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品學法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四品學法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其有三德學,號真學,為上品;其持具戒學,號承法,為中品;其受卑戒學,號依福學,為下品;其行三事,號散侍,為外品。

又真學三德者,一曰、戒行備具;二曰、多知經法;三曰、能化度人。是為三德,號真學者也。又承法具戒者,純五戒,信審罪福,奉承法教也。又依福卑戒者,但持上四戒,不持酒戒,隨世習俗,不變欲事,是為依福學也。

又散侍三事,非戒也。何謂三?一者、身歸法;二者、供養法;三、名於同學法。持自有弓分別,無師無所承,自然心好,無所拘礙,名散侍法也。真學功德勝於承法學百倍也,承法功德勝依福百倍也,依福功德百倍勝散侍也,散侍功德勝凡俗百倍也。

凡俗之人或不如畜生,畜生或勝於人。所以者何?人作罪,不止入地獄,罪竟為餓鬼;餓鬼罪竟,轉為畜生;畜生罪竟,乃還為人。畜生中皆畢罪,便得為人。是故人當作善,奉行三尊之教,學上四品之法,長離三惡道,展轉天上,下生人中豪尊,世世受福,德長解脫。

四品學法經

 

若失威儀一事者,常自學如法,應時自赴誡誨即解。若懈怠不勤者,應退著下座,後有功德乃更復之;若受語不用及犯戒者,應便彈棄莫著眾中,恐敗餘人;若新受法未滿三月者,其有所犯,先不應問也,未習故也。若諸學者,承用此律,上下相檢,乃可至竟,疾成大願。

散侍法

問曰:「若有善男子,欲入正道,欲依大道而不耐戒,當作何行以求福祥?」

師曰:「亦有三事,名散侍法,好可奉。何謂三?一者、身所護法,二者、供養法,三者、於同學法。行此三事,即勝作凡俗時百倍也。

「又散侍身所能法者云何?雖不持戒,當與凡俗小異;游居之處數就有經道之處,若見世俗所行善者、法之惡者,莫用好言識也,丑語勿名,是為散侍第一法。

「又散侍供養法者,云何當侍三寶?朝夕莫懈,心常歸向,並修經書。若居貧窮無用供養者,當加勤仂,見人福躬親佐助,心代其歡,是為散侍第二法。

「又散侍於同學法者云何?當敬愛其輩無相憍慢,坐起念之,出入參之,如己觀也;若行路者,近則相問,遠當待望,慎莫背忽,是為散侍第三法。」

師曰:「行者三事雖未即度,猶如地多石多草,種雖不好故得少少,以續其時,猶勝不種也。種業不廢,會得好地,所種乃成,收歛有盈,斯亦然矣!行之不休,福德扶持,會受真戒號。」


上篇:佛說四不可得經

下篇:大乘四法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

楞嚴經卷第一 楞嚴經卷第二 楞嚴經卷第三 楞嚴經卷第...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佛說三品弟子經

佛說三品弟子經 吳月氏國居士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說轉有經

佛說轉有經 元魏天竺三藏佛陀扇多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說逝童子經

佛說逝童子經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

佛說希有挍量功德經 隋天竺三藏闍那崛多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佛說八陽神咒經

佛說八陽神咒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護淨經

佛說護淨經 失譯人今附東晉錄 往昔,佛共阿難行,遇值...

淨土或問

淨土或問序 參禪餘所不去。念佛亦非去者。禪主見性。...

佛說龍施女經

佛說龍施女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

【註音版】佛說老女人經

佛說老女人經...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

佛說大乘入諸佛境界智光明莊嚴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

【佛教詞典】古因明

指因明之集大成者陳那以前之因明。因明在印度發源甚早...

【佛教詞典】一切遍行同行相應

【一切遍行同行相應】 p0016   雜集論五卷十七頁云:...

素食,就是不做餓死他人的幫兇

哈佛營養學家梅爾指出:如果美國肉類生產降低百分之十...

寧可活得很快樂,不要贏得很痛苦

阿賴耶識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統統去過,哪一個人都...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

對善人你要親近,對惡人要遠避。善人、惡人就是吉、凶...

佛經中的「獅子蟲」是怎樣的一個概念

獅子蟲到底是怎樣的一個概念?當佛說獅子蟲的時候,譬...

法名太多用哪個合適

問: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時起了個法名,依止師父又起了...

夢參法師:不要評論僧過

這些大德們,大和尚們,他個人如何,你不要管。特別是...

「淨土四信」是每個淨業行人的必修課

信娑婆世界是苦 首先是信此世界是苦。信我們所處的這個...

阿彌陀佛惠以我們真實之利,就是能夠帶業往生

不可思議,略有五意:一、橫超三界,不俟斷惑;二、即...

要能心安神寧地念佛

記得第一天大家來的時候,我告訴大家,要心安神寧念佛...

面對業力如何把握當下的自己

什麼叫過去?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是我們生命無量...

日常生活的發心與行道

我們一般人學佛,目的是什麼?圖現前的利益,怎麼樣能...

一心念佛,別留戀這個假殼子

諸位在家居士,如要你們粗衣淡飯,學做佛,那是不可能...

【視頻】《佛說無量壽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無量壽經》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佛說決定毗尼經》聆志居士讀誦

《佛說決定毗尼經》聆志居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