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態如果不歸零,那根本沒辦法修行

淨界法師  2023/03/21  大字體  護眼色

心態如果不歸零,那根本沒辦法修行

法華經的思想,觀照現前一念心性當體即空。要修空,那要空掉什麼?我們凡夫沒有修法華經之前叫做根、塵、識。就是我們的思想活動是怎麼來的呢?第一個我們的果報體。你可能是一個男人、一個女人,或者是一個畜生的六根。當然這個根是人道最好,必須有一個人道的六根。第二個接觸六塵。這個塵就是業力了,業力變現的,可能是順境、逆境,不管。第三根塵碰撞產生心識的活動。所以,我們現在的心叫做現前一念心識,不是心性,是心識。

那麼現前一念心識可不可以用呢?不能用,這裡面太多垃圾。我們從一念本來清淨的心,不小心落入輪迴,生生世世在六道打滾以後,留下很多的人生經驗。這個人生經驗,如果你不學佛,你不離開三界,那這些人生經驗也不會障礙你。如果你修的是安樂道,它也不會障礙你。你還可以打打妄想,回憶一下過去美好的事情。但是,不要說成佛了,你要往生都有問題了。

我們每一次的人生經驗,這個識是跟外境互動產生的,跟外境互動就產生了感受,就跟感受有關係了。你那個根塵接觸,第一個感受。特別是你小時候或者成長過程給你很快樂的感受,或者是給你非常痛苦的感受,就是那個感受很強烈的,這個要注意。因為這種感受會刺激你的想像。我們一般人不快樂、不痛苦,一般就是活在受,那是直接的接觸,就是感受,感受一般不會帶動我們的想像的妄想。除非這個感受很強烈,或者你受到很大的屈辱,或者你曾經得到很多甜蜜的快樂。

比方說你很久沒有吃飯,突然間吃到一碗面條,哇!你就覺得這個面條太好吃了。這個面條的影像就會落入到你的心中。因為感受產生想像,最後產生執取,你的心就住在這個影像上。就好像一個鏡子沾上了很多的灰塵。這個灰塵,就是我們生生世世流轉中,在極度快樂、極度痛苦的感受產生的那些影像。如果你只求安樂道,你只是要斷惡修善,那這些影像也沒有關係。

但是,當我們要求成佛之道的時候,這些影像就會誤導我們。因為它有愛憎取舍,就是智者大師說的「心不平等」,落入一種不平等的狀況。我們對某些東西特別好樂,而這個好樂是非理性的。你為什麼喜歡吃面條呢?沒有理由,這是我的人生經驗。個性是沒有理由的,這個人喜歡拜佛、喜歡持咒,沒有理由。他過去人生當中曾經因為拜佛得到很好的加持,所以他今生看到拜佛就很高興,因為他過去曾經對拜佛有美好的印象。

這種沒有理由的只是個人情緒的東西,都要清掉。如果你今天不清除生命的垃圾,你後面就沒辦法修下去了。那你就是一種意識分別心,就是一種顛倒妄想。佛法講顛倒妄想,就是講這個。你看有些人,他跟他的兒子的因緣很奇怪。他兒子不孝順,整天罵他,但是兒子跟他要錢,他還是乖乖把錢掏給他。這個就是現前一念心識,夾帶了無量的妄想,夾帶了無量的業力。我們背負著無量的過去,我們根本就沒有所謂的開創未來。一個人不修一念心性當體即空,你就背負著無量過去,你就永遠活在過去的等流性,你人生的格局已經固定了。你就是一個被過去的業力跟妄想所束縛的小水泡!

怎麼走出過去呢?你說,那我也沒辦法,它就在我的心中,揮之不去呀!是的,沒有人要你去處理它。但是你做一件事情就好:把它歸零!咱們惹不起,但是你不要住在上面。你只要做一件事情:迴光返照。你就觀察我的這個想法,為什麼我會特別喜歡這個東西?喜歡這個人而落入感情上的愛憎取舍呢?你就觀想。一般正常情況,遇到這種情緒,我們會去隨順它的。但是現在你要拒絕它,你要回過來。我們以前是順著它的方向走,現在你要問它說:你從什麼地方來?如果說,我今生的思想是受前生影響,好,那前生又怎麼來?前生又從前生而來?你不斷地往前推,推到最後,啪!覓之了不可得!原來「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只要你知道它不是你原來的東西,你就有救了。

你只要知道,鏡子上面的灰塵不是鏡子本來的東西,那你的人生就有希望了,你就擺脫過去了。擺脫過去,不是要你消滅過去,咱們可沒那個本事。該打妄想還打妄想,但是你不要住在上面就好了。這是很關鍵的!我們從今以後要「即眾生心,投大覺海」,必須把過去的眾生法界歸零,否則你投不進去的,你會格格不入的。

我們看禪宗的公案就知道了,禪宗的二祖慧可大師跟初祖說:「弟子心不安。」我也很用功地做事修,拜懺也拜,念佛也念,持咒也持,但是我怎麼弄不過這些妄想?這個妄想的勢力太大了!那當然了,你站在妄想的對立面,那你糟糕了。你要「時時勤拂拭」,那你糟糕了。你想想,如果你不修理觀,你用事修跟它對治,我們一天有24小時,除了進佛堂兩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打妄想,連做夢都在打。你說用佛號去跟妄想對抗,「我跟你拼了。」你怎麼是它的對手呢?我們今生不是從零開始,你等於是跟你無量的過去挑戰。無量劫來的妄想,你用佛號跟它對治,你叫做不自量力。

