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藐視淨土臨終多苦

大安法師  2018/03/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藐視淨土臨終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視淨土若穢物,恐其污己者,臨終多是手忙腳亂,呼爺叫娘。其有老實頭持戒念佛,縱信願未極,瑞相不現,皆是安然命終。其故何哉,良由心水澄清,由分別而昏動。識波奔湧,因佛號以渟凝。所以上智不如下愚,弄巧反成大拙也。《印祖文鈔--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在修行人當中,平日有些自負清高、空腹高心的人,自己認為自己「通宗通教」。何為「通宗」?能夠明心見性才為通宗。何為通教?大開圓解才叫通教。有些人不知好歹,沒有自知之明,認為自己通宗通教。可能他就接觸一點禪宗,對幾個機鋒轉語、公案,能夠以狂慧說一說,他就以為自己通宗了。經典可以背一背,弄一些分析,他就以為通教。那完全不是這一回事。如果你在心性上沒有通達,那你對宗教還是盲目的。

這種人自負其高,就視淨土一法若穢物,好像污穢的東西,我不能接觸淨土法門,這個法門太低了,我根機很高,我不能修行這個法門,這是「視淨土若穢物」。恐怕說他是修念佛法門,玷污了他,小看了他。

這種人常常是什麼情況呢?臨命終時,「多是手忙腳亂,呼爺叫娘」。因為他不念佛,他就不可能得阿彌陀佛的加持。不能得阿彌陀佛的加持,他在臨命終時,四大分離,如生龜脫殼呀!神識離體的時候,那是多生多劫的業力現前哪!眾生的業力,別說你沒有多少修行,就是你修行功夫很深的人,在臨命終時的關鍵時刻,他自己都做不了主。他做不了主,業力現前,那當然手忙腳亂。在生死岸頭,原來那種自負其高的狂禪,都解決不了問題,那只有剩下呼爺叫娘。

但在這時候,你的爺娘解決不了你問題呀,你的爺娘也都是凡夫,你不叫阿彌陀佛,叫爹叫娘能解決問題嗎?但平時他又對阿彌陀佛不看在眼裡,臨命終時碰到痛苦的時候,他本能地就會叫爹叫娘,一般的凡夫都是這麼本能的反應嘛。所以我們要改變一種心態,你碰到緊要關頭不要叫爹叫娘,一定要叫阿彌陀佛,這是一個考驗。當一個汽車向你軋過來的時候,你不要叫「我的媽呀!」你趕緊念「阿彌陀佛!」

印祖說他也看到了一些老實頭啊!老實頭很可愛,知道自己業障深重,知道自己一錢不值,唯有靠阿彌陀佛,才能解決問題呀!這個老實頭就是一門深入,不三心二意,不腳踏兩條船。這樣老實,這就死盡偷心。死盡,就是死盡還有一種法門比淨土法門更高妙的偷心,深知唯有念佛法門最好,最契我的根機,老老實實去念,這叫老實頭。這老實頭他生死心切,就會持戒,他就專志念佛。這種人,如果功夫甚深,他就可以預知時至,自在往生。

靈岩山真華法師回憶錄裡面,就談靈岩山有一個老實頭,專門念佛。文化程度也不高,好像什麼也不會,平時也不跟別人攀緣,什麼閑話也沒有,就是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了幾十年。有一次跟大家告假,說他要回家了,第二天他自己坐在大雄寶殿,端坐往生。這是老實頭啊!諦閑老法師的一個徒弟,修無師也老實,然後趺坐往生。

還有一些老實頭,持戒念佛,縱然他的信願沒有到達極致,臨終的時候好像也沒有現出什麼瑞相,但一般都能「安然命終」,沒有臨終時候痛苦的掙扎、叫爹叫娘的恐懼。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呢?就在於你念佛啊!就能讓我們安然命終,自在往生。

由於我們眾生的心水本來是澄清的,就像八功德水那樣,是由於無明的風一吹,分別的意識一動,我們的心水就渾了,一渾濁,即便有月亮,渾濁的水裡面也現不出任何東西。

我們的心本來是妙真如性,由於一念無明妄動,轉為八識的心,在這個八識裡面,波浪奔湧,我們內心的妄念就像急流水,奔湧不止。由於他的心旋轉得太快了,我們一般都看不到。但怎麼辦呢?老實念佛。由於這句佛號如清水珠,使我們的渾濁的水可以澄清。這句佛號是無生的功德,無為的功德,是阿彌陀佛的力量在裡面,所以這個佛號投到眾生的內心,這個凡心不得不佛。

