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中常見的八種「病態」

通覺法師  2019/02/1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學佛中常見的八種「病態」

一、煞有介事型

張口閉口,便是頂禮某大德;對人言必稱菩薩。就連放生回來嘴裡也說的是:今天放了十隻鳥菩薩,十條魚菩薩……但是,無論是誰一旦說了幾句他不愛聽的話,臉馬上沉下來了,心情不好時,別說頂禮了,別說什麼「菩薩」,就連「僧寶」他都給你頂嘴回去。

二、生不如死型

張口閉口就是這世界沒什麼好留戀的,我什麼都不管就念佛了,我已經活夠了,只求往生西方……於是工作也不上心,對家人也有一搭無一搭,成天要給阿彌陀佛「打電話」,說是要讓佛感受到自己往生淨土的決心。而對淨土的理解,卻僅止於「黃金鋪地」,「但受諸樂」,「死後才能去」等這些關鍵詞上,對淨土的真實意義卻一無所知。

三、眾人皆醉型

看到別人對工作認真負責,且成績斐然,便不以為然地說:「夢裡造夢罷了,不知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再努力有什麼用?」似乎只有他自己吊兒郎當,混日子才是看破放下的大智慧。

四、自私自利型

說是自己學佛多年,但只要涉及到自己的一丁點利益,就寸步不讓,還偏說:我其實不在乎這點小利益,但我不能縱容對方的貪慾,那才是真造孽。佛教講自利利他,自己日子都過不富裕,我拿什麼去告訴人家學佛能福慧雙修?」

五、旅行家追星族型

喜歡朝拜各處佛教聖地,收集各種佛像念珠,且對雲彩、光線特別敏感。「看,這是我在五台山拍的照片,這頭頂的晚霞,活脫脫是一朵朵蓮花的形狀,再看旁邊這兩道‘佛光’太殊勝了,頂禮文殊菩薩。」或者是「明天某某大法師要到某地講經」

六、誦讀家型

每日持咒,誦經不斷,自稱法喜充滿。但放下經書去趟菜市場,都能和小販斤斤計較一個小時再回來。特別喜歡按照自己理解的經文意思教訓人,但除了常讀的那幾段以外,其實對經典從未深入。

七、放生愛好者

喜歡參加放生,卻對自然環境是否適合放生從不作深入研究。更有甚者,有「生」就放,管它是毒蛇還是老鼠。

八、素食偏執者

不厭其煩地勸別人吃素,看到別人吃片肉便鄭重地宣布人家要下地獄。可是又對別人做的素菜素食挑三揀四,對色香味要求極高。

以上八種類型的人,是學佛中常見的八種「病態」其實學佛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生活,看到真實的心。極樂世界其實就在當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利人便是利己》

一個學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煩惱重...

佛教四聖諦的內容

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

弘一大師《改過實驗談》

今值舊曆新年,請觀廈門全市之中,新氣象充滿,門戶貼...

「專修」和「雜修」的劃分

善導大師講的這個專修和雜修的情況,確實善導大師講專...

印光大師:修行人降魔的方法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一定的。修行到功夫深了,難免...

勿使「菩薩」的真意義埋沒

一般人都指定庵堂廟宇的偶像為菩薩,從事燒香、禮拜、...

出家後的四種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種分別,一種是出世俗的家,我們現在的辭...

慧律法師《舉弊救偏》

佛教的原貌是清淨光明的,是反求諸己的,是絕對平等無...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有多少時間,盡量念多少佛

這個持名念佛呀,這個名號當中是莊嚴,這個名號是從阿...

【推薦】臨命終時一句佛號提起來,可以說是內憂外患

淨土宗的念佛法門,它是一個本尊相應的法門,而整個本...

什麼是有漏與無漏福報

問: 阿彌陀佛!師父,現在好多師兄是初學佛,他們在...

同一件事為何有人昇華有人墮落

問: 法師,同樣是一件事,有的人因為這件事昇華,有...

惑業未盡的高僧也難出輪迴

歷代開悟而沒有了生死的,他就必然要輪轉。有可靠的資...

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的八大願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從我們這個世界往東方去,過五倍恆...

【推薦】本來一切諸法皆空,眾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麼了?哪部經都要了生死、說放下,放下就自在...

如此修行毫無意義

拜佛燒香 不斷惡因 求佛改命毫無意義 賺錢積蓄 不行善...

唯識有何重要意義

問: 唯識法相所明何事?有何重要意義? 答: 唯識法相...

我們的仇敵是貪瞋癡三毒

煩惱為因,身語意這些諸行為緣,惡業就為果,障道受苦...

只要沾了佛法邊,將來一定成佛

一切眾生的卑鄙、低劣,人心的內部極卑鄙、極低劣的心...

只有求生西方最為可靠

印祖云:念佛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

別跟情緒互動,否則人生沒完沒了

我們遇到事情的刺激,第一念一定有情緒。我告訴你,處...

往生極樂的三種不可思議功德

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

如何判斷發心的大與小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阿難的總持因緣

一天,佛陀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比丘們興起這樣的疑...

【佛教詞典】眼界

問眼界何相?答謂眼曾現見色,及此種子積集異熟阿賴耶...

【佛教詞典】華嚴

佛萬德譬如華,以如華之萬德莊嚴法身,叫做華嚴。...

【視頻】大安法師《幸福與快樂的源泉--略述佛教福樂觀》MP3

大安法師《幸福與快樂的源泉--略述佛教福樂觀》MP3

【視頻】楞嚴咒心咒念誦(108遍)

楞嚴咒心咒念誦(108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