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去除比較計較,回歸平等自性

2015/04/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去除比較計較,回歸平等自性

有一個學僧道岫,雖然精於禪道的修持,但始終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參禪學道的同參,不少人對禪都能有所體會,想想自己實在沒有資格學禪,既不幽默,又無靈巧,始終不能入門。心想還是做個行腳的苦行僧吧!於是道岫就打點二斤半的衣單,計劃遠行。臨走時便到法堂去向廣圄禪師辭行。

道岫稟告道:「老師!學僧辜負您的慈悲,自從皈投在您座下參學已有十年之久,對禪,仍是一點消息沒有。我實在不是學禪的根器,今向您老辭行,我將雲遊他去。」

廣圄禪師非常驚訝問道:「哦!為什麼沒有覺悟就要走呢?難道到別處就可以覺悟嗎?」

道岫誠懇的再稟告道:「我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之外,都精進於道業上的修持,我用功就是因緣不合。反觀同參的道友們一個個都契機的回歸根源。目前在我心的深處,萌發一股倦怠感,我想我還是做個行腳的苦行僧吧!」

廣圄禪師聽後開示道:「悟,是一種內在本性的流露,根本無法形容,也無法傳達給別人,更是學不來也急不得的。別人是別人的境界,你修你的禪道,這是兩回事,為什麼要混為一談呢?」

道岫道:「老師!您不知道,我跟同參們一比,立刻就有大鵬鳥與小麻雀的慚愧。」

廣圄禪師裝著不解似的問道:「怎麼樣的大?怎麼樣的小?」

道岫答道:「大鵬鳥一展翅能飛越幾百里,而我只囿於草地上的方圓幾丈而已。」

廣圄禪師意味深長的問道:「大鵬鳥一展翅能飛幾百里,它已經飛越生死了嗎?」

道岫禪僧聽後默默不語,若有所悟。

諺云:「人比人,氣死人。」比較、計較,這是煩惱的來源,怎能透過禪而悟道呢?聰明、機智,大鵬鳥一展翅千八百里,但不能飛越過生死大海。因為小麻雀與大鵬鳥是比較上有快慢、有遲速,但禪要從平等自性中流出的。所以道岫禪僧一旦除去比較、計較,回歸到平等自性中來,就能有所悟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慧律法師《不二法門》

禪,是感情和理性達到最平衡點的境界。此外,禪亦可解...

【佛學漫畫】水中月

自性時時刻刻顯現在我們的面前,無時不見、無處不見。...

不發急三字,能辦成佛之大事

參禪人,學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發寬大願。幸我今...

此岸與彼岸

當我們產生煩惱的時候,就有了此岸和彼岸;當我們當下...

星雲大師《禪定的開示》

關於禪定,其實,禪就是定,定就是禪,一定要來解釋它...

現前這念心,本來清淨,本自具足

講修行,講不修行,都是一句空話,你我透徹了自己這一...

開悟不是想出來的

功夫用踏實了,開荒種地,磕著碰著都能開悟。 香嚴禪師...

佛源老和尚的棒喝

居士:師父,什麼是煩惱? 老和尚:我問你,南華寺好,...

【大藏經】【註音版】普賢菩薩行願讚

普賢菩薩行願讚...

【大藏經】教觀綱宗

教觀綱宗 (原名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長幅難看。今添四...

【大藏經】淨土五經日誦集要(淨宗早晚課)

序 諸佛如來出興於世,唯欲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淨...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持戒的功德

佛陀住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國中的須達長者有七個兒...

淨宗祖師--永明延壽大師

各位有緣,大家吉祥。今天講的這位大德,想必諸位都過...

只知道緣來之福,而不懂得緣去之福

龍山的善國寺有兩個和尚:悟空和悟了。一開始他們每天...

寧靜的真正意義

有個國王集中全國優秀畫家,看誰能畫出一幅最寧靜的畫...

接納無常、無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開始用禪宗的功夫,有幾樣道理是必須要明白的。修行人...

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如果我今天煩惱了,就要想想是誰給的我煩惱,實際是自...

【推薦】追求臨終正念,在唯識學有三個重點

那麼臨終的正念,在整個淨土宗的修學者,是所有人努力...

商人與羅剎鬼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尸羅國和毗提醯國之間,有一片曠...

觀世音菩薩的形象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翻譯於東晉,公元四世紀初,是鳩...

大安法師:念佛就是醒夢

大家來東林寺,如果從法的精神來看,東林寺傳達了一個...

遇到橫禍突然去世能往生嗎

【以前曾經有佛弟子請問佛:要是遇到橫禍,突然去世,...

如何判斷自己是哪一道投胎轉世

從六道中各道轉生為人,都帶來了一些獨特的習氣,通過...

修行就要斷欲去愛嗎

我們為什麼會有煩惱?因為自私的緣故。為什麼會有自私...

「無事不登三寶殿」的說法從何而來

人們常說:無事不登三寶殿。無事不登三寶殿說法從何而...

極樂在現前一念心中全體具足,為何卻感覺不到

問: 西方極樂世界在現前一念心中全體具足,可弟子卻感...

重報輕受

唐朝時,西域天竺國有位戒賢法師,德高望重,名震四天...

【佛教詞典】內凡

「外凡」之對稱。為見道以前階位之一。修行佛道而未證...

【佛教詞典】居訥

(1010~1071)宋代雲門宗僧。梓州(四川三台)人,俗...

【視頻】婚姻的離與不離

婚姻的離與不離

【視頻】五百羅漢(畫卷)

五百羅漢(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