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印光大師對《梵網經》的開示

印光大師  2016/07/20  大字體  護眼色

印光大師對《梵網經》的開示

《梵網經》者,如來陶煉一切若聖若凡,俾其究竟斷除三惑,親證三德,複本具之佛性,成無上之佛果之大法也。良由真如妙性,生佛體同,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但以從無始來,迷而未悟,如金在礦,不得受用。如來愍彼一切眾生,迷衣裡之明珠,徒向外以馳求,由是起貪瞋癡,造殺盜淫,以致輪迴六道,了無出期。縱或有斷界內惑,出離生死,然去佛地,尚大遠在。

以故於初成正覺時,即為一切凡聖,說此大法。先令了悟自心,原是佛心,故曰,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汝是當成佛,我是已成佛。能如是信,決不至高推聖境,自處凡愚,上辜佛化,下負己靈,故曰,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然後令於日用雲為中,起慈悲心,孝順心,閑邪存誠,克己復禮,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必使方寸之中,無少愧怍,三業之內,永絕瑕疵。則己立立人,自利利他之大體大用,兩皆具足。其居心,則沖虛清潔,猶長空之普含萬象,而了無障礙。其行事,則正大光明,若杲日之普照萬方,而絕無揀擇。

由是四攝齊施,四宏普度,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虛空設有盡,我願亦無窮。能如是,則尚何有人我是非,自私自利之心,況有破齋犯戒,及損人利己,相傾相戕之事乎哉。是知此經,雖屬出世大法,實為治世良謨,以故一切國王大臣,及出家四眾,在家四民,並諸鬼神,皆當受持也。若能受持,則如水洗器,即複本淨,如香熏衣,頓增芳馨。當此劫濁,欲為挽回,捨此一法,其何能淑。

妙朗行者,宿具靈根,篤修淨業,每讀此經,不勝景仰,發願流通,普利一切。又每於讀誦大小乘經,及諸傳記,所示持戒要義,必節錄之,以為自他修持之法戒,亦附於後。俾閱者知持戒利益,近則三業清淨,三學圓明,遠則三惑淨盡,三德圓彰。犯戒禍患,近則三業污濁,三途永墮,遠則三障常現,三界莫出。佛自我作,獄由己造,如臨寶鏡,妍媸洞現。誰肯自貽伊戚,捨利益而取禍患乎。方井妯娌,奉先姑遺命,願出淨資,助印一萬本,成就其志,以期奉施於出家在家諸佛子。以此功德,用祝家門清吉,人眷安康,現生獲箕疇之五福,裔世納伊訓之百祥。又祈時和年豐,民康物阜,禮讓興而干戈永息,法運通而天下太平。爰為頌曰。

維我世尊,為諸法王,普令九界,同證真常。所說諸法,各隨其機,唯此戒法,凡聖同依。等覺菩薩,六道群萌,無有一人,不堪持行。由眾生心,與佛無二,因惑業故,致成殊異。其相雖異,其性原同,故說此經,令證大雄。既知眾生,皆有佛性,佛是已成,我實當證。譬如窮子,獲昔寶藏,得本無得,歡喜無量。既悟佛性,當行佛行,嚴淨毗尼,衾影致慎。發慈悲心,及孝順心,自利利他,同出苦輪。能如是者,名真佛子,凡佛所得,己亦當爾。須知此經,鑄佛嘉模,依之力修,即證無餘。願見聞者,同事受持,消除惑業,圓滿菩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文章列表

受菩薩戒的居士,能為兒女求婚姻嗎

問: 弟子是受了菩薩戒的在家居士,想為兒女求婚姻,這...

持戒近善、轉短命為長壽之法

僧不二將投師受戒。菩薩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

偏重於持戒修福的危險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願力輕微,又不...

持戒的人能圓融一些嗎

問: 關於葷腥的問題,這一階段都在困擾我。我婆婆也是...

妙蓮老和尚《阿彌陀佛與持戒》

阿彌陀第一 淨土念佛法門是往聖前賢人人趨向,千經萬...

為家人燒菜放料酒,會破了酒戒嗎

問: 法師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並不喝酒,也不食...

犯戒有五衰耗

佛說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謂為五? 一者求財,所願...

犯根本重戒後,透過懺悔能恢復清淨嗎

問: 請問師父,如果一個人已經受了五戒,而又毀破根...

戒是一切善法之階梯

佛涅槃前,阿難尊者問佛:佛滅度後,以誰為師?佛告阿...

《觀無量壽佛經》第三觀:地觀

【經文】 此想成時,一一觀之,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

道證法師:用坐電梯來比喻淨土法門

下面我們打個比方來說淨土法門。淨土法門是『坐電梯』...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如是二識,更互為緣。 更互為緣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

觀一切法都是清淨無染的

這依法界觀,觀一切法,一切法都是清淨的。你這個觀念...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

淨土門內的上上人,就是老實念佛人。 老實念佛不容易啊...

為什麼只教人念佛

《西方公據》中說:各位善人,世間有千條萬條路,為什...

慧律法師《佛心慧語》

(一)自覺篇 ◆一個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對他來說...

天台、密教、禪宗各有什麼不同

問: 天台的圓頓止觀、密教的大圓滿和禪宗的頓悟法門...

淨慧長老:做命運的主人

過去的已經過去,無法追回,而未來卻掌握在我們手中。...

怎樣保護學佛人的信心

佛教講信解行證,如果沒有信,其他的全部談不上,解行...

初學佛法的應怎麼學

問: 初學佛法並有志於出家修行的人應該先讀什麼經?...

素食營養入門必讀

目前營養學家對於健康飲食的建議強調少攝入飽和脂肪,...

沒有什麼是絕對必須的

如果有一天石油真的沒有了,我們的生活的確會起很大的...

【佛教詞典】七佛

又稱過去七佛。指釋迦佛及其出世前所出現之佛,共有七...

【佛教詞典】事理俱密

(術語)日本台密以法華為理秘密,兩部之大經為事理俱...

【視頻】妙華法師《佛教人生心法核要》

妙華法師《佛教人生心法核要》

【視頻】一念慈悲 救狐救己

一念慈悲 救狐救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