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五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五

基撰

二十七賢聖章

略以五門分別。一釋名義。二出體。三依身地。四廢立。五問答抉擇。

釋名義者。於中有二。一者列名。二者釋名。言列名者。總有二類。一者因位。二者果位。就因之中有其十八。果位之中有其九種。因十八者。即四向三果即成七種。八者信解。九者見至。十者身證。十一極七返。十二家家。十三一間。十四中般。十五生般。十六無行般.十七有行般。十八上流般。此即有學之中十八名。言無學中九。一者阿羅漢。二者慧解脫。三者俱解脫。四者退。五者思。六者護。七者住。八者堪達。九者不動。此約大乘列名。若約小乘其名少異。小乘之中即無信解見至。遂立隨信行.隨法行替前二名。若無學中無羅漢。別開不退。上來即是列名訖。言釋名者。言初果者。名為預流。預者入也。流者類也。即入聖之流類故名預流。言第二果者。名一往來。即斷六品惑從人生天名之為往。從天還人名之為來。言第三果。名為不還。欲界九品悉皆竝盡。唯有一生更不還生欲界。名為不還。言四向者。即進趣之義名為向也。四向法更無別義。言信解者。隨他言音而生信解。名為信解。言見至者。曾見之法能至於果。名為見至。言身證者。信解。見至二種聖人。至不還果身中。證得滅盡定故。轉名身證。此但轉名而不轉體。理說應雲身證滅定。由得滅定。得滅定者必具前七。故瑜伽說得八解脫。所以者何。前七解脫共異生故。異生唯得前七解脫。不名身證。滅定無心。唯身證得似涅槃法。由身證得得身證名。身謂積聚。或復依止證謂成顯。身之與證。依主.相違二釋俱得。言七返有者。人.天七返名為七返有。言家家者。從家至家故名家家。於中有四。一者從人至人。二者從天至天。三者從人至天。四者從天至人。皆名家家。其義不定。或言初果之人不重生二家。從張家死流生王家者。故言家家也。言一間者。一生或半生在名為一間。即是間隔之義。亦名一間。間者隔也。即由此生堪能障隔聖果之道。名之為間。若斷三品即三生在。若斷四品即二生在。若斷五品之時必斷六品。聖道力合如此。若斷七八品即半生在。問如何得知。答初品潤二生。中下二品各潤一生。中上品潤一生。中下二品共潤一生。下上品潤半生。下中.下二品共潤半生。問何因唯有七生。不至八。不減六。答以聖道力故。不增八不減六者業力強故。如蛇毒損人之時。行不過七步。以毒力勢故不減至六。七步者四大力故。言中般者。謂處中有而般涅槃。言生般者。謂處生有及本有中而般涅槃。言有行般者。謂加行精勤而般涅槃。言無行般者。謂速疾道不假加行而般涅槃。言上流者。從下向上而往受生故名上流。問云何名般涅槃。答言般涅槃者。謂得果義。謂般命而得羅漢故。名般涅槃。上來有學訖。言羅漢者即是應義。有其三種。如論廣釋。言慧解脫。能斷慧障未斷定障。名慧解脫。言俱解脫者。定.慧二障全俱能盡。名俱解脫。言退者。退有二義。小乘之中退失於果。名之為退。大乘之中退失禪定現法樂住。名之為退。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退失故名為退言思者。若不思惟即便退。若思惟已便不退失名之為思。言護者。若作意防護故不退失。故名為護。言住者。在平等位亦不練根。亦不退住平等位。故名為住。言堪達者。即是練根堪能進達故名堪達。不動性。是利根不進不退。名為不動。上來即是大乘釋訖。就小乘中。隨信行.隨法行。隨他言音而生信解。名為隨信行。言隨法行者。是利根自能依教而生於解。名為隨法行。

二總別出體。言總者。若有學無學。總用有為.無為為自性。言別相。於中有二。一者向。二者果。言向者。初預流向。即取四善根及見道十五心已來總是向。言斯陀含向者。總六無間道.五解脫道.六加行道。而為體性。言那含向者。總用九無間九加行八解脫而為自性。言羅漢向者。總用九地八十一無間道.八十一加行道.八十解脫道。而為自性。此約有為出體性。若取無為於理無違。上來出向體訖。言四果體者。初果總用八十一品無為。第二果總用見道八十一無為。及取修道六品無為。並取六品解脫道中頓修八智.十六行。而為體性。第三果者總用見道八十一無為。及取修道九品無為。並取第九品解脫道中頓修八智.十六行。而為體性。第四果者。總用見道八十一無為。及取修道八十一無為。並取非想第九解脫道中頓修八智十六行。而為體性。上來即是出體性訖。

第三依身地門者。於中有二。一者依身。二者依地。言依身者。四果四向於三界中何界初起。九地之中於何初起。答前之三果.三向。唯於欲界身初證初起。第四果通三界身。第四果向初起唯欲.色。若約地論前之三果向唯一地起。謂欲界地。其第四果通九地。第四果向準果應知。釋依身訖。言依地者。前之二果唯初未至心。若那含果初未至.及根本。若羅漢果通九地心。八根本及初未至即九地成。即出依身地訖。

