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夢參老和尚  2022/06/2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皆得解脫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這個數字太大了,「無量百千萬億」受苦。

「聞是觀世音菩薩」名字,你一心念「南無觀世音」,念觀世音菩薩,在受苦難當中,你想到了念觀世音菩薩名字——但是可要一心。念名字都能念,看你念的是不是一心?

凡是受苦都是惡業,受苦還有善的嗎?不論你受什麼苦,生老病死苦,什麼災難,都是苦的、是惡的。但是我們一念「觀世音菩薩」可就是善,稱念觀世音菩薩就是善,這是觀世音菩薩隨順眾生的機感。

觀世音菩薩隨順眾生的機感,隨你眾生的苦,菩薩來利益你、教化你、度脫你。你一念「觀世音菩薩」,「即時」,就在你念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就來救脫你了,一念「觀世音菩薩」就解脫。但可得要一心!

對這一品我們大家很熟悉,為什麼?我們經常念觀世音。是不是念得相應了?那就不知道了。

什麼叫「相應」了呢?我一念就離苦得樂,就叫相應了。當你一念「南無觀自在菩薩」或者念「南無觀世音菩薩」,一念「觀世音菩薩」,你能念的時候,菩薩已經就應了。念「觀世音菩薩」,不是光口念,心裡要想觀世音菩薩。你心裡想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意業就應你。

有的時候一念,觀世音菩薩就現身了。當你有時候睡覺時候,夢見觀世音菩薩來了——不是很明顯現一個菩薩身,或者現一個老太太,或者現一個女人,或者現一個男人,反正他來救你苦難的,那就是菩薩現身。

假使你一聽到觀世音菩薩,心裡也跟著念,一念苦難消失了,一念心裡生歡喜心了。當你在念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就隨著你念的聲音,一作意——觀世音菩薩不要耳根聽,觀世音是心,你這一作意,觀世音菩薩就知道了,就得到解脫。當你正念的時候已經得到解脫,那就叫菩薩應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夢參老和尚文章列表

消除苦的妙方

當旭日東昇,窗外的一草一木漸漸明朗,鳥聲啁啾,萬物...

不要讓昨天的傷痛痛悔一生

一位武術大師曾經以一雙迅猛無敵的快腿令前來與之切磋...

人生的願望和最快樂的事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有五位國王,雖國界相近,但不相互...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這個充滿競爭與追求的社會裡,人們總是認...

一切的權勢、財富、享樂都是無常

佛要教化的眾生是什麼呢?是剛強眾生。我們這些眾生都...

為什麼觀音菩薩要幫助惡人呢

問: 《普門品》說,稱念觀音菩薩名號,若有罪,若無罪...

大悲咒修法簡規

一、祈請 頂禮十方常住三寶(上香後三拜) 二、懺悔 往...

醫院是個好地方

最近因為有親屬做手術,我便頻繁地進出醫院。看到的聽...

【大藏經】佛說療痔病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捨大城竹林園中,與大苾芻...

【大藏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念誦這部經所得的功德,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

夢參老和尚自述

我從小就不服管,有叛逆性格,十三歲時小學沒畢業,由...

臨終聽到地藏菩薩的聖號,就能永不墮三塗

佛又對觀世音菩薩說:復次觀世音,若未來、現在這世界...

佛非萬能,人得自救

倘若以為念部大乘經典就圓滿了,想出億萬個理由,能否...

如何吃素及吃素與學佛關係

先略說素食的功用,以澄清素食與佛教之關係。素食指不...

誦《無量壽經》不念佛號,屬於念佛法門嗎

問: 一個朋友每天誦三遍《無量壽經》,不念佛號,這樣...

戒律中為何反對飲酒

佛教是反對飲酒的,無論在家、出家,戒律上都一律禁止...

心靈的堅守

▲作家洪晃曾在一篇文章中講述了她在巴黎卡地亞高級珠...

境緣無好丑,好丑起於心

四祖大醫禪師旁出法嗣牛頭山法融禪師,潤州延陵人也。...

「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的含義

問: 請開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的...

阿那律-天眼第一

無憂的童年生活 在《阿彌陀經》裡記載著十六位大阿羅...

如何應對長時間的大逆境

問: 如何應對大的逆境?尤其是時間較長的逆境。 大安...

結嘆六度的四種威德

《解深密經》云: 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四種最勝威德: ...

這種愛看上去是樂,實際導致的是苦

世間人為什麼會有苦惱?因為他們不知道應該把心放在什...

印光大師嘉言錄--分禪淨界限

● 禪與淨土,理本無二。若論事修,其相天殊。禪非徹...

戒法、戒體、戒行與戒相

戒法 戒法者,佛為優婆塞優婆夷所制之五戒八戒,式叉摩...

【佛教詞典】悲願金剛

地藏菩薩的密號。...

【佛教詞典】壽量四土偈

(術語)法華經壽量品偈曰: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

【視頻】淨界法師《龍王廟的故事》

淨界法師《龍王廟的故事》

【視頻】晚課簡略版(文殊講堂)

晚課簡略版(文殊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