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昌臻法師《做人的基礎 學佛的捷徑》

昌臻法師  2011/04/12  大字體  護眼色

淨宗十三祖印光大師,是乘願再來的中國近代少見的高僧。他一生自行化他,開示做人和學佛的總綱是: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立人道基礎;真為生死,發菩提心,老實念佛,求生淨土,為學佛修行的捷徑。

1936年,日寇發動侵華戰爭,國難當頭,人心惶恐,社會不安。佛教界在上海舉行護國息災法會,參加者達數千人。敦請正在閉關的印光大師蒞會主法,念佛七天。第八天,應信眾請求,為授皈依並做開示。在法會所作幾篇開示,都是闡述做人和學佛的要道,概括有如下三要點:

一、 闡明因果規律的重要性

這幾篇開示,反覆闡述因果的原理,引證因果的事例,揭露謬說的由來及其危害,目的在樹立人們對世出世間因果規律的正確認識。

當年,佛陀快入涅槃時,向大弟子們說:「你們如果對苦、集、滅、道四諦法有什麼疑問,可立即提問,不應有懷疑而不求解決。」 佛陀這樣連說三遍,沒有人提問。什麼原因?因為他們沒有懷疑。那時,阿菟(音:漏)樓馱尊者用他心智觀察他們的內心後,向佛陀說:「世尊,月亮可能變熱,太陽可能變冷,佛說的四諦法,永不會變。」 四諦法就是闡述世出世間因果關係的真理。佛陀當快入涅槃時,問諸大弟子對此有無懷疑,足見其在佛法中的重要性。他們都是具足六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的大阿羅漢,所以深信因果律是永恆真理,絲毫沒有懷疑。

印光大師說:「世出世間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間之事,不出因果二字。」這說明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不能超出因果之外。又說:「諸佛成正覺,眾生墮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 諸佛成正覺,是種熄滅煩惱惑業、出離生死輪迴的因,結的是涅槃寂滅的果,是修因證果。眾生墮三途,是種貪瞋癡的因,結三惡道的果,也是自種因,自受果。所以皆不出因果之外。

虛雲大師說:「因果二字,把佛所說的法概括無餘了。」可見,三藏十二部講的都是因果,離開因果就沒有佛法。又說:「因果二字,是一切聖、凡、世間、出世間都逃不了的!」這裡明確提出,連羅漢以上,具足神通的聖人,都逃不脫因果,我們凡夫還能逃脫嗎?!

但是,今天仍然有許多人不懂因果,不信因果;甚至有些僧人、居士也輕視因果。認為因果是佛法中低層次的、帶迷信色彩的說教。虛雲大師在《參禪要旨》中早就提出,「深信因果」是學佛的先決條件。學佛的人若不懂因果,不信因果,真令人為佛教前途擔憂!

必須指出,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明白因果就不懂得佛法;不相信因果就得不到佛法的真實受用。因此,印祖的這些開示,今天來看,實在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重視奠立做人基礎

佛法以人為本位,學佛先學做人。印祖提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以立人道基礎。」這就是傳統道德的精華,也是做人的重要基礎。

做人從家庭開始,從起心動念下手,從日常生活做起。「敦倫盡分」,「敦」是尊重、和睦的意思。「倫」是倫常、倫理道德。「盡分」,就是各盡其應盡的本份、義務。如父慈、子孝等。做人從起心動念處下手,必須「閑邪存誠」。「閑」,防範、制止。「邪」,邪惡,包括種種妄想。如三毒、五欲等。「存」,存養、保持。「誠」,誠意、正念。閑邪存誠,就是熄滅妄想,保持正念。「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做人的準則、是佛法的綱領。「諸惡莫作」,從嚴守五戒做起。今天社會上的壞人、犯罪分子,都是犯了五戒。殺人是犯殺戒;搶劫、貪污是犯盜戒;亂搞男女關係、嫖娼是犯邪淫戒;誹謗、詐騙是犯妄語戒;酒後肇事、吸毒、販毒是犯酒戒。不守五戒的人,現世要受輿論批評、國法制裁;死後必墮三途,難保人身。能守五戒,現生就得到護戒善神的保護。守好一條戒,就有五位護戒善神暗中保護;守好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戒善神保護,還有什麼災難不能消除呢?只要能守好五戒,「眾善奉行」就不難做到。眾善奉行以十善為準:

1、不殺生而護生、放生;2、不偷盜而行佈施;

3、不邪淫而修梵行(淨行);4、不妄語而說誠實話;

5、不惡口而說柔和語;6、不兩舌而說調解語;

7、不綺語而說朴實、正直語;8、不貪而修不淨觀;

9、不嗔而修慈悲觀;10、不癡而修因緣觀。

能夠認真守好五戒,積極奉行十善,奠定了做人的基礎,就是實踐人天乘修行的綱領。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談得上了生死、出輪迴、生淨土、成佛道。所以不要把這四句話看簡單了,這是修出世法的起點,修菩薩行的基礎。

三、 指出學佛修行的捷徑

本來佛所說的一切法門,法法平等,無有高下。由於時節因緣不同,眾生根機各異,尤其末法眾生,善根淺、福報薄、業障重、退緣多。縱能修行,不易證果。《大寶積經》說:「末法億億人修行,罕(少)一得道(證果)。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所以,選擇法門必須契時、契機。如果自己不是上根利器,就應當契時:1、正法時期以戒律成就;2、像法時期以禪定成就;3、末法時期以淨土成就。當代高僧道源法師說得好:「末法時代的眾生,非念佛無以了生死,非念佛無以度有情。」 圓瑛法師為禪門宗匠,早年宣講《楞嚴》,被稱為「楞嚴獨步」。中年夢佛囑弘揚淨土,他在《彌陀要解講義》中說:「故餘歸心淨土,自號三求堂主人,求福、求慧、求生淨土。」當代淨宗大德李炳南老居士說:「我曾從北平真空禪師學參究法,與濟南淨居寺方丈客觀公同參八年。後至重慶,復學密法於貢噶活佛、諾那活佛,如法持咒亦有八年。愧皆無成。確信印光祖師(後皈依印祖)之提示,依舊專修念佛一法。」 他九十七歲尚在弘法,晚年常說:「諸位修淨土不成功,則可斷言修其他法門皆不能成就。若離此法門你們能成就,我即為大妄語,即入地獄!」

淨土是二力法門,是易行道。正如印祖所說:禪淨兩宗之間,「比較其難易,則有天地之別。」 並引證清末前世為禪僧的彭蘊章、何桂清、張費三人今生享大富貴,廣造惡業,終歸墮落。以及民國初年自知前世為僧的清末探花吳隱之,不屑念佛,甚至連佛法也不信的事例。啟人深省!所以明代高僧蓮池大師說:「我觀察歷來才華出眾的富貴中人,前生多是僧人。……可是,投胎後便迷惑不知回頭的,佔十分之九;不辜負前世因緣的,佔十分之一。原因在哪裡呢?因為五濁惡世,退緣太多,賢達的人,也在所難免呀!如戒禪師身後是蘇東坡,青禪師身後是曾魯公,哲禪師身後,貪戀富貴,苦惱更重……古今來的善知識,勸人舍離五濁惡世,求生西方淨土,正是這個緣故。」

再引證唐代圓澤禪師,已有所證悟,能知過去未來,「尚且不能了脫生死,……仗自力了生死有如此之難;仗佛力了生死有如彼之易。而世人還常常舍佛力而仗自力,真是莫名其妙!」 末後,印祖一片婆心地說:「願一切人,仔細思考這五個人的往事,如喪考妣,如救頭燃,從而自利利他,以修淨業,方可不虛此生此遇也!」

修淨業的綱領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真為生死」,修行的目的,必須真實為了脫生死,而不是為求消災免難和人天福報。「發菩提心」,淨土是大乘法門,必須發度眾生的大願,方與彌陀願力相應。要做到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才叫「老實念佛」。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才能達到「求生淨土」的目標。這就是學佛的捷徑,修淨的綱領。