言第四廢立者。問於何果中。而立信解.見至.及身證耶。答信解.見至。即是隨信行。隨法行。轉至前三果中若向若果。立為信解.見至。若第三果中為身證。問信解.見至此二何別。答信解是鈍。見至是利。由隨信解轉名信解。由隨法行轉成見至。故二差別。問於幾品惑盡建立四果。答要斷三界見所斷惑盡故立初果。謂斷欲六品建立第二。若斷欲界九品皆盡而立第三。三界見.修總盡而立第四。問何處建立七返。答約業而立。謂七生之業而立七返。此約多而言。非無四.三等生數不遮止。問於何處而立家家。答約生約惑而立家家。言約生者。謂二生.三生。言約惑者。若斷三.四品。彼對治餘二.三。是說名家家。問何故但於三生.二生而立家家。答夫論於業還皆由惑潤。潤生之義略有二種。一者總。二者別。言總者。前之三品以潤四生。中之三品共潤二生。下之三品共潤一生。言別者。就初三中。初之一品以潤二生。次有二品各潤一生。中.上品潤一生。中.下二品共潤一生。後下三品共潤一生。於中有異。初之一品獨潤半生。次有二品共潤半生。約此義邊。即有損生之義。若斷三品即有三生。即損四生業也。餘有三生在。若斷四品即有二生。謂第四品獨潤一生故。若約四生立家家者。即逆流生之失。若斷三品即盡四生之業。是故不得約於四生。若斷四品即損五生之業。若斷五品必斷第六。問何故如是。答以近果故更無遲住。問何故但於三.四品而立家家。不依斷一.二品而立家家。答惑品力等。聖道齊同。若斷二品必斷第三。同上品故。一入斷盡無出觀義。問上之三品齊不出即斷。中品三品齊亦應入斷。問於何處建立一間。答那含向中斷七.八品。唯一來生而立一間。問於何處而立五種般。答於那含中立。問上流有幾種。答有其三種。一者全超。二者半超。三者遍沒。言全超者有其二類。一者樂慧上流。為初禪死直生五淨居。是樂慧全超。二者樂定全超。為初禪死生於非想。皆於初禪死。隨其諸地而斷受生。言遍沒者次第而生不得超隔名遍沒。其餘那含如釋名中述。問何故建立羅漢。答對四果說。

問何故建立慧.俱解脫。答由除定.慧二障亦立二種云何慧解脫。謂已能證得諸漏永盡。於八解脫未能身證具足安住。是名慧解脫。此義意說。障有二種。一煩惱障。能障聖慧不得應果。二者事障。就勝而說。唯異熟生喜.樂.捨受有下劣障。於上等至不肯進求。所知障攝。此人唯能斷初障故慧縛得脫。慧謂簡擇。離縛故名解脫。慧所有脫名慧解脫。又諸阿羅漢得滅定者名俱解脫。由慧定力解脫煩惱解脫障故。問何故建立餘六種羅漢。答約種姓別立六有別。

第五問答抉擇。問九地之中俱有其惑。何故但於欲界之中而立三果。答欲界具三性三受。煩雜多生立多果。上界唯定地。無多煩雜。不立於多果。問四果中有其二種。一取有為。二取無為。此二何勝。答取有為勝。以彼者是其進取之義。無為之法義何有進取。以無為無進取故。前解為勝。問無間.解脫何道立果。答但於解脫道中而立果。以解脫道得果周圓而立於果。問何故但取解脫耶。答得果捨向得勝捨劣。唯有解脫道。又解脫道能證無為。是以取之。問向中何故不取見道無為。果中即取斯何意。問立果之中。云何名入八智十六行。答取上下八諦智。言十六行者。即取苦.空.無常等問欲經生那含將命終。得果之義不。以彼經生必不生上。以斷惑盡。無由生欲界。答有其二解。一解雲。約那含身上必定得果。必無命終。第二解雲。問何故聖人不生中間禪。及不依彼而得聖道。答無多勝用。不依彼心。又多障難故不生彼。問初未至何界所攝。問身證與俱解脫何別。答因果二殊。身證者是因所攝。俱解脫者。是果所收。問且如初果即是第二果向。此有何別。答雖得初果而未進斷修所斷惑。但名住果不名向。若得果已進斷修所斷惑。隨其所應是向所攝。問頗有是向亦是果耶。頗有是果亦向耶。答有其四句。有果而非向。謂中間二果不進斷位是。有向非果。謂初果向是。亦向亦果。謂中間二果進斷位是。非果非向。反上應知。問潤生下上一品獨潤半生。中下二品共潤一半生。如何斷欲第八品而立一間。問中般那含取何中有。答但取欲界死生於色界。取此中有不取餘者。問何故如是。答欲界還生欲界。二性煩雜故。色界生色界。一性無厭。色界生無色。無其中有故。問賢聖有二十七。何故諸處但說四果。答有五義。一者捨已曾得。二者得未曾得。三集斷行故。謂集諸無為斷諸煩惱。四者頓得八智。五者頓修十六行。具此五義故立四果。亦無妨難。

