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我們為什麼要買一個房子

淨界法師  2019/01/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我們為什麼要買一個房子

從安樂道提升到解脫道,這個檻很多人邁不過去。這個檻你邁不過,你就很難往生了。你只能做一個世間的好人,不能成為一個出世間的道人。所以,從安樂道到解脫道是一個關鍵,非常關鍵!我們看看佛陀是怎麼做到的。

佛陀一開始在這種快樂的世間,我們看他享受「色味之間」,在經典上說,佛陀一開始也是陶醉在這種快樂的果報,但是他後來「見老病死,悟世無常」。

我們生長在快樂的環境,佛陀也生長在快樂的環境,但是佛陀能夠從快樂當中覺悟到更深的道理,他知道這種快樂是無常敗壞的,這個是很重要的概念。我們不能夠說娑婆世界完全沒有快樂,娑婆世界的確有一些快樂,我們也同意。但是娑婆世界的快樂充滿了太多陷阱,太多過失。

我們先不要講娑婆世界的快樂讓你放逸、讓你造業、招感來生的三惡道,就說今生好了。娑婆世界的快樂,最大的問題就是它不安穩,變來變去。從過程的角度,它變來變去;從結果的角度,一定要失掉,死亡到來肯定要失掉,這個對我們傷害太大了!

我們一個眾生,對生命最重要的訴求就是穩定。我們為什麼要買一個房子?其實我們可以租房子,拿這個利息去付租金都綽綽有餘。因為租房子我們沒有安全感,我今天住這、明天住那!所以我們對快樂的訴求是一定要穩定。

但不幸的是,娑婆世界沒有穩定的快樂。你福報越大,你操的心越多,因為你知道快樂是脆弱的,隨時會破壞。就是說,你今天買了一個房子,很漂亮,但是這個房子如果在地震帶,你會買嗎?你只能夠暫時住,因為你不知道哪一天醒過來房子被破壞掉了。

佛陀能夠從世間的快樂,知道這個是善業所感,他能夠覺悟到這個安樂道——悟世無常。能夠覺悟到這個道理,世間的快樂也就不會障礙你了。

所以我們看佛陀,從他的娶妻生子,到最後的出家修道,解脫道這一塊,他是從現象裡面去悟到背後的一種真實的真理——就是道,無常的道。當然,他成道以後悟得更深了,他悟到了空性,真空妙有。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塵埃裡開出鮮花

低到塵埃裡,並且在那裡開出花來。這是張愛玲說的話,...

你們是最快樂的人

至於宇宙,則是每一個宗教都會談到的。釋迦牟尼佛在經...

常懷生死之心,方有解脫之機

我們很多時候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還是要執著現實,所...

別讓生命睡著

讓時間空過,浪費人生,將使我們不知何去何從? 人要...

不要把歉疚理想帶到棺材去

每一個人在世間經歷數十年的寒暑歲月會有病老死亡的一...

把握生命的當下

有病就有苦,沒有病也有苦,整個人生被種種痛苦所煎熬...

人生經驗的痛苦能否激發往生力量

諸位!正常人只有念佛是不會往生的。你說,欸,我雖然...

【推薦】看破我們迷戀的色相

總說色相 色相萬千,如夢幻泡影,總叫人神魂顛倒,癡迷...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古人發心出家必矢志參學,因為有此三件覺悟

古人發心出家,必矢志參學。由痛念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因果不是宿命

佛門常言: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人便以為這是宿命論...

修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法門

諸位都知道觀音菩薩的手中執有淨瓶與楊枝,淨瓶與楊枝...

常吃五類食物易傷大腦

一。過咸食物 人體對食鹽的生理需要極低,成人每天7克...

聖嚴法師《永遠的功課》

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優缺點都必須有充分的了解,對自己的...

心安放在道上,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修道的人,心要安放在道上,你有道,龍天護法自然護持...

那是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啊

我從小生長在佛教家庭,外婆和母親都篤信佛教,誠心地...

宏海法師:八大人覺經

(第一講) 好,各位有緣,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

為什麼供養佛菩薩,不能有慳吝之心

問: 供佛時為什麼要選擇最好的供具和供品呢?為什麼供...

大安法師:往生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問: 往生的必要條件是什麼?我念佛到什麼程度才能往...

馬祖道一勘驗大梅法常禪師的故事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

淨土法門能得到利益與否,在於有沒有信心

再有人就根據這個又提問了。這問題是:只要聞信阿彌陀...

地藏聖號念上三年,能得到什麼利益

【更能每日念菩薩名千遍。至於千日。是人當得菩薩遣所...

何謂「六即佛」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示...

【推薦】懺悔---再重的罪業也能消除

一位朋友談他學佛的感受時,說他本以為學佛就是多做善...

從內心發起真正救度眾生的心

修行需要壓力,想一想,現在多少的父母親眷,對我們有...

【佛教詞典】童子戲作佛事

(本生)法華經方便品曰: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如...

【佛教詞典】妙觀

天台宗謂圓教圓融的三觀為妙觀。...

【視頻】南無地藏王菩薩(靈岩山寺)

南無地藏王菩薩(靈岩山寺)

【視頻】《佛說佛地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佛地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