那怎麼辦呢?我們換一個戰場。我們不能在因緣所生的一念心識去跟妄想對治,你不是它對手,因為這個妄想是它的活動範圍。你把它拉到我們本具的一念心性,就是我們本來就具足的,但長時間忽略了它,讓它睡著了。你只要喚醒它,念「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把所有的妄想拉到一念心性。既然它本來清淨,它不是修來的,當然它就不可能被污染。你說我們為什麼福報會失掉?因為你的福報是因緣所生法,你跟因緣借來的,那當然是有借有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但是,清淨心可不是因緣生,那叫一個「眾生本具,諸佛所證」。

所以,要處理我們無量劫所留下的顛倒妄想這些垃圾,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心帶回家,把心歸零。當我們住在一念心性的時候,妄想叫做如夢如幻。這個時候「再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它有沒有?有!但是你只要無住,它對你不構成干擾。你只要不隨妄轉,這就有救了,你就可以重新開始了,開始要創造蓮花。

一個人要創造蓮花之前,請你走出過去,就是你至少要跟過去切割。我改變不了我的過去,我也消滅不了我的過去,但是我必須要遠離我的過去,叫做「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就是遠離,無住,就可以了。

古時候有一個獵人,他去山上抓了一隻幼年小鷹回來養,為了方便,他把這個老鷹丟在雞群跟雞一起養。這個老鷹長大以後,獵人讓它飛行,它飛不起來。老鷹本來會飛,但是它跟雞在一起,已經被雞同化了。熏習,不思議熏,不思議變。它認為自己就是一隻雞。獵人很失望,就把這個老鷹拿到懸崖邊,放生,讓它自由落體。結果這隻老鷹從空掉下來快要落地的時候,它的本能發作了,它展開了強壯的翅膀開始飛翔,飛起來了。

老鷹也是這樣,它失去它的本來面目了。它本來是有強壯的翅膀,是可以飛行的。可是輪迴的後遺症,生命經驗熏習,它長時間跟雞在一起,讓它飛不起來。「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我們的心本來清淨,現在為什麼惹那麼多塵埃呢?因為我們有過太多的生命經驗。它弄得我們現在如《楞嚴經》說的「迷己為物,認物為己」,就是被物化了。我們本來是一個清淨沒有形象的水,但是輪迴久了以後,我們這個水變成有個性了。

你看我們現在有個人的個性,有個人想法,有愛憎取舍。你把這水倒到方形的杯子,它變成方形;你把水倒到圓形的杯子,它變成圓形。所以,我們現在這個心態如果不歸零,那根本沒辦法修行。把杯子的水全部倒出來,恢復它的本來沒有形狀的水。我們現在要把一念心識轉成一念心性,就是把心帶回家,這是第一件事情,達妄本空。這樣才能把過去的那些顛倒妄想放下,觀照一念心性,當體即空,就拉到了生命的清淨的原始點。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昌臻法師《一句佛號,一部經,一生成就》

一切法門,都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有成就,淨土...

遇到美色要念這三個口訣

一般我們愛一個人,我們不敢看,我們覺得不好意思,不...

聖嚴法師《使得十二時》

有一僧問趙州從諗禪師:十二時中如何用心?趙州說:汝...

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閑

憨山大師(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

攝心的先決條件是什麼

世間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雜...

現在人學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

宣化上人:自性自度

徒弟迷的時候,應該師父度徒弟。迷的時候,就是沒有開...

佛開示佈施應有的三因緣

佈施應有的三因緣(物淨、心淨、福田淨) 佈施,梵語音...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修學佛法的人,解要圓,行要方

何謂圓呢?就是圓融無礙。因為佛法豎窮三界,橫遍十方...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則佛墮妄語矣

海陽禪人,遠參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請益...

《佛說離睡經》十種離睡之法

《佛說離睡經》前半部分乃述目犍連尊者獨自在寂靜處經...

發心與發願是一回事嗎

發心也就是發願,只是願更為強烈與堅決,更具有目標性...

因為不知道,所以勇敢

一個下雪的晚上。農村有戶人家,半夜裡有人敲門。主人...

文殊菩薩與淨土法門的因緣

文殊菩薩為佛教中的四大菩薩之一,又與普賢菩薩同為釋...

食肉是人類既殘忍又自殘的貪慾

美國素食者協會調查顯示:粗飯素食在美國漸成風尚,全...

平安無事清清淨淨,就是究竟的福報

在政治哲學上,如果想立功創業,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這...

本煥老和尚與印順大和尚的法緣

本煥老和尚是如何培養訓練印順大和尚的 眾所周知,印...

消費與惜福

消費這個詞裡的消有滅的意思,費有福的意思。人們每時...

四依法之「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法四依的最後一依是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佛說的三藏...

【推薦】聖嚴法師《心的五四運動》

一、四安:安身、安心、安家、安業 我們要把佛法落實...

【推薦】不學佛的人對佛法存在怎樣的誤解呢

不學佛的人對佛法存在怎樣的誤解呢?有一次,一位不信...

【推薦】各種動物在佛經裡的寓意

佛教以慈悲為懷,視眾生平等,這其中也包括了動物。佛...

慧廣法師:生命的意義

一、 生命不在長短,只要活得有意義。 十年、二十年五...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類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類: 第一個,是三寶物。 三寶物...

【佛教詞典】焰口

(異類)餓鬼名。阿難獨坐靜室,其夜三更,見一餓鬼,...

【佛教詞典】五參日

(雜名)謂每月五日,十日,二十日,二十五日之四日也...

【視頻】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

【視頻】妙華法師《心經告訴我--人生 智慧 境界》

妙華法師《心經告訴我--人生 智慧 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