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四品學法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四品學法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其有三德學,號真學,為上品;其持具戒學,號承法,為中品;其受卑戒學,號依福學,為下品;其行三事,號散侍,為外品。

又真學三德者,一曰、戒行備具;二曰、多知經法;三曰、能化度人。是為三德,號真學者也。又承法具戒者,純五戒,信審罪福,奉承法教也。又依福卑戒者,但持上四戒,不持酒戒,隨世習俗,不變欲事,是為依福學也。

又散侍三事,非戒也。何謂三?一者、身歸法;二者、供養法;三、名於同學法。持自有弓分別,無師無所承,自然心好,無所拘礙,名散侍法也。真學功德勝於承法學百倍也,承法功德勝依福百倍也,依福功德百倍勝散侍也,散侍功德勝凡俗百倍也。

凡俗之人或不如畜生,畜生或勝於人。所以者何?人作罪,不止入地獄,罪竟為餓鬼;餓鬼罪竟,轉為畜生;畜生罪竟,乃還為人。畜生中皆畢罪,便得為人。是故人當作善,奉行三尊之教,學上四品之法,長離三惡道,展轉天上,下生人中豪尊,世世受福,德長解脫。

四品學法經

 

若失威儀一事者,常自學如法,應時自赴誡誨即解。若懈怠不勤者,應退著下座,後有功德乃更復之;若受語不用及犯戒者,應便彈棄莫著眾中,恐敗餘人;若新受法未滿三月者,其有所犯,先不應問也,未習故也。若諸學者,承用此律,上下相檢,乃可至竟,疾成大願。

散侍法

問曰:「若有善男子,欲入正道,欲依大道而不耐戒,當作何行以求福祥?」

師曰:「亦有三事,名散侍法,好可奉。何謂三?一者、身所護法,二者、供養法,三者、於同學法。行此三事,即勝作凡俗時百倍也。

「又散侍身所能法者云何?雖不持戒,當與凡俗小異;游居之處數就有經道之處,若見世俗所行善者、法之惡者,莫用好言識也,丑語勿名,是為散侍第一法。

「又散侍供養法者,云何當侍三寶?朝夕莫懈,心常歸向,並修經書。若居貧窮無用供養者,當加勤仂,見人福躬親佐助,心代其歡,是為散侍第二法。

「又散侍於同學法者云何?當敬愛其輩無相憍慢,坐起念之,出入參之,如己觀也;若行路者,近則相問,遠當待望,慎莫背忽,是為散侍第三法。」

師曰:「行者三事雖未即度,猶如地多石多草,種雖不好故得少少,以續其時,猶勝不種也。種業不廢,會得好地,所種乃成,收歛有盈,斯亦然矣!行之不休,福德扶持,會受真戒號。」


上篇:佛說四不可得經

下篇:大乘四法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註音版】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甚希有經

甚希有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註音版】摩利支天母陀羅尼念誦法(麗藏本)

(麗藏本)...

如淨和尚語錄

如淨禪師語錄序 五家宗派中。曹洞則機關不露。臨濟則...

【註音版】佛說八正道經

佛說八正道經...

佛說鸚鵡經

佛說鸚鵡經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聞如是: 一時,...

甚希有經

甚希有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

【註音版】佛說八陽神咒經

佛說八陽神咒經...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佛說八吉祥神咒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

四十二章經解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 古吳藕益 釋 智旭 著 經題七...

佛說法華三昧經

佛說法華三昧經一卷 宋涼州沙門智嚴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

【佛教詞典】遍衰退

【遍衰退】 p1123 瑜伽八十四卷十頁云:遍衰退者:卽諸...

【佛教詞典】五種護摩

(名數)從上四種中,鉤召法,開敬愛法,梵名迦多耶,...

「慳惜財法戒」這個戒很重要

菩薩的律儀戒跟聲聞戒也有所不同,我們說明一下。這個...

永遠布施歡喜心

現在我講施心,能捨,捨什麼呢?屬於我自己擁有的、屬...

思慕淨土,莫再彷徨

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八苦交煎,六道輪轉。生而為人,...

文珠法師《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義》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楞嚴經二十五圓通中的一章。...

如何與觀音菩薩感應道交

1.一心稱名 要獲觀世音菩薩的感應,經中說的一心稱名最...

懺雲法師:不淨觀圖片該如何運用在修持上呢

問: 請示師父:不淨觀圖片該如何運用在修持上呢? 懺...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過去的業現前

問: 請問師父,以唯識的觀點,現世還在吃肉的眾生,...

惜福種福,才能福澤綿長

現實世界的人,對於美好的事物,往往都有獨享的心態,...

禪坐時身體應該如何放鬆

在所有的禪修姿勢裡面,坐是一個最理想的姿勢,因為在...

觸目驚心的「百億元殺生」

面對死不瞑目的尸體,怎能依舊大口的吞啖? 佛學院放...

聖道門與淨土門的判教

道綽大師繼承龍樹、曇鸞的難行道與易行道之判教,根據...

慧律法師《改變自己》

佛陀說:「我們要改變自己,有能力才去改變別人。」儒...

【視頻】《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念誦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楞嚴經》妙印法師讀誦

《楞嚴經》妙印法師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