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善忍者絕非懦夫,乃是豪傑丈夫

2014/12/28  大字體  護眼色

善忍者絕非懦夫,乃是豪傑丈夫

世人以為,忍耐等同怯懦,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將違逆之境生硬吞下。這只是凡夫的硬忍耐而已。蘇東坡曾如是論及忍耐:「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可見善忍者絕非懦夫,乃是心懷高遠的豪傑丈夫。

在佛陀教義裡,忍耐並非懦弱、壓抑,而是蘊含著識實相、敢擔承、解眾生苦難的大智大勇大慈悲。佛教之忍即令心安穩,受他人之侮辱惱害等而不生嗔心,或自身遇苦而不動心,證悟真理,心安住於理上。

娑婆穢土,末法時期,修行之艱難可想而知。無量劫以來,眾生累生累世造作的善業惡業夾雜不清,因果成熟亦相續不斷,使得行者於修行路上,障難煩惱常會洶湧而至,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甚至會魔障連連。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外部的環境壓力,內心的煩惱糾結,重如須彌,障礙聖道。

於世人來講,現世安穩,便可稱如意;而對於修行人來說,出離生死,方為正道。一個親近沙門心存正信之人,不可只以拜佛誦經、參加法會、放生佈施等等以為修持,更要於日常生活中修習慈悲忍辱。欲成佛,先受魔,若不經過磨難,佛道難以成就。欲問智慧從何處來?皆由人事之間歷練而來。坎坷磨難才能磨練內心,增長智慧。

凡夫畏果,果報當前往往不知所措,甚至觸動惡念,再造惡業。殊不知,果由因生,故而菩薩畏因,知了世事,無善無惡。肉身不過四大假合,生老病死是為正常;萬事都是因緣,沒有一帆風順,或去或來,或得或失,不過自然現象,何足道哉。即使逆境當前,也心無罣礙。如是看破,自然放下。一旦放下,又何來怖畏?所以真正的佛子,臨逆境能安然順受,不生嗔恨,不逃不避,受挫折時能堅忍不拔,信仰不易;對順境不起我慢之心,不意氣揚揚。一切橫逆交加,亦處之泰然,越在難處越行精進。這不僅是人所稱許的修養,更是菩薩悲智精神的展現。

娑婆世界,法弱魔強,欲修正法,舉步維艱。但仁者當知,越是五濁熾盛之際,佛陀慧日越發光明無量,輝映天地。佛子愈在障難中行難行之事,則功德愈大。故嘗有云:於淨土修行百年,不如於穢土修一剎那。

佛子於正法信心不退,堅如磐石,則千障不改所行,萬魔不退道心,逆來順受,修忍辱波羅蜜。障礙現前之際,不與眾生生嗔恨,也不對魔起怨仇心,而是迴光返照,懺悔自己,誓不造惡。於自身煩惱之中,發慈悲心,憫眾生之苦痛,願代眾生受無量之苦,使其皆獲安樂;發菩提心,願度眾生,即使是魔,也要百千方便,利益解脫,使其皈依三寶,入無餘涅槃。如此,干戈化為玉帛,仇恨化為祥和,眾生皆得解脫,自身又何嘗不得解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我們並沒有比別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兩種人,一種是放逸的人,...

沒有這幾個經歷成就不了大事

《孟子與盡心篇》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煩惱和生氣有意義嗎

大士閣有一副含義非常深遠的楹聯:上聯是 若能轉念無須...

忍還不夠,要吞下去消化掉

修行,不離一個「忍」字;待人處事如果忍不下一口氣,...

宣化上人:天災人禍的根由

殺業太重的後果,形成天災人禍的因素。或者地震,或海...

聖嚴法師《理直氣「和」》

有近來發生許多的社會事件,都是由於當事人的情緒失控...

修挨打行門的普照大師

這個修道,有種種的法門都可以開悟。好像古來的人,修...

聖嚴法師《誰惹誰生氣》

有些人認為自己內心沒有問題,卻又常常生氣,常常難過...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肇論

肇論序 小招提寺沙門 慧達 作 慧達率愚,通序長安釋...

【大藏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占察善惡業報經卷上(出六根聚經中) 天竺三藏菩提燈譯...

【大藏經】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城逝多林給孤獨園。與...

十種禮佛方法

今課要講的,是拜佛的心態。身體端正,心恭敬專注。身...

以法自御為常富

信佛法眾行恭敬,恕己安人善教誨。不愚不恚不放恣,以...

貪的對治方法

這講到對治的方法,有四段。先看第一段,身舍貪吝。 若...

為什麼不能吃動物,卻可以吃植物?

反對素食的人的一種慣用的論點就:你們素食者是吃植物...

當你最痛苦、障礙最深時,你就修這個觀

緣起性空,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緣起性空...

被現代人「整慘了」的和尚

赤裸裸的戲謔 用什麼方法整的?答:文藝作品。 大家看...

聖嚴法師《懺悔的意義與功能》

拜懺,事實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懺悔」一詞,...

廣欽老和尚傳奇一生

一代大德上廣下欽老和尚,大家讚譽他是佛教界的國寶,...

世界是你內心的影像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

從龍樹菩薩的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在佛教的歷史上,從印度到中國,對弘揚大乘佛教貢獻最...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來之大道曰慈。人物雖異,心性是同...

解脫成佛的路上,要以持戒為舟航

有人說,受了戒就有了束縛,而且還有犯戒的危險,犯戒...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優勢上

三個旅行者同時住進一個旅店。早上出門時,一個旅行者...

印光大師痛斥弟子少管閑事

馬契西居士對佛法深信不疑,對印光大師更是佩服得五體...

養生貴在七個按時

1、按時休息 生活中,很多人都是感覺累了才去休息,其...

普賢菩薩有什麼樣的功德妙用呢

我們先解釋普跟賢這兩個字。因為名以召德,一個菩薩的...

【佛教詞典】四身

(名數)有三種: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之四身...

【佛教詞典】肉髻相

梵語 usnīsa-?iraskatā,巴利語 unhīsa-sīso。乃三...

【視頻】《地藏菩薩本願經》蓮歌子演唱

《地藏菩薩本願經》蓮歌子演唱

【視頻】夢參老和尚《至心稱念有兩種》

夢參老和尚《至心稱念有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