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人生的加減法

2013/01/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其實,在很多時候,是需要減法原則的。有時,放棄看似一種失去,實則卻是一種大智慧。放下才能更好地獲得,放下才能讓心靈空出來,自由輕鬆地呼吸。這樣,真正的快樂與幸福就會隨之而來。

有一位朋友對我笑著感嘆道:「以後的日子我該加法少一些,減法多一些了。」感嘆之餘,我會心一笑。是啊,朋友是活出人生的境界了。人生一切盡在加減之中。

人生本身就是一道簡單卻又充滿魔法的算式。說起簡單,也不過就加減兩種運算;說其有魔法,就是人生這道題目,不管你運用何種算式,怎麼運算,到頭來最後的得數只能是零。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虛無,就是一種過程而已。然而其中的過程卻承載了每個人所有的幸福與苦痛,快樂與煩惱的多少卻取決於算式的運用。

每個人出生時,都是一張潔白如雪的紙張。然後,隨著成長與成熟,漸漸對外界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一歲多的孩子,已不僅僅滿足於吃得飽、睡得舒服了,他也需要隨時與人進行溝通。會走了,知道玩了,需求也就更多了。成人了,需求的範圍也就更廣了,追求的砝碼也就更重了。這就是人生的加法,每個人都要經歷這樣一種加法的運算。

往往,人慾望的溝壑是沒有深淺的。當人的慾望越多,心靈承載的東西也就越重。名譽權利的追逐往往使人迷失方向,卻又樂此不疲。每滿足一樣慾望,都會獲得暫時的快樂,之後,又不得不投奔於下一場追逐之中。如此反覆,如此輪迴,如此樂此不疲,如此欲罷不能。到頭來,對於那獲得之後暫時的快樂也就漸漸麻木,對生活失去了日益敏銳的觸角,生活最真實的快樂與幸福早已擦肩而過。終有一天,或許才會恍然頓悟,最終還是一無所有。

這就是很多人生存的加法原則。這種原則下的人生,是各種光環照耀下虛幻的人生。人性深處都有一種劣根性,慾望越多,人就越累,就越不容易滿足,越易被誘惑。人們都喜歡一味地獲得,抓住了,就捨不得鬆開手,就和孩子一樣。

張愛玲曾說,人生就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正是如此,我們才要在生活中適時地學學減法。

其實,在很多時候,是需要減法原則的。有時,放棄看似一種失去,實則卻是一種大智慧。放下才能更好地獲得,放下才能讓心靈空出來,自由輕鬆地呼吸。這樣,真正的快樂與幸福就會隨之而來。

會減法的人生,表面上看著平平淡淡,沒有一些人那樣風光無限。然而,在他們內心,卻擁有著一種沉甸甸的滿足與幸福。他們是智慧的,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什麼可以讓自己的身心更充盈、更加平實。

而立之年,不惑之年,這時,更應懂得減法原則。不妨在名譽權利上多些減法,在身體鍛煉與個人情趣上多些加法。不妨給自己說,我必須健康,我要看著孩子們幸福,多好!

一切皆在加減之中,加減就在瞬息的閃念之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呢

「未來世中」:將來世界的眾生,「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素食的人生體驗與感悟

母親信佛,卻並不徹底,每月農曆初一、十五吃素,以此...

不要把歉疚理想帶到棺材去

每一個人在世間經歷數十年的寒暑歲月會有病老死亡的一...

做人和學佛都要有真誠心

做人和學佛都要有真誠心,至誠才能感通啊!如果帶著虛...

別人給得起,但你的福報不一定能用得起

學佛一定要懂一些財富學,現在大家學發財,不學花財。...

這裡不是我們的久留之地

小時侯讀《一千零一夜》,記得裡面有這麼幾句話:塵世...

平實的人生有何利益

米實了,煮出來的飯,才會香美可口;木實了,做出來的...

星雲大師:我要創造人生三百歲

有一則人生三十歲的故事,但貧僧並不相信這樣的傳說,...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禮佛大懺悔文

禮佛大懺悔文...

【大藏經】【註音版】晚課蒙山施食儀

晚課蒙山施食儀...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每一次修行對於我們都非常珍貴

每一次修行對於我們來說都是非常的珍貴,因為修行是每...

惟賢長老:宗教與封建迷信之區別

宗教與封建迷信是不同的,有很大的區別。 一、產生的...

為了臨終的正念,你必須做這兩件事

帶業往生它是有條件的:這個業力它不能一直在相續,它...

佛教的養生理念

養生一詞始見於《莊子內篇》。所謂養,就是保養、養護...

供養僧人用錢如法嗎

問: 請問師父,現在居士供養出家僧人,一般都直接用...

虔誠的迴向,讓逆子回頭

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我們跟...

終日念佛為何無法往生

人們常說,終日念佛,為何無法往生?截流大師告訴你答...

念佛人可以剋期取證,提前往生嗎

問: 請法師慈悲開示,就著念佛的人,是不是可以剋期取...

玄奘法師夢中得諸佛指點:佛經不可隨意刪減

據《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十記載,玄奘大師開始...

睡時念佛修行要訣

睡時念佛方法 若睡下,或初起,衣冠尚未整齊,或洗澡,...

蕅益大師勸母念佛

蕅益大師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蓮池、蕅益)之...

惡業不能靠佈施抵消,只有懺悔才能折損惡業

我講一個小故事,大家體會體會這個觀念:佛在世的時候...

不要自心生自鬼

月前,本寺一位修行者往生了。 有位小法師,來寺掛單...

【推薦】站在一個本來就沒有的角度去面對人生

如果你的情執是很重,把世間的事情,每一件都看得很重...

聖嚴法師《課誦與拜佛》

修行最初的層次是禮拜、懺悔,以求得心靈的寄託和安定...

諸苦所因,貪慾為本

在劫初時期,世界將要形成之時,福報將盡的光音天天人...

【佛教詞典】靈魂

一般被認為是人類生活之要素,能主宰人類之知覺與活動...

【佛教詞典】華色為提婆所害

(故事)有華色比丘尼,呵提婆之不法,為彼所害。蓋與...

【視頻】證嚴法師說故事

證嚴法師說故事

【視頻】真正的好朋友

真正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