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

元魏三藏毗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翻譯之記

夫法留正像,唯聖是依;季行此世,非賢豈伏?三藏法師毘目智仙,出自烏萇剎利王種,幼履慈蹤,長躡悲跡,攝化群迷,誡惡導善,常為眾生不請之友,執此法燈照彼昏闇。魏皇都鄴,崇福以資,興和二年歲次實沉,佛法加持出此經典,名「善住意天子所問」。建午閏月朔次丁丑,戊寅建功,乙巳畢功。助譯弟子瞿曇流支、對譯沙門曇林之筆,庶俟存道敬法之賢,如實印記,示令不惑耳。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上

元魏三藏毘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譯

歸命一切諸佛菩薩、歸命世尊大智慧海毘盧遮那釋迦牟尼佛法光明、歸命聖者文殊師利大菩薩海、歸命聖者善住意天子、遍行大乘者。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六萬二千人俱,皆是智者之所識知,一切悉是大阿羅漢。諸菩薩摩訶薩四萬二千人,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師子幢菩薩、彌勒菩薩、觀世自在菩薩、得大勢菩薩、辯聚菩薩、持地菩薩、彌樓山菩薩、彌樓幢菩薩、不動搖菩薩、善思義菩薩、善思惟菩薩、踴勐意菩薩、慧心菩薩、善心菩薩、摩尼聚菩薩、山相擊王菩薩、寶手菩薩、寶意菩薩、寶印手菩薩、常舒手菩薩、常縮手菩薩、常精進菩薩、度眾生菩薩、增上精進菩薩、如說能行菩薩、精進願菩薩、手燈菩薩、等心菩薩、舍罪菩薩、除諸悲闇菩薩、力不壞菩薩、日藏菩薩、金剛游步菩薩、無邊游步菩薩、無量游步菩薩、不動足游步菩薩、虛空庫菩薩、上意菩薩、勝意菩薩、增上意菩薩、吉行菩薩、持地住菩薩、月光菩薩、月幢菩薩、光幢菩薩、光德菩薩、游步到明菩薩、師子游步雷音菩薩、無礙辯菩薩、相應辯菩薩、捷疾辯菩薩、最勝菩薩、蔽日月光菩薩、無攀緣菩薩、無比菩薩、根常喜笑菩薩、障一切罪菩薩、舍女飾菩薩、摩尼那菩薩、光明菩薩、淨滿菩薩、得大菩薩、集光王菩薩、深吼菩薩,如是等上首,菩薩摩訶薩四萬二千人俱。

爾時,復有四大神王、天帝釋王、娑婆世界主大梵天王,如是等上首,六萬天子俱。

復有七萬三千天子,善住意天子、善寂天子、摩醯首羅天子而為上首,皆樂修行菩薩之道。

復有二萬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彌樓阿修羅王而為上首,皆樂修行菩薩之道。

復有六萬龍王,名不苦惱龍王、名月龍王、名得叉迦龍王而為上首,皆樂修行菩薩之道。

如是,復有無量百千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諸大眾俱,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皆悉來集。

爾時,世尊無量百千眷屬圍遶,恭敬尊重而為說法。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於自寺住,獨坐思惟心靜三昧,正念觀察。正觀察已,起彼三昧。起三昧已,復入三昧,以三昧力六種震動十方無量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恆河沙等諸佛世界。爾時,文殊師利童子起彼三昧,如法思惟,生如是心:「佛出世難,人身難得,如優曇華出時甚難;如是,如來、應、正遍知亦復如是,出世甚難,人身難得。若無說法,則不可得盡生死苦。諸佛正法甚深難知,若無佛者,云何聞法?若不聞法,則不能令眾生苦盡。若我往至如來所已,如法難問。如法難已,畢竟得發眾生善根、畢竟能令菩薩乘人不可思議佛法滿足。此處娑婆世界眾生極重貪慾、極重瞋恚、極重愚癡,遠離善法、習近惡法,愚癡、闇鈍、無殷重心。若其無佛、無法、無僧,云何而得令彼眾生開慧眼淨?」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如是思惟:「我召十方無量百千諸菩薩眾,令集此處聞如來法,以身證知甚深法忍。」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念已,即入普光離垢莊嚴三昧。入三昧已,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即時十方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大光明現,其光明淨十方世界坑澗、堆阜、樹林、諸山、斫迦婆羅、目真隣陀、雪山、彌樓、摩訶彌樓,一切所有幽闇之處悉皆大明,不相障礙。

爾時,十方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諸佛世尊——皆悉現在現命現住——彼佛侍者既覩光明,各問其佛,白言:「世尊!何因何緣於此世界大光明現?昔未見聞,如是光明甚可愛樂。世尊!如是光明我等遇之,心得清淨,身力增益,貪慾、恚、癡不染眾生。是誰威力?何人寶藏?如是淨光是誰所放?」如是問已,彼佛世尊默然不答。

如是,十方諸佛世界天聲、龍聲、夜叉聲、阿修羅聲、迦樓羅聲、乾闥婆聲、人聲、非人聲、畜生聲,如是眾聲一切止息。風聲、水聲、大海潮聲、歌詠等聲,如是諸聲以佛力故一切止息,皆悉寂然,一切寂靜、第一寂靜。

彼佛侍者各各如是第二、第三請其佛言:「如是,世尊!何因何緣有此光明?唯願說之,唯願說之。如來若說,則能利益一切眾生、饒益安樂一切眾生,令多眾生一切皆得義,相應樂利安人天。是誰威力放此光明遍照一切諸佛世界?」

爾時,十方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諸佛世尊,一切同聲、皆共一音,一切諸佛同一口業,皆同一法為侍者說。彼佛侍者一一皆知如來所說。彼佛世尊所出音聲遍滿一切諸佛世界。彼諸天人一時俱作百千伎樂。彼樂音中說言無常苦、無我等,如是如是和合出聲,所謂空聲、無相聲、無願聲、無染聲、解脫聲、法性聲、真如聲、實際聲、佈施聲、持戒聲、忍辱聲、精進聲、禪定聲、般若聲、柔和聲、利益聲、慈聲、悲聲、喜聲、舍聲,出如是等百千法聲。此聲出已,有不可數億那由他百千眾生必定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墮聲聞、緣覺之地,不墮帝釋、大梵天王、轉輪王地。

爾時,十方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諸佛世尊告侍者言:「止,善男子!汝不須問,非汝境界,非諸聲聞、緣覺境界。聲聞、緣覺若聞我說,心意迷亂;我若說者,一切天人皆悉迷沒。善男子!以要言之,彼法光明所有功德,能令眾生乃至無量不可思議善根成就,能令一切菩薩乘人乃至無量不可思議佈施助道、戒、忍、精進、禪、慧助道皆悉滿足。善男子!汝今當知,若以一劫、若餘殘劫說此光明所有功德不可窮盡。諸佛、菩薩於諸眾生起慈悲心,放此光明令諸眾生渴仰欲聞。汝今諦聽,善思念之,我為汝說。」

彼侍者言:「如是,世尊!願樂欲聞。」

彼佛世尊各告侍者,作如是言:「善男子!有佛世界名曰娑婆,彼中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於今現在現命現住——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五濁世。彼處眾生貪慾、瞋恚、愚癡所縛,無恭敬心,諸根闇鈍,無慚無愧。為彼眾生,於彼世界如法苦行,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已而為說法。

「善男子!彼娑婆世界釋迦牟尼如來佛土有童子菩薩摩訶薩名文殊師利——有大勢力、大智慧力、大精進力,能與一切菩薩歡喜;菩薩化主、菩薩導首;安慰眾生,菩薩之父、菩薩之母;解了一切諸法句義,黠慧明瞭,得無障礙慧波羅蜜、得無障礙願力自在、得陀羅尼,不可思議功德具足——於彼釋迦牟尼如來所說法中善能問難,能令眾生善根成就、能令一切菩薩乘人不可思議佛法滿足。善男子!彼文殊師利童子菩薩為集十方不可計數諸菩薩故放此光明,隨何等人聞法因緣放此光明。」

彼佛侍者各問其佛,白言:「世尊!彼文殊師利童子菩薩住何三昧而能如是放斯光明?」

彼佛答言:「善男子!有三昧門名曰普光離垢莊嚴,文殊師利童子菩薩住是三昧而能放此如是光明。」

彼侍者言:「不爾。世尊!如是光明豈非彼佛世尊所放,能如是清、能如是淨、能作如是身心喜樂?」

佛言:「不爾。善男子!菩薩常法共說菩薩教誡法門。」

爾時,十方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不可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一一世界諸菩薩等,既覩光明各到佛所,頭面禮足,白言:「世尊!如是無量功德光明從何處來?誰之所放?」

彼佛告言:「善男子!有佛世界名曰娑婆,彼中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於今現在現命現住——為諸菩薩說清淨法。彼有童子菩薩摩訶薩名文殊師利,放此光明,為集十方諸菩薩故。」

如是說已,彼諸菩薩摩訶薩等各請其佛,白言:「世尊!我今欲詣娑婆世界奉見世尊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供養彼佛,禮拜、親近、諮請問答,並見童子文殊師利及餘菩薩摩訶薩等。」

佛言:「便往,今正見時。」

時彼十方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無量無邊億那由他有頻婆羅百千菩薩摩訶薩等各禮佛足,於其國土忽然不現,譬如壯士屈申臂頃、一剎那頃、一羅婆頃、摩睺多頃,各各到此娑婆世界。既到此已,皆至世尊釋迦牟尼如來住處,有雨細末鬘利香者、雨塗香者,有雨華者,雨天優缽羅華、缽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阿提目多伽華,雨瞻卜華、波吒羅華、檀尼師迦梨迦華、須摩那華、婆利師華、曼陀羅華、波流沙華、摩訶波流沙華、栴陀羅華、摩訶栴陀羅華,雨如是等無量妙華、雨如是等無量妙香。雨華香已,往至世尊釋迦牟尼如來佛所。或有菩薩同聲讚歎如來功德,讚歎之聲聞於三千大千世界,如是讚歎至如來所。如是種種各各異法而來集會,皆到世尊釋迦牟尼如來佛所。

到佛所已,彼諸菩薩摩訶薩等威德力故,令此世界若干地獄、若干畜生、若干餓鬼所受苦惱皆得休息,無一眾生貪慾所惱,亦復不為恚、癡所惱,無有嫉妬、無幻偽者、無諂曲者、無憍慢者,亦不自是、亦不忿恚、亦不熱惱,一切眾生慈心相向,甚有愛念,皆悉和順。

時彼菩薩億那由他百千之眾皆到世尊釋迦牟尼如來佛所,頭面禮足,右遶如來——有一匝者、有二匝者、有三匝者、有多匝者——遶如來已,上虛空中,去地不遠一多羅樹忽然不現,一切皆入隱一切身菩薩三昧。入三昧已,隨心所樂出生蓮華——有種種色華,有無量百千眾葉——於華台上結加趺坐,身不動搖。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見此希有、未曾有法神通之事,復見雨華、復見雨香,復聞樂聲百千種音,見大光明,復見雨華遍四天下——滿此世界,積過於膝——見佛大會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與非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身皆金色。爾時,長老摩訶迦葉從座而起,整服左肩、右膝著地,攝身圓坐,向佛合掌,偈讚請曰:

「歡喜常快樂,  善淨口業說,
 具十力雄勐,  功德有百重。
 人處、天處行,  悉無與等者,
 叵思無稱量,  惡意永已盡。
 百那由他劫,  久修施、戒等,
 尊戒絕譬類,  無教誡善逝。
 力忍力、善力、  復有十力力,
 無心作功德,  願斷我疑網。
 見苦惱眾生,  百劫修苦行,
 而心不疲惓,  已令得歡喜。
 舍國城、妻、子、  頭、目等種種,
 一切心喜與,  願斷我疑網。
 世尊久已舍,  象、馬及輦輿、
 頭、衣等種種,  舍百那由他;
 飲食、舍等物,  舍與牟尼那,
 施時常歡喜,  是故成善逝。
 割截身體時,  忍受無瞋恨。
 隨問皆能答,  巧說忍善力,
 修行於空法,  善思量淨施,
 功德畢竟持,  故我問清淨。
 貪、瞋、癡磨滅,  見眾生苦惱,
 貪、瞋、癡所覆,  我想而自纏。
 悲心愍此故,  百劫行到道,
 示導諸有者,  是故我歸依。
 以智慧增長,  彼得行善行,
 常為諸眾生,  說空法令樂。
 無屈行善因,  成善逝、世尊,
 世尊禪清淨,  願斷我疑網。
 修行施、戒、忍、  精進悉已備、
 禪、慧皆具足,  常樂修慈心。
 無等等功德,  如海不思議、
 如海水之深,  是故我歸依。
 世尊於往昔,  一鳥來歸依,
 自割淨身肉,  臠臠秤稱之,
 舉身上秤槃,  乃與鳥平等。
 世尊大慈光,  願斷我疑網。
 太山可動轉、  虛空可令有、
 諸天功德舍,  亦可墮此地、
 海水可枯竭、  修羅宮可墮、
 日月可墜落,  世尊語叵異。」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以偈讚嘆請如來已,白言:「世尊!以何因緣有大光明遍照世界?如是妙色昔所未有,今見此瑞。」

佛告尊者大迦葉言:「止止,迦葉!汝今云何作如是說?莫如是問,如此之事非是一切聲聞、緣覺所能測量,一切天人所迷沒處;唯是諸佛、如來所知。」

尊者大迦葉白佛言:「世尊!如來若說,多所利益、多人安樂。」

爾時,世尊即告尊者大迦葉言:「汝今諦聽,善思念之,我為汝說。」

大迦葉言:「善哉,世尊!願樂欲聞。」

佛言:「迦葉!文殊師利童子今入普光離垢莊嚴三昧,以三昧力放此光明,遍照十方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無量無邊恆河沙等諸佛世界,普召十方不可計數阿僧祇耶不可思議無量無邊億那由他有頻婆羅百千菩薩皆悉集此娑婆世界。彼諸菩薩今者皆悉頂禮我足,右遶三匝,上虛空中,去地不遠一多羅樹坐蓮華座。」

爾時,尊者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彼諸菩薩威神之力乃能如是,雨華、雨香、雨末香等,百千音樂皆出妙聲。」

佛言:「如是,如是。迦葉!此諸菩薩威力如是,雨華、雨香、雨末香等,百千音樂皆出妙聲。」

大迦葉言:「不爾。世尊!何處有此菩薩可見?」

佛言:「迦葉!彼乃非是聲聞、緣覺之所能見。何以故?迦葉!何處大悲菩薩境界?何處大慈?何處利益?何處修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菩薩境界?非彼聲聞、緣覺信行。迦葉當知,此諸菩薩一切皆入隱一切身菩薩三昧,聲聞、緣覺所不能見,唯如來見。如是,迦葉!已住此地菩薩能見。住地菩薩尚不能見此,善男子!唯依信行,何況聲聞、緣覺能見?若能見者,無有是處。」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菩薩修行成就幾法、行何善根、成何功德而能得入隱一切身菩薩三昧?」

佛言:「迦葉!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十種法故則能得入隱一切身菩薩三昧。何等為十?一者、信行堅固;二者、為滿大悲,心常不舍一切眾生;三者、舍一切物;四者、受持佛法而不取著;五者、不受聲聞、緣覺智慧;六者、一切所有皆悉能舍,乃至身命,何況餘物;七者、行不可數有為諸行而心不取彼有為行;八者、不可數量施、戒、忍、進、禪、慧滿足波羅蜜行而不分別;九者、起如是心:『一切眾生我悉安置於佛法中,令趣菩提。』十者、不取眾生、不取菩提。迦葉當知,諸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如是十法,則便得入隱一切身菩薩三昧。」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快說此語。世尊!乃能作如是說。世尊!聲聞、緣覺不曾一心發如是意:『一切眾生我皆令其得阿羅漢。』尚不起心置諸眾生羅漢法中,何況佛法?」

佛言:「如是,如是。迦葉!聲聞、緣覺皆不能入隱一切身菩薩三昧。此三昧名尚不能知,何況能得?云何能入?若能入者,無有是處。」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今欲見彼諸菩薩。何以故?如法正士難可見故。」

佛言:「迦葉!汝覓文殊師利童子則便得見彼諸菩薩,彼起三昧汝乃見之。復次,迦葉!汝已獲得一切三昧,攝入三昧覓彼菩薩摩訶薩等為在何法專心修行?」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世尊既聽,以佛神力、自神力故,即入二萬諸三昧門。入已復起,慾望得見彼諸菩薩在於何法專心修行,而不能知——非彼菩薩若來、若去是故不知,或非住處、或何所依、或何所作、或何所說,一切不見、一切不知。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希有,世尊!甚奇,善逝!世尊!我入二萬諸三昧門慾望得見彼諸菩薩在於何法專心修行而不能見。菩薩如是尚不可見,何況如來?菩薩未得一切智處,已得如是三昧法門。菩薩摩訶薩未得一切智猶尚如是,何況已得?世尊!其誰智慧——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若聞、若見如此之事,而不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何人聞見而不發心?如是,世尊!隱一切身菩薩三昧威神之力尚不可測,何況復有其餘三昧?」

佛言:「如是,如是。迦葉!一切聲聞、緣覺之人尚非境界,況餘眾生?」

爾時,長老舍利弗作如是念:「佛說我於聲聞弟子智慧人中最為第一,若我覓彼菩薩摩訶薩在於何法專心修行,應能見知。」

爾時,長老舍利弗作是念已,以佛神力、自神力故即入三萬諸三昧門。入已復起,慾望得見彼諸菩薩在於何法專心修行,而不能見彼諸菩薩,乃至少相。

爾時,長老須菩提作如是念:「我應能見彼諸菩薩在於何法專心修行。」

爾時,長老須菩提作是念已,以佛神力、自神力故,即入四萬諸三昧門。入已復起,慾望得見彼諸菩薩在於何法專心修行,而不能見——非彼菩薩若來、若去是故不知,或非住處、或在住處、或經行處、非是臥處、非是坐處,一切不見、一切不知。

爾時,長老須菩提禮二足尊而作是言:「世尊!如來說我阿蘭若行最為第一,如是寂靜三昧法門我已得之。如是,世尊!此四天下四洲世界我見明瞭,如一鼓頭;第二世界我見明瞭,如二鼓頭。世尊!譬如有人生便捉杖如須彌山,我入三昧,彼執杖人即住我前,一劫打鼓不曾暫住、更不異作隨彼打鼓。如是,我得爾許三昧,唯我究竟阿蘭若行,若經一劫彼鼓音聲不著耳識,何況能起如是三昧?若彼鼓聲能起三昧,無有是處。世尊!彼如是法具足寂靜,我如是法智慧具足,四萬三昧入已復起,慾望得見彼諸菩薩,乃至一人而不能見、亦復不能知其住處。如是,世尊!菩薩摩訶薩知如是法,寧為一一眾生利益,恆河沙劫生大地獄、住地獄中。如是,世尊!彼諸菩薩而不舍離彼如是法、不可思議甚深智慧。如是,世尊!若我漏心未解脫者,於未來際常在生死,更不舍離如是大乘。」

爾時,世尊讚歎尊者須菩提言:「善哉,善哉。汝須菩提以心信故作如是說。汝此受陰若不涅槃必得授記——汝之善根作恆河沙轉輪王已,然後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覺。

「又,須菩提!三千大千世界眾生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甚多,善逝!」

佛言:「如是,須菩提!彼諸眾生皆得智慧如須菩提、如舍利弗、諸大聲聞之所知見皆共和合,乃至一劫、若百千劫,覓彼菩薩望得見者,無力能見。何以故?非須菩提、聲聞、緣覺所知境界。彼諸菩薩摩訶薩行,一切聲聞、緣覺不行。」

說此法時,會中八萬四千天人一切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作是思惟:「在他處住無量菩薩億那由他百千之眾,我今普召令集此處。」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既思惟已,即時如法現神通行。現神通已,化作八萬四千蓮華——億那由他百千眷屬——大如車輪,金葉、銀莖勝藏羅網,毘琉璃須。彼蓮華中有化菩薩於華台上結加趺坐,金色之身具三十二大人之相、具足功德、具足妙色、具足眾好、具足光明。時彼蓮華至四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兜率,如是,化樂、他化自在。此化蓮華如是遍到一切處,去若干處處召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須彌、四天王天乃至遍召色究竟天。彼化蓮華遍至一切欲界天子、色界天子若干宮殿,出聲普召,一切皆聞。

彼菩薩身遍至三千大千世界,說偈召曰:

「慧日大世尊,  時乃出世間,
 佛如優曇華,  如是甚難值。
 雄勐釋師子,  出現此世間,
 依正法正說,  盡一切苦惱。
 雖久食天味,  恣心五欲樂,
 復隨惡行去,  而於何處受?
 若干欲受食,  而復更增長,
 有為行眾生,  三界悉無樂。
 已得第一難,  所謂佛出難,
 愚癡著我慢,  不知非盡苦。
 汝等宜速去,  見佛聞勝法,
 莫於佛滅後,  心悔何所及?
 錯入魔王網、  大怖畏之處,
 長夜癡著樂,  何時得解脫?
 唯有聞正法,  能生眾生福,
 速到三十二,  大人相佛所。
 佛能救眾生,  餘不可歸依;
 佛是世間主,  大慈不思議。
 修行不可數,  不可思議劫,
 集無上智慧,  成佛釋師子。
 開示第一法,  深寂難可見,
 何處無眾生、  非命、非丈夫。
 一切時常舍,  永斷無有餘,
 除舍一切相,  為眾生說法。
 何處開實際,  世間無心行?
 以彼空無相,  亦無願、不作,
 無染、無相貌,  不生亦不出。
 不來亦不去,  演說法明瞭;
 不生亦不盡,  無少物可憶。
 無相貌可見、  無思憶念說,
 無少眾生生、  無少眾生死,
 無涅槃眾生,  何處眾生出?
 說法如響聲,  無響聲可取,
 人尊解字相,  如是而說法。
 若何處不遍,  不得風、水、火、
 地,不是分別,  智慧眼所說。
 色、受、想、行、識,  如是等皆空,
 雖說五陰法,  無物可聚積。
 眼、耳、鼻、舌、身,  如意自相空,
 雖復說彼空,  而空不可得。
 色、聲、香、味、觸,  皆是意所樂,
 虛妄起此法,  無自根本空。
 如是諸眾生,  解佛所說法,
 欲得脫苦處,  應到醫師所。」