大乘蘊界處義

蘊界處義。五門分別。一辨名。二出體。三廢立。四百法相攝。五十性等分別。

釋名者。初釋新舊名。後釋義名。梵雲塞建陀。唐言蘊。舊譯名陰(於禁反)。此陰是蔭覆義。若言蔭者梵本應雲缽羅婆陀。桉陰音應以於今反。陰陽之陰也。近代諸師競作異釋。或云澹聚名澹陰。此釋不然。然依醫方說澹飲不言陰。更有異釋不能具述。若言陰氣是萬物所藏。即是聚義藉喻為名。粗可通途。然非正目。今名蘊。或翻為眾。故法華雲五眾之生滅。此亦不然。若言眾者。梵本應雲僧伽。或翻為聚。此亦不然。若言聚者。梵本應雲曷羅陀。又言處者。梵雲阿野怛那。舊翻為入。此亦不然。若言入者梵雲缽羅吠舍。舊經亦有譯為處者。如空無邊處等.阿練若處。竝與今同。梵雲馱都。唐云界。有譯為持。偏據一義非盡理也。釋義名者。俱舍雲。聚.生.門種族。是蘊.處.界義。蘊是聚義。可聚十一種義。故中邊雲。非一.及總略.分段義名蘊。彼論釋雲。一非一義。如契經云。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劣.若勝.若遠.若近。如是一切略為一聚。說名色蘊。由此聚義蘊義得成。俱舍釋雲。於此經中。無常已滅名過去。若未已生名未來。已生未謝名現在。自身名內。所餘名外。或約處辨。有對名麁。無對名細。苦集染污名劣。不染名勝。去來名遠。現在名近。乃至識蘊當知亦然。二總略義。如經言。如是一切略為總聚。三分段義。如經言。說名色蘊等。各別安立色蘊等相故。由斯聚義蘊義得成。俱舍雲。和合聚義是蘊義。此依內明釋。二雲荷負重擔義。如世間說肩名蘊。物所聚故(此依俗釋)。三雲可分段義是蘊義故。世間有言。汝三蘊還我當與汝(此依聲論釋)。桉俱舍三解。與中邊非一及總略分段義名蘊。其意同也。又釋蘊有二義。一是聚義。二是滅義。故毘曇雲。陰是聚義。舊云十二入者。是殺義。今雲處者是出生義。出生六識之門處故。十八界者。俱舍雲。種族義是界義。大乘釋名。種子義名界。故中邊雲。非一.及總略.分段義名蘊。能.所取.彼取種子義名界。能受.所了境用門義名處。

二辨體者。其五蘊性唯是有為。以積聚故。俱舍論雲。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又毘曇雲。陰是死法。唯攝有為。三性之中依他性。談有法故非遍計所執。通無漏故亦圓成實。五法之內。體即前四。唯除如如。十二處.十八界。通以有為無為為體。總攝五法及以二性。除遍計所執性。以無體故。

三廢立者。有二門。一總廢立三科。二別廢立五十二等。總者俱舍雲。愚.根.樂三故說蘊.處.界三。彼自釋雲。或愚心所總執為我。或唯愚色。或愚色心。又根亦有三。謂利.中.鈍。樂亦三種。謂樂略.中及.廣文故。如其次第世尊說為蘊.處.界三。瑜伽第九廢立離合三科頌云。隨增說我事。為依.此所行。生.持.分廣略。無別根.所緣。以上總廢立訖。釋此頌文下自當悉。

二別廢立者。隨增說我事者。廢立五蘊也。對法雲。何因蘊唯有五。顯五種我事故。謂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說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體事。如其次第配釋五蘊不減不增。又俱舍雲。隨麁.染.器.等.界別次第立。此亦是廢立。亦是次第先後。論雲。色有對故諸蘊中麁。無色中麁唯受行相。故世間說我手痛言。待二想麁。男女等想易了知故。行麁過識。貪.瞋等行相易了知故。識最為細。總取境相難分別故。或從無始生死已來。男女於色更相愛樂。此由耽著樂受味故。耽愛復從倒想生故。此倒想生由煩惱故如是煩惱依識而生。此及前三皆染污識。由此隨染立蘊次第。或色如器。受類飲食。想同助味。行似廚人識喻食者。故隨器等立蘊次第。或隨界別立蘊次第。謂欲界中有諸妙欲。色相顯了。色界靜慮有勝喜等。受相顯了。三無色中取空等相。想相顯了。第一有中思為最勝。行相顯了。此即識住。識住其中。顯似世間田種次第。是故諸蘊次第如是。由此五蘊無增減過。處界次第頌云。

前五境唯現。四境唯所造。餘用遠.速.明。或隨處次第(恐繁不能別釋)。依對法論第一廢立十八界雲。由身.具等。能持過.現六行受用性故。釋雲。身者謂內六根。具者謂外六境。過現六行受用性者。謂六識。能持者。謂六根.境。能持六識所依.緣故。過.現六識。能持受用不捨自相故。當知。十八以能持義故說名界。問何因處唯十二。答唯由身.具。能與未來六行受用為生長門故。所言唯者簡六識也。

第四以蘊處界。與百法相攝。於色蘊中攝十一種色。受蘊攝遍行中受數。想蘊攝遍行中想數。行蘊攝相應心所四十九法。及攝不相應行二十四法。合七十三法。識蘊唯攝心法八種。總攝九十四法。唯除六無為。故俱舍雲。蘊不攝無為義不相應故。十二處攝者。內五處外五處攝十種色。意處攝八識。法處攝四類法。所謂色法法處所攝色有五種。是相應法有五十一。不相應法二十四。無為法有六。合有八十六法。十八界攝者。唯開意處立六識界。餘竝與處同。

第五十種蘊等分別。雖無一處具說。總究諸論亦可具立一無漏善蘊。二加行善蘊。三生得善蘊。四不善蘊。五有覆無記蘊。六異熟無記蘊。七威儀無記蘊。八工巧無記蘊。九變化無記蘊。十自性無記蘊。一無漏色蘊。有說唯有定所生色色蘊少分。無五根等。正義皆具涅槃經言。捨無常色獲得常色等。勝鬘經云。如來妙色身。佛地經言有五種法攝大覺地。唯識第十.佛地論雲。如來功德蘊.處.界攝。如是等文誠證非一。不能煩引。下皆准知。故五蘊法皆通無漏也。於百法總有七十法通無漏。第一心法八識是識蘊性。第二心所法。有二十三通無漏。謂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不定二謂尋伺。第三色法有十一。謂五根五境.及法處攝聖所愛戒.並定自在所生色。不相應行取二十二。除無想定.無想事。除異生性取非得。若取異生性唯有漏。第五無為有六。竝唯無漏。以依真如假立故。對法雲。

