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嗔心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2012/11/0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心的過患最大,它的果報是什麼?面貌丑陋、多病、短壽,同時它是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礙,嗔心一起,所有的業障、魔障全部都來了,因為嗔心招感,每天都嗔恨,以前造下的惡業很快就成熟,如果一個地方,人們的嗔心都很大,會如何?這個地方會出災難,這是大家共業招感的力量,但如果我們自己沒有嗔恨心,那沒有沒關係,就算發生災難,我們自己不會受到影響,因為沒有內因,僅有外緣,果報也不會成熟,只有內因和外緣共同存在,果報才會現前。

人們都希望和心慈面善的人相處,懼怕嗔心重的人,一個經常發脾氣的人,周圍人很害怕,很怕他會遷怒,最好離他遠遠的,否則無緣無故波及自己,很麻煩;一個心裡充滿嗔恨的人,滿懷仇恨的人更可怕,千萬不要得罪他,因為他的心中充滿恨,便有謀劃、傷害他人的想法,會伺機報復,也許什麼惡劣的手段、方法都會用上。嗔恨心強的人,不但自己不快樂,也不會給別人帶來快樂,能夠控制住不去傷害別人,已經算是萬幸。 嗔心表現是什麼?忿、恨、惱、嫉、害。忿是什麼?就是心理不平、不平衡,常常是看這個人、那個事不順心、不順眼,常常不滿,報怨。

或是每天也沒什麼事,就是不開心,心理悶悶不樂、煩煩惱惱的,或是總是願意挑剔別人,忿就是自己當下的情緒。恨是什麼?就是事情過去了,但心裡過不去,留在心裡形成怨結。忿的情緒積累多了,就會形成恨,而不論什麼時候,想起開就讓自己忿恨的狀態,就是惱。恨心之下,終日想著用種種辦法去謀害別人,就是害。嫉是看不得別人好,別人要是比自己好,心裡不舒服,怪怪的,有嫉就有爭、有鬥,爭強好勝,一定要比別人強,戰勝別人。因為嗔心的關係,所以自己無法喜悅,慈悲心是喜悅的源泉,「嗔障慈,害障悲。」心中嗔恨,心裡會諂曲,無法正直,因為很容易想著如何謀害他人,自己就會諂曲,也無法柔和,平等。

最可怕的過患,是它障礙慈悲心和菩提心,慈悲心、菩提心是一切如意、快樂、福報、智慧的源泉。 消除嗔心的方法,就是當自己忿的情緒出現的時候,最好能夠認識到,然後用慈悲和智慧觀照,把這個情緒消融掉,慢慢我們的嗔心就會減少,忍耐力會增長,不論什麼情況出現,心裡都不會生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不貪慾

佛陀在舍衛國的只洹精舍度眾時,城中有一大富長者,育...

在生氣時,自己照照鏡子

當憤怒生氣時,拿出鏡子看看自己,這時的你一點都不可...

這個人重不重要

我有一個朋友,因為與同事交惡,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

嗔心是不能有任何理由的

什麼叫殺呢?斷有情命,以嗔恨之心,來斷絕有情眾生的...

世間人很喜歡看熱鬧,最愛看你生氣

你要記住師父這句話:整天想要報復別人,你就先倒了,...

要如何化解情緒呢

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

【推薦】嗔心會傷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在我們的菩薩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對菩提心最大傷...

怨是病之根

一個人如果你在心性裡面若有怨、恨、惱、怒、煩的負面...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莫過此

【原文】 汪舟次曰。諸惡業中。唯色易犯。敗德取禍。亦...

不要讓車輪沾上血腥味

1.在日常駕駛中小心點,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量別去...

我們是否已經具備了這十種信心

依著徹悟大師的開示,看看我們是否具備了以下這十種信...

佛能預知我們的未來嗎

問: 佛能預知我們的未來嗎? 衍慈法師答: 你問的是...

一切資具受用都是臨時的,不是究竟皈依之處

這個也是一個指導性的東西。比方說嫁女,不必要都去鼓...

親近邪見的法師會有什麼危害

問: 親近惡知見、邪見的法師,對一個初學佛法的人有...

為什麼佛菩薩的法身會常住

我們這一段是講到法身的相貌有五種,第四是常住為相。...

心如虛空,量周沙界

韓國代表佛寶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過的袈裟),擁地...

淨土法門是有相的,如何能契入中觀呢

問: 請問淨土法門執著有相,那怎樣契入中觀法門、緣起...

淨宗十一祖-省庵大師

1.生平 省庵大師(公元16861734年),諱實賢,字思齊,江...

有沒有淺一點又能快速得成就的佛法

問: 師父能不能講淺一點又能速快得成就的開示? 常福...

幾位古大德的大悲咒感應

廣恩禪師: 閉門絕食,念誦大悲咒。時值隆冬酷寒,霍...

《地藏經》臨終篇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經之途。 大眾...

依生滅法而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是非常脆弱的

當我們發了菩提心,所要處理的,就是內心的問題。發菩...

放下萬緣是往生極樂的必要條件嗎

問: 請問法師,放下萬緣是不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必要條件...

煩惱為何不能克服呢

問: 有些在家人有煩惱,為什麼不能克服呢? 淨界法師...

【佛教詞典】真言行人

又稱真言行者。指受學密教真言之法,修行五相三密之瑜...

【佛教詞典】圓頂

(一)又稱圓顱。即完成剃髮而呈現出家人之形相。此為象...

【視頻】妙境法師《惡口罵人五百世作狗》

妙境法師《惡口罵人五百世作狗》

【視頻】夢參老和尚《信佛者多,但信心難建立》

夢參老和尚《信佛者多,但信心難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