彼化菩薩週遍三千大千世界說此偈時,九十六億欲界諸天、色界天子遠塵離垢,得法眼淨;十千天子是菩薩乘修行之人,一切皆得無生法忍。

時彼菩薩所召天子,不可數量阿僧祇耶百千之眾,一剎那頃、一羅婆頃、摩睺多頃可往世尊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右遶三匝,住在一面,以天華香、優缽羅華、缽頭摩華、拘物頭華、芬陀利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末香、塗香用散如來大身。諸天上虛空中歌詠讚歎。彼時多有若干天人皆悉來至此四天下,遍滿世界無有空地,如擲杖處,所有地處皆悉遍滿。爾時,大身勝妙天子此四天下世界之中雨華遍滿,積過於膝。

爾時,善住意天子、善寂天子、慚愧持天子,九十六億諸天子俱——樂行一切菩薩之道——皆共往詣文殊師利童子住處。既往到已,在於文殊師利童子住處寺外右遶七匝,雨天曼陀羅華如雨而下。所雨之華遍覆虛空,高十由旬,成大華網台,形如浮圖,有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皆悉大明,雨天曼陀羅華於文殊師利童子寺所。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如法思惟,於此三千大千世界上虛空中華網遍覆,華網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皆悉大明。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自寺出,隨心所樂有妙寶座,即坐其上。

爾時,善住意天子頭面敬禮文殊師利童子足下,餘諸天子一切悉禮文殊師利童子足已,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如是思惟:「何等人能與我相隨,於世尊前問答論義,或說何等不思議句、難解句句、無處所句、不戲論句、無戲論句、不可說句、甚深句、實句、無障礙句、不破壞句、空句、無相句、無願句、真如說句、實際句、法界句、無相似句、不取句、不舍句、佛句、法句、僧句、得智慧滿足句、三界平等句、一切法無所得句、一切法不生說句、師子句、健句、無句句?如是說已,當有何等堪受法器能聽受者?」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如是思惟:「善住意天子已曾供養過去諸佛,辯才無礙,彼則堪能與我相隨,於世尊前問答論議。」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如是念已,語善住意天子言:「善住意天子!汝得深忍、無礙辯才,可世尊前與我相隨問答論議。」

於是,善住意天子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如是我說,若彼於我,不聽、不讀,不受、不持,不思、不念,不取、不舍,不覺、不知,不聞我說、不為他說。何以故?佛道無字、無心,覺寤唯說名耳,如此名者不可修行。文殊師利!今此地處所說法語,此諸天子於仁者邊作意欲聽,仁為說不?」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若有念言:『我聽法。』者,我不為說。欲得不取,我不為說。何以故?有我可取,可得言聽;如是,取眾生、取命、取丈夫,如是取者可得言聽。若使,天子!有我慢心,取我、我所,若如是者,彼說我聽。如是取著而說法者,有三障礙。何者為三?一者、得我,二者、得眾生,三者、得法。天子當知,若非我慢,非我、我所,如是聽法有三圓淨,心不分別,無所悕望、無所憶念。彼何者法是三圓淨?謂:不得我心不分別,無所悕望、無所憶念;不得法器心不分別,無所悕望、無所憶念;無所得法心不分別,無所悕望、無所憶念。天子當知,若如是聽,彼平等聽非不平等。」

時善住意天子讚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云何名為不退轉耶?惟願說之。」

文殊師利言:「止,止。天子!汝莫分別。若使菩薩有退轉者,菩提正覺非得菩提。」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何處退轉?」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貪慾退轉、瞋恚退轉、愚癡退轉、有愛退轉、無明退轉,乃至十二有支退轉、因退轉、見道退轉、名退轉、色退轉、欲界退轉、色界退轉、無色界退轉、聲聞行退轉、緣覺行退轉、分別退轉、取著退轉、體退轉、取體退轉、斷退轉、常退轉、取退轉、舍退轉、我想退轉、眾生想退轉、命想退轉、丈夫想退轉、意思退轉、障礙退轉、顛倒退轉、自身退轉、自身見退轉、自身根本六十二見退轉、五蓋退轉、五取陰退轉、一切內外入退轉、界退轉、佛想退轉、法想退轉、僧想退轉;我成佛、我說法、我度眾生、我破魔王、我得智慧,有彼想退轉;不分別十力、不分別十八不共佛法,不分別根、無畏,不分別想、不分別佛世界莊嚴、不分別聲聞功德,一切分別退轉。如是,天子!若菩薩此處退轉,彼不退轉。」

時善住意天子問言:「何處不退轉?」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佛智慧不退轉、空不退轉、無相不退轉、無願不退轉、真如不退轉、法界不退轉、實際不退轉、平等不退轉。」

天子言:「若,文殊師利!作如是說,若菩薩此法分別不分別,無分別不分別退轉,以是義故得言退轉。曰彼有何法而言退轉?曰有、無,非有、非無,何法退轉?何處退轉?」

文殊師利言:「若不實取、若不正取、若不如取,彼則不取、不舍、無相可作,以是義故得言退轉。彼法退轉不可說有、不可說無。何以故?若有、若無而退轉者,彼則有過。何以故?若有法退轉則墮常邊、若無法退轉則墮斷邊,如來說法非斷、非常,不斷、不常是佛所說。天子!若彼真如前不實想、不如實知,則不斷、不常。如是,天子!菩薩退轉。」

說此法時,十千天子一切皆得無生法忍。

爾時,善住意天子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今共仁者到如來所見於如來。見如來已,禮拜、讚歎、供養、恭敬、如法問難。」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汝莫分別取如來行。」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如來何處?」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即此前頭有如來住。」

天子問言:「若有如來,我何不見?」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若汝一切見,則見彼如來。」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仁者云何作如是說,即此前頭有如來住?」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於意云何?今於汝前有何物耶?」

天子答言:「有虛空界。」

文殊師利言:「如是,如來者即是虛空界。何以故?以虛空界於一切法悉平等故。如是,虛空即是如來;如是,如來即是虛空。虛空、如來,不二、不異。如是,天子!欲見如來當如是觀、如實際知,非有少物可分別取。」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上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中

元魏三藏毘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譯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隨心化作三十二殿——四角四柱,縱廣正等,種種嚴飾,甚可愛樂——於彼殿中有化床座,以天寶物而覆其上,一一床座有化菩薩,具三十二大人之相。爾時,文殊師利童子以威神力,令此蓮華遍行三千大千世界往如來所,圍遶世尊及比丘僧滿三匝已,住虛空中,光明遍滿世尊眾會,四方圍遶。

爾時,蓮華台中菩薩並化殿上諸化菩薩,彼諸菩薩同聲以偈讚如來曰:

「於恆河沙等,  不思議佛所,
 供養多億佛,  熾然勤精進。
 如是久修行,  第一菩薩行,
 彼甚可喜慶,  一切人之上。
 光明色勝妙,  三界最第一,
 離相牟尼尊,  說法令人聽。
 何處無有人、  無命、無丈夫?
 世尊如是知,  一切人之主。
 行佈施、持戒,  是第一律師,
 忍辱、勤精進,  如禪定思量。
 具足深般若,  三界不著尊,
 善知彼岸道,  是故我歸依。
 若憶念知有,  世間人之主,
 法主之世尊,  天人來供養。
 於甚深空法,  究竟無有餘,
 當知如是人,  世界之尊主。
 過去諸如來,  有方處人主,
 常說人空法,  無物本無相。
 此處無眾生,  若生、若死滅,
 不來亦不去,  一切法相空。
 化人空中眠,  非是真實見,
 是法善逝說,  如化亦如夢。
 恆沙世界寶,  有施與何人?
 此福感有為,  空忍勝於是。
 劫際如恆沙,  供養人中尊,
 奉香華、飲食,  為得佛菩提。
 若聞如是法,  無人、命、丈夫,
 得彼忍光明,  供養如來上。
 多劫行佈施,  飲食、象、馬等,
 彼非解脫因,  以有人想故。
 彼寂靜人上,  令多眾解脫,
 空性本光明,  知解脫莊嚴。
 佛出世難值、  聞法生信難、
 生世為人難,  善哉入佛法。
 已離於八難,  復得於難得,
 得信善逝法,  善思惟得見。
 常專心聽法,  莫如聲取義,
 恆宿阿蘭若,  必得人中雄。
 近善友法器、  遠離惡知識,
 等心於眾生,  莫欺於菩薩。
 持戒樂多聞,  糞掃衣乞食,
 近樹下精進,  隨得食而食。
 有為皆無常,  一相如陽炎,
 一際知真諦,  速得菩提覺。
 五陰如幻化,  內外入空聚,
 常說如是法,  彼處無造作。
 貪、瞋本空無,  癡慢分別起,
 非已今當有,  如是知得佛。」

說此偈時,於眾會中二萬二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五百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三百比丘尼遠塵離垢,得法眼淨;七千優婆塞、優婆夷、二萬七千天子得離垢法眼;三百菩薩得無生法忍。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動、遍動、等遍動、震、遍震、等遍震。

爾時,長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誰威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此蓮花中殿中菩薩善說如是甚深之法,放大光明遍照此會,如是無量多億天子皆悉來集、如是無量多億菩薩皆悉來集。」

佛言:「舍利弗!此是文殊師利童子威神力故,得見如是妙色莊嚴。何以故?舍利弗!文殊師利童子與善住意天子今日相隨請問如來破壞魔軍三昧法門,如法問難不可思議甚深佛法。」

尊者舍利弗言:「不爾。世尊!文殊師利童子未來此會,我不曾見。」

佛言:「舍利弗!汝善諦觀。如是,文殊師利童子今在此處,與一切魔、一切魔眾、一切魔官作大衰變,極大莊嚴來至我所。」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入壞魔軍三昧法門。文殊師利入壞魔軍三昧門時,若干三千大千世界百億魔宮毀變欲壞,陳朽闇冥,無有威光;一切魔身皆悉衰變,極成老弊,各自知見拄杖而去;魔之眷屬亦復如是。見已,宮殿毀變欲壞,陳朽闇冥,無有威光。爾時,眾魔皆生怖畏,驚恐毛竪,心生疑慮,作如是念:「以何因緣我此宮殿毀變欲壞,如是陳朽、如是闇冥,無有威光?莫令我身退失此處。」

時彼眾魔生如是心,未久之間,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即復化作百億天子在於魔前。彼化天子語魔波旬作如是言:「汝莫怖畏,非汝有惡、非汝有衰、非汝欲退。今有童子菩薩摩訶薩名文殊師利,得不退轉,彼今住在破壞魔軍三昧法門,是彼菩薩威力所作。」

彼化天子說如是語,時魔既聞文殊師利童子名已,轉更恐怖,一切魔宮皆悉戰動。時魔波旬語化天子作如是言:「願君救我,願君救我。」

時化天子語魔波旬作如是言:「勿怖,勿怖。汝今往詣釋迦牟尼如來佛所。如來大悲,於怖畏者能施無畏。」彼化天子如是說已,即於其處忽然不現。

時魔波旬、一切眷屬,於一念頃、一羅波頃、摩睺多頃,百億波旬無量眷屬,如老、極老拄杖而去何處如來、應、正遍知。往到佛所,一切同聲而白佛言:「救我,世尊!救我,世尊!救我,善逝!救我,善逝!惟願世尊救我,救我。惟願善逝救我,救我。我本妙色,今者如是衰變不好者。世尊!我寧聞說億百千佛如來名號,而不用聞文殊師利童子一名。何以故?以我聞此文殊師利童子名字生大怖畏,驚恐危故、畏退失故,我今如是恐畏退失。」

