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遇到逆緣應先檢討反省自己

如瑞法師  2015/08/0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遇到逆緣應先檢討反省自己

當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候,我們心裡應該充滿喜悅。

盡管昨天有一些不順心的人與事,比如說:別人罵我、打我,或給我製造逆緣等等。為什麼呢?我們應該檢討反省一下自己,在與人的接觸的當中,是否有對不起他人的地方。也許是我的思想不正確,卻在頑固地執著於 「我」是對的。所以,造成了彼此的不愉快,並不完全是對方的責任。

佛在世的時候,發生過這樣一件的事情:

佛有一位表哥,叫替薩,年齡大了才出家,出家時間很短。但他因為自己年齡大,又是佛的表哥,所以,總希望別人來恭敬自己。但他確實出家日淺,也沒學到什麼,別人也就不可能聽他的話了,尤其年輕的出家人。於是,他總覺得大家不恭敬他,甚至有時老找他的錯。為此,他就常常到佛那裡去告狀,哭訴。

有一次,佛見他滿臉的不悅,就問他:「替薩,你為什麼這麼不愉快呢?」

他聽了以後,馬上淚又落下來了,說:「別人都和我過不去,我在他們中間都受不到恭敬。」

他說這話的時候,其他比丘看到他又到佛那裡,怕他又告大眾僧的狀,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大眾僧也集合來到佛陀這裡。

大眾僧頂禮佛陀就坐下了。佛問替薩比丘:

「你現在坐在哪裡? 」

「我現在坐在大眾僧的大廳裡面。」

佛又問他:

「你看到大眾僧來了沒有? 」

「看到了。」

「你有沒有起來迎接,頂禮他們呢? 」

「沒有」。

「你平時有沒有幫助大眾僧勞作,比如說搬僧臥具等等的? 」

「我沒有幫助搬。」

佛陀就說:「那就是你的不對了。你應該認識檢討自己,向大眾僧求懺悔。」

他說:「這可不行,我不能向他們求懺悔。」

佛說的話,他都沒有聽。

大眾僧就說:

「他平常在僧中,也是這樣的頑固。當他犯錯誤的時候,大家給他提出來,他都不會接受,更不會懺悔。」

佛告訴大眾僧,他不僅現在這樣固執,過去生中也是這樣的。

佛就講了替薩比丘過去生中的這樣一個故事:

過去,有一位苦行僧,到城裡來掛單。他找到一個做陶器的作坊。因為白天做陶器,晚上不做了,有很大的房間可以住人。這位苦行僧跟作坊主人說明了自己的要求,希望留在這裡過夜。作坊主人答應了。

當他安頓好時,又來了一位苦行僧,也想來這裡住。作坊的主人說:「先來的那位如果同意,你就可以住了。」

先來的苦行僧答應了。這樣,兩位苦行僧就住在了一起。後來的這位苦行僧,威儀相具,做事謹慎。他非常感謝前來的苦行僧,能答應讓他共住。臨睡前,他仔細看好睡在哪裡?哪是門?把應該知道的情況都看得清清楚楚,就休息了。

半夜的時候,後來的苦行僧,起來小解。他想:已經看好了,沒有問題的。結果沒想到,前面的那位苦行僧,不知道什麼時候橫著躺在門口。他不知道,天又黑。所以,出門的時候,把前來苦行僧的頭髮踩了。

這樣一來,前來的苦行僧就不高興了。

罵起來: 「你這個假修行者,從哪裡來的?把我的頭髮都踩了,你太可惡了!」

後來的苦行僧連連道歉:

「我一定小心!我一定小心!請你原諒。」

說完之後,就出去了。他想:出門的時候把別人的頭髮踩了,這次進門,一定要小心謹慎,知道他的頭在那端。

第一位苦行僧卻想:頭髮被人踩了,掉過來睡吧。

後來的苦行僧沒想到前來的比丘會掉頭睡,所以,進門的時候,正好一腳邁到他的脖子上。這下,又把前面的苦行僧惹火了,破口大罵起來,而且到最後,還惡狠狠地詛咒說:「你這個混帳傢伙,明天太陽出來之前,讓你的頭裂成七瓣!」

後來的苦行僧是得道者,聽了對方的詛咒,心想:不行,他這樣的詛咒會落到他自己的身上的!而且,他還詛咒的在太陽出來之前,怎麼辦?我要用法力,讓太陽不出來。

第二天,他就用法力遮住太陽,不讓太陽出來。太陽不出來,國王著急了,暗天無日,怎麼辦?一打聽,原來是比丘做的事情。所以,國王苦苦請求他一定要讓太陽出來。後面的苦行僧對前來的比丘說:「你這樣對你不好,現在唯一救你的辦法,就是收回你的詛咒。」