空.非擇滅.勝義無記者。亦隨轉門。二加行善五蘊。有五十二法。心有六除七八識。因中唯無記故。至轉依位便無漏故。第二心所有法有二十五。遍行.別境各五.善有十一。不定有四。第三色法有三。以色.聲二表加行善心發故。及定共戒並一分散無表。是加行善故。第四不相應行法有十八法。除命根.同分.無想天.併名句文身對法雲。五蘊一分是善。又云。加行善者。謂依止善丈夫聽聞正法。修習淨善法隨法行。五十四雲。威德定色亦通有漏。此等總說因聞慧等所發身語。定境色等為色蘊性。故通五蘊。三生得善五蘊。總四十九法為性。色蘊中三。謂色.聲.表.並法處散無表一分。心所法二十四。遍行.別境.善十。除輕安。及四不定。不相應十六。除命根.同分.三無心.及與名.句.文身。識蘊中取六識。除七.八識。故對法雲。生得善者。即前所說發起善身語等。由先串習感得如是報。乃至廣說。與信等俱任運起故。此意即說。宿習為因。生得善心所發身語為色蘊性。四不善五蘊者。以六十五法為性。色蘊唯三。謂色聲二表.並法處不律儀無表。心所法中四十。遍行.別境.並煩惱六.隨煩惱二十.不定四.識蘊中取六識。除七.八二識。不相應中取十六。謂得.非得.四相並後十。五有覆無記五蘊。有五十四法。色蘊唯二。謂身.語表。梵於釋子執手行誑故。心法有七除第八識。餘七通有覆故。心所有法二十九。謂遍行.別境.及根本煩惱五。除瞋。隨惑有十一。除忿等七.及無慚.無愧二。不定中取三唯除悔。不相應法取十六謂得.非得.四相.及後十。對法第四雲。若欲界系分別煩惱隨煩惱。是不善。若任運生一切煩惱。發惡行者亦是不善。所餘皆是有覆無記故。五蘊一分是有覆性。不善五蘊准知。六異熟無記五蘊。色蘊有十。謂五根境。唯除法處色彼非異熟故。對法雲八界八處是無記者。約全分說。今取色聲據容有說。聲通異熟。依菩薩地。常行愛語如語諦語故。感得大士梵音聲相。同餘相好通異熟故。聲屬第三.第五轉者。隨轉小乘聲非異熟故。色蘊十皆通異熟。心法通七識。唯除末那。心所有法取十一。謂遍行.別境.並不定中取眠除餘三。不相應法取二十二。唯除二定。第七威儀路五蘊者。對法雲。謂懷非染非淨心所發威儀路有三十九法。色蘊中有四。謂色.香.味.觸。心法中有五。謂意識緣發威儀。眼.鼻.舌.身.四識緣威儀。以聲非威儀故不說耳識。若第八識緣四塵故得名緣威儀。薩婆多更立似威儀心。即總有六識。為威儀路識蘊也。心所有法有十四。遍行五.別境五.及不定四。不相應法有十六。謂得.非得.四相.及後十。第八工巧處五蘊者。對法雲。謂懷非染非淨心所起工巧處。是無記性法有四十二法。色蘊中有五。身工巧四塵性。語工巧即是聲。心法取七識。唯除末那。發工巧第六意識。緣工巧五識及第八。心所有法取十四。遍行。別境.及不定四。不相應取十六。得.非得.四相.並後十。第九變化無記五蘊者。瑜伽第三說。變化有二。一善。二無記。說定境色亦通無漏。五十三說。若依勝定於一切色皆得自在。諸定加行令現在前。九十八說。神通不能變化四事。謂根等。由此。但有法處色.聲.香.味.觸五。為色蘊性。若為利樂便是善性。初二門攝。瑜伽雖說欲界亦有諸變化此通三性。生得變化非是通果。設無記者異熟生攝。此變化蘊有三十五法。色蘊取五塵。兼取法處色。心法唯取一。謂第六意識。心所有法有十二。謂遍行.別境.並不定中尋伺。不相應行有十六。得.非得.四相.並後十。第十自性無記五蘊。有四十七法。色蘊中有五塵即外器世界。及長養五。既非四無記。是故名自性。心法唯取二。謂第六七兩識。心所法有十。謂遍行別境二乘起法執不障彼果。故非染污。是自性無記。不相應行有十六。准前應知。依瑜伽第三。說無記有四。無此自性。唯識亦說。法執不障二乘故異熟生攝。准瑜伽六十六。說無記有五。初四如前。更加第五自性無記。謂諸色根是長養者.外諸色處.非異熟等之所攝者。皆名自性無記。除善.染.色處聲處。桉此文唯說色蘊是自性無記性。不說四蘊通自性無記。今解四蘊亦通自性。如二乘等所起法執。是異熟生亦名自姓。然異熟生有二種。一是業感。二是從生。所以本地第三說四無記已攝自性盡。六十六中開第五者。以從生者體非異熟立為自性。前後二文不相乖返。故五蘊法竝通自性。諸師於此闕而不論。後學之徒遂無憑據。

極微章

略以三門解釋。一辨眼緣。二釋違難。三說勝利。

一辨眼緣者。一肉眼。業等所生故。二天眼。修方便起故。此二皆是色蘊眼根。三慧眼。四法眼。此二皆是無漏慧根。五佛眼。即前四故。下六通中當廣分別。五十四說。除肉天眼所餘眼用一切極微為所行境。以彼天眼唯取聚色中表上下前後兩邊。若明若暗。必不能取極微處所。由極微體。以思分析而建立故。天眼尚不能。況乎肉眼。