爾時,世尊語魔波旬作如是言:「汝今云何如是說耶?億百千佛如來名號不作一切眾生利益,不曾已作、今亦不作、當亦不作。如是,文殊師利童子常作一切眾生利益——已作、今作、當作利益——眾生熟已,令得解脫。汝今雖聞億百千佛如來名號,不生苦惱、不生怖畏,云何而言文殊師利一童子名我不用聞?」

爾時,魔波旬白佛言:「世尊!我甚恥愧如是身老,我甚怖畏。世尊!我憶本身、我憶本色,願還如本少身、少色。」

佛言:「波旬!且住,且住。且待須臾,文殊師利童子菩薩當來至此。汝此色者非是真色,宜可除舍。」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起彼三昧——無量百千諸天導從,無量百千諸大菩薩、諸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伽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百千音樂皆出妙聲,優缽羅花、缽頭摩花、拘物頭花、芬陀利花如雨而下,極大莊嚴娛樂戲樂——來至佛所,頭面禮足,右遶三匝,卻住一面。

爾時,世尊告彼童子文殊師利作如是言:「文殊師利!汝入破壞一切魔軍三昧門耶?」

文殊師利答如來言:「入已,世尊!」

爾時,世尊問童子言:「文殊師利!於何佛所得是三昧?聞此三昧其已久如。」

文殊師利童子答言:「世尊!未發菩提心時,我從彼佛得聞如是三昧法門,我此三昧如是成已。」

世尊問言:「文殊師利!彼佛如來名字何等,說是三昧,汝從彼佛得聞如是三昧法門?」

文殊師利答言:「世尊!乃往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耶阿僧祇劫有佛出世,號曼陀羅婆花香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彼說如是三昧法門,我從彼佛得聞如是破壞魔軍三昧法門。」

世尊問言:「文殊師利!此三昧門云何而得?」

文殊師利答言:「世尊!有二十法,若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彼二十法得此三昧,能壞魔軍。何等二十?世尊!所謂菩薩破壞貪慾、破壞貪心,破壞瞋恚、破壞瞋心,破壞愚癡、破壞癡心,破壞嫉妬、破壞嫉心,破壞憍慢、破壞慢心,破壞垢惡、破壞垢心,破壞熱惱、破壞熱心,破壞想念、破壞想心,破壞見著、破壞見心,破壞分別、破壞分別心,破壞取著、破壞取心,破壞執著、破壞執心,破壞取相、破壞相心,破壞有法、破壞有心,破壞常法、破壞常心,破壞斷法、破壞斷心,破壞陰法、破壞陰心,破壞界法、破壞界心,破壞入法、破壞入心,破壞三界、破壞三界心。如是二十,菩薩若能畢竟成就此二十法,得此三昧。

「復次,世尊!有四種法,若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彼四種法,得此三昧。何等為四?一者、清淨心,二者、不諂曲心,三者、深心,四者、一切施與;如是四法。菩薩若能畢竟成就此四種法,得此三昧。

「復有四法,若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彼四種法,得此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不違於信,二者、畢竟實語,三者、隨順想行,四者、不取一切法;是為四法。

「復有四法,若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彼四種法,得此三昧。何等為四?一者、親近善知識,二者、正念思惟,三者、如法修行,四者、不與惡人相隨;是為四法。

「復有四法,若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彼四種法,得此三昧。何等為四?謂不缺戒、不穿漏戒、不依止戒、不濁戒等;是為四法。

「復有四法,若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彼四種法,得此三昧。何等為四?一者、舍聲聞心,二者、不受辟支佛心,三者、堪忍住持,四者、不舍眾生;是為四法。

「復有四法,若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彼四種法,得此三昧。何等為四?一者、修習空法,不取丈夫;二者、修習無相,不取於相;三者、修習無願,不取願心;四者、心不貪著,一切能舍;是為四法。

「世尊!菩薩摩訶薩畢竟成就如是法門,是故得此破壞魔軍三昧法門。如是,世尊!彼曼陀羅婆華香如來說此三昧門。我從彼佛得聞如是三昧門已,復有如來號一切珠寶電蔽日月光如來、應、正遍知,我於彼佛聞此三昧,具足成就。彼佛說此三昧門時,彼眾會中十千菩薩皆得成就此三昧門。」

爾時,長老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希有,世尊!今此童子文殊師利乃能善得此三昧門,既成就此三昧門已,令魔波旬得此衰變。」

爾時,世尊即告尊者舍利弗言:「於意云何?汝舍利弗見此三千大千世界魔波旬如是變者,勿作是見。何以故?舍利弗!如是,十方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彼魔波旬,一切皆悉如是衰變,悉是文殊師利童子威力所作。」

爾時,世尊如是說已,復告文殊師利童子作如是言:「文殊師利!止汝神力所入三昧,令魔波旬還復前色,如本具足。」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即止神力。時魔波旬一切前色皆悉還復,如本具足。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問魔波旬,作如是言:「魔波旬!何處波旬眼?何處眼想?何處眼著?何處眼相?何處眼攀緣?何處眼障礙?何處眼憶念?何處眼我?何處眼依止?何處眼喜樂?何處眼戲論?何處眼我所?何處眼護?何處眼修?何處眼取?何處眼舍?何處眼分別?何處眼思量?何處眼決定?何處眼滅?何處眼生?何處眼執?何處眼來?如是等法是汝境界、魔業妨礙,如是至意,應如是知,色乃至法,應如是知。

「何處,波旬!非眼?非眼想?非眼著?非眼相?非眼攀緣?非眼障礙?非眼憶念?非眼我?非眼依止?非眼喜樂?非眼戲論?非眼我所?非眼護?非眼修?非眼取?非眼舍?非眼分別?非眼思量?非眼決定?非眼滅?非眼生?非眼執?非眼來?如是等法非汝境界,汝於其中無主、無力、無自在、非自在取,如是至意,應如是知,色乃至法,應如是知。」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如如法說,彼魔眾中十千魔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魔之眷屬八萬四千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我欲得見文殊師利童子並彼菩薩摩訶薩。何以故?世尊!如是善人難可得見。」

爾時,世尊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汝現十方諸來菩薩摩訶薩身,此會大眾渴仰欲見。」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語諸菩薩——名法菩薩、希有日光菩薩、魔杖菩薩、妙音菩薩、定惡菩薩、寂治菩薩、勝治菩薩、法王吼菩薩——語如是等無量菩薩摩訶薩言:「各各現汝童子本身,如汝各各自佛世界諸菩薩身。」

文殊師利如是說已,爾時彼諸菩薩等起彼三昧。起三昧已,各示本身,一切皆見彼大眾中,有菩薩身等須彌山,有菩薩身八萬由旬,有菩薩身百千由旬,有菩薩身九十、八十、七十、六十、五十、四十、三十、二十、十千由旬,復有菩薩摩訶薩身一千由旬,有菩薩身五百由旬,有菩薩身一百由旬,有菩薩身五十由旬、四十由旬、三十由旬、二十由旬、十由旬者、有五由旬、至一由旬,復有菩薩摩訶薩身如此娑婆世界眾生三肘半身,自有菩薩示如是身。當爾之時,此處三千大千世界無有空地如擲杖處,一切悉遍勝菩薩摩訶薩集。彼諸菩薩摩訶薩等放大光明,遍照十方億千諸佛如來世界。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座而起,整服左肩、右膝著地,攝身圓坐,向佛合掌,白言:「世尊!我問如來、應、正遍知一面方處。如是,世尊!我於今者欲少問難,願為解說。」

佛言:「文殊師利!如來、應、正遍知恣汝所問。文殊師利!隨意問難,我能解說令汝心喜。」爾時,文殊師利童子、一切眾會至心靜聽。

文殊師利言:「世尊!所言菩薩摩訶薩者,為何謂耶?以何義故得言菩薩摩訶薩乎?」

佛告文殊師利童子作如是言:「文殊師利!所言菩薩摩訶薩者,一切法覺得言菩薩摩訶薩也。文殊師利!一切法者,言語所說,彼菩薩覺。文殊師利!如此菩薩眼覺、耳覺、鼻覺、舌覺、身覺、意覺。文殊師利!如此菩薩何者眼覺?何者耳、鼻、舌、身、意覺?文殊師利!如此菩薩眼本性空覺,非有我覺;分別耳、鼻、舌、身、意等本性空覺,非有我覺;分別色、聲、香、味、觸、法本性空覺,非有我覺。

「復次,文殊師利!所言菩薩摩訶薩者,五取陰覺。何等法覺?所謂空覺、無相覺、無願覺、無染覺、寂靜覺、遠離覺、無物覺、無體覺、不動覺、不生覺、不來覺、不去覺、無有覺、無主覺、無記覺、無知覺、無見覺、無人知覺、無戲論覺、無我覺、分別起覺、無分別起覺、因緣生覺、如幻覺、如夢覺、如焰覺、如響覺、如芭蕉堅覺、不久堅覺、無物空覺。

「復次,文殊師利!所言菩薩摩訶薩者,貪、瞋、癡覺。云何而覺?從分別起貪、瞋、癡,覺彼分別空,非有、無體、非戲論、非記覺。

「復次,文殊師利!所言菩薩摩訶薩者,謂欲界覺、色界、無色界覺。云何而覺?無我行,名空遠離覺。

「復次,文殊師利!所言菩薩摩訶薩者,眾生行覺。云何而覺?謂此眾生欲行、瞋行、癡行平等,平等行故,善知行覺。彼覺覺已,如如法說,令彼眾生如如解脫。

「復次,文殊師利!所言菩薩摩訶薩者,一切眾生覺。云何而覺?一切眾生唯空有名,不離彼名更有眾生,一切眾生即一眾生,彼眾生者非是眾生。若如是知不分別者,得言菩薩摩訶薩也。

「菩薩何等一切法覺?彼覺菩提得言菩薩。覺眼、耳空,心不分別我,如是覺得言菩薩。覺鼻、舌空,心不分別我,如是覺得言菩薩。智慧覺、身覺意本空,覺已而說,得言菩薩。覺色、聲、香、味、觸、意樂一切皆空,得言菩薩。覺色、想、受、行本性空、覺識如幻,得言菩薩。五陰如夢,一相無相,不取我覺,得言菩薩。內法不生,不戲論覺,有為名說,彼名無物,覺貪慾、恚分別心生;彼不分別,常空無物;癡分別生,分別因生、因見而生,不得彼見;覺三界空、一切無主、非少物行,得言菩薩。未過欲界分別中起,色、無色界一切無主,少行眾生,黠慧皆覺如是欲行、瞋行、癡行。一切眾生即一眾生,彼眾生無覺法無念,一切法生,顛倒心覺。覺不實相,一切智慧於中生善,乃無一聲可憶可樂,無障礙相隨行而行,菩薩如是得言菩薩。舍自身肉,無所依止,次第覺知,得言菩薩。得彼岸戒、無念佛戒,若物不生則不和合,普慈眾生,眾生不取。覺已,利益故說大慈,住精進處,思有為行,覺世間空。是菩提上禪有依止,非黠慧禪無處攀緣。是黠慧禪修般若刀、割煩惱見,觀察法性非壞、非割。」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菩薩初發菩提心者,云何說言初發心耶?以何義故名初發心?」

