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蕅益大師勸母念佛

2011/06/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蕅益大師是明末四大高僧(紫柏、憨山、蓮池、蕅益)之一,自號「八不道人」,因讀蓮池大師所著《自知錄》及《竹窗隨筆》後,乃焚燬過去所作,依憨山弟子雪嶺出家。大師為防母不允,私自出家。出家之後,刺舌血寫下了《寄母書》,以表自己對母親的深情和堅決出家之志。

《寄母書》共有四段,開篇云:「甲子正月三日,方外男智旭,敬然臂香刺舌血,白母親大人膝下。」大師為表對母親之孝心和出家信念,燃香刺血寫信,希望母親不要過於牽掛,同時也希望母親能夠允許其出家之行為。

為了說服母親,蕅益大師首先以父親、母舅和虞表侄的英年早逝為例,來說明人生無常,並以此為緣由勸說母親出家之了生脫死的意義。大師說:「男幼蒙庭訓,少長便道學自任,寧不知父宜葬,母宜養?但生死一事,人人有之,靜夜深思,真可怖畏。如大母舅宦正濃而忽殞,虞表侄年未壯而早亡,身命無常如朝露,大限至,老少莫逃,苦海茫茫,誰能免者?念及自身,已覺鼻酸,更念亡父老母,倍覺傷神。親身既然,眾生寧異?倘不早圖出世,正恐追悔無及。」

正是有感於人世生死無常,蕅益大師才萌生了出塵之志,希望藉自己的出家,使亡父得以超生,永脫生死輪迴,也希望以己出家修道功德,令母親福壽康寧。

接著,蕅益大師又從傳宗接代的傳統觀念出發,講述了出家修道的孝行。蕅益大師曾在21歲時於星相家占卜母壽,星相家告訴他說,其母最多能活到六十二三歲。大師於是暗在佛前許願立誓 ,願減少自己的壽命和功名,以求母親的長壽。有感於眼前活生生的無常事例發生,大師認為單純依靠一己之力,難遂母親長壽的願望,更何況人生無常,自己也難免朝不保夕。唯有出家,依仗佛之慈力和自己修道的至誠懇切之心,方可使母親得以延年益壽。但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就講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作為家中的男丁,傳宗接代,延續香火已經成了大師出家前義不容辭的責任;一旦出家,便有違傳統人倫,也為母親所不許,還將落下不孝的罪名。為了說服母親,大師又在信中說:「生育一事,世間苦本,況與功名,皆有定數。且青雲得志,難敵生死,大母舅即是殷鑒。何如地藏大士、目連尊者,累劫親恩,皆蒙度脫之為孝也!」

大師認為,世間功名富貴、生死壽夭皆有定數,即便是青雲得志之人,也難逃生死劫難,一旦大限來臨,也只得兩手空空離開人世。而娶妻生子,又是在生死中流轉,不僅使自己長劫沉淪,又使得後代不得超脫生死之苦。與其如此,倒不如出家,學地藏菩薩和目連尊者,發宏誓願,救拔累劫冤親債主,使其永劫免遭沉淪之苦,這才是真正的大孝。

其後,大師又從世間人情的角度,勸母親在其出家之後要寬心勿念,並盡可能念佛修行。因出家前,大師曾經謗佛,後得到母親的教化,又兼讀誦蓮池大師的《自知錄》和《竹窗隨筆》,才改信佛教,所以大師很感恩於母親的及時教導。但又念及母親難以割捨母子之情,以至日夜思念,恐於身心不利,因此,大師寬慰母親不要為此勞心傷神,並盡可能自己也努力念佛,並度化親屬人等。如其《寄母書》云:「……(兒)志在出世,恐母愛情難割,不得不硬卻心腸,潛行方便。又恐母日夜懸念,故於三寶前然香刺血,寄書遠達。伏祈勿事勞心,惟努力念佛,求出輪迴。親屬可化者,皆以此意示之。」

蕅益大師的《寄母書》分別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俗世生活之痛苦和出家修道的利益,並由此勸告母親能捨世間之親情,聽其出家,希望藉自己出家之功德,救拔歷代宗親離苦得樂,永超輪迴。數百年之後再讀大師的這封言懇意切的書信,仍覺其志可欽,其情可感。

蕅益大師寄母書:

甲子正月三日,方外男智旭,敬然臂香刺舌血,白母親大人膝下:

男幼蒙庭訓,少長便道學自任,寧不知父宜葬,母宜養?但生死一事,人人有之,靜夜深思,真可怖畏。如大母舅宦正濃而忽殞,虞表侄年未壯而早亡,身命無常如朝露,大限至,老少莫逃,苦海茫茫,誰能免者?念及自身,已覺酸鼻,更念亡父老母,倍覺傷神。親身既然,眾生寧異?儻不早圖出世,正恐追悔無及。男憶二十一,至星家問母壽,言六十二三,必有節限。遂於佛前立深誓,唯願減我算,薄我功名,必冀母臻上壽。今既切思離俗,儻萌一待心,豈是求益母壽之念,男又安能保無中夭邪?生育一事,世間苦本,況與功名,皆有定數。且青雲得志,難敵生死,大母舅即是殷鑒。何如地藏大士、目連尊者,累劫親恩,皆蒙度脫之為孝也!男少年詬大士,賴母痛下鉗錘,今得改過從善。志在出世,恐母愛情難割,不得不硬卻心腸,潛行方便。又恐母日夜懸念,故於三寶前然香刺血,寄書遠達,伏祈勿事勞心,惟努力念佛,求出輪迴。親屬可化者,皆以此意示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以孝親之心禮誦,功德更大

【原文】: 令嚴臨終,神識清爽,念佛而逝,可生西方。...

大安法師:念佛是為了什麼

問: 念佛是為了什麼? 大安法師答: 當我們知道阿彌...

為什麼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我們看丁七的普等三昧願。 這一段我們講到本尊的功德。...

傳喜法師:念佛是否就不用持戒?

信眾: 師父好!有很多人說,只要肯念佛,只要相信阿...

念佛人的為人處世

一個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為上,最要緊的是敦倫盡分...

日常如何修行淨土

這是從《印光大師文鈔》裡摘下來的開示淨業學人日常如...

切不可令其常常如是,否則必著悲魔

原文: 學佛之人,一舉一動,皆須留心。至於念佛,必須...

誠敬二字在念佛中佔有什麼樣的位置

問: 誠與敬在念佛法門中佔有什麼樣的位置? 大安法師...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米從哪裡來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宮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一點...

救釋迦族人的摩訶男

佛陀時代,釋迦族的迦毗羅衛國受到舍衛國琉璃王的侵滅...

一罐糖

有一個農夫,生了八個兒子,只生了一位掌上明珠,他對...

不要帶著某種功利的目的去信佛吧

我所在的城市,地下是一片煤海。太多的人拚死違規偷採...

凡事要盡力而為,也要量力而行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隱居在山林中。但是,...

一進佛寺心生歡喜,皆是過去生有甚深善根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回玉佛寺打禪七,...

成為內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日,佛陀告訴比丘們:...

一念心性清淨本然,怎麼就產生山河大地呢

《法華經》開顯了每一個眾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謂的相...

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

承問:生死到來,如何預知時至?此則不難。若能念念了...

印光大師論藥師法門

佛與眾生心體是一,而心之相用則天淵懸殊,由相用懸殊...

【推薦】如果你有信心,往生淨土是極容易的

你只要有信心,肯登船到西岸去,沒有一個不能往生的。...

文珠法師《正見與邪見》

見是見解,人的社會背景不同,民族意識不同,思想觀念...

【推薦】追求見佛、追求功夫成片,容易出問題

我們念佛行人常常會犯一個問題,就是他念佛就很想見佛...

阿彌陀佛護持行人不遭魔障

對這一點我們會非常地感慨,因為身處五濁惡世,我們眾...

波斯匿王的皈依

佛陀被給孤獨長者迎接到祇園精舍,這裡的環境和風景優...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繫念必得往生願

第二十 繫念必得往生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聞我名...

【佛教詞典】定靜慮

為「生靜慮」之對稱。乃生靜慮之因。此定寂靜而有慧,...

【佛教詞典】五教兩宗

總稱高麗中期至李朝初期約三百年間存在於朝鮮之宗派。...

【視頻】《心經》張學友\鄺美雲\草蜢粵語演唱

《心經》張學友\鄺美雲\草蜢粵語演唱

【視頻】淨界法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淨界法師《佛說觀無量壽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