二釋違難者。花嚴經說。菩薩能知無色宮殿若干微塵成。第五十四雲。略說極微有十五種。五根.五塵.四大.並法處實色。如是等教處處非一。極微無者彼如何通。雖無真實極微體性。如慧所析彼量亦成。說知彼極微如所析量故。五十四說。非集極微成麁色故。成唯識說。諸識變時。隨量大小頓現一相。非別變作眾多極微合成一物。瑜伽亦說。由諸聚色。最初生時全分而生。最後滅時不至極微。中間盡滅猶如水滴。此即意顯如熱釜水煎。微滅時不至邊際諸色頓盡。長讀上文。又翻解此。諸色頓滅不至極微而即滅盡。非如水滴微至邊際。諸色終滅猶不至邊。況有真實極微可見。故但知慧之所析。又有體用中最極小者。所謂阿拏。說此名極微。此復何失。

三說勝利者。既無極微。說有何義。五十四有五勝利。謂由分析一合聚色安立方便。於所緣境便能清淨廣大修習。又能漸斷薩迦耶見。斷諸憍慢。伏煩惱纏。及能速疾除諸相執。此中意說。修法空觀。要析諸色。先至極微。斷諸煩惱。後入空故。由是大義故說極微。能析彼心何人所作。何諦所攝。皆別思之。

勝定果色章

略以三門分別。一凡聖起。二境多小。三大種生。

一凡聖起者。有義此色通凡聖起。五十四言。心自在轉微細性者。謂色無色二界諸色。如契經說。有平等心天。曾於人中薰瑩心故。隨此修力住一毛端空量地處。展轉更互不相妨礙。又阿含雲。無色諸天淚下如雨。佛邊側立。如是等證處處皆有。彼處既說上二界天現身住此。復言此色亦通有漏。引教如前。故知凡聖皆能現起。顯揚唯說諸佛菩薩。據大威德勝人說故。豈二乘等亦不能變。無色界天許雨淚故。瑜伽又說雖非出世定之所行。然由彼定增上力故有能現者。彼說聖者具有世間出世間智。顯非出世智之所行。非簡異生不能現起。故知此色定通凡聖。有義此色非異生起。顯揚十八說法處色十二相中。唯言諸佛菩薩等變。此瑜伽又說離非出世定之所行。然由彼定增上力故。有一能現。尚非一切聖者能起。況諸異生。六十五說。要具威德極靜定心。方能為緣生此定色。亦非不具大威德心。及不定心。所緣境界。豈異生類能獲威德極靜定心現起諸色。又言此事不可思議。若異生起應思議攝。由此唯聖非凡所起。然瑜伽論三十三說。諸聖神通隨所變事。隨所作事。隨所勝解。一切皆能如實成辦。無有改異。堪任有用。非聖神通不能如是。猶如幻化唯可觀見。不堪受用。故前解是。

二境多少者。五十三說。勝定果色於一切色皆得自在。又顯揚論第四卷說初勝處雲。若勝若劣者。謂淨不淨色.聲.香.味觸之所攝色。由如是等諸教誠證。故知此色若假.若實。有漏.無漏。皆具五境。八十九說。變化不能為四事。謂業果.心.心所.及根。故餘一切皆能變化。六十四說。勝定果色當知唯有顯色等相。於彼香等生因闕故。及無用者。此言意顯。異生定前加行因劣故。不能變化香.味等色。設復變之無彼實用。非諸聖者。又有漏定勢力微劣。唯能變起色.聲.觸三。香.味無前加行因故不能變起。設變無用非無漏心。又二乘不能變起香.味二種。非諸菩薩。又以欲界為本質者。具有五境。以上界色為本質者。無香味二。上界地無種子.所託二種因故。又變欲界具有五種。變色界境但唯有三。隨有無故。設託變彼亦無實用。本質無故。若定果色不變香.味。花嚴經說。菩薩鼻根聞無色界宮殿之香。法花經云。持此經故。光音.遍淨。乃至有頂。初生退沒聞香悉能知。彼界異熟先無香.味。若非定果此是何香。非獨變香而不變味。故知定果通香.味等。法花論雲。此是智境。鼻根知故。諸根互用。不可說言六十五說威德定色雖不與彼十有色處自相相應。然得似彼自性顯現。眼等五根既無相用。香.味二法其用亦無。色聲觸三有實用故。根為識依。所變之根識不依止。可無實用。香味不爾。其用寧無。香.味.色觸其類同故。似根但是色等五攝。如前道理既廣成立故。定果色定具五境。香積佛界定具五故。