佛言:「文殊師利!何等菩薩正觀三界,一切想生?如是得言初發心者?」

文殊師利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貪生、瞋生、愚癡心生,得言菩薩初發心者。」

善住意天子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若使菩薩初發心時有貪慾、恚、愚癡生者,毛道凡夫皆有初心,應名菩薩。何以故?以取貪、恚、愚癡生故。」

文殊師利言:「不爾。天子!毛道凡夫貪慾、恚、癡無力能生。何以故?天子!諸佛如來、緣覺、聲聞、不退菩薩,貪、恚、癡生。」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如是眾會不解仁者如是言語,皆生疑心。云何云何?」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於意云何?於虛空中鳥行動去,彼鳥跡相得言有行?不得言行?」

天子言:「行。」

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如說彼相,如是言語我如是說:諸佛如來、緣覺、聲聞、不退菩薩,貪、恚、癡生。天子當知,隨於何處無依止生、無處可取?彼如是生,於何處所無差別生?天子!於何處所無所依止、無處可取、無差別生?不平等生,無跡、無句。不得言跡、不得言句,如是言生;不分別句,如是言生;不他生句,如是言生;無物體句,如是言生;無物說句,如是言生;以不來句,如是言生;以不去句,如是言生;以不生句,如是言生;無受持句,如是言生;以無記句,如是言生;以微塵句,如是言生;無憶念句,如是言生;無物行句,如是言生;不可說句,如是言生;不破壞句,如是言生;以無字句,如是言生;以不執句,如是言生;無阿梨耶句,如是言生;以不取句,如是言生;以不上句,如是言生。天子當知,初心菩薩發菩提心,於如是法不憶念、不觀察、不思量,不起、不見,不聞、不知,不取、不舍,不生、不滅。

「如是,天子!菩薩摩訶薩依止何等?此法界、此平等、此實際、此方便,貪生、瞋生、愚癡心生;眼依止生,如是,乃至意依止生;色無處取生,如是,至識無處取生;名生、色生、因生、一切見行生、無明生、有愛生、乃至十二分因緣流轉生;五欲功德生、三界處生、我我所生,自身生、自身見生、自身根本六十二見生,佛想、法想、僧想生,我想、他想生,地想、水想、火想、風想、空想、識想生,四顛倒生、五蓋生、四識住、八邪、九惱、十不善業道生。天子當知,如是,乃至一切分別、一切不分別、一切分別不分別,一切想、一切戲論,一切求、一切取著、一切喜樂、一切想、一切憶念、一切障礙,菩薩皆生。

「天子!如是法門,如是應知。天子!若於此法不取無喜樂、無處取法,如是言生。」

爾時,世尊讚歎文殊師利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如是,菩薩何處初發菩提之心。文殊師利!汝已供養恆河沙等諸佛世尊,能如是說。」

爾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如是。世尊!如此文殊師利童子已說菩薩初發菩提心與得無生法忍,此二心生平等無異。」

佛言:「如是,舍利弗!如汝所說。舍利弗!燃燈如來授我記言:『汝於來世阿僧祇劫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舍利弗!我於爾時不舍此心,得無生法忍。如是,舍利弗!此初發心菩薩如文殊師利童子所說。」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者,一切菩薩皆初發心。何以故?如世尊說:『一切心生皆是不生。』若不生者,則彼菩薩初發心生,如是言生。」

說此法時,二萬三千菩薩得無生法忍;五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六十億天子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

爾時,長老摩訶迦葉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童子能作難作,文殊師利童子說法如是能作眾生利益。」

文殊師利言:「長老大迦葉!此乃非我能作難作。一切諸法皆悉不作,無有已作、無有今作、無有當作。長老大迦葉!我亦如是,非有法作,亦非有作、亦非不作;非有眾生,非縛、非解。何以故?無物可取乃是正法。若,大迦葉!作如是說:『能作難作。』汝莫說我能作難作,非我難作、非如來作、非阿羅漢、非辟支佛。長老大迦葉!正說何人能作難作?毛道凡夫是正說說。何以故?長老大迦葉!若一切佛皆不已得、今得、當得,若一切聲聞、一切緣覺皆不已得、今得、當得,毛道凡夫一切皆得。」

大迦葉言:「文殊師利!一切諸佛不得何法?」

文殊師利言:「長老大迦葉!一切諸佛皆不得我、不得眾生、不得壽命、不得丈夫、亦不得斷、亦不得常、亦不得陰、亦不得界、亦不得入、亦不得心、亦不得色、不得欲界、不得色界、不得無色界、不得分別、不得無分別、不得因生、不得顛倒、不得貪瞋癡、不得此世、不得彼世、亦不得我、不得我所,乃至不得一切諸法。長老大迦葉!非一切法悉皆不得、不失、不脫,不取、不舍,不近、不遠。如是法門,摩訶迦葉!應如是知。若一切佛悉皆不得,毛道凡夫一切皆得。如是難作,若非佛作、非聲聞作、非緣覺作,則是毛道凡夫人作。」

大迦葉言:「云何作耶?」

文殊師利言:「斷作、常作,阿梨耶作,憶念欲作、不作耶?舍戲論分別,隨順舉下。長老大迦葉!諸佛世尊不作此法,皆不已作、今作、當作,彼凡夫作如是難作。」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言無生忍,無生忍者,云何而說無生忍耶?世尊!以何義故言無生忍?何法中忍得雲法忍?菩薩何法得無生法忍?」

佛言:「文殊師利!實無有人生中、法中得無生忍,實無得忍。言得忍者,唯有言語。何以故?實無所得彼忍法故。不得法忍,得無所得,不得、不失,如是得言得無生忍。

「文殊師利!無生法忍者,不生一切法忍、不來一切法忍、不去一切法忍、無主一切法忍、不取一切法忍、不舍一切法忍、無物一切法忍、無體實一切法忍、無等一切法忍、無等等一切法忍、無相似一切法忍、塵虛空相似一切法忍、不壞一切法忍、不斷一切法忍、無煩惱染一切法忍、無淨一切法忍、空無相無願一切法忍、離貪恚癡一切法忍、真如法界實際安置一切法忍,不分別無分別、無憶念、無戲論、無思量、不作無力、羸劣、後時無物空、迭互無空、太虛空、如幻、如化、如響、如影、如焰、如芭蕉堅、如水泡沫一切法忍。此法忍者,非法、非非法,唯有名說。如是名者,無處、無取,本性自離。如是言忍,心信解入,不憶、不疑、不驚、不怖、不畏,身觸正受行而不得身。文殊師利!此法如是,得言菩薩無生法忍,又亦不行一切法相。」

文殊師利童子言:「世尊!所言忍者,云何言忍?若不為彼境界所傷,彼得言忍?」

爾時,善住意天子問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傷何等法?」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所謂傷眼,何法傷眼?所謂法者,愛不愛色;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如是,天子!愛不愛法傷意亦爾。天子!若菩薩眼見色,不取相、不取好,不分別、無分別,不隨順、不分別相,知本性空,不念、不傷色,乃至法應如是知。天子!若六入不著、不傷,若不傷、不著,彼得言忍。菩薩如是得無生法忍,不分別法若生、不生,無漏、不漏;不分別法若好、若惡,有為、無為;若不分別,如是得言不生法忍。」

說此法時,六萬二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萬二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善住意天子問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地地轉行,地地轉行者,云何菩薩地地轉行?」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若地地轉行,彼何人行?」

天子答言:「文殊師利!菩薩不見地地轉行,乃至不見十地轉行。」

文殊師利言:「不爾。天子!佛說諸法皆如幻化。汝為信不?」

天子答言:「文殊師利!我信是說。」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何等幻人地地轉行,如是,乃至十地轉行?」

天子答言:「文殊師利!化人不有地地轉行,乃至不有十地轉行。」

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若幻化人有轉行者,彼我轉行。何以故?如佛所說,一切諸法皆如幻故。是故,天子!如是我說地轉行者,不轉行說、非是轉行。何以故?以一切法不轉行故,非謂法中法法轉行,非色受轉行、非受色轉行、非想行轉行、非行想轉行、非識色轉行、非色識轉行;如是,乃至一切諸法皆亦如是,皆四種說,非眼耳轉行、非耳眼轉行,非鼻舌轉行、非舌鼻轉行,非身意轉行、非意身轉行。此一切法各各自行自分境界,法鈍無慾、無心意行,不思、不念,乃至無有計校籌量,如草、如壁、如幻,無記、非有記,作一相、無相。以是義故,彼非轉行,非來、非去。天子當知,若菩薩能如是知,如是菩薩無法轉行,非地分別、非地轉行見,非是地舍、非是退轉。菩提轉行非是失滅。何以故?若人見有陰界入體,非彼轉行、非是失滅,以一切法性本淨故。

「復次,天子!菩薩如是地轉行者,譬如幻師以幻力作十重宮殿,彼自作已即自坐上。於意云何?如是彼人有坐處不?」

天子答言:「無處坐也。」

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菩薩十地見有轉行亦復如是。」

爾時,善住意天子問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若有人來依投仁者,欲求出家而作是言:『唯願度我,令得出家。』文殊師利!云何為說?云何作法度令出家?云何授戒?云何戒品?云何教誡?」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若至我所求出家者,我為說言:『汝善男子!今者實有出家心不?汝若實有出家心者,我當依法度汝出家。』何以故?天子!若出家者,或著欲界、或着色界、著無色界、或著世間五欲功德,九處中行,此善男子如是取法。何者九處?天子!若無少處著,彼人心無所得;若心無所得,彼人不求出家;若不求出家,彼人出家心不生;若出家心不生,彼人得言不生;若不生者,彼則苦盡;若苦盡者,彼畢竟盡;若畢竟盡,彼無所盡;若無所盡,彼則不盡;若不盡者,彼則是空。天子!彼善男子我如是說。

「復次,天子!若至我所求出家者,我為說言:『善男子!汝今莫生出家之心。』何以故?彼心不可為他所生,勿保此心。

「復次,天子!若至我所求出家者,我為說言:『善男子!汝莫除發,是善出家。』若如是者,得言出家。」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來說法,不斷、不壞。」

天子問言:「何法不壞?」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色,不斷、不壞;受、想、行、識,不斷、不壞。天子!隨何等人有如是念:『我除發。』者,彼住我慢;非我慢行,平等見人。如是得我,彼則得發;若得發者,則得眾生;若得眾生,則得斷想。天子!若不得我,則不得他;若不得他,則無我慢;若無我慢,彼我寂滅;若我寂滅,彼無分別;若無分別,則不發動;若不發動,則不戲論;若不戲論,則不取、不舍;若不取、不舍,彼則非作、亦非不作,非斷、非壞,非有相著、非不相著,不趣、不舍,不減、不增,不聚、不散,無心憶念,不說、不答,彼實安住。」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所言實者,是何言語?」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實者虛空,得言其實,非是空盡——不盡、不長,或有、或無——是故得言虛空為實;性空是實、真如是實、法界是實、實際是實。若是實者,得言不實。何以故?非今實有、非後時有,是故彼實。

