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戒德香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聞如是。一時佛游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賢者阿難閑居獨思。世有三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華香。是三品香唯隨風香不能逆風。寧有雅香隨風逆風者乎。賢者阿難獨處思惟於義所歸不知所趣。即從坐起往詣佛所。稽首佛足下長跪叉手而白佛言。我獨處思惟。世有三香。一曰根香。二曰枝香。三曰華香。此三品香唯能隨風不能逆風。寧有雅香隨風逆風者乎。佛告阿難。善哉善哉。誠如汝問。有香真正隨風逆風。阿難白佛。願聞其香佛言。若於郡國縣邑村落。有善男子善女人。修行十善身不殺盜淫。口不妄言兩舌惡口綺語。意不嫉妒恚癡。孝順父母奉事三尊。仁慈道德威儀禮節。東方無數沙門梵志歌頌其德。南西北方四維上下沙門梵志咸歌其德。某郡國土縣邑村落。有善男子善女人。奉行十善敬事三寶。孝順仁慈道德恩義不失禮節。是香名曰隨風逆風靡不周。照十方宣德一切蒙賴。佛時頌曰。

  雖有美香花  不能逆風熏

  不息名栴檀  眾雨一切香

  志性能和雅  爾乃逆風香

  正士名丈夫  普熏於十方

  木蜜及栴檀  青蓮諸雨香

  一切此眾香  戒香最無上

  是等清淨者  所行無放逸

  不知魔徑路  不見所歸趣

  此道至永安  此道最無上

  所獲斷穢源  降伏絕魔網

  用上佛道堂  升無窮之慧

  以此宣經義  除去一切弊

佛告阿難。是香所布不礙須彌山川天地。不礙四種地水火風。通達八極上下亦然。無窮之界咸歌其德。一身不殺生。世世長壽。其命無橫。不盜竊者。世世富饒又不妄遺財寶。常存施為道根。不淫色者。人不犯妻。所在化生蓮華之中。不妄言者。口氣香好言輒信之。不兩舌者。家常和合無有別離。不惡口者。其舌常好言辭辯通。不綺語者。人聞其言莫不諮受宣用為珍。不嫉妒者。世世所生眾人所敬。不瞋恚者。世世端正人見歡喜。除愚癡者。所生智慧靡不諮請。捨於邪見常住正道。從行所得各自然生。故當棄邪從其真妙。佛說如是。時諸比丘聞之歡喜。作禮而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註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地藏十輪經...

早課(朝時課誦)

●大佛頂首楞嚴神咒 南無楞嚴會上佛菩薩(三稱) 妙湛...

譔集百緣經

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卄/幹]喻經

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卄/幹]喻經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

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波羅奈仙人鹿苑中,與大比丘眾二...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卷第一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

慈悲水懺法

御製水懺序 夫三昧水懺者。因唐悟達國師知玄。遇迦諾...

添品妙法蓮華經

添品妙法蓮華經序 隋仁壽元年崛多笈多二法師添品 《妙...

佛說十吉祥經

佛說十吉祥經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如是我聞: 一時,佛...

佛所行讚

佛所行讚卷第一(亦云佛本行經) 馬鳴菩薩造 北涼天竺三...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 陳南嶽思大禪師撰 如萬行中說。...

佛說藥師如來本願經

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序 藥師如來本願經者,致福消災之...

禪修的第一個條件

我們一講到禪修,就會想到在禪堂裡面兩腿一盤,監香師...

守戒太難,是否守住十戒就夠了

問: 祖師曾說受戒容易守戒難,尤其是末法時代要守清...

「嗔打報仇戒」與「不化眾生戒」

若佛子,不得以嗔報嗔,以打報打。若殺父母兄弟六親,...

菩薩戒的四種廣大殊勝

一、由種種無量學處廣大故;二、由攝受無量福德廣大故...

【推薦】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問: 請問師父,如何持好不邪淫戒? 大安法師答: 在...

【佛教詞典】義操

(人名)唐青龍寺東塔院義操。乃慧果阿闍梨付法之上足...

【佛教詞典】種子二緣

現行望自親所熏種,能為二緣,即因增上,唯除第八及六...

神通不敵生死

昔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時,有梵志兄弟四人,皆...

【推薦】每個人都是賊

偉大的聖者龍樹菩薩,曾全身赤裸地生活,僅有的家當就...

洪水讓路、烏鴉遮陽,虛雲老和尚的境界

今天,有兩個人問我:你那時候在虛老那裡出家,虛老他...

隨順世緣除煩惱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斷煩惱》,講了當我們有了高...

修行也有四件事先苦而後樂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清晨,波斯匿王率領...

【推薦】身為佛子,日常生活中如何與父母相處

佛陀在《賢愚經》中講道: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

聖嚴法師《思善、思惡》

我們先要善惡分明,才能開始修行。善惡分明的人,是正...

淨土為何獨指西方

【淨土因何獨指西,要令心念有歸棲。一門入後門門入,...

念佛法門只是老太婆修的嗎

學佛的第一步就是要解決人生問題,了生死。了生死的法...

沙彌的十戒

沙彌的生活軌範,共有十條守則,名為沙彌十戒,是從五...

四依法之「依智不依識」

現在來看第三依智不依識。 依智不依識,是說我們要依三...

禍兮,福之所倚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上天在賜給你福之前,往往先...

【視頻】晚課簡略版(文殊講堂)

晚課簡略版(文殊講堂)

【視頻】晚課-單日(海城大悲寺)

晚課-單日(海城大悲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