三大種所造者。五十四說。勝定果色。若依此係定。即由此係大種所造。又說此色勝定力故先起大種。然後造色變異而生。又說此色不依大種。然從緣彼種類影像三摩地發故。亦說彼大種所造。非依彼生故名為造。六十六雲。問世尊說有無見無對色。當言何等大種所造。答若彼定心思惟欲界有色諸法。影像生起。當言欲界大種所造。思惟色界大造亦爾。顯揚論十八說法處色有十二相。第五色相非實大生。雖此五文作諸異說。今詳造義莫過三種。由彼所緣親疎大種唯二類故。一者觸處業等所生本四大種。此通身根.身識.俱意.第八識境。二者法處定果大種。此唯定意第八識境。通或五識境。前通異熟長養等流。後非異熟。前唯欲色二界所繫。或通不系。後通色界無色界系及與不系。五中初文依後大造。隨能緣定處所繫故。此言系者。是攝屬義。非繫縛義。不爾無漏應非大造。隨所攝屬。何等至中大種造故。前第二文義亦同此。謂由勝定。先變大種。後造色生。即隨能緣定地大造。隨定前因。及義說彼大種先起。實俱時故。此大通造三識之境。亦許定力先起定果本識等境大。後造生故。或此文說依初大造。定先擊起觸處大種。後造生故。前第三文依初大造。雖定亦變大種親生。初變色境要託觸處。法處方起故。說本質大種所造。定大種劣不說依起。然非本大親實能生。親能生者.定大種故。前第四文義亦同此。隨所思惟本大造故。顯揚意說。非實觸處大種親生。說非大造。非定中者。若初大種通三識境。大種皆能造後定果色。相依而有成造義故。是疎遠造非親近造故。若後大造通三識境。俱能為依起造色故。是親近造。非疏遠造。若依初造。或以下大種能造上色。或以有漏能造無漏。或以自處能造他處。若依後造唯自類造。非他能造。唯以有漏能造有漏。唯以無漏能造無漏。唯以自處還造自處。皆唯自類。一切非他。設有諸處互造不同。據理尋文未踰此二。有義大造總應立三。亦有不依本質定果得成造。故前初文說隨所繫定大種造者。此依依處大種所造。如依此處入彼定時。不杖本質。先定期心不變大種。彼所造色豈無大造。即隨所依床座等物。或所依身大種所造故。應別立第三依處。雖無加行。然以理攝。即觸處大。二大種中初大種攝。神通勢力。如瑜伽六十二說。修之方便初起何身.異界相緣。如是等義如唯識疏別章等說。

◎十因章

十因。略以十門分別。一辨名。二總別出體。三三種十因互辨寬狹。四明廢立。五依十五處立。六明得五果。七與四緣相攝。八與二因相攝。九三性。十因互明通局。十問答分別。

第一辨名中有二。初列名。二解名。別名者故為頌曰。隨.待.牽.生.受。發.定.事.違.不。攝受.六依生。餘各一處起。初列名可知。

二釋名者。就十因中總有三類一有三個通持業依主。二有一個唯依主。三有六個唯持業。言三個者。謂隨說.引發.定異。若隨是所隨是見聞等。說是能說。即是隨之說名隨說因者。依主釋。若隨亦是能隨者。即是亦隨亦說名隨說者。持業釋也。若言發是果名。引者是因。發之引名引發。依主釋也。若發亦是因者。亦引亦發故。名引發者。持業釋也。若異是果。定者是因。異之定名定異者。依主釋也。若二俱因亦定亦異。名定異者。持業釋也。言一依主者。謂同事因。事是果同是因。事之同名同事。依主釋。自餘六因皆持業釋。亦觀亦待。乃至不相違者。皆持業也。若言隨說因等者。十種皆持業釋。隨說即因。乃至不相違即因故。問相違即因者。豈滅亦有因生耶。答不然。但與黃葉為因。不與已滅青等為因。即是能相違即因故。名相違因。相違果者謂黃葉是。

第二出體中有二。初總。後別。謂由法故有想。想故有名。名故所起語性能詮辨諸法。名隨說因。以聲為性也。若所觀待有四句。能所受性即是遍行中受數。觸.想.作意.思。無此五位差別能故非也。觸雖有此能。而方此受非是領納。唯此受有此五位能及能領納。獨名領受性也。若待所受有能受。受性唯受數。所受中通一切法也。若待能受有所受者。即能受唯受性。所受中通有為無為。餘有通故。若所受待所受一種。若以能受待能受者亦相似也。其牽引因者。種子遠有牽果之能名牽引因。即用有漏.無漏.三性.內外.種子為體。若此種子為潤已去。俱為生起因性。若疎緣相攝受令果得起。唯除種子疎緣法體。其引發因者。若種.若現.漏.無漏.三性相依。依引中等為體。若定異因亦以此法等為體。前界寬性狹。後界狹性寬。同事者始從觀待終至定異。同辨一果。即以前法為體。若相違因得有違緣為性。不相違者於生.住.成得。俱不為障一切法為性。此中總出體也。

第二別出體者。別有三種十因。所謂清淨.雜染.無記也。且清淨者。以無漏善聲為隨說因體。觀待因即以清淨位中受性為體。所有種子為生起牽引二體。無漏見等疎相攝。六依處為體。其無漏種現為引發因體。若無漏種子及現行為定異因體。始從清淨觀待終至定異因。竝以此法為同事因體。諸雜染法清淨法家相違。於生.住.成.得事中。不相障礙無漏法者。為不相違因體也。第二雜染十因者。若薩婆多聲通三性。以是業性。即大乘宗聲唯無記。以是報故。若依表業性。假名善惡也。即以此不善聲為性。觀待因者。待苦受有樂受者。或待惡知識。於是待所受。有能受也。無明等七支名牽引因。愛.取.有三支名生起因。由於根.境疎相攝受名攝受因。下界引上三品相生。若種若現為引發因體。定異因者。能招得自界等果為體。初從觀待終至定異。俱共得果名同事因。若無漏法等。是雜染法家相違。於生.得成.住中不相障礙。即名不相違因也。第三無記十因者。無記聲為隨說因性。若取外麥等為無記法。唯有依主釋。亦持業也。待足有往來等。名無記法觀待因。穀種子等未潤已前名牽引因。若潤已去名生起因。水土人功等相助名攝受因。依種生莖等已去名引發因。若麥定生麥不生豆等名定異。始從觀待。終至定異。同招一事果名同事因也。其霜等是禾相違因。於生住等不相障礙名不相違因。