「復次,天子!若至我所求出家者,我為說言:『汝善男子不取袈裟、不著袈裟,是汝出家。』若如是者,得言出家。」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來說法皆悉不取。」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不取何法?」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謂不取色若常、無常;如是,不取受、想、行、識若常、無常;亦不取眼若常、無常,不取色,不取耳、不取聲,不取鼻、不取香,不取舌、不取味,不取身、不取觸,不取意、不取法,不取貪、不取瞋、不取癡,不取顛倒,如是,乃至一切諸法皆悉不取。天子!一切諸法不取、不舍,不離、不散。天子!若取袈裟,是愚癡念。如是,彼人如是見行。天子!是故,我說非取袈裟是淨解脫。何以故?天子!袈裟是濁,如來世尊菩提無濁。」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何法是濁?」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貪慾是濁、瞋恚是濁、愚癡是濁,因濁見濁、名濁、色濁、想濁、取濁、相濁、戲論濁。天子!若正觀察,此不善法皆悉無濁。若無濁者,乃至無有少物住處;若無住處,得言空處,無秉作者。」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言無秉作,無秉作者,是何言語而得說言無秉作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言無秉作,無秉作者,如此言語乃至無有少物秉作,如是得言無有秉作。天子!若有秉作,彼如來說無有秉作,如是得言無有秉作。」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未知何法是秉作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過於平等。過平等已,若法不得——非今時得、非後時得,非今有生、非當有生——彼法虛妄,安住秉作。所謂我者,分別秉作;眾生者、命者、丈夫者、人者、摩那婆者、斷者、常者,分別秉作;陰、界、入等,分別秉作;佛、法、眾僧,分別秉作;此持戒人、此破戒人,分別秉作;煩惱染淨、獲得果證,分別秉作;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法、辟支佛法,分別秉作;空、無相、無願、明解脫無慾,分別秉作。天子!此如是法分別秉作。毛道凡夫未曾聞如來分別秉作,心欲得法,妄想計著。彼癡凡夫分別分別轉,彼妄想著欲得除滅。如來讚說無有秉作。」

爾時,善住意天子讚文殊師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善說如是秉作法門。」

爾時,如來讚歎文殊師利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法。」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中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下

元魏三藏毘目智仙共般若流支譯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復語善住意天子言:「天子!若至我所求出家者,我為說言:『汝善男子!若不受戒是汝出家。』若如是者,得言出家。」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佛所說二種受戒。何者是二?謂:等受戒、不等受戒。何者名為不等受戒?謂:不等墮。何者不等墮?謂:著我墮、著眾生墮、著壽命墮、著丈夫墮、著斷常墮、著邪見墮、著貪瞋癡墮、著欲界墮、色、無色界、憶念取墮。如是,天子!乃至一切不善法墮、惡知識墮,不知出法,取一切法。天子當知,如是名為不等受戒。天子!何者名為平等受戒?謂:平等墮。何者平等?謂:空平等、無相平等、無願平等。天子!若如是證三解脫門,如實而入則不分別,無所分別則不退轉。天子!如是名為平等受戒。

「復次,天子!若修貪慾、瞋恚、愚癡,若修自身、自身根本六十二見,若修顛倒、若修三惡身口意行、八邪、九惱、十不善業道,如是得言正受戒也。天子!譬如一切種子皆依地生,藥、草、樹、林依地生長,平等具足,得言具足。如是,天子!此佛法中若正受戒得言受戒。天子!譬如一切種子、藥、草、樹、林依大地住,如是,天子!正戒具足。何以故?以住戒故,法和合有。如彼種子、藥、草、樹、林具足生長,如是得言平等具足。天子!戒依信住,如是,一切菩提分法以依戒故生長具足。天子!如是,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世尊一切聲聞,以正受戒是故證得三解脫門,一切戲論皆悉斷滅。天子!當知如是受戒是正受戒,非不平等。

「復次,天子!我與彼人如是出家、如是受戒:『汝善男子!當如是學,莫憶念取:「我如是學。」是汝出家。』」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一切諸法皆悉不取。天子!汝若取戒,三界亦取。天子!於意云何?何者彼學?」

天子答言:「謂波羅提木叉具足。」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云何波羅提木叉具足?」

天子答言:「具足名得,言身具足、言口具足、意具足者,如是得言有波羅提木叉具足。」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於意云何?何處身、口、意業不作,不曾已作、今作、當作?有何相似可得說言似,若青、若黃、若白、若赤、若頗梨色?」

答言:「無也。」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云何得說?」

天子答言:「非是有為,如是而說。若非有為,彼不能說身、口、意業。」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於意云何?若非有為,彼可取不?」

天子答言:「文殊師利!不可取也。」

文殊師利言:「天子!我意在此,故如是說:『莫憶念取我如是學。』天子!若勝戒學、若勝心學、若勝慧學,彼學如際。如是應知,戒無所得是勝戒學、心無所得是勝心學、慧無所得是勝慧學。不分別心、不憶念心、不生勝心是勝心學,戒學、慧學,應如是知。天子!若心無所得,則戒不憶念;若戒不憶念,則三昧無所得;若三昧無所得,則慧無所得;若慧無所得,則一切疑不有;若一切疑不有,則學不取;若學不取,如是得言彼學憶念;若學憶念,彼阿那含;若阿那含,彼則清淨;若清淨者,彼不和合;若不和合,彼則不漏;若不漏者,彼則正行;若如是行,無色相似;若無色相似,彼是虛空。何以故?似彼虛空無形色故。天子!若如是學,彼則不學;若不學者,彼得言學。於何處學,彼無處學?若無處學,如是得言正學而住。」

於是,文殊師利童子復語善住意天子言:「天子!我為彼人如出家法、如受戒法,如是為說:『汝善男子!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信心檀越與汝飲食,汝心不念、不生分別:「此食難消、此則能消。」若如是者,汝是淨戒。』」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若取施者、受者、財物,如是分別得言我淨。若取、若賞、若淨,若有所得,彼人有淨;若心憶念,彼人有淨;若心分別,彼人有淨。天子!若更不取、不賞、不淨,若無所得、若無憶念、若不分別,彼云何淨?何以故?畢竟淨故。天子!若取、若賞、若有所得,憶念分別得淨信食,則是凡夫、非阿羅漢。何以故?凡夫取賞心有所得,憶念分別取我、分別此人與我,如是分別,彼得言淨。云何名淨?凡夫人行取三有生,彼如是淨。天子!阿羅漢者更無少物有異身行,不取異身、更不轉生,何處有淨?汝取彼施取,三圓淨。天子!當知何者名為三圓淨耶?所謂不得施者、受者及以財物,是三圓淨。若如是淨,彼不復淨。天子!我意在此,故如是說:『若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信心檀越施汝飲食,不憶念淨,彼世界中得言福田,彼善出家。』」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復語善住意天子言:「天子!我於彼人如出家法、如受戒法,如是為說:『若汝善男子不宿阿蘭若、不住聚落、不近聚落、不遠聚落、不住獨處、不乞食行、不請食食、不糞掃衣、不長者家取缽三衣、不露地坐、不少欲、不知足、非常知足、不遠離行、不樹下住、不房中宿、不殘宿食、不食蘇蜜。若汝善男子如是,一切頭陀功德聚集。』能行如是等法不憶念行。何以故?此慢心人如是相行。天子!若如是念:『我糞掃衣、我乞食行、我樹下坐、我憙殘食、我憙少欲、我憙知足、我宿阿蘭若、我露地坐、我能頭陀、我為他說。』天子當知,非正行法,如是法生。何以故?如此無分別彼人尚不得我,何況頭陀功德而有所得?若有所得,無有是處。如是,天子!若此頭陀功德和合修行,心不憶念、心不分別,我說彼人能說頭陀。何以故?天子!若比丘抖擻貪慾、抖擻瞋恚、抖擻愚癡、抖擻三界、抖擻內外六入,我說彼人能說抖擻。如是抖擻,若不取、不舍,不修、不著、非是不著,我說彼人能說頭陀。

「復次,天子!如是,我為彼出家人如是受戒、如是說言:『汝善男子!若如是知,非知四諦、非修四念處、非修四正勤、非修四如意神足、非修五根、非修五力、非修七覺分、非修八聖道分、非修三十七菩提分法、非證三解脫門。』何以故?天子!如是得言知不生相,不修、不證。何以故?非是不生能證念處。天子!云何而言不是憶念、不正觀察一切諸法得言念處?天子!若比丘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如是,比丘得言無住修四念處。云何而修?如是,不修——既不自修、不令他修——若如是修,得言修者;如是次第,乃至三十七菩提分法應如是知。天子!何等比丘坐禪?禪師於一切法悉無所得,彼無憶念;若不憶念,彼則不修;若不修者,彼則不證。天子!以何因緣唯有名說?謂三十七菩提分法。彼名無物,意憙因緣而生此名,一相、無相,如是而說;或說、或不說,皆如是名。諸有識知皆無所得,此實知見;若有識知,此三十七菩提分法皆無所得。」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言禪師者,何等比丘得言禪師?」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此禪師者,於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謂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禪師;乃至無有少法可取,得言禪師。不取何法?所謂不取此世、彼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皆不取。謂:一切法悉無眾生,如是不取得言禪師。天子!若彼禪師無少法取、非取不取,以是義故得言禪師。」

說是法時,會中無量百千眾生皆生疑心:「云何云何?此云何取?云何不取?如來說言:『知三解脫門得證涅槃,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證涅槃。』者,而此文殊師利童子遮菩提分法得證涅槃者,此文殊師利童子所說共如來語不相應耶?」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知彼比丘心生疑已,即問長老舍利弗言:「大德舍利弗!汝信如來說汝智慧最第一耶?大德舍利弗!於何時中無慾法證?有何法證?大德!豈不證四諦耶?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證三解脫門?」

長老舍利弗言:「文殊師利!乃至無有少法可得,若修、若證,若知、若得。何以故?以一切法不取、不生,無記空證、不空空證。」

說此法時,三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

爾時,善住意天子讚歎文殊師利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利智慧人,善說如是甚深空忍。」

文殊師利言:「天子!我非利智,一切毛道凡夫利智。何以故?毛道凡夫如利智智。何者利智?地獄利智、畜生利智、餓鬼利智、閻魔羅王世間利智、三界利智,如是利智得言利智,不知前際諸有為行。天子!毛道凡夫貪慾利智、瞋恚利智、愚癡利智,非是聲聞,非是緣覺、得忍菩薩。如是,天子!愚癡利智如是應知。」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仁戲論不?」

文殊師利答言:「不也。」

天子問言:「學他語耶?」

文殊師利答言:「不也。」

天子問言:「唯言語耶?」

文殊師利答言:「如是,如是。天子!我取言語。」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若菩薩一字、一句不動彼字、不動句義,次第問道,如實而知,不知空、不知離,知無體、知不生,如是知、若不知,非知、非解,非受、非作,是故得言唯言語句。」

