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惡口的人罵的是自己

2025/02/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惡口的人罵的是自己

佛陀的大弟子中,有一個駝驃比丘,是一位已經證得聖果的羅漢。他的精勤修習,儀容威德,受到大眾讚美,由於他辦事的才幹,做事妥善,佛陀將僧團中的一切總務都交給他負責,如僧眾們的生活所需,一切的物品添置,或僧房的修理改造,凡是所有的雜事,都由他辦理。駝驃尊者對於這些工作,辦得頭頭是道,有條不紊,大家都非常佩服。所以,在僧團中他被譽為營事第一。

不過,盡管如何的有才幹,沒有辦法叫大家都稱心,不出怨言,尤其在千萬人的僧團中做事,的確不容易。因此,有一兩個人對駝驃比丘的做事方法並不感到滿意。

僧團中有位彌多比丘,在每次的托缽中,所得到的都是一些粗糙的飲食,他不但不反省自己的福薄無德,反而怨怪別人。有一天,他就去找駝驃尊者辯論。

「駝驃尊者!你所做的一切事情,雖然有很多人對你稱讚,可是我就是不滿意你的做法,不贊成你的為人。」

「大德!我自己覺得很慚愧,佛陀把這個責任交給我,我雖然不才,但願盡我最大的力量,讓大家都能夠得到適意,得到方便,那敢企望各位的稱讚。」

彌多比丘並不理睬駝驃尊者的解釋,又憤憤地說道:「對於你分配區域托缽的事,我第一就不滿意,你每次都把最偏僻,最貧窮的地方分配給我,我從來就沒到過城裡去托缽。還有信眾供養的袈裟臥具,你都把好的給別人,把最壞的拿給我。你這樣料理僧事,實在太不公正,如果你不改變作風,我會找機會打擊你。」

「噢!大德!你應了解,只要我們精進修道,福德具備,信眾們一定會爭著請你去供養。對於自身所遇到的好壞福報,自己應反省,怪不得人的。尤其要到城市去托缽的人,必須有莊重的威儀。佛法如一面鏡子,我們應該時時拿出來照照自己。」

駝驃尊者的好意勸解,彌多比丘並不感謝,反而更加懷恨,並且到處造謠誹謗。這個消息傳遍了各處,彌多的姊姊是一位出家的比丘尼,知道弟弟口出惡言,罪惡無比,因此再三的勸化弟弟,不得惡口謗人,可是彌多並不聽勸。後來僧團中的很多長老都不喜歡彌多的造謠,沒有人喜歡和他在一起。

有一天,佛陀由此因緣,召集大眾說法,佛陀莊重地向大眾說道:「諸比丘!一個喜歡造謠,搬弄是非的人,是最不受大家歡迎的。像這一次彌多比丘的造謠,他不但害不了別人,反而害到自己。現在他到什麼地方,都沒有人肯和他在一起,他到了王舍城,王舍城的長老就叫他去舍衛國;他到了舍衛國,舍衛國的長老就叫他往王舍城。你們看,這不是自作自受嗎?」

佛陀的話一點也不錯,惡口的人不是罵別人,實際上罵的是自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無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對惡口與辱罵

佛陀成道後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歲那年,佛陀在優陀...

人心不正,太聰明反而害了自己

清朝的紀曉嵐是大學士,他一輩子都在編四庫全書,所以...

佛陀度化毒龍的故事

昔日,佛在羅閱祇城比留畔迦蘭陀尼波僧伽藍弘化。在優...

縱有積山之罪,亦有冰消之期

一向和風日麗的舍衛國,有一天忽然陰風慘慘,烏雲密佈...

舍利弗和目連尊者遭誹謗的因緣

佛陀住世時,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與神通第一的目連尊...

常想地獄苦,道念由此生

我們如何才能使菩提心不退呢?我們應如佛所說:「常想...

對治我們誑詐之心

誑是以不實的言詞來欺誑他人,以方便造作種種的事情,...

佛陀度化玉耶女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弘法。當時,給孤獨長...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遇到橫禍突然去世,能不能往生

再介紹另一位潘謝映梅老太太,本來末學不認識她,是除...

五百釋女報佛恩

昔日,琉璃王攻伐舍衛國,毀滅釋迦族,並挑選了五百名...

長夜漫漫惡道苦

一天,只夜多尊者與弟子入石室城乞食,進城門時臉色突...

佛法為何要用烏鴉與豬來做譬喻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對比丘們說:我今天...

曾國藩經典人生語錄

○ 禮義廉恥,可以律己,不可以繩人 為子孫做富貴計者...

信佛都還要還債,不要退善心

我們修道建立信心之後,學佛有種種困擾,使你喪失信心...

不起煩惱便是修行

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學:修行的目標,是熄滅貪...

萬般將不去,唯有早念佛

傅大士云: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鐘。假饒金玉滿堂...

只有工夫,不存工夫知見,是名真心

參禪人,由散亂心,參到有心,只有參禪心,無妄想心。...

保家仙來干擾人怎麼辦

問: 有的居士原供養保家仙,持五戒後送出不供了,但...

念佛禪與佛七的不同

念佛禪與佛七最大的不同,在於無相或是有相。佛七,要...

有情眾生的四個層次

佛教講,人是有情眾生,甚至一切有情識、有生命的眾生...

禪的態度

假如面前有兩張相片,一張是少女照,風姿綽約、美艷驚...

寓言故事:人的一生

有一天,神創造了一頭牛。 神對牛說:你要整天在田裡...

如果這個離不開,你修什麼都危險

我們在末法的時候,哪有善知識呢? 實在沒辦法的時候,...

佛教與環境保護

古人說:世上好話佛說盡,天下名山僧佔多。中土佛教一...

【佛教詞典】不還果補特伽羅

不還果補特伽羅者,謂於修道中已斷欲界第九品煩惱安住...

【佛教詞典】持金剛慧者

(菩薩)執金剛也。大日經一曰:能滿一切願,持金剛者...

【視頻】安徽九華山百歲宮(無暇真身 萬年禪寺)

安徽九華山百歲宮(無暇真身 萬年禪寺)

【視頻】釋尊物語

釋尊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