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大安法師  2022/10/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

什麼叫「小心」呢?小乘的發心。「觀三界如牢獄」,聲聞道的這些行人,也有相當的出離三界,解脫的渴望,他用他的智慧能夠清醒地知道三界——這個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就是牢獄。牢獄就是我們受業力的制控,煩惱的繫縛,不得自由,被種種痛苦所逼迫,不能主宰,所以就像牢獄。一般講這個三界是大牢獄,我們的五蘊的色身是小牢獄。

《法華經》講火宅喻,也是談三界是大火宅,我們的色身是小火宅,要出離。所以他就清醒地知道三界如牢獄,在這個三界的牢獄當中,眾苦逼迫。生死輪迴如冤家,冤家就是一碰面就分外眼紅了,就是這種冤家對頭的相互地逼惱,就是一個大的痛苦。這是一個比喻的說法,生死輪迴,生生死死、世世輪迴就像自己的冤家,不願再見面了,不願再輪迴了,一定要了脫了。

所以聲聞道的這些行人,他生死心切,厭離生死的心也很懇切,但是他發的心不大,只是求自己趕緊從火宅裡面出來,沒有發度眾生的心。也就是說,他是乘著「鹿車」——很小的車出來的,不想度人,所以這些人就發不起菩提心,發不起菩提心他就是最多證到阿羅漢果。所以《法華經》為什麼一定要慇勤讚歎大乘法的勝妙功德,以及佛的相好莊嚴、十力、四種無畏,種種不可思議的功德。那這些佛果的功德,阿羅漢是不知、不見、不聞,是由於他沒有發菩提心。

就像《華嚴經》最後一品,在《入法界品》,最先是釋迦牟尼佛入一種三昧——師子頻申三昧,顯現如來的神通、光明、莊嚴等等無限勝妙的境界,那這些與會的菩薩都能夠見聞到。但與會的這些阿羅漢,聲聞,像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葉,不見不聞,這就由於他因地當中沒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沒有修到見佛的神通境界的善根。

《維摩詰經》也談到,當維摩詰大士顯現種種不可思議的神通的時候,這些聲聞人一看都有點聞所未聞,驚心動魄,他才知道菩薩具有這樣勝妙的功德。所以最後就要引導他們回小乘心向大乘心。如果你只是求自己得度,求自己得度就是證到人我空,斷見思惑,他就取證偏真涅槃。那取證偏真涅槃,在大乘佛法來看都是非常深的陷阱,就是他永遠發起不了菩提心,就等於他永遠不能成就佛果了,這就叫「焦芽敗種」。

所以法華會上,摩訶迦葉都在反省:他說我多少年來也跟這些菩薩在同一個法會上,聽講的同一樣法,但總以為我已經證到阿羅漢果了,已經到家了,年紀也大了,對這種發菩薩心、莊嚴淨土、饒益眾生一概都沒有興趣,顯得非常的疲倦。但殊不知他就是住在聲聞道。

忽然在法華會上,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的種子,一切眾生是可以成佛的,最先佛就為舍利弗授記成佛,與會的所有的阿羅漢最終都授記成佛,所以他才知道了這個勝妙希有的大乘佛法,得未曾有。所以如果還是停留在只度自己、不管眾生的層面,這個心就發得小。他就是定性聲聞,永遠不能成菩薩,永遠不能成就佛果。

摩訶迦葉當時反思:甚至都不如地獄的眾生,地獄的眾生都無量劫以來曾經發過菩提心,從地獄裡面出來他還繼續可以發菩提心成佛,而我等聲聞卻是永遠發起不了這個心,就永遠不能成佛。所以大乘經典講,寧可下地獄,也不能發定性聲聞的心。發定性聲聞心,取證無為涅槃,他就安立在那裡。這就叫高原陸地生不起蓮華,污泥濁水反而能生蓮華。在眾生的煩惱當中反而能生起求佛菩提的這種心。所以我們一定要避免這個心發小的情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法布施以勸修淨土為最勝

有些做弘法利生、勸進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個觀念:一...

潛伏在你身邊的「菩薩」們

宋朝太平興國年間,有一位法名辨聰的僧人,遊方到五台...

聖嚴法師《眾生成佛》

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六十華嚴...

痛念生老病死苦,真發無上菩提心

大家都知道,娑婆世界的眾生剛強,難調難伏。這個娑婆...

傳喜法師:依教奉行是傳遞佛法最好的方法

請問修行是容易還是困難,是難還是易?難啊,不容易啊...

佛陀降生利人天

當本師佛在兜率內院準備降臨人間時,兜率天宮的天人都...

沙曷比丘飲酒醉臥樹下,為何世尊還讚歎他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千二百五...

極樂世界是快速成佛的地方

有人說成佛一定是在娑婆世界,往生到西方精進修持後還...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佛說長阿含經

長阿含經序 長安釋僧肇述 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信願持名,去極樂蓮華里安身

念佛法門雖然簡單容易,但卻是至圓至頓的。蕅益大師說...

這句佛號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麼東西

我們的主見來自什麼地方?來自淨土五經聖言量,來自中...

僧團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語叫僧伽,簡稱為僧。僧是一個複合的概念,單個...

何故極樂在西方

問:何故極樂在西方? 答:此非善問。假使極樂在東,汝...

他「死於」53歲,但一直活到98歲

約翰D洛克菲勒在33歲時賺到了第一個100萬美元。43歲時...

淨土法門不談風險很大的轉世

通途佛法談到菩薩道慈悲心的問題,可能有人會發願要生...

如何看待佛教的咒語

問: 我曾在網上查過咒語的來歷、定義和作用,但說法...

卻到蓮池更迴首,世間螻蟻盡紛紛

貴人雖貴未為欣,死後還他一個墳。 三謝園亭空燕子,五...

善良的美麗

有一種美麗,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它需要我們用心來感...

佛在你那兒睡著了

師父說:什麼是佛?可以有很多種答案,那我試舉一種。...

《黃帝內經》養生精華50句

▍餘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

發菩提心不能離開法水的滋潤

講到發菩提心這個發字,是很妙、很有意思的。會做饅頭...

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

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這兩句話對我們現在人來說,...

用歡喜心降伏你的自卑與嫉妒

當別人有成就的時候,我們往往不能正確對待。看到別人...

修行十想 解脫證果

過去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佛陀告訴諸位比丘:如...

思惟十二光如來的功德

阿彌陀佛這十二光如來的這種功德我們要常常思惟。當我...

【佛教詞典】火血刀

火途、血途、刀途。為三惡道之異名。三惡道,指地獄、...

【佛教詞典】金剛瑜伽秘密教主

(術語)說金剛界與胎藏界兩部秘密教之大日如來也。...

【視頻】南無大行普賢菩薩聖號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聖號

【視頻】妙果金蓮——緬懷達崇長老

妙果金蓮——緬懷達崇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