第三三性互辨因果寬狹者。於十因中。且清淨者。若清淨之隨說因者。因體通三性有漏無漏有為。其果唯無漏有為。無為善性也。若清淨法即隨說因。因體唯有為.無漏.善性也。果通一切法也。觀待因者。若清淨法之觀待因。因體通三性.有漏.無漏.有為.無為也。果唯無漏。通有為.無為唯善性也。若善清淨即觀待因。因體通有為.無為。唯無漏。定是善性也。果法通三性。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於中四句。若待所受有所受者。如待前理有後理起。因果性等。若待能受有能受者。如待見道有修道者。因果性同也。若待所受有能受者。如緣真如理。果因性等。因唯無為。若待能受有所受者。依現行見方得此理。因是有為。果皆無為。餘同也。言牽引.生起二因者。唯得清淨法即牽引.生起因。因果性等。唯有為相無無為。唯無漏.唯善性。無有不善.及無記。若據有為。無漏。遠望攝無為果。彼既是疎。此因親不取也。攝受因者。若清淨之攝受因。因體通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有三性。果體唯無漏非有漏。通有無為。唯善性也。若清淨即攝受因。因體通有為無為。唯無漏唯善性也。果性唯無漏。通有為.無為.唯善性也。若據平等智攝起染污末那。何妨果法亦通有漏。有三性然。言引發因者。若清淨法之引發因。因體通有漏.無漏。唯有為.唯善性。以論言同類勝品引故。既言於勝品亦得為因。何妨三性俱能引耶。果法唯無漏。通有.無為。定唯善性。若清淨法即引發因。因唯有為.無漏.善性。果唯無漏.有為.無為.唯善性也。言定異因者。若清淨法即定異因。因唯有為.無漏.善性。果通有為.無為等。若清淨法之定異因。因唯有為。果是無為同事因者。若清淨法之同事因。因體通三性.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也。果法唯無漏。通有為.無為.唯是善性也。若清淨法即同事因。因體唯無漏。通有為.無為.唯善性也。果法唯無漏。通有為.無為。唯善性。若能同辨相。得末那識起。果法何妨通三性也。言相違因者。唯得有清淨之相違因。不得有持業也。因體通二性。不善.有覆無記故。若總言之。何妨亦通三性耶。唯有為非無為。唯有漏性也。果法通有為.無為。唯無漏.唯善性也。言不相違因者。若清淨之不相違因。因寬果狹。若清淨法即不相違因。因狹果寬。准前釋也。第二雜染十因者。若據實義。唯得有雜染法之隨說因。何以故者。以大乘中聲非善惡性。若從表故假得通善惡性。由此道理亦有二釋也。若雜染法之隨說因。因體通三性有漏無漏。唯有為。果法通三性。唯有為.唯有漏。若雜染即隨說因者。因體通三性。唯有漏.唯有為。果法通一切皆得。若據展轉義。亦得緣真如故。觀待因者。若雜染法之觀待因。因體通三性.有漏.無漏.有為.無為。果體通三性唯有漏.唯有為也。若雜染即觀待因。因體通三性。唯有漏.唯有為。果體通一切皆得。此是總說。若別說者。此有四句。若待所受有能受。因體通一切。果法唯有為.有漏通三性。若待能受有所受。因體通三性唯有漏.有為也。果法通一切皆得也。若以能受待能受者。因果性同也。其中有別如理應思。大乘中既無不善色等。即無所受待所受也。若據表業。始從足骨待踝骨等。因果性通。於理何失。其牽引.生起二因。俱是持業也。因果性同故。若據業能引識等五果起。少有雜染法牽引因。因體通二性。唯有為.有漏.果唯無記.唯有漏.有為也。言攝受因者。若雜染法之攝受因。因體通三性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也。果法性同前。若雜染法即攝受者。因體通三性。唯有漏.有為也。果性通一切也。言引發者。若雜染法之引發因。因體通三性。唯有漏.唯有為。非無為也。果性同前也。亦可無此釋也。若雜染法即引發因者。因體通三性。唯有為.有漏.果法通三性。有漏.無漏.唯有為也。若據因有漏善法斷證離系果。何妨果法通無為耶。言定異因者。若雜染法之定異因當須分別。若據無記為果。果法唯無記.但有為.有漏。因體通善.惡二性。唯有為.有漏。若三性為果者。雜染法即定異因。因果俱通三性。唯有為.有漏也。言同事因者。若雜染法之同事因。因體通三性。有為.無為.有漏.無漏。果法通三性。唯有為.有漏也。若雜染即同事因。因體狹果性寬也。言相違因者。唯得有雜染之相違因。因體通有為.無為。唯無漏唯善性也。其果即狹。言不相違者。若持業釋。因體狹果體通一切。若依主釋。果狹因寬也。