印祖這幾篇開示,始終貫徹、反覆闡明世出世間的因果規律,懇切勸人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深信因果,止惡行善,奠定做人的深厚根基;在此基礎上,持戒修行,了生死,出輪迴,才有可能實現。在選擇法門上,肯定地指出末法眾生,只有修淨業,是最穩當、最直接、最契時、最契機的法門。印祖一生,再來示現,悲願度生的本懷,在這幾篇開示中,和盤托出。言語平常無奇,句句切實可行。我們果能反覆學習,深入領會,依教奉行。現在就能消除業障,息災免難,增長福慧,所求如願;臨命終時,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現前,感彌陀願力接引,往生淨土,一生了脫,永不退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昌臻法師文章列表

雍正皇帝與佛教

雍正皇帝與佛教 雍正自幼喜讀佛典,廣交僧衲,深通佛理...

在家學佛方便談

一、 四句口訣 很高興與大家見面談心,溝通思想。今天...

林清玄:感動殺手的學佛作家

30歲前,林清玄已是報社一級主管,文學創作也得遍大獎...

奧運冠軍邢傲偉的學佛心路

誦經得和 奧運村的運動員都有各自的宗教背景,裡面就提...

把財色關過了,修學佛法才算入門

古來大德經常說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一種貪財的,一種...

明心法師的出家學佛心路

我出生在浙江省永嘉縣楠溪江畔的一個古鎮,這裡風景如...

學佛後會不會變得沒有進取心呢

問: 學佛會不會讓人變得消極,對世俗的功名、地位、...

一人學佛,帶動全家轉運

爸爸和兩個弟弟經常出狀況,我不是替他們還賭債,就是...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昌臻法師《修念佛法門有密切關係的問題》

萬修萬人去。這個話是淨土宗的祖師永明法師提出來的。...

昌臻法師《八關齋戒的意義與功德利益》

(一)八關齋戒的意義和為什麼要受八關齋戒? 八關齋戒...

念佛必須持戒

不管修什麼法門,都必須持戒,當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念佛必須要明理,千萬不可忽視

教理不明,修行就不得力,說個不好聽的話,就是盲修瞎...

能去極樂世界,你還有什麼舍不得的

只要能到極樂世界,將來一定可以得到不退轉,但是最好...

好運氣來自於結善緣

不管人們是否相信命運,這人世間總是有許多人事業成功...

夢參老和尚《了生死》

祝各位道友吉祥!今天要跟大家講講什麼呢?了生死。 我...

愛吵架的夫妻

有對夫妻開了一家糕餅店,因為生活忙碌又欠缺涵養,兩...

娑婆世界是錢上之蛇,極樂世界是蛇上之錢

念佛行人最難的就是厭離和欣求,為什麼最難呢?娑婆世...

在家淨土行人如何做到決定往生

問: 《彌陀經》一心不亂,《無量壽經》至心信樂,《...

心律法師:莫以善小而不為

古人曰: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環顧身邊,...

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

古語云: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心如地,...

未生惡業令不生,這是最高的標準

唯識學把造業的過程,依據初、中、後來說明業力的輕重...

生氣會帶來的8種危害

引導語: 生氣會帶來什麼危害?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

菩薩修行六念,把念佛放在第一

如菩薩六念,念佛第一。又云:繫念思惟因緣力故,得斷...

從文字相你來覺悟到道

佛法的道分成兩種:一種道是不能解釋的,離言說相的,...

【佛教詞典】同羯磨後悔戒開緣

亦名:同法賞人後悔戒開緣、同法後悔戒開緣 含注戒本·...

【佛教詞典】三界有十二種相差別

【三界有十二種相差別】 p0221 顯揚十八卷十六頁云:論...

【視頻】寧死戒殺的老鷹

寧死戒殺的老鷹

【視頻】紀錄片:覺正法師

紀錄片:覺正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