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

大安法師  2011/11/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關於臨終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時具足信願持名,臨終無論什麼情況,都可以往生呢?

大安法師答:對這個問題,我們淨土雜誌上期對這個問題有個答疑,這個答疑一發表出去以後,據說網上有很多的爭論。爭論是好現象,真理越辯越明。

這個問題可能是這幾年淨土弘法中的一個比較敏感的問題。敏感在什麼地方?有些信眾他有一個很牢固的觀念。就是說臨終的時候一定要正念,一定在阿彌陀佛上,如果不在阿彌陀佛上就不能往生。於是這就使很多人得到了一種困擾。他常常琢磨:哎呀,我念了這麼多佛,我臨終能不能正念呀?怎麼正念呢?不能正念怎麼辦呀?一下那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怎麼辦?那我就完蛋了!甚至說,一定要端坐,端坐才能往生,躺下就不能往生了。一下子搞了很多事情出來。

所以針對這個問題,也就是談到往生條件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談往生條件一定要依據聖言量!不能依據我們自己想像的一個標準,立一個章程。所以我們根據無量壽經。我們是這樣去認為的:臨命終時能夠正念,落在阿彌陀佛上,當然我們要提倡。往生更有把握,品位更高。但是這裡不能這麼說:你臨命終時的一念不在阿彌陀佛上就不能往生。不能這麼反推過來。所以我們說你不要在臨終的念頭是什麼去計較。而要把目光放在我們的平時,因地中是不是具足信願持名來考究。十八願講至心信樂,乃至十念是通臨終也通平時。你平時具有這個十念都可以往生。無量壽經也講到你只要具足信願持名一晝夜的功夫,乃至中間你還懷疑了,還退轉了,還不念佛了,甚至連善惡因果都不相信了,到臨命終時還有很多的疾病,這時候按照自因自果,一定要下三惡道的。這樣的眾生,阿彌陀佛都有辦法讓他往生。只是邊地疑城而已。所以我們說抽像的講正念往生,你是沒有辦法講是正念還是不是正念。因為我們不要老是講「我」如何有正念,應該想到阿彌陀佛能夠令我們產生繫念。如果把這一念解開了,我們就放心了嗎!

在我們的每個念頭裡面,都有阿彌陀佛的法身、報身、化身。他有無量的慈悲,他有無量的巍神願力保任我們往生。只要我們有信願持名一晝夜的功夫,阿彌陀佛保證我們往生。這樣我們就不要糾纏是正念還是不是正念了。如睡眠去,他也可以往生呀。不一定往生就要驚天動地呀,異香滿室,天樂盈空。當然有這個臨終瑞相更好。但如果他是在一種睡夢當中,你不能就說他沒有往生。所以往生的階品是無量無邊的,眾生的根基無量無邊,臨終的往生的情況千差萬別。所以我們在這個上面不要去計較,我們就要觀察他因地當中是不是具足信願持名,只要他滿足淨土經典當中講的信願持名的這個條件,我們就可以說他能往生。是這樣一個問題。所以很多情況都是一個戲論!所以我們要理直氣壯的說:平時具足信願持名,無論臨終是什麼情況,他是可以往生的。

有人聽了這話又說,你是不是本願法門呀?這根本願法門是沒有關係的。因為阿彌陀佛絕對是用這個大願對我們做了這個承諾的。而且是有聖言量的依據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種信心,是建立在我們對阿彌陀佛的信心上,不要老是建立在我的功夫怎麼樣上去琢磨它。你談自己的功夫,你就一輩子生活在恐懼當中。你說一個再修行很好的人,誰能保證我臨命終時我就是如如不動,正念。他都沒有辦法保證呀。他不能保證,又把這個當成往生的條件和標準。你說他一輩子修行是不是忐忑不安。我們把這個問題放下。在信願持名的具足方面,因地方面下夠功夫,然後一切阿彌陀佛能幫我們解決。這就是善導大師講的「作得生想」。我們具足信願持名作得生想。一切法由心想生,作得生想我們就一定能往生。你老是懷疑,哎呀,我能不能往生呀?臨命終時往生不了呀,往生不了我要到三惡道去呀,那一天到晚這個樣子,你真的就麻煩了!你還真的就是往生不了。善導大師講作得生想,曇鸞大師說業事成辦,淨土往生這樁事情已經成辦了。印光大師說你具足信願持名,雖然還在娑婆世界,已非娑婆之久客,雖然還沒有到極樂世界,已是極樂之佳賓。不也是表達這個意思嗎?所以我們不要給自己畫地為牢。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法藏菩薩成佛以來已經十劫

【經文】 阿難白佛,法藏菩薩,為已成佛而取滅度,為未...

慧律法師:在家眾要怎麼修行

什麼叫做修行?現在說在家眾三點: 第一,要守我們的...

聖嚴法師:面對不想活的人要如何勸說

問: 近日常有自殺的消息,有些人是因日子不好過,生...

背娑婆而向極樂

無明所引。棄覺逐塵。違遠真體。故名曰背。返其去路。...

臨終正念需要有引導力

引導力。就是憶念淨土,欣求極樂。 從小乘的角度,他只...

臨命終的三個憶念

善根人直接從不迷下手,觀想這個東西是我過去欠你的,...

如何處理學佛與做生意之間的衝突

問: 請教師父,在談生意的過程當中,會談及成本和利...

如何看待淨土宗裡面不同的知見

問: 現在佛教各種知見鬥爭堅固,不僅是不同法門之間...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僧伽吒經

僧伽吒經...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不發願不迴向不誦經咒,只念六字洪名可以嗎

問: 每天一不發願,二不迴向,三不誦經咒,不上早、晚...

四十八大願——(第37願)歸依感動天人

我成佛時,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的諸天人民,聞信...

佛號入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我們修行,大家肯定都有感覺,一修行,感覺最重的就是...

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終極關懷是了生脫死,圓成佛道;對世間的這些...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和「至心信樂乃至十念」有衝突嗎

問: 《佛說阿彌陀經》中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

圓滿人身的修養

一、做正信的學佛人 既然我們大家學佛,我們要明白,...

破了八關齋戒該怎麼辦

問: 持八關齋戒,但是到下午因特殊因緣破戒了,又沒有...

怡山發願文

爐香讚 爐香乍爇,法界蒙熏,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

對面不識佛菩薩

以前中國有個杜順和尚,他收了一個徒弟,這個徒弟跟著...

佛教的治心法

《大學》說: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

曾國藩的人生五箴

少不自立,荏苒遂洎。今茲蓋古人學成之年,而吾碌碌尚...

臨終助念家屬須知

一、病者靜聽佛號,實為至善之事,大命未盡,可以卻病...

太虛大師談近代西方素食的風潮

人生之大問題,曰衣、食、住、行。單論食之一項,吾人...

佛與提婆達多所結的冤結

昔時,佛與大比丘們一起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游化。當...

造佛像的功德利益

自從優陀延王造像以後,佛教造像一直延續到現在 ,可見...

敬老也是孝道的一種表達

成為老年人是每一個人不可避免的。年老了,頭髮白了,...

【佛教詞典】萬物嚴淨願

(術語)彌陀如來四十八願中第二十七願,使國中萬物嚴...

【佛教詞典】煩惱與煩惱相應

【煩惱與煩惱相應】 p1194 瑜伽五十五卷七頁云:問:何...

【視頻】功德寶山神咒(童聲)

功德寶山神咒(童聲)

【視頻】慧律法師《五十億年後的地球演化》

慧律法師《五十億年後的地球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