爾時,世尊讚歎文殊師利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汝今已得陀羅尼,故能如是說。」

文殊師利言:「世尊!非我得陀羅尼。何以故?世尊!若愚癡人得陀羅尼,非佛、菩薩得陀羅尼。何以故?世尊!愚癡凡夫得陀羅尼。得何等法?所謂:得我、得眾生、得命、得丈夫,得斷、得常,得貪、瞋、癡,得無明、有、愛、五陰、自身、十八界、六內入、六外入,見分別不分別、無分別不分別行。如是,世尊!愚癡凡夫得陀羅尼。以取相故,分別不分別、無分別不分別行。如是,世尊!愚癡之人得陀羅尼。何以故?若法愚癡人得,則非佛得、非聲聞得、非緣覺得、非菩薩得,如是得言愚癡之人得陀羅尼。何以故?如愚癡人虛妄心取,非佛、聲聞、緣覺、菩薩。」

爾時,善住意天子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仁者若非得陀羅尼,何故懞鈍?」

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我實懞鈍。何以故?彼懞鈍行無人能知如來、聲聞、緣覺、菩薩。天子!若非懞鈍,彼人則是愚癡凡夫。何以故?以障礙故,愚癡凡夫貪著心行懞鈍黠慧。須陀洹人障礙行說尚貪心行,何況愚癡凡夫之人?如是,天子!如是得言我是懞鈍、非得陀羅尼。何以故?乃至少物我不得故。」

爾時,會中五百比丘聞此法門不能信受,生大怖畏,棄舍而去,自身將墮大地獄中。

爾時,尊者舍利弗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應當觀察此會大眾然後說法。仁說如是甚深法門,此眾會中五百比丘聞說如是甚深法門不能信受,生大怖畏,棄舍而去,自身將墮大地獄中。」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汝莫分別,乃至無有少物可得墮於地獄。何以故?以一切法悉不生故。大德舍利弗!汝語我言:『應當觀察此會大眾然後說法。』大德舍利弗!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止我見、依眾生見、依壽命見、依丈夫見,雖復供養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應、正遍知及比丘僧一切樂具,盡其形命如是供養,若聞我說如是難解甚深法門,一切世間聞不能信——謂空、無相、無願寂靜,不滅、不生,無有眾生、壽命、丈夫、無我,無常、苦法、無我——舍而不受,速墮地獄。大德舍利弗!若善男子、若善女人聞此甚深難解之法舍而不受,生地獄中;從地獄出,依止我見,雖復供養恆河沙等諸佛、如來、應、正遍知,而不得聞此甚深法。」

爾時,世尊讚歎文殊師利童子,作如是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文殊師利!如諸如來出現於世,聞此法門亦復如是;如人證得須陀洹果,聞此法門亦復如是;如人證得斯陀含果,聞此法門亦復如是;如人證得阿那含果,聞此法門亦復如是;如人證得阿羅漢法,聞此法門亦復如是。何以故?非依止我得證此法,證此法時無所得故。」

爾時,世尊即告尊者舍利弗言:「舍利弗!此諸比丘速出地獄,得證涅槃;非彼愚癡凡夫之人心有所得,墮見疑中供養如來。舍利弗!如是,彼人以是因緣當得涅槃,非是餘人速得解脫。何以故?以不聞此甚深法故。舍利弗!善男子、善女人若得聞此甚深法門,一經於耳雖不信受,墮於地獄而速解脫,非墮疑見、非有所得。」

爾時,善住意天子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仁欲與我同梵行耶!」

文殊師利童子答言:「如是,天子!我欲與汝同於梵行,以汝梵行不取梵行、不行梵行。」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若其取者,彼得言行;若其不取,彼何所作?天子!若得梵行,彼則有行;若無所得,彼何所作?」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仁此梵行為何所作?」

文殊師利童子答言:「如是,天子!我非梵行。何以故?以此梵行非梵、非行、非我、非梵行,如是得言我行梵行。」

天子讚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乃能如是以無障礙辯才樂說。」

文殊師利言:「我有障礙。云何言我有無障礙辯才樂說?何以故?一切有我、有我所者皆有分別,諸有分別皆有障礙。」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復語善住意天子言:「天子!若汝天子欲同梵行,汝斷一切諸眾生命,而不捉鐵、不捉刀塊、不捉杖等,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所言眾生,言眾生者,汝意云何?」

天子答言:「文殊師利!所言眾生,言眾生者,乃至唯有名字想取。」

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殺取我想、殺取命想、取丈夫想。」

天子問言:「仁以何物殺取命想?」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以慧鐵殺,彼般若鐵如捉、如殺,如捉不知、如割不知。天子應知,彼門若殺我想、殺眾生想,如是,名殺一切眾生。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復語善住意天子言:「天子!若汝天子十不善業道集行,一切染分平等行、非是淨分平等行,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若此染分平等,彼平等平等行。如是,我汝同於梵行。天子!汝意云何?何者染分平等?」

天子答言:「不作、不貪。」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言淨分者,是何法耶?」

天子答言:「法性、法界、真如、實際、三解脫門,此是淨分。」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汝復更能遮法界不?」

答言:「不也。」

文殊師利言:「如是,天子!以此意故,我如是說,若汝染分平等、非淨分平等行,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復語善住意天子言:「天子!若汝天子初始起心欲殺人時,汝能頭上於先打者,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言殺,殺者,是何言語?殺何物人?天子當知,殺言語者,殺貪、瞋、癡、我慢、嫉妬、幻偽、諂曲、取相、想、受,如是名殺。已說殺竟,天子應知。天子!若有禪師生貪慾心,生已能離、能令寂靜、能令寂滅,如是得言空無所有,不善、不取。如是,天子!欲心生滅,思量通達。如是,此心於何處生?於何處滅?於何處樂?於何法樂?如是觀察,貪無所得,於何處樂?彼無所得,於何法樂?彼無所得,若無所得,彼則不取;若不取者,彼則不舍;若不舍者,如是,彼則不取、不舍,如是得言離欲寂滅;如是,乃至心如是說。天子當知,如是法殺。即生即殺,如是得言初始起心欲殺人時頭上先打。如是名殺,我意在此,故如是說。」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復語善住意天子言:「天子!若汝天子於佛不染,法、僧不染,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所言佛者,汝云何解?」

天子答言:「文殊師利!如真如法界,如是言佛。」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於意云何?真如法界汝能染不?」

答言:「不也。」

文殊師利言:「我意在此,故如是說,若汝天子於佛不染,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復次,天子!所言法者,汝云何解?」

天子答言:「文殊師利!是離欲法,如是言法。」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於意云何?彼離欲法,汝能染不?」

答言:「不也。」

文殊師利言:「我意在此,故如是說,若汝天子於法不染,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復次,天子!所言僧者,汝云何解?」

天子答言:「以無為故,如是言僧;聖聲聞僧是無為僧,如是言僧。」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於意云何?彼無為僧汝能染不?」

答言:「不也。」

文殊師利言:「我意在此,故如是說,若汝天子於僧不染,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天子!若人得佛,彼則染佛;若人得法,彼則染法;若人得僧,彼則染僧。天子!若不得佛,如是,彼人不染於佛;若不得法,如是,彼人不染於法;若不得僧,如是,彼人不染於僧。何以故?以佛、法、僧非彼人得,以如是故,得言不染。

「復次,天子!若人愛佛、愛法、愛僧,彼人染佛、染法、染僧。若不得佛,彼不愛佛,則不染佛;若不得法,彼不愛法,則不染法;若不得僧,彼不愛僧,則不染僧。天子!若不染著此貪慾句、此不合句、此示句、此不實思量句、不實句、不實決定句、不離欲句,是故得言離欲寂滅。天子!我意在此,故如是說,若汝天子於佛不染、法、僧不染,如是,我汝同於梵行。」

爾時,善住意天子語文殊師利童子言:「甚為希有,文殊師利!乃能如是說甚深處,我當報恩。」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汝莫報恩。」

天子問言:「我今云何得不報恩?」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汝莫報恩。如是,天子!汝莫報恩即是報恩。」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仁不報恩?」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是,如是。我不報恩,非我報恩。」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愚癡之人作異異法、愚癡之人作異異見、愚癡之人作異異行,以作異異法、行、見故,得言報恩。天子當知,此非正行善男子也,乃至少作、或作、不作,是故得言不報恩者。如佛世尊平等說法,謂一切法皆悉不作、亦不可作,心平等不異、取不異作,是故得言不報恩者。」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仁住何法如是說忍?為住忍說?為住法說?」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非忍、非法。」

天子問言:「文殊師利!於何處住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問言:「天子!幻化人身於何處住?」

天子問言:「何處復有幻化人住?」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如真如住,彼幻化人如是而住。天子當知,若如是說,何處住說?若如是者,云何問言何忍、何法?天子當知,忍唯有名,名無住處,法不移動、亦不分別、又無處所。天子!一切眾生於何處住?於彼處住,佛如是說。何以故?如佛所說,如真如住,一切眾生亦如是住,真如、不動如,一切眾生真如、如來真如、不二真如、不異真如。」

爾時,善住意天子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言沙門那,沙門那者,是何言語言沙門那?」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謂非沙門、非婆羅門。何以故?天子!若不著欲界、不着色界、不著無色界,彼名沙門,我如是說。天子!若不漏眼、若不漏耳、若不漏鼻、若不漏舌、若不漏身、若不漏意,彼名沙門,我如是說。天子!若不依止、不依止說、不依止處、不依處說,彼名沙門,我如是說。天子!若無少心貪樂、無少處來、不傷無傷,彼名沙門,我如是說。如是句說,若非沙門、非婆羅門。」

爾時,會中有五菩薩得四禪處、得五神通。時彼菩薩依三昧坐,依三昧起未得法忍。時彼菩薩自憶宿世曾殺母來、曾殺父來、殺羅漢來,念彼殘業是故心熱,不能獲得甚深法忍——不能證入、亦不存心、依我分別——心憶彼罪不能舍離,是故不得甚深法忍。

爾時,世尊知彼菩薩心可開曉,以威神力加被文殊師利童子。爾時,文殊師利童子承佛神力從坐而起,整服左肩,右手捉刀,磨令使利,疾走向佛。

爾時,世尊即語文殊師利童子,作如是言:「汝住,汝住。文殊師利!我先被殺,極被殺已。何以故?文殊師利!久遠已來,何時有人生心殺我?若生殺心即是殺已。」

當爾之時,彼五菩薩有如是念:「一切法如幻,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丈夫、非人、摩那婆、非母、非父,非阿羅漢、非佛、法、僧,非有此逆、無造逆人。何以故?今此文殊師利童子黠慧深解,細心思量,聰明利智,諸佛所讚,得甚深忍,已曾供養過去無量億那由他百千佛來。文殊師利種種供養過去諸佛,自在智慧善能通達一切諸法,如法善說、如實而說,恭敬如來。彼捉利刀疾走向佛,佛言:『住住,文殊師利!我先被殺,極被殺已。』若少有法和合聚集,決定名佛、名法、名僧、名母、名父、名阿羅漢,有逆可取則不可離。當知彼法無體、非有,非如、非實,不生、不起,空如幻化。是故,此法無人得罪、無罪可得。」

如是如是,思量善知,彼五菩薩如是知已,即時獲得無生法忍。既得忍已,歡喜踴躍,上虛空中——去地不遠,七多羅樹——而說偈言:

