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師父您出家時家人反對嗎

慧律法師  2012/12/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師父您出家的時候家人反對嗎?

慧律法師答:反對,非常反對,最主要的是,他們不是很了解。

生命還是要掌握在自己,親情只是陪伴在我們生命的周圍,而真正強大的意志,決定的心,還是要看自己的,生命的路還是要自己走出來的。

我們的兄弟姐妹、父母親也會老化,他們總不可能一輩子跟在你旁邊,所以,不但是今天、明天,乃至於未來,路還是要自己走的。

親情我們要尊重,但是,我們的理想要自己去完成。這個當中會有衝突,但是,衝突也不見得是一件壞事,或者是好事。衝突的過程中,慢慢讓他們了解佛法的偉大,讓他們了解,我這個兒子或者弟弟出家是好事。所以,由衝突,慢慢的溝通,進而理性的認同,一直到最後,我們全家都非常的讚歎師父來出家。這個需要一點時間。

在中國的傳統,傳宗接代是很重要的,但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我認為,與其來照顧老婆、兩三個兒女,不如照顧無量無邊的眾生。我因為看了《釋迦牟尼佛傳》,我覺得《釋迦牟尼佛傳》講得非常的好,要捨己救人、要犧牲、要奉獻,要用大無我的精神、大慈悲的精神,來救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我覺得這個比較適合我的理想。至於每天忙碌,養個老婆,養育兒女,這個不是我的理想,也不是我想要過的日子。

所以,每一個人都有理想,下定決心以後,我就去把它完成。當然,這個當中會有很多不愉快,慢慢的溝通,到最後取得了大家、兄弟姐妹的諒解,所有的人都變成支持我。這需要有耐性跟智慧。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家中有惡病口舌,當誦大悲神咒

【經文】:又若家內遇大惡病百怪競起。鬼神邪魔耗亂其...

改過修行,終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時跟著做官的父親在江...

聖嚴法師:家庭暴力是否要忍耐

問: 最近家庭暴力問題很受重視,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煩...

佛教對於愛情的看法是什麼

問: 佛教對於愛情的看法是什麼? 淨因法師答: 要想解...

不小心傷害了小動物是否破戒

問: 在清理花園的時候,不小心傷害了小動物,是否破戒...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個優先

問: 念佛和輔導孩子學習,在時間安排上,有沒有先後...

如何看待收取藥物回扣的現象

問: 末學有個問題請教,我是一名醫生,業內常有收取...

佛來佛斬,魔來魔斬是何含義

問: 做夢會被夢境所轉,這種情況怎樣克服?就是佛來...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卷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與大比...

【大藏經】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風、寒、熱病,為患輕微。心有三病,患禍深...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妄識心本來就是空

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了解這個妄識心本來就是空的,知...

慧律法師《安住心性》

佛法最重視悟,不悟的人就像經典所講的煮沙成飯,那麼...

定力不夠時,如何與煩惱重的人相處

問: 自身定力不夠時,如何與煩惱很重的人相處? 慧律...

覺得環境不好,為何不把你的心換一換呢

九種無為法:九無為說,窮生死蘊,就是深入地研究第八...

認定你這個朋友

單位和家之間的路途有點遠,又不在公交線路上,遇上緊...

如何理解淨土法門的事持與理持

淨土法門有兩種的修學,一種叫做事持,一種是理持。 事...

世界名人談素食

1、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我認為素食者的人生態度,乃是出...

相信佛的壽命無量

那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無量劫來早成正覺?這個理念是出自...

【推薦】一句佛號能解怨,凶煞之地化清涼

自古以來佛家有一句成語說:一子持齋千佛喜,九玄七祖...

為提婆達多申訴的比丘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時,五百位大比丘跟隨...

邪淫如同桶底洞,有多少福都會漏完的

印光大師曾經開示說:人生世間,父母,壽命,相貌,學...

120歲傳奇高僧虛雲老和尚一生的十大劫難

一難生為肉球 老和尚是在清道光二十年(歲次庚子)七月...

宏海法師:安士全書

(第一講) 好,各位同修,我們一起先合掌。 南無本師...

不能離開事相來談事外之理

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這句經文當下令我...

【推薦】慧律法師《死亡的藝術》

前言 好生惡死乃人之常情。多數的人忌諱談死,殊不知...

修習淨土法門的方法論是什麼

問: 修習淨土法門的方法論是什麼? 大安法師答: 方法...

【佛教詞典】阿

華譯為無,又云真空,為眾音之母,一切字的種子。...

【佛教詞典】赤灑灑

(雜語)同於赤裸裸。灑灑者物爽而不留一點污物之貌。...

【視頻】妙境法師《常飲般若茶》

妙境法師《常飲般若茶》

【視頻】果清法師《持戒念佛》

果清法師《持戒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