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濁者,雲有則不受一塵。非清者,雲無則不捨一法。無背者,縱之則無所從去。無向者,迎之則無所從來。言即此靈明湛寂者,不可以清濁向背求也。舉清濁向背,意該善惡、聖凡、有無、生滅、增減、一異等。
好,先看這幾句。表達這種心性的情形都很難正面給出一個定義,所以常常用一種否定性的語句來表達。
「非濁非清」,「濁」就是「有」的意思,具足一切法,就叫有。
這個心性當中是「非有」,那為什麼叫非有呢?非有、非濁就是不染一塵的意思。
這個自性,離開一切法的差別之相,所以「非濁」。
說它是有,主要是從假諦、俗諦的層面,從緣起法的角度,說心性是有。但有的當下,它不受一塵。
「不受一塵」就是它是真諦。所以既然是不立一塵,它就是非有,非有就沒有濁,何濁之有?
這裡就用這樣的表達形式,既不能說心性是有,也不能說它是無。
說有呢,它不受一塵,就叫非有、非濁;但你也不能說它是無,即是「非清」,就是你不能執著認為它是無。
為什麼呢?「雲無,則不捨一法」。「無」就是「空」,不立一塵才叫空,但是我們自性具足一切功德、具足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具足一切法。
它不是斷空,不是頑空,所以你不能說它是空,「空則不捨一法」,就是這個意思。
正因為我們自性具足一切法就叫如來藏,所以不捨一法就叫非空。
我們再來看「無背者,縱之則無所從去」這句話。
「無背」就是沒有背離,捨這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就叫背。如果有這種情況才能說有背,但實際上,想放縱心性出去,是無所從去,沒有一個去來的東西。
因為一切法——一切空間、一切世界都是在我們自性裡面,沒有說從這裡到那裡有一個主客體空間的東西,在現象上有從南到北,但是在自性的本體方面沒有東南西北,所以佛才說西方淨土就在當處,阿彌陀佛去此不遠。
等證到了念佛三昧,不離跬步,當下地面就湧出四色的蓮華,不出庭院就有七重行樹圍繞。
你想縱、想背,想去什麼地方,到哪兒去呀?當下就是啊,所以就叫「無背」。
「無向」就是我們的心性非從遠處來,無處可迎。如果你真有迎的話,它就有一個地方可以來,才可以叫做向。但實際上,它是無形無住啊,就是「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最後就是說,我們自性的那種靈覺光明和湛然寂靜的心體,沒有來去,沒有背向,不可以用空有、向背去求。
標舉這個「清濁、向背」,實際上也就包含著其他的「善和惡、聖和凡、有和無、生和滅、增和減、一和異」呀。在這樣一個對待的法裡面,去求靈明湛寂的心體,也是不可得的。
比如「善惡」、「凡聖」,孟子講性善論,但你看幽溪尊者傳燈就寫了個「性惡論」。講性善、性惡,你都不能說他錯。
孟子是從事造的這一邊來說性善,那天台祖師從理具的這一邊來說有性惡,這兩者它都能夠成立的。
但是在湛寂的心體當中,是離開了善惡的。善不能成立,惡就沒有它存在的餘地,這就是宗門祖師的「廓然無聖」。
梁武帝總覺得有聖凡,達摩祖師則廓然無聖,截斷你聖凡的對待之心。
所以這些「善惡、聖凡、有無、生滅、增減、一異」,都是我們凡夫分別出來的。
凡夫分別出來的這些言說,都是名相上的假立,是妄念所施設出來的,沒有實際的東西,本質上是不可得的。以上是談這個問題。
註釋:
廓然無聖:廓然,指大悟之境地。此大悟之境界無凡聖之區別,既不捨凡,亦不求聖,稱為廓然無聖。此詞的緣起為菩提達摩與梁武帝所作之問答。或稱此一公案為聖諦第一義、達摩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