「一切法如幻,  皆從分別起,
 此非決定有,  一切法皆空。
 心不實分別,  愚癡取我想,
 憶念過去世,  作何等惡業?
 過去曾殺害,  父母良福田、
 殺羅漢、比丘,  作極重惡業。
 彼惡業果報,  我應受苦惱,
 今於善人所,  聞法除疑悔。
 心不舍悔恨,  憶持大名人,
 解已覺法界,  何處無煩惱?
 佛善巧方便,  方便知牟尼,
 以何方便力,  淨眾生疑悔?
 諸法空無體,  非佛、非法、僧,
 父母不可得、  非有阿羅漢,
 非有少法殺、  亦無少法墮,
 諸法平等相,  如彼平等住。
 文殊大智慧,  已證如是法,
 手捉利刀已,  疾走向如來。
 如利刀、如佛,  彼二無異相,
 非生亦非實,  此中無人殺。」

說此捉鐵刀法門之時,週遍十方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六種震動,大地極動,世界皆起。

時彼十方諸佛世界諸佛世尊——皆悉現在現命現住——彼佛侍者各問其佛,白言:「世尊!是誰威力動此大地,世界皆起?」

彼佛答言:「善男子!有佛世界名曰娑婆,彼中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正遍知,為眾說法。彼娑婆世界有童子菩薩摩訶薩名文殊師利,於菩提道得不退轉,捉利鐵刀——智慧鐵刀——疾走向佛,以為開曉餘菩薩故。有自在力自知堪能,以是因緣令地大動。」

爾時,世尊依慧鐵刀如如法說,令不可數眾生眼淨、心解、忍生、欲行菩提。爾時,世尊以住持力,住持擁護此眾會中初始發起微少善根、虛妄分別、種種分別諸眾生等,令彼眾生不見鐵刀,於此所說捉刀法門不聞、不聽。

爾時,長老舍利弗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仁作極惡生死之業,欲殺醫師。此業若熟,於何處受?」

文殊師利言:「大德舍利弗!皆作惡業,我從生來不曾如是,不知此行於何處熟?大德舍利弗!何處幻人幻化業熟,我如是熟。何以故?以幻化人不生分別,無虛妄故。大德舍利弗!一切諸法皆如幻化。復次,大德舍利弗!我今問汝,隨汝意答。於意云何?汝有鐵刀可得不耶?」

答言:「無也。」

「汝有惡業可得不耶?」

答言:「無也。」

「有得果不。」

答言:「無也。」

「大德舍利弗!若無鐵、無業、無果報者,何處業熟?」

爾時,尊者舍利弗言:「文殊師利!以何意故如是說耶?」

文殊師利言:「乃至無有少業報熟。何以故?以一切法無業、無報、無業報熟。」

爾時,彼處十方世界諸來菩薩摩訶薩等白佛言:「世尊!惟願世尊以威神力加被文殊師利童子,令至十方諸佛世界如是說法,如我來至此佛世界。」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語彼菩薩摩訶薩言:「汝善男子各各觀察自佛世界。」

時彼菩薩摩訶薩等普彼十方各各觀察自佛世界,各各自聞自佛世界文殊師利童子音聲,各見文殊師利童子住其佛前為諸大眾說此法門,各各皆有善住意天子問此法門,各各皆有諸菩薩集、皆有天子。如是見已,得未曾有,皆悉嘆言:「希有,希有。今此文殊師利童子此佛世界安住不動,而一切處皆悉普現、一切皆見。」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為彼菩薩說如是言:「善男子!譬如幻師善學幻術,不動坐處示種種色。如是,菩薩善學般若波羅蜜幻,如幻法中乃至一切諸佛世界隨心憶念皆悉普現。何以故?一切諸法皆如幻故,如是應知。」

爾時,世尊語文殊師利童子言:「文殊師利!如諸如來出現於世,聞此法門亦復如是;如人證得須陀洹果,聞此法門亦復如是;如人證得斯陀含果,聞此法門亦復如是;如人證得阿那含果,聞此法門亦復如是;如人證得阿羅漢法,聞此法門亦復如是;聞此法門心生信解如坐菩提,聞此法門亦復如是。」

文殊師利童子白言:「如是,世尊!如空如平等、如無相如平等、如無願如平等、如真如如平等、如法界如平等、如實際如平等、如平等如平等、如解脫如平等、如遠離如平等。」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唯願世尊護此法門,後世末世五十年時於閻浮提廣行流佈,令善男子、善女人咸得聞之。」

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一切天人鼓樂出聲;一切華樹皆悉敷榮,出種種華;於此三千大千世界皆悉震動,放大光明遍滿世界,蔽日月光令皆不現。六十四億百千諸天歡喜踴躍,生希有心,住虛空中雨天華香、末香、塗香,如雨而下,鼓天伎樂,一切合掌,同聲唱言:「善說如是最勝妙法、奇妙勝法。今者,文殊師利童子說此法門我等得聞,於此世界得生人中便為再見轉於法輪。若有眾生聞此法門,有能信解、不驚怖畏,當知是人必定不從小功德來。若有眾生已曾供養過去諸佛,乃得聞此甚深法門不驚怖畏。」

爾時,文殊師利童子白佛言:「世尊!今有相現,此經法門住持不滅,能於後世五十年時於閻浮提廣行流佈。」

佛言:「如是,如是。文殊師利!今有相現,此經法門住持不滅。」

文殊師利言:「如是,世尊!實作住持,令此法門久住於世。」

佛言:「文殊師利!若三解脫門得證涅槃是實實語,此經法門後世末世五十年時於閻浮提廣行流佈是實實語。」

文殊師利言:「若世尊說非我、非眾生、非命、非丈夫、非人、摩那婆、非染、非淨是實實語,此經法門後世末世五十年時於閻浮提廣行流佈是實實語。

「若世尊說非貪、瞋、癡,非名、非色,非因、非見,非有、非有識,非身、非身記,非心、非心記,非憶、非憶念,非處、非處行,非色、非受、非想、非行、非識,非眼、非色,非耳、非聲,非鼻、非香,非舌、非味,非身、非觸,非意、非法,非欲界、非色界、非無色界,非斷、非常是實實語,此經法門後世末世五十年時於閻浮提廣行流佈是實實語。

「若世尊說非須陀洹、非須陀洹果,非斯陀含、非斯陀含果,非阿那含、非阿那含果,非阿羅漢、非阿羅漢法,非辟支佛、非辟支佛法,非如來、非如來法,非力、非無畏,非想、非識,非空、非無相、非無願,非無慾、非本性,非得、非證,非集、非明、非解脫,非彼岸、非中間、非此岸,非涅槃、非名、非無記是實實語,此經法門後世末世五十年時於閻浮提廣行流佈是實實語。

「若世尊說實無有人相應、不相應,不合、不散是實實語,此經法門後世末世五十年時於閻浮提廣行流佈是實實語。

「如是,世尊!若前如來、應、正遍知過去已說,無有少法眾生得脫——無得涅槃、非有眾生,非有法生、非有法滅,非失、非動——如過去說,如是未來、如是現在皆如是說是實實語;此經法門後世末世五十年時於閻浮提廣行流佈是實實語。

「如是,世尊!若說此法無少法說、非語、非說、非言語說,非畢竟說、非後時說、非現前說,非響聲說、非數數說非此法說、無一字說非此法說,無人現在聽、無人未來聽、無人得解脫是實實語,此經法門後世末世五十年時於閻浮提廣行流佈是實實語。

「若世尊說此戒非戒、非戒果,非三昧、非三昧處,非般若、非般若根智,非解脫、非解脫智是實實語,此經法門後世末世五十年時於閻浮提廣行流佈是實實語。

「若世尊說菩薩法中非佈施舍、非戒守護、非忍修集、非精進發、非禪決定、非般若行,非求菩提、非實行轉,非得菩提、非得力、非得無畏、非根、非正、非轉法輪,非解眾生、非言語說是實實語,此經法門後世末世五十年時於閻浮提廣行流佈是實實語。」

說此法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緣於此世界如是大動?」

世尊即告彌勒菩薩摩訶薩言:「彌勒!汝今莫作是語,少信眾生聞不能解則生怖畏。」

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如來若說,多人得力、多所利益安樂天人。」

佛言:「彌勒!過去已有七十四億那由他百千諸佛於此地處說此法門,文殊師利童子菩薩與善住意天子相隨問答論義。」

彌勒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文殊師利童子菩薩與善住意天子相隨聞此法門其已久如,於何佛所聞此法門?」

佛言:「彌勒!過去久遠七阿僧祇百千劫際,有佛出世號曰普華師子游步勝功德集如來、應、正遍知。如是,善男子!於彼佛所聞此法門。」

說此法時,恆河沙等眾生髮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彼二倍人得不退忍,彼二倍人得離垢法眼。

世尊既說此法門已,時諸比丘、文殊師利童子菩薩、善住意天子,並諸天、人、阿修羅、乾闥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

聖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下


上篇:文殊師利所說不思議佛境界經

下篇:佛說如幻三昧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寶積部目錄

【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得無垢女經

得無垢女經(一名論義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毗耶娑問經

毘耶娑問經翻譯之記 菩薩方便攝化眾生,必以大悲引邪...

阿彌陀佛說咒

阿彌陀佛說咒 那(上)謨菩(上)陀夜(藥可反,下同)那謨...

佛說普門品經

佛說普門品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諸法集要經

諸法集要經卷第一 觀無畏尊者集(總二千六百八十四頌)...

樂邦文類

樂邦文類序 昔善逝愍群生之旋復於諸苦趣也。指樂邦令...

佛說越難經

佛說越難經 西晉居士聶承遠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波...

【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佛說長者子六過出家經 宋沙門釋慧簡譯 聞如是: 一時...

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得無垢女經

得無垢女經(一名論義辯才法門) 元魏婆羅門瞿曇般若流...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法經

佛為娑伽羅龍王所說大乘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

【佛教詞典】瑜伽地五種

【瑜伽地五種】 p1244 集論七卷五頁云:依法勤修三摩地...

【佛教詞典】斷鹽

又作鹽斷。亦即禁斷食鹽。密宗行者修驅除諸毒之秘法而...

野狐狸之喻

野狐狸黑夜遁入廚房,飽餐一頓後便睡著了。睡到天亮不...

何為傲慢

唐朝有個赫赫有名的大將郭子儀,安祿山叛亂時,任朔方...

修行不是在做學問

問: 如果有人教理是懂得,但是在自己的內心覺得都是浮...

淨界法師:唯識學對於妄想的兩種分類

第六意識在受用外境時,包括了受用跟想像,也就是受用...

不去實行,你就不能證得

在學佛之後。很多道友總感覺自己所學的不夠。了解的不...

印光大師畫傳

印光大師畫傳 (1) 地靈人傑 地靈人傑 祖師出生 一八...

大安法師《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怎麼理解這句話?對...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確內涵

問: 什麼叫自性?該如何把握自性一詞的正確的內涵?...

官民關係、上下級關係怎麼處理較好

民眾就是老百姓,官員常常被稱為父母、父母官,這個稱...

嶺東第一禪——僧稠大師的故事

僧稠大師從幼年時就勤學苦讀,到青年時已精通經史子集...

讓你了解素食的營養成份

吸收足夠營養,提升生命力,最好多吃:瓜菜(例如紅蘿...

17種有毒有害的日常生活品

英國倫敦國王大學環境科學系斯蒂芬史密斯教授列舉了1...

【視頻】金剛寶懺(佛光山)

金剛寶懺(佛光山)

【視頻】佛光山早晚課(大悲咒 十小咒 心經 普賢十大願)

佛光山早晚課(大悲咒 十小咒 心經 普賢十大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