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裡講:煩惱都是客人,叫客塵煩惱。你喜歡把這個「煩惱客塵」在你家裡多留幾天,煩惱的時間就長几天;你要不留它,它自己就走了。生活中所有的煩惱都是因為你願意留它,它才會在你家裡,你不願意留它,它就馬上離開。
通常人們是執著外在的東西,所謂的著相凡夫,所以我們先從身體、服裝、行為上一點點去改善。看到別人行為不好,我們就會起心動念;但是如果你有了一點修行經驗,你就一定是從身體回歸到內心,看看自己這顆妄想的心,是不是還在東想西想,是不是一天到晚都想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
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隨境流轉——乘公交車、吃飯、讀書等很難保持自己的心不隨境流轉,很難保持無所求的狀態。能在安靜的環境下用功,在別人提醒你的時候用功,這是初級階段。
真正會用功的人無論是在靜還是動,無論別人是對還是錯,無論自己正在接受的是快樂還是痛苦,心都隨時能夠回到無所求、無所得的當下。這個力量是慢慢形成的,並不是一下子馬上就有的,但是我們起碼要能了解,要能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