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讓心能夠安住當下

學誠法師  2015/02/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讓心能夠安住當下

我們的內心大多數時間都是不受自己所控制的,都會隨著外面境界而轉。各種各樣的妄想和執著,讓我們的內心不能安住當下,不能解脫,不得自由。我們甚至不能安安靜靜地吃一頓飯,不能平平靜靜地走一段路!

吃飯的時候,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吃飯呢?很多人吃飯時只是囫圇吞棗、機械地吃,心裡早已經被各種各樣的妄想帶跑了,最後,飯吃完了,還不知道是什麼味道。還有很多人吃飯時會有各種分別執著,執著飯菜咸了、淡了,多了、少了,好吃、不好吃,愛吃、不愛吃……很難安安靜靜地去吃一頓飯。

走路的時候也一樣,你走路時知不知道自己在走路呢?很多人走路時會東張西望,看到什麼東西、聽到什麼聲音、聞到什麼味道,都會去攀緣,內心不由自主地就會去分別執著我們見聞覺知到的各種境界。也有些人走路時喜歡想事情,或者執著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或者罣礙將要去做的事情,糾纏在各種各樣的事情當中,不能平平靜靜地去走一段路。那麼怎麼才能跳出各種妄想和執著呢?怎麼才能解脫這顆心呢?佛法告訴我們,要安住當下。

安住當下,走路的時候就認認真真走路。佛教的戒律有規定,出家人走路的時候,眼睛要直視前方,一方面規範自己的威儀,讓自己保持正知正念;另一方面將心安住在自己的腳下,不要踩到蟲子。另外還可以覺知自己腳下的動作,或者也可以每走一步念一句佛號,這些方法都可以幫助我們安住當下,讓自己內心不被妄想和外境所牽走。

安住當下,吃飯的時候就老老實實吃飯。佛教有要求,出家人飯前須「食存五觀」,一方面讓我們思維飯菜的來之不易,同時反省自己有沒有德行去受用這些飯菜,讓我們升起感恩心和慚愧心;另一方面,也提策我們對食物不能有貪著,也不去分別好惡,只要能養活身命便可,一心為了成就道業。這樣能讓我們吃飯時保持正念,知道吃飯時怎麼用心,知道為什麼要吃飯,知道自己正在吃飯,這都非常重要。

《大學》中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我們能夠安住當下,內心自然會慢慢專注,在專注中智慧不斷開顯,解脫大道從此向我們展開,未來充滿了自由和光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戒定慧的修行次第

戒,能降服粗重的煩惱。比如很多人有抽煙的習慣,想戒...

看見心的本來

《六祖壇經》是禪宗最為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漢傳佛教...

信、進、念、定、慧

修行的法門很多,八正道是其總綱,擴展開來就是三十七...

【推薦】淨土法門有何殊勝之處

淨業行人都知道,在淨土經典中,釋迦世尊及十方諸佛都...

聖嚴法師《忙得快樂,累得歡喜》

各行各業,凡是想成功的人,生活都十分忙碌,往往弄得...

星雲大師《改變心態》

有一個年輕人,剛結婚時,逢人便說,有了家庭生活多麼...

如何處理好工作與學佛的關係

末法時期,學佛有諸多逆緣。特別對於在家居士而言,要...

為何現在的佛教一天不如一天

常說雪峰的飯頭,溈山的典座,堂裡參禪堂外參禪,總是...

【大藏經】【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你喜歡哪幾種呢

喜歡付出,福報就越來越多; 喜歡感恩,順利就越來越...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無常,對於所有佛弟子,甚至是絲毫沒有佛教信仰的社會...

如何稱呼出家法師的父母

問: 出家法師的父母、親人,弟子應該怎麼稱呼比較好...

信息時代的修行違緣

在西方傳播學中,一些研究媒介的學者把電視觀眾稱為沙...

聖嚴法師:人生的意義是與人分享

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呢? 人的生活,是為了提升自己的...

婆羅門向佛索債的因緣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一日,帶領比丘們進城化...

現生髮願持名,臨終定生淨土

問,今發願但可雲當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義。一約...

我想回家,可哪裡才是我的家

近幾年,常常往返於國內外各個城市之間,不僅身心疲憊...

神通

講到神通。大家就會聯想到飛天鑽地、七十二變的孫悟空...

學佛人該有的心態和觀念

淡泊明志 智悲光尊者說過:一個凡夫眾生,如果吃穿等樣...

醫生的處方

有一個病人到醫生處求診。醫生檢查後,開了一張處方箋...

莫大之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

佛陀成道之後,嚴格持守戒律,廣為度化有緣眾生。在弘...

淨土法門與人間佛教

一、做人是實現淨土的前提 說到淨土,就與人間佛教分不...

給自己的心蒙上了一層陰影

有一個小夥子,初次到工廠做車工,師傅要求他每天車完...

【推薦】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大得多

印祖一生非常強調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

四十八大願——(第38願)妙服自然在身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欲得衣服,隨念即至,如佛所讚應法...

【佛教詞典】別號

即表彰德行或風格之稱號。又作別稱。即在人名之外,由...

【佛教詞典】四土

又名四佛土,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

【視頻】六字大明咒(王心雅)

六字大明咒(王心雅)

【視頻】妙境法師《五百雁生天》

妙境法師《五百雁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