我們眾生的心都是無序的、雜亂的、染污的。這句佛號是有序的,無量壽、無量光;是清淨的,遠離一切煩惱;是專一的。所以由這個佛號轉多念為一念,轉染念為淨念,他的心水就慢慢地從波翻浪卷變成比較平靜。平靜的時候,泥沙就會沉下去。泥沙沉下去,這表面上的水就比較澄清,月亮的影子就會呈現出來。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一現前,佛光注照。這些念佛人能夠安然往生,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隨佛往生,不是由於自己有功夫,乃是阿彌陀佛佛光注照,慈悲加佑,令我們心安然,心平靜。

為什麼觀世音菩薩要拿著甘露瓶?就是把我們業力的火給它灑淨。大勢至菩薩拿著蓮台,托我們的足,就是讓我們的神識能夠安全地到達蓮台裡面。西方三聖會在這個關鍵時刻來幫助我們。阿彌陀佛的白毫光就是攝受念佛人的神識到蓮台上,攝取不捨。那些平時自負清高,認為通宗通教的所謂上智者,其結果反而不如老實頭 ——持戒念佛的下愚者。

這些空腹高心的人,想在這個世間要作大祖師,要生生世世度眾生,好像想作大導師,他弄巧,反而成了大拙。大拙是什麼?反而不能離開三界,反而不如那些老實頭,愚夫愚婦,還能夠安然地蒙佛往生。這些自負其高的人對仰靠他力不屑一顧,但自力又上不去,自己的業力在做主宰,最後滯留三界,不能出去。這就是「弄巧反成大拙」,求升反墜。在佛的眼裡就是可憐憫者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想離苦必須念佛

夫六道眾生,無一不欲離苦得樂。尤以我人道欲求離苦之...

【推薦】光陰不虛度、精神不浪用

我們怎麼面對時間和精神?世間最可珍重的莫過於精神,...

凡夫應當先求往生後才來度人

原文: 某居士去年去世,彼先妄發大心,要在此世間度人...

念佛四年,站著往生

諦閑老法師當時在金山當知客。有一天,從家鄉來了一位...

是什麼樣的力量讓輪迴相續

我們看總結。是什麼樣的力量讓整個輪迴會相續呢? 汝負...

輪迴中沒有固定不變的角色

《親友書》云:父轉為子母為妻,怨仇眾生轉為親,及其...

極樂世界要修到什麼果位,才需要回到娑婆

問: 請師父慈悲開示回入娑婆度有情是什麼相狀?我們那...

大智慧人,深悟唯心,必勤念佛

【原文】: 天地萬物。皆有始終。有形象。有方隅。有分...

【大藏經】【註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如何對治念佛昏沉掉舉

問: 我素喜研究經教,手不釋卷,津津有味;而於持名...

四十八大願——(第31願)淨國照見十方願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

【推薦】帶業往生是帶什麼業

淨土法門的特點就是帶業往生。離開了這個本質特點,那...

大安法師:心情浮躁時如何通過念佛求得安寧

問: 我自己的一個問題,我心非常浮躁,怎麼都靜不下...

寧攪千江水,莫動道人心

禪堂中死一般的寂靜,寂靜得似乎空無一人,只有守關的...

迴向之義,大矣哉

【原文】 迴向者,以己所修念誦種種各功德,若任所作,...

略說四諦--苦集滅道

苦諦 即三界六道之苦報。此苦報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處,...

《百喻經》癡人讚父

【原文】 昔時有人,於眾人中,嘆己父德而作是言:我父...

印光大師對《梵網經》的開示

《梵網經》者,如來陶煉一切若聖若凡,俾其究竟斷除三...

佛陀開示不飲酒、不食肉者得多少福

迦葉菩薩問佛言:世尊,唯願如來為我解說,不飲酒、不...

【推薦】《楞嚴經》是末法破邪顯正的斬妖劍

關於《楞嚴經》,來之不易,是一位叫般剌密諦的法師,...

當知殺生須還命債

平時人死了埋在墳墓裡,吃葷的人把大魚大肉吃到肚子裡...

八句古言,開悟今人

1、宵行者能無為奸,而不能令狗無吠也。 --出處:《戰...

廚師改行,全家獲福

阿融的職業是在酒樓餐館中專門從事下刀斬剁宰殺飛禽、...

佛教的社會責任

由發心中去承擔責任 經常對信徒們說要發心,但是很少要...

清朝陸安人往生的案例

清朝陸岫梅,六品官吳昌濂的妻子,江蘇蘇州人。一生樂...

【佛教詞典】隱峰飛錫

唐代元和年間(806~820),隱峰禪師欲登五台山,途中...

【佛教詞典】影

其義有三:(一)遮日光而生之薄闇色,係十二顯色之一。...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的事-觀世音菩薩之感應》

宏海法師《普陀山的事-觀世音菩薩之感應》

【視頻】什麼是舍利子

什麼是舍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