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

耀智法師  2022/11/30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

如果一個人想得到永久的幸福,永恆的快樂,就必須訓練和培養「八風不動心」的深厚涵養,八風是指世間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的憎愛之風,可以扇動和惑亂我們淡泊寧靜的心。利是指得到了有益之事,衰是指失去了可意之事,毀是在人後受到了誹謗,譽是指背後得到了讚揚,稱是在人前被推重讚歎,譏是指當前被諷刺譏嫌,苦是為惡因緣所逼迫,樂是得好因緣而愉悅。

舉凡世間苦樂愛憎,都是緣起緣滅,過眼煙雲,只不過是我等凡夫俗子,只計較眼前利益而被障蔽而已。君不聞「事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者哉!所以,在人生的長河中,對待八風當如觀鏡花水月,毫不動心。

如果一個人要得到永久的幸福,永恆的快樂,就必須體解「無憂無污染」的無我境界。「我」包含了自有、獨一、常住的三種意義,世間一切事物之出現,都必須依靠眾多因緣和條件,比如種子要發芽生長就必須依靠泥土、水份、陽光和適宜的溫度,離開這些條件,種子就不能生長,芽就不能出生,所以世間任何事物都不能自有自生,必須假諸條件。無我的觀察就否定了「自有」的概念,世間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必須依靠眾多的因緣和條件。

比如一個人要生存,就要依靠社會,需要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導,同事的提攜,首領的關懷;需要勇於開拓的信心,賴以求生的技能,需要獲取財富的工作,依之休息的環境,離開了這些條件,人就無法生存,無我的觀察否定了「獨一」的概念。

世間一切事物都在剎那剎那中無常地變化,君不聞「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古來人有生必有死,物有成必有壞,沒有亙古長存的事物,此則不易之定律。無我的觀察就否定了「常住」的認識,永遠不變的概念。我們應該這樣觀察,世間的榮辱悲歡,世間的苦樂成敗都是不同條件的聚合與轉換,沒有一個實實在在的榮或辱,成和敗,我們又何必在逆緣中怨憂惱恨,又何必在順境中得意欣喜,而讓本來清淨的心被外境的好惡所牽引污染呢。

所以,體解「無憂無污染」的無我境界,是人生的最終歸宿。

如果一個人想要得到永久的幸福,永恆的快樂,就必須領略「寧靜無煩惱」的本地風光。一切事物的本性是常常時,恆恆時安住無為,寂然寧靜的。也就是說,遍一切處的不可須臾離的真理是湛然清淨的。就如同映照萬物的銅鏡,無論世間萬象生住異滅,千變萬化,而銅鏡的本體卻從來都沒有生滅變化過。

銅鏡的本體不隨萬象生滅變異,所以是寧靜的,不被萬象生滅變異的現象所擾亂,所以是無煩惱的,當一個人悟入這種天然的本地風光時,一切的幸福快樂都在其中,因為一個人越接近真理,他就越寧靜幸福,他就越怡然快樂。佛法的修證最終要以證入「寧靜無煩惱」的本地風光為究竟。這是佛法的歸宿,可以說,偉大的佛法由「寧靜無煩惱」的本地風光而開演,引導一切眾生還歸於「寧靜無煩惱」的清涼境界。

如果一個人「八風不動心」,契入「無憂無污染」的無我境界,領略「寧靜無煩惱」的本地風光,他就是最幸福的人,就是最快樂的人,就是最吉祥的人。

八風不動心,無憂無污染,

寧靜無煩惱,是為最吉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人人都可以役使鬼神

有人問:你們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嗎?答:不但出家人能役...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

習慣上,正念是八種修行之道的第七種。當正念存在的時...

控制住散亂心,做自己心的主人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奧秘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如...

觀心無常,調伏我見的顛倒

以下的觀心無常跟觀法無我,偏重在調伏我見的顛倒。就...

【推薦】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

這世上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痛苦,就是你自己! 心生種種法...

把心用靈就神了

其實這個《淨行品》最注重的就是善用其心四個字,它是...

我們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

我們的心要安住在什麼地方?你看《金剛經》是怎麼展開...

聖嚴法師《安定人心責無旁貸》

現在我們要救世界、要救人類的未來,只有三個條件:一...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被現代人「整慘了」的和尚

赤裸裸的戲謔 用什麼方法整的?答:文藝作品。 大家看...

降伏無明妄想是念佛快還是念咒快

問: 在修行上降伏無明妄想,是念佛來的快,還是念咒...

佛珠斷了是凶兆嗎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斷了,你大可不必如此驚慌...

世界是你內心的影像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

是什麼力量讓業果相續呢

我們講到緣起篇的第二個重點業果相續。 前面一科我們講...

修行人的七條正思維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別人罵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搶...

普陀山「觀音跳」的內涵義理

諸位有緣,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們來到普陀的又一處聖...

依這個標準來看,你還是屬於顛倒眾生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過程當中,其實你修學什麼樣的法門對...

肥胖多病的原因

舍衛城有一位富翁,因為過分肥胖,導致通身是病。有一...

「上香」意義的省思

農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

學佛,是學會生活

學佛,是學會生活。因為佛法,並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

周利槃陀伽的故事

周利槃陀伽,此雲繼道。其母省親,生於路傍故。姿性魯...

【推薦】阿彌陀佛接引臨終人事蹟三則

阿彌陀佛憐念悲憫我等罪業眾生,如慈母對待獨生子女一...

梵網經菩薩戒的求受資格

一、但解法師語,盡受得戒 我們先引用一段經文啊,看經...

宏海法師:佛陀的十大弟子們

一、舍利佛 好,阿彌陀佛! 各位與大覺世間有緣的同修...

佛陀與提婆達多的宿世因緣

佛陀時代,每位弟子對佛陀都很敬仰和尊重,偏偏有位提...

【佛教詞典】梵行已立

【梵行已立】 p1033 瑜伽八十三卷十七頁云:梵行已立者...

【佛教詞典】本算

於問答論題時,最初所問之題,即稱為本算;二問以下者...

【視頻】佛不是神靈,而是圓滿的覺悟者

佛不是神靈,而是圓滿的覺悟者

【視頻】大安法師《阿惟越致菩薩的心態與德能》

大安法師《阿惟越致菩薩的心態與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