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如是我聞:一時,佛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無量無數聲聞、菩薩摩訶薩俱,及諸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眾前後圍繞。

爾時,世尊告舍利子:「吾今愍念一切有情,略說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令受持者當獲殊勝利益安樂!汝應諦聽,極善思惟,吾當為汝分別解說。」

舍利子言:「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佛告舍利子:「於此東方有一佛土,名曰離垢眾德莊嚴。彼土有佛,名曰輪遍照吉祥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超百千俱胝大劫生死長夜流轉劇苦,隨在所生常識宿命。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百千俱胝大劫,隨所生處心離愚癡,於天人中受諸妙樂。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在所生常得值佛,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復次,舍利子,於此東方復有佛土,名曰妙覺眾德莊嚴。彼土有佛,名妙功德柱吉祥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天人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得超越一切八難,隨在所生常識宿命。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在所生心常聰慧,恆居善趣受諸妙樂。有能建立彼佛形像恭敬供養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在所生常得值佛,修行一切波羅蜜多,成大導師度無量眾。

「復次,舍利子,於此東方復有佛土,名眾生主。彼土有佛,名一寶蓋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得遠離一切憂苦,祿位財寶無有退失,唯除宿世定惡業因。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隨在所生具大威德,神通自在身帶光明,形貌端嚴,眾所樂見。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常不枉生無佛世界,修菩薩行,大誓莊嚴成無上覺饒益一切。

「復次,舍利子,於此東方復有佛土,名自在力。彼土有佛,名善逝定跡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心便寂靜離諸諠雜。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所生處身四威儀,若語若默心常在定。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在所生常得值佛,速能究竟諸等持門,成兩足尊度無量眾。

「復次,舍利子,於此東方復有佛土,名最勝寶。彼土有佛,名寶華光吉祥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便得具足勝念慧行,處四眾中說法無畏,言詞威肅,聞皆敬受。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在所生具念慧行,成猛利智,得勝聞持。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無量俱胝大劫,隨所生處常值如來,辯才無礙廣宣妙法,漸次修習福慧資糧,成天人尊度無量眾。

「復次,舍利子,於此南方有一佛土,名寂靜珠。彼土有佛,名超無邊跡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其心泰然無所擾亂。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能速證月光勝定,證此定已尋復能證殑伽沙等三摩地門。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諸佛所說法門,能遍受持深達義趣,照了無礙如日光明,隨在所生常得值佛,因以速證無上菩提。

「復次,舍利子,於此南方復有佛土,名最上香。彼土有佛,名妙香王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丈夫、調御士、天人師、佛薄伽梵,今現在彼,哀愍世間為諸大眾說微妙法,開示初善、中善、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白梵行。若有得聞彼佛名者,身心調暢離諸粗重,惡業消滅,煩惱輕微。有能受持彼佛名者,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來世隨在所生具三十二大丈夫相,一切有情同所瞻仰。有能建立彼佛形像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不失如前所獲功德;復於來世隨在所生,常得出家具清淨戒,游諸佛土聞法受持,具足修行一切功德,由是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告舍利子:「若諸有情得聞如是七佛名號受持供養,必獲如前所說功德。所以者何?如是七佛名號色像,皆由本願大悲所成,故令眾生聞持供養,皆獲如是利益安樂。」

時,薄伽梵說是經已,舍利子等諸大聲聞,及諸菩薩摩訶薩,並諸天、人、阿素洛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佛說灌頂王喻經

佛說灌頂王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

稱讚大乘功德經

稱讚大乘功德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佛說放缽經

佛說放缽經 安公雲元闕譯人今附西晉錄 佛在舍衛祇洹精...

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

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一名比丘師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

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亦名聞城十二因緣經) 吳月氏...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如是我...

四品學法經

四品學法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其有三德學,號真...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臨濟慧照玄公大宗師語錄序 曹溪派列,淘湧而流注無窮...

佛說尼拘陀梵志經

卷上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精舍。...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四種攝受

在經典上說,菩薩發了菩提心以後,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

阿彌陀佛聖號最尊第一

佛法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淨土持名念佛法門更是徑中又徑...

念一句佛菩薩名號,功德無量

何以故,諸佛具足萬德莊嚴,諸菩薩六波羅蜜以度無量眾...

念佛法門就是「菩薩之父」

菩薩父者,《華嚴》十一經:威光童子睹如來相,獲十種...

供燈的四種清淨功德

燈是佛教中的六種供養具之一。燈在佛教中代表智慧,因...

【佛教詞典】種種想

【種種想】 p1260 顯揚二卷七頁云:種種想者:謂卽於四...

【佛教詞典】行事鈔僧像致敬篇第二十二

亦名:僧像致敬篇 子題:慚愧二法住世則相恭敬、慚愧是...

先把六根收起來,感官是一個最低級的快樂

愛取的煩惱,它一定是兩個之間的作用,一個能愛取,一...

輪迴的因素與轉變

所以這個地方從唯識學的角度,我們要掌握三個重點:第...

五缸黃金的秘密

在佛陀的時代,有一位富翁,他雖然很有錢,但卻生性慳...

慧律法師:給每個佛弟子的「三千萬」遺產

古人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半部《楞嚴》救正法。諸...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別人身上

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

犯戒墮鸚鵡身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竟,便帶領比丘們前往...

受持八關齋戒,栽培出世的善根

接著介紹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為什麼在家眾受五戒之後...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

據《大寶積經》一五卷的記載:大約有五百位菩薩,從用...

最難的是了生死

我說幾個例子。一個例子是:兒子遇到難了,是被冤枉了...

《善生經》對幸福人生的啟示

家庭有四種倫理,一種是父母與子女的倫理,一種是夫妻...

養成凡事盡心盡力、努力以赴的認真態度

記得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那時環境衛生比較差,常有...

什麼人才有資格出家

去年,學院安排我負責2013年秋季招生工作,把我的名字...

【視頻】《藥師經》妙喜居士讀誦

《藥師經》妙喜居士讀誦

【視頻】普門頌(傳願法師演唱)

普門頌(傳願法師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