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氣血和與做人

2013/07/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氣血和與做人

一個人要想身心健康,需要三大要素:運動、飲食、做人,各佔百分之三十三點三多。運動和飲食兩大要素,今後有時間我們在討論,今天我們先討論下氣血和與做人的關係。

在人體,氣是陽,血是陰,氣推動血的運行。一個人的氣血和與不和,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狀況。氣血平衡,則陰陽平衡。陰陽平衡,則心態平衡。心態平衡,則樂觀、大度、自在,生活幸福,美滋滋,樂淘淘。氣血不和,則內分泌失調,等等各種不順心的事,或者各種病態就會出來。

人的氣血和,除了運動和飲食以外,還需要人際關係和,來彌補缺失的部分,這是每個人要達到身心健康的必經途徑。

做人好,首先是表現在與人和,與自然和。與人為善,每個念都是為別人好;每個事,都是從別人為出發點,真心實意的為別人好,為社會好,為國家好,為人民好。在家庭尊老愛幼,在單位盡職盡責,在社會上,平等待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一顆奉獻的心態,光明的心態。無論走到哪裡,他的眼裡都是人們的光明面。君子和而不同,和每個人的光明,包容別人的不足。在別人看來,這樣的人很吃虧,可是在他眼裡,心安理得比什麼都重要。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就足了,哪裡會有什麼吃虧的概念。

這樣的人無論走到哪裡,心的磁場都是柔和的,光明的,人們喜歡和他接觸,喜歡聽他講道理。他付出的是真心,真心是無悔的,因而心是坦蕩的。

一個人對不起自己的良心,那是真的吃虧,是吃大虧,因為丟失的是無價的元氣,元氣丟失了,氣血就虧是必然的。人越無私,人體所缺少的部分,在冥冥之中,上天就給彌補了。自然規律在制約著一切,人符合了天地無私的精神,自然會得到上天的恩賜。

時下,很多人都在學經典,學佛道儒。無論學什麼,最後都是要落實在做人上。與其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書上,不如回到現實中來,好好的做人。人心是杆秤,遇到事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這個不需要別人說的,自己的心就會告訴自己的。

人做好了,也就一通百通,再看聖人的智慧,也就十分的明瞭。

人做好了,身心是舒泰的······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女兒念佛後不可思議的起死回生感應

我有個女兒俗名陳雲姍,今年二十八歲。在她八歲那年,...

懺雲老和尚談自己50年過午不食的體驗

已經吃素的人呢?我看他們現在好多人練習日中一食,我...

番茄,名符其實的長壽果

番茄的另外一個名字,叫做長壽果。番茄之所以能夠獲得...

曾黎的素食心得

曾黎吃素源於偶然。食素之後,曾黎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

徹底打破蛋、奶、肉的美麗神話

約翰羅彬斯在他所寫的「新世紀飲食」一書及錄像帶裡,...

女人補血的最佳時間與食物

月經過後七天內是補血的黃金期 根據中醫的說法,女性...

秋季的「四大名補」

真正的養生高手,不見得依靠保健品,有時候,吃對了,...

人體最容易生病的器官

人體最容易生病的器官是什麼?不是心臟,也不是肝腎,...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手機的利與弊

隨著高端手機的發展,由手機帶來的隱患也漸浮於水面,...

虛雲老和尚《參禪方法》

用功的法門雖多,諸佛祖師皆以參禪為無上妙門。楞嚴會...

念佛法門的殊勝,在於能夠攝佛功德成己功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當中,根據所觀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

「生處轉熟,熟處轉生」怎樣理解

問: 修行就是要生處轉熟、熟處轉生,這句話要怎樣去...

《藥師寶懺》所說的十六種病與十三種藥

《藥師寶懺》中列述眾生無始以來有十六種病: 1. 貪瞋...

功夫用得純熟的人沒有妄想

《金剛經》上有這句話,何謂須陀洹,須陀洹就是初果,...

如何做到無慾無求

1、從世間法來說 要做到無慾 在世間法上,所謂的無慾,...

宋代高僧圓通居訥禪師

廬山圓通寺居訥禪師,宋代著名高僧。梓州(今四川三台...

一步之差,千差萬別

古希臘有個寓言,一個年輕小夥子練刺殺,面前有一個劍...

風水好壞以什麼為依據

問: 風水好或者風水差是以什麼為依據的? 體恆法師答...

心力和佛力的結合

在大乘佛法的修學過程當中,有兩種力量是不可思議的:...

食素與食肉之辯

中國漢地佛教徒茹素的傳統 當佛教從漢代開始傳入中國...

《阿彌陀經》的三大註疏

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

藥師法門的特質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唐玄奘、義淨法師等譯...

《文昌帝君陰騭文》原文及白話

《文昌帝君陰騭文》告誡人們為人處世的道理,從而達到...

印光大師論對治煩惱習氣

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德相,但因妄相執著,而...

【佛教詞典】名身等有六種依處

【名身等有六種依處】 p0590   瑜伽八十一卷三頁云:...

【佛教詞典】涅槃相

(術語)化身佛八相之一。世尊入滅之相也。佛八十年間...

【視頻】懺雲老和尚《無我,五蘊喻》

懺雲老和尚《無我,五蘊喻》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戒刀》

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戒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