國王也著急,讓他懺悔,但是他就是不肯。後來的苦行僧就告訴他:「我是得道者,不會騙你的。」

他一聽害怕了: 「這怎麼辦?」

後來的苦行僧告訴他:「你把泥巴塗在頭上,到河裡去,要從不同的地方出沒。」

於是,他照著去做了。太陽出來以後,把他頭上的泥巴曬成了七瓣。

佛告諸比丘,前來的苦行僧就是現在的替薩。

從這個故事當中,我們也能體會到:常常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認為,自己就是對的。應該想一想,是否是我的想法不正確?或者我的做法有問題?我們首先應該糾正自己。不要心裡老想著是別人給我製造逆緣,別人對不起我。否則,內心裡,就會充滿憤恨。內心裡充滿憤恨的人,一定會失去理智的。不理智的思想一定會導致不理智的行為。所以,佛在法句經裡說: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

若人懷此意,怨恨不能熄。

彼罵我打我,敗我劫奪我。

若人捨此意,怨恨自平息。

所以要平息憤怒,必須捨去對他人的懷恨。 我們在平常的生活當中,不管什麼樣的事情的發生,千萬不能從內心裡生起來對別人的怨恨心。

人的習性,一般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看得起自己。我們很少去想一想:怎樣去成就別人,理解別人,包容別人。其實,有時候別人打你,罵你,也會有原因的,往往都是自己有意無意的惹起他人的煩惱。

再退一步,我們如果能多想想別人對我的好處,把一切人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乃至於父母親。我的修行,都是為了讓這些如母恩親得到快樂。這樣作念,慢慢就不會生起怨恨他人的心了。

當我們熄滅了內心的怨恨,心中就會快樂了。讓我們以一顆歡悅的心,迎接一切的人和事,法喜充滿的度過每一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施恩於人不可求

虛雲老和尚一輩子,重興了大叢林,包括雞足山,南華寺...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無人說

有一些人,他怎麼去罵我,怎麼誹謗我、誣陷我,我也會...

莫讓「疑念」佔據自己的心

有一棵大樹,上面有個鳥巢住了兩隻鳥──一隻公的,一...

【推薦】爭吵是滅亡之源

昔日,於波羅奈都城,有梵與王治國。那時,釋迦菩薩投...

在世間上要做到這四個緣

通過跟三寶學,你就是世間的楷模,就是菩薩。菩薩容易...

對待壞人應該是嫉惡如仇還是包容隨順

問: 佛弟子對於惡勢力、惡現象、壞人壞事應該是嫉惡...

「剛柔進退」的處世智慧

中國有許多很好的處世格言,如處難處之事愈宜寬,處難...

把負面力量轉成正面的能量

我們現在越早啟動一念心性,對我們是越有利的。你不斷...

【大藏經】阿彌陀經要解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大藏經】佛說八大人覺經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第一覺悟...

【大藏經】【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精進以持戒為第一

百丈禪師的從林二十法則中說:從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

追求它是傷痕累累;逃避它卻也非常可惜

佛陀真正的智慧,叫作安住心性、歷事煉心。就是說人生...

度眾生苦,一切要從利他的角度出發

我們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過去業報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佛陀為何把成佛之道分成兩階段

佛陀來到人世間以後,他看到了兩件事情:第一個,就是...

對佛生歡喜心

一時,佛在舍衛城,率僧眾安居畢,從舍衛城前往王舍城...

寬容可以消弭仇恨

古代有個故事:一個買布的人和賣布的人吵架,說:三八...

出家人的缽都有哪些講究呢

缽為比丘六物之一,又稱缽多羅、缽和蘭等,為如法之食...

殺生有十項罪狀

一、心裡巨毒,世代不絕。 二、眾生都會厭憎他,眼不...

欲修三昧,何不於此等語句中全身靠倒

欲證三昧,自有佛祖所示三世不易之法。何得問我所證,...

福報的陷阱--用攀緣心

我們一般人在造善的時候,內心隱藏了惡法在裡面活動,...

念佛宜修易行之行

原文: 切不可謂持名一法淺近,捨之而修觀像觀想實相等...

這種快樂,才是能夠長久保持的

眾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樂,趨樂避苦是一切眾生的生...

開飯店僱人殺生,同時要說假話,這樣犯戒嗎

問: 弟子開一個飯店,開飯店當然以贏利為目的,弟子...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現在好像很風行低碳,人們在介紹低碳的時候會說你要少...

腦海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應減輕往昔的業障

問: 為什麼腦海里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有時候對佛也...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只一念間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故儒云:人心惟危...

【佛教詞典】觸指

(雜名)印度之俗,上廁以左手之第四指第五指洗肛門,...

【佛教詞典】八種別解脫戒

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學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優婆塞...

【視頻】准提咒(黃慧音)

准提咒(黃慧音)

【視頻】淨界法師《五戒之不邪淫戒》

淨界法師《五戒之不邪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