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為什麼佈施會內心快樂

聖凱法師  2013/09/02  大字體  護眼色

為什麼佈施會內心快樂

佈施功德無量,是我們常說的「行話」。但是,功德從哪裡來呢?內心快樂便是功德。但是,為什麼佈施會內心快樂?這只有佈施者才會有這樣的心理體會,非佈施者是沒有這種體會的。

因為,人其實是一個平衡系統。當我們的付出超過我們的回報時,我們一定會取得了某種心理優勢;反過來,當我們的獲得超過了你付出的勞動,甚至不勞而獲時,便會陷入某種心理劣勢。人生其實十分公平,沒有無緣無故的得到,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失去。有時,我們是用物質上的不合算換取精神上的超額快樂,雖然表面上我們失去了許多物質上的享受,其實我們卻得到用任何物質都無法換來的精神快樂。也有時,我們看似佔了金錢的便宜,卻同時在不知不覺中透支了精神的快樂。所謂「吃虧是福」,正是總結了物質與精神的快樂上的得失而得出來的。

許多人碰見一些乞討者,總認為那些是騙子,而不願意用小小的一點金錢來換取巨大的快樂。其實,他們的真假對於你來說,並沒有一點關係,而問題是當你向他們施舍時,正表示你富有,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當我們用精明的目光考察他們的真假時,當我們真的想給他們時,其實自己已經不快樂了。

所謂「聖人」就是能夠看到精神快樂大於物質快樂的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以低姿態來做各種各樣的好事。所以,在中國佛教的禪林中,祖師都是出於在寺院中處於最卑微地位的出家人,如煮飯的飯頭、挑水的水頭、種菜的菜頭、燒火的火頭等,其原因也就在這裡。

這樣,當我們真正掌握這些規律後,「聖人」也就不是遙不可及,我們都或多或少擁有聖人的品質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一缽水使其福運增長

佛陀和弟子們們每日託缽乞食是為了解決自己的溫飽嗎?...

貧女一燈福報無盡

在《阿闍世王授決經》中,記載一段貧女佈施一燈,得佛...

阿育王的百億千金供養佈施

佛滅度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國王。有...

具大慈心佈施,如是福利最不思議

復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

證嚴法師:這才是真佈施

佈施錢財是為了要做好事,並非一定要捐很多錢才叫做布...

心態的健康與否,關係到人生的苦樂

從通達空、無住入手,煩惱自然不生,其心自然降伏。 學...

佈施的五大功德

過去佛陀與其五百位大比丘弟子,一起住在毘舍離的獼猴...

如何佈施給乞丐才能更完滿

問: 說到財佈施,我們到路邊給乞丐佈施,朋友說到那...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斷際心要 河東裴休集並序 有大禪師。法諱希運。住洪州...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受持弘揚楞嚴經的真實功德和意義

我們好好的去受持《楞嚴經》、弘揚本經,到底有什麼樣...

羅狀元十嘆無常歌

一、 嘆無常,嘆無常,一嘆無常好淒涼; 為名苦,為利...

神通不是辨別正法與邪法的標準

神通,根據佛經上講,有妖通、報通、證通。證通就是一...

臨終開示的技巧

還有一件事要提醒大家的:我們常常會勸臨終人萬緣放下...

念佛為何常出現不念自念的狀態

問: 有個居士以前很精進念佛念了二十年,到了九十歲...

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

人就是這麼不同,相似的遭遇,從不同的角度去看,能有...

不發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嗎

深信切願即無上菩提,我這裡也點示了下,這點我們一定...

行住坐臥把持一句佛號

我們打的是佛七。就是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佛號,行、住...

惑障、業障和報障

障礙,我們修行的障礙,一般說是願消三障諸煩惱。三障...

【推薦】佛是教我們開發佛性,而不是強調個性

有一些人雖然學佛很久,但是時常都還強調自己的個性是...

聖嚴法師:快樂不需向外尋求

快樂有很多層次,而一般人所追求的「欲樂」,是一種刺...

帶有妄想的佛號,是否也算淨土資糧

問: 如果說身口意念佛號,但都不能打住妄想,這樣帶...

為何世俗的快樂會帶動生死輪迴的痛苦

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在內心的深處都有一種天生的本能...

保持善心原有的味道

週末,與父親一同去登山。我們走到了山腰,便坐在涼亭...

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修六度

第一個,愛重。 這是對六度的功德特別的愛樂珍重。這個...

看護病人會犯煞犯沖嗎

問: 朋友與親戚有病苦,當我欲前往探望病人之際,相...

【佛教詞典】結緣經

(雜名)各為結緣會集書寫經文也。此雖通於諸經,而多...

【佛教詞典】朱羅波梨迦羅

(衣服)衣名。譯曰雜碎衣。見善見律十四。...

【視頻】菩薩行的思想

菩薩行的思想

【視頻】宏海法師《楞嚴經略講》

宏海法師《楞嚴經略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