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不曾徹見生死之苦

弘一大師  2015/02/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不曾徹見生死之苦

世事虛幻,人命無常,當護其眼界,勁其神慮,苦其身毋墜宴安鴆毒坑,策其志毋循將就,苟且塗轍,汰奢窒慾,積行存誠,惜福延壽以期於大成。爾誠靜坐默思,只此現前一念見聞之性,本非內外方隅,亦非有無情量。云何被此虛妄形質所局,虛妄形質,生必有滅;千般保愛,不能令其不朽。而所作幻業,如影隨形,從劫至劫不肯相離!豪傑之上,先須覷空身形非我,不過假借四大所成;心亦無相,不過因於情塵妄見生滅。便頓捨情塵,專心辦道,兼律兼教,助顯心源;但得悟心,萬法何有?萬法俱息,萬法俱備矣!

出世丈夫以佛機自期,以四弘為券,以六度萬行為家常茶飯,以自自利他為目的,發一言不足自利利他,勿言也;舉一步作一念不足自利利他,勿舉也,勿念也。事苟益身心神法化,必黽勉為之,雖劬勞睏苦,勿恤也; 雖有浮名幻利,弗屑也。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覷破一切世情若順若逆,總虛妄不實,過眼便是空花。獨一念持戒禮懺篤信三寶之心,生與同生,死與同死;而又專求己過,不責人非,步趨先聖先賢,不隨時流上下,庶幾信心日固,智慧日開,而生死可永脫耳。

世人談及生死,鮮不悚慮。往往不能真為生死者,眼前活計放不下耳,然放不下者,只不曾徹見生死之苦,以從來為俗為僧皆向順境中捱過,故畏三界心自然發得不真切。儻以遠大慧眼曠觀無始輪迴,痛念此生果從何來,死後當至何趣,前際茫茫,後際墨墨,饒鐵石心腸必為驚怖。然後依正教、開圓解、起圓行,敢保十人有五雙到家。最懼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為世味所牽;或為邪師偽法所誤,袈裟下失卻人身,此予所以俯仰時流,而寤寐永嘆也。

具參方誌,尤須具參方眼,具參方眼,還須不忘參方誌。參方誌者不為虛名、圖體面,博一知半見。發無上大菩提心,遍學一切法門無厭無圮,參方眼者,末世師匠,邪正難分。今自卓立,不論宗教,但與出生死相應名利不相應;大菩提相應跟前活計不相應者,則為正。反此,則為邪、正則依。邪則捨。具眼不忘參方誌者,本求無上菩提。雖邪正分明,不妄生憎愛。善吾師,不善吾資;但隨緣觸境增長道心智眼而已。此本分中最要緊事,其餘叢林粥飯習氣,萬萬不宜沾染,亦不必厭惡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弘一大師文章列表

一切皆捨,了脫生死

現在佛教在世界上,大體都在弘法、宣傳,雖然很普遍,...

生命危脆不能長久

昔日佛在毗耶離城甘梨園時,比丘們觀察到此地平正莊嚴...

濟群法師:從麻木中甦醒

所謂出離,就是願離娑婆。它的心行標準,是對輪迴的盛...

十二因緣法

作為修行人應當知道十二因緣法緣起法的真理。我們生命...

同登彼岸,不為渡河,是為度夢

好,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現在我們站在的地方呢,是佛...

古代禪師們奇特的圓寂方式

如果對生命有了正確的認識,對佛法有了真實的了解,能...

藥王菩薩以良藥救治眾生身心兩種病苦

《圓覺經》云: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

唐太宗與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約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這一天,長安城寬達150...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瘡、青春痘等等) 佛說療痔病咒: 怛(dan...

【大藏經】龍舒增廣淨土文

龍舒淨土文序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心安放在道上,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當我說我是佛教徒時 並不是在宣稱:我比你更有智慧 而...

宏海法師:心地法門

好,各位同學,阿彌陀佛,大家下午吉祥如意。 今天很冒...

給予不是放棄和犧牲

什麼是給予?對佛學深有造詣的西方分析心理學大家弗洛...

吵鬧著炫耀一番

寺院裡接納了一個年方16歲的流浪兒。這個流浪兒頭腦非...

何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離開現前一念心性,沒有一法是真實的

真正的修行,其實修行,實際上講,修,就是要把我們的...

【推薦】印光大師對持咒的六點開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語的意思,只需至誠懇切 持咒以不知...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無一人不當修,亦無一人...

夢參老和尚:向佛陀學習

諸位善友,我們分別大概有三年了吧!還記得從上回講,...

感化那些沒有佛緣的人

慧明對佛很虔誠,也希望自己的家人都信佛,可是卻遭到...

如是行去,必得往生極樂邦——截流大師的故事

《淨土聖賢錄》記載,康熙二十一年七月初九,常熟地區...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

一個月色朦朧的深夜,在一個靠海的山洞裡,一個老和尚...

【推薦】如何修陰德

其大要不出老氏之三寶,曰慈,曰儉,曰不敢為天下先,...

戒,不要拘泥於戒相上

印度的波斯匿王有個妃子,人稱末利夫人。她皈依佛教,...

決定壽命長短的,不是飲食運動,而是……

各國長壽地區的人種、氣候、食物、習俗各不相同,有的...

【佛教詞典】彌勒本經

(經名)彌勒大成佛經一卷,秦羅什譯。觀彌勒菩薩下生...

【佛教詞典】吽

悉曇字 (hūj)。又作[合*牛]。為諸天之總種子。此字...

【視頻】慧律法師《彼此交換立場,更能寬恕理解對方》

慧律法師《彼此交換立場,更能寬恕理解對方》

【視頻】天因法師《盜版軟件的偷盜罪如何判定輕重》

天因法師《盜版軟件的偷盜罪如何判定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