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遠離三有,如鳥出籠

慧律法師  2014/08/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遠離三有,如鳥出籠

【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這個比喻得很好!鳥,表示我們的心,出籠就是解脫了,不為物累,不會被假相所束縛,這個鳥——就是我們的心,如果被假相所困住,就像鳥沒辦法出籠。簡單講:愈執著、愈分別,你那個鳥籠就愈堅固,怎麼跳都跳不出來!別人隨便一句話,就可以讓他捆住十年,不得解脫,這叫作觀念。我們最大的鳥籠在哪裡?最大的鳥籠叫觀念。什麼叫做觀念?緣起法不可得建立的妄想,那個叫做觀念的妄想。

把不實在的誤認為實在的,譬如說別人罵我們:你一點用都沒有!你的修行其實很差。我們的內心就傷心、痛苦,然後好像活不下去了,快死掉了!別人讚嘆我們:你很行、很了不起!就身輕如鴻毛。這心隨著境轉,不是修行人。修行人是對自己負責的,你說我好,那我內心裡面自己看看:有沒有像你講得那麼好?你譭謗我那麼壞,我自我檢討看看,有沒有那麼壞?壞,我們檢討;好,他讚歎,我們隨喜,成就了他的口業清淨。那麼,無論是好壞,我們內心裡面都活得很自在,這個鳥就出籠。

所以,在這裡用鳥出籠,你自己看看,你心中的那一隻鳥,是不是很自在?有沒有出籠?簡單講:你還著世間的任何一相、一種觀念,你那一隻鳥就不自在。有沒有如鳥出籠呢?自己很清楚。如果是證得阿羅漢果,那就大鵬金翅鳥展翅而飛,大鵬金翅鳥一展開來,一天就可以飛好幾千里了;這是經典講的,因為鳥已經出籠了嘛!

所以用這個鳥出籠,來印證自己,就知道你是不是一個解脫的聖者。不需要問別人,也不需要別人的肯定,乃至於別人的否定,這個(別人的肯定和否定)跟修行沒有關係!如果你這一點做不到,那你就會被困在假相的讚歎裡面,也會被困在假相的譭謗裡面,這個不是修行人,離修行成道十萬八千里!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無論讚歎、還是譭謗,我們的心都是活得這麼的安詳,這就是鳥出籠。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慧律法師文章列表

修行務必去除執著

我們所用的任何方法,無非使我們本具的心性凸顯出來,...

所有煩惱過患皆由此而生

過去,有位智光長者請佛為大眾宣說出家與在家之勝劣,...

好壞是你自己想像出來的

正視自己的分別心,好壞是你自己想像出來的,我們大家...

萬法虛偽,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觸目菩提

而妄從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體。非於念外...

你只要不隨妄轉,就有救了

我們不能在因緣所生的一念心識去跟妄想對治,你不是它...

濟群法師:如何消除我執與貪心

我們要消除我執,必須依靠止觀的力量。通過禪修培養止...

調伏妄想的方法

原文: 若夫妄念滿腔,憧憧往來,朋從爾思。由未真提正...

慧律法師《執著心是痛苦的淵藪》

我們不難看出「心」才是痛苦的根源,否則社會愈進步,...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大藏經】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大藏經】【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念佛如何才能培養出真正的定力

問: 如何念佛才能培養出內心真正的定力? 慧律法師答...

慧律法師《僧璨大師最上乘信心銘》

沉痛殷切的呼籲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門眾多,卻不知...

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

問∶ 您認為對孩子的教育從您的角度該如何進行? 慧律...

慧律法師《往內在尋找自性》

開悟不是從外在找尋,而是不斷觀照內心才有可能獲得的...

四十八大願——(第13願)佛壽命無有限量

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

印光大師談《心經》

(一) 《心經》,發揮三世諸佛所證之菩提涅槃,一切眾...

虛雲老和尚《五戒開示》

若別釋五戒義者。第(一)殺戒。所謂惻隱之心。人皆有...

四種無礙辯才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一日,世尊告訴諸比丘:有...

心裡裝什麼就會跟什麼結緣

1.心裡裝著善良,裝著寬容,裝著真誠,裝著感恩,你的...

古人最初發心,真為生死大事

古人最初發心,真正為生死大事,決志出離,故割愛辭親...

解除煩惱的十條格言

1.工作是一陣子,家庭是一輩子;世間再大的成功也彌補...

念《阿彌陀經》,等於到極樂世界走了一遍

我們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彌陀佛。這樣安排的目的,...

妄想就像工畫師,畫你來生的相貌

我們上一堂課強調了生死輪迴的根本,就是為什麼我們會...

《無量壽經》不可思議的獨特的地位

由於釋迦牟尼佛以悲愍心特別地留這部《無量壽經》作最...

法布施以勸修淨土為最勝

有些做弘法利生、勸進行者工作的人,他常有個觀念:一...

大安法師:往生後惡業不必受,一切由阿彌陀佛承擔,是不是違背因果

問: 師父曾說往生後,往昔一切惡業不必受,一切由阿...

【佛教詞典】非真語

【非真語】 p0712   集異門論十卷六頁云:非真語者:...

【佛教詞典】十魔

(名數)一,蘊魔,色等五蘊,為眾惡之淵藪,障蔽正道...

【視頻】往生咒

往生咒

【視頻】華嚴字母(佛光山唱誦)

華嚴字母(佛光山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