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應酬中喝酒吃肉是恆順眾生嗎

妙祥法師  2014/03/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應酬中喝酒吃肉是恆順眾生嗎

有在機關領導階層的學佛居士,對待應酬中喝酒吃肉的問題,說應該恆順眾生才對,什麼叫恆順眾生?

這個「恆順」二字啊,恆順眾生指的是度眾生,就是度貪瞋癡。不管是從哪個角度,就是把我們立著或倒過來,都不會改變我們度眾生的這個心,也就是我們守戒的心不應該改變。而且我們只能是不離開佛法,也就是說「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這叫恆順眾生。並不是說眾生需要什麼,我們就跟著做什麼叫恆順眾生。那不是恆順眾生,那你本身就是眾生,本身就是墮落,那不叫恆順眾生。所以說這個問題,在學佛中有很多的模糊概念,特別有很多無奈。

比如說機關領導階層學佛的居士,領導也是眼前花、水中月,今天有了明天就沒了,不能把領導這個職務看得過高,這個東西雖然在生活中有人們所羨慕的一方面。我們更應該利用領導這個階層學佛難的這個機會來鍛煉自己,來成佛,這才是正確的。越是領導越應該堅持佛的戒律,絕不能去喝酒!這個問題上,堅決吃素!

我記得蓋縣有一個居士剛學佛,他在沒學佛之前就是特別愛喝酒,幾乎每天都喝。學佛以後,就不喝酒了。有一次他到朋友家去做生意,這朋友就說:「咱倆好不容易見面,你得喝點酒。」他說:「我不喝。」說:「白酒不喝,喝啤酒。」他說:「那我也不喝。」最後不管怎麼說,他也沒有喝。一個愛喝酒的普通的居士都能做到。他回來跟我講,他學佛時間並不長,也知道說不喝就是不喝,不管怎麼勸。最後他把皈依證都拿出來給人看,「你看我這個不能喝,說什麼也不能喝。」他還做生意,還求人家,那也不喝。

所以這個很重要,很重要!喝酒它會障道的。特別是不吃素,將來會有惡的果報。因為我們一念的錯誤,就會帶來終身的遺憾。一旦做了,我們終身都會後悔的。如果我們這一念堅持住了,不怕失去一切利益,守住五戒,我們獲得的利益是終身的,生生世世都不會缺少的。甚至你這個生意沒成,它也會從另外的角度獲得更大的利益。

所以說恆順眾生,只有堅持佛的戒律叫恆順眾生。不管這個眾生怎麼想,他生氣也好,同意也好,讚歎也好,你只要是堅持佛的戒律就叫恆順眾生。如果你不堅持佛的戒律,他歡喜,你也是在破壞戒律,倆人同時墮落。包括吃素問題,吃蒜的問題,吃蔥的問題。有人說我吃不點行不行?戒律上說就是這個蔥和蒜燒成灰了,也不允許吃,吃也犯戒。酒,沾一滴都犯戒。就你給別人遞酒瓶子,空酒瓶子、空酒杯,也犯戒,一點都不允許。因為佛是法王,法王定了的命令,不允許任何人去違背。不是在你身上起多大作用才叫犯戒。如果沒有病絕對不允許開緣的。

這點一定要記住,千萬不要犯糊塗,一犯糊塗了,我們就會失去成佛的機會。我們按照佛的戒律去做,必然有所保證。任何人說的觀點都不能給我們作保證!他自己都不知道將來上哪去了,是不是?誰能給我們作保證?我們還得自己度自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提不提倡吃三淨肉呢

何為三淨肉,三淨肉即三種清淨的肉: 一、不見,我眼...

從小吃過不少肉還殺過生,現在該怎麼做呢

問: 我已28歲,從出生到現在吃過不少肉,也殺過不少昆...

普賢菩薩名字的由來

普賢菩薩,梵音名號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顯示神通,勸戒食肉

梁代,四川青城山有位高僧道香,有大神通,但一直隱秘...

佛門裡為何把酒列入重戒

我們知道,因為酒的味道引起很多人的煩惱和壞的毛病,...

賣酒犯重罪

六根的功能沒有錯,錯在你內心的攀緣心什麼叫酒呢?只...

為家人燒菜放料酒,會破了酒戒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並不喝酒,也不食...

吃素後身體消瘦,是否能吃點葷的

問: 弟子吃全素已經好幾年了,但還是喜歡肉的味道,...

【大藏經】【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把心真正放在佛上面

念佛是靠我們的信心和願力,心清清淨淨地念,是要把心...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

將心比心,如果是你會怎樣?

一問: 兵荒馬亂的時候,幸虧老天的保佑,我們僥倖逃過...

顛倒的人生

世尊涅槃轉眼兩千五百多年了,世尊在經典中所懸記的末...

養肝護眼的六個方法

肝臟是人體不能缺少的重要器官,因為肝臟不但掌管著造...

《地藏經》的二十八種利益

【 佛告虛空藏菩薩。諦聽諦聽。吾當為汝分別說之。若未...

憨山大師徹悟心性的故事

徹悟心性 一五七五年,憨山大師三十歲。這年新春正月同...

五濁惡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濁惡世,非念佛必不可度。這個判言來自蕅益大師。《...

緣是我們多生多劫積累而來的

阿彌陀佛因地修行做法藏菩薩,在這個世間發願修行,而...

至易至殊勝的淨土法門

世人往往以為簡易的東西比較不值錢,殊不知對人至關重...

愚癡跟邪見有什麼差別

愚癡就是對事理的顛倒,顛倒染慧為性。這個邪見在唯識...

吵鬧著炫耀一番

寺院裡接納了一個年方16歲的流浪兒。這個流浪兒頭腦非...

智諭法師《佛七講話》

第一天 萬緣放下單提佛號 今天是佛七第一天,要和大...

何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念佛求往生不應怕死

有些念佛同修,平時也發願求往生。一旦檢查是癌症,便...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

【原文】 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此唯心之義,...

【佛教詞典】法性寺

(寺名)六祖慧能大師值印宗法師,與僧言非風非幡,仁...

【佛教詞典】九年面壁

即面壁坐禪九年。為禪宗初祖菩提達摩之故事。菩提達摩...

【視頻】夢參老和尚《地藏十輪經》視頻版

夢參老和尚《地藏十輪經》視頻版

【視頻】天因法師《供佛物應如何處理》

天因法師《供佛物應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