人對我的好處,把一切人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乃至於父母親。我的修行,都是為了讓這些如母恩親得到快樂。這樣作念,慢慢就不會生起怨恨他人的心了。

當我們熄滅了內心的怨恨,心中就會快樂了。讓我們以一顆歡悅的心,迎接一切的人和事,法喜充滿的度過每一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委曲求全算不算無我

我有一個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責,他為了顧全家...

在順境時抽到下下籤

其實一張籤詩是好是壞都沒有關係,它最大的意義是在讓...

臉皮薄的人要如何擺脫這種煩惱

問: 我是個臉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當眾講話...

平生四辱成就曾國藩

曾國藩曾在給弟弟曾國荃的一封家書中特別談到了自己一...

人生起起落落,佛法讓我重生

10年前,我曾信仰過其他宗教,同時也接觸了傳統文化,...

閑居之地是非多,如何才能不畏人間輿論

閑居之地, 指視昭然, 吾雖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

出現不好的逆境,不要恐懼也不要瞋怒

在修行過程中都是凡夫,對一些事情一些人冷漠沒有熱情...

可以敗給他人,但要戰勝自己

恨是毒汁,不僅毒人,更會毒己。 因為恨,少年時,也曾...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永惺長老《告弟子書》

古語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應以戒為...

心寬不傷人,念純不傷己

心寬不傷人,念純不傷己。 寬容的人,不會輕易傷害別...

佛是日中一食,過午可以供佛嗎

現在有一種說法說佛是日中一食,所以過午不能供佛。但...

常誦五菩薩心咒得美貌財富

修此五位菩薩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財富,可得人心,可...

果報有四種,有的是定,有的是不定

《優婆塞戒經》這部持五戒的經說報有四種報: 第一種是...

蓮池大師和蜈蚣

大約400年前,有一位叫蓮池的高僧。有一回,他看見有個...

愛上自己的影子

【迦葉正觀法塵。而言觀六塵者,以法塵是前五塵落卸影...

不殺生,不教他殺,不見殺隨喜

五戒的第一條不殺生,對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太有意義了。...

將惡習變成自己的助力

又是一年春好處,待到回望弱冠時。轉眼間,我離畢業又...

發心念佛求生西方,七寶池中即生一朵蓮花

原文: 夫眾生之心,與阿彌陀佛之心,覿體相同,若以信...

思慧很重要,沒有人可以取代

從我們學習的角度,聽聞佛法很重要,思慧也是很重要!...

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我想,我們讀《阿彌陀經》,有兩句話是非常重要的,是...

佛門裡為何把酒列為重戒

酒類的香味引起了人的煩惱和壞的毛病,甚至更壞事情都...

五台山故事:掉隊的羅漢哪去了

明朝,五台山萬壽寺方丈志誠法師與三寶弟子經過千辛萬...

掛鈴鐺的騾子

有一則很有趣的寓言:一頭騾子脖子上繫著鈴鐺,騾子每...

大安法師: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

問: 如何合理安排慈善和念佛,對那些認為做慈善會影...

【佛教詞典】人天勝妙善果

指六趣中人、天二趣之果報。與其他四惡趣相較而言,人...

【佛教詞典】婆斯仙後

系婆斯仙之妃。位於密教胎藏界曼荼羅外金剛部東方,婆...

【視頻】慧律法師《說三摩中二十五聖圓通》(前二十四聖)

慧律法師《說三摩中二十五聖圓通》(前二十四聖)

【視頻】歷代淨土聖賢傳

歷代淨土聖賢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