第三無記法十因者。若取外法名無記法。唯得有無記之隨說因。因體可通三性。因中表故。顯果上實無記極成。因通有漏.無漏。唯有為也。果體唯無記。唯有漏有為。言無記即因者。若據內聲性是無記。名隨說因者。即有無記法即隨說因。因體唯無記.唯有漏.唯有為。果通一切。風聲等是能詮者。何妨外法有即因耶。言觀待者。於中有四句。若所受待所受者。即所待為因。能待為果。果因性等。以因顯形待水等。形等為因果故。若能受待能受者。即因果等。性亦同故。以俱受數為觀待因。若依此義。外法無此句也。若依待所受有能受者。所受是因。是無記法。即因體唯無記.唯有為.有漏。果性通三性。唯有為非無為。通有.無漏唯心心所法觸受數也。若待能受有所受者。因體有為.通有漏.無漏有三性。果性唯無記.唯有漏.有為.唯色法也。若無記之觀待因。因體寬果性狹。若無記即觀待者。因性狹果即寬也。其牽引.生起二因。唯得有無記法即因。以取外麥等種子假故也。言攝受因者。若無記法之攝受因。唯得有二依。謂作用士用。因通三性。唯有為.有漏。果唯無記.唯有為有漏也。若無記法即攝受因者。因果性同也。其引發因者。唯有無記法即引發因。因果性同。言定異因者。亦只得有無記法即定異。果因體等。言同事因者。若無記法之同事因。因寬果狹。准前可解。若無記法即同事因。因狹果寬。言相違因者。唯得有無記之相違因。因果性同也。若據雪等是外無記。何妨亦有無記法即相違因。因果體等也。言不相違因者。若無記之不相違因。因體通一切。果唯極狹。若無記即相違因。因果性等。

第四廢立者。問何故十因耶。答略有六別。

五果義

略以十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廢立。四十因二因得。五四緣得。六十五依處得。七三乘因果具幾。八有為無為有漏無漏等分別。九見所斷等分別。十問答分別。

三廢立者。果是成辦義。要有法是。無法非也。因之所剋有二種果。一無為果。二有為果。無為果名離系果。有為果名增上果。無為無多差別故。更不分別。有為有差別故。復應建立。有因與威勢不障礙而得者。但得增上之名。有因勝取與而得者。於中有因總假者之所得。有因別法之所得。總假者之所得名士用果。餘別法所得亦得士用果者。以別從總相似為名。於中依總立。別法之所得。復有二類。一者同性。二者異性。異性者名異熟果。同性者名等流果。無為果要斷隨眠之所得勝故。餘非擇果.六行所得等但增上果。若非勝招致者但名增上。勝者名士用等。是故五果不增不減。又顯因類眾多可分十種。果眾難剋合立五果。此依聖教。無說增上及士用果通無為處。故作此釋。又解。因之所得不過有法。謂有為無為。無為無多差別。唯有一性。故立一果名離系果。諸有為法有多差別三性不同。其同性所得名等流果。異性所得名異熟果同性得中。然據勝力所牽之果名等流果。故同品與同品.勝品二俱為因。非為劣因。異性之中因體殊勝。果相顯現名為異熟。故無記性望善惡法。善惡法中。自互相望皆非此果。因體非勝。果非顯現。非有異相令可知故不立為果。是總果收。然唯識第二卷。言習氣有二。一等流。二異熟。總攝一切有漏盡故。顯無為無別有為有別。立一.二果。然上所說即是無為.有為別果。此二各有近力.遠力.勝力.劣力.親力.疎力.資助力.不障力。有無為中。若為近.勝.親.資助力之所得者。立為士用果。若為遠.劣.疎.不障力之所得者。名增上果。此二即是有為無為二法共果。皆依別法得士用名。此果即通四法為體。俱生.無間.隔越.不生。俱生果者。即同時法故。成唯識第二卷雲。種子生現.如俱有因得士用果。或第七雲。一切法有得士用果。無間果者。次後生法。故成唯識第七卷雲。一切種者得士用果。等流果中名士用故。第八卷雲。引發等因得士用果。隔越果者。假者春種秋獲果故。諸論俱說此為士用。或異熟果亦是隔越。唯識七雲。於異熟果立士用故。又第八雲。牽引.生起得士用果。不生果者。謂真見依處所得士用。故唯識雲。攝受因得士用果。雖士用作用二種依處是此因收。既引發等當得士用。豈遮真見得士用耶。故知別法亦有士用。士用之果亦通四種。由此五果不增不減。六十五卷說五果義少好。與餘不同應撿之。

法處色義林

總以五門分別。一開合廢立。二辨體性。三釋名字。四分別假實。五影質有無。

一開合廢立者。百法論總有一。謂法處所攝色也。五蘊論說法處色有二。一無表。二定果。瑜伽第三說亦同彼。顯揚第一說有三種。一律儀。二不律儀。三定自在。第五十四初說三同此。又彼卷中。廣說極微唯覺慧折。若非法處何處所攝。由此法處亦立四種。對法論說五。如文自列。顯揚十八說。法處色有十二相。一影像。二所作成熟。三無見。四無對。五非實大生。六系屬心相。七世間。八不思議。九世間定果。十出世定果。十一自他地境。十二諸佛菩薩自在轉變。百法一者處類說故。五蘊.瑜伽各說二者。極略.極逈體即極微。折麁實色分成此二。以假從實以細從麁故。於諸法處更不別說。遍計所起不明瞭意識。獨緣根境搆畫所生。熏種為因後生根境。以因從果以影從質。亦於法處不別說之。諸無表色相隱同類。總合建立名一無表。定自在果雖通假實。俱由定生。亦總合立故。五蘊等說二非多。顯揚第一。瑜伽抉擇各說三者。諸無表色相類雖同。善惡性殊。分成二種。善者名律儀。不善者名不律儀。處中無表或無不立。或有彼類更不別開不說所餘准前應說。故顯揚等但說有三。說有四者遍計所起可有本質。隨質從果法處不立。極微無質故別立之。極逈類同故不開也。此說五者。獨頭意所緣諸色與質用殊。以根對故。法處所攝。諸有本質皆名影像。名遍計所起。善慧分折此有二類。一互為。二破一。唯為所觀。極略.極逈無漏心所緣假.實竝名定生。故分成五。顯揚十八說十二者。唯說定果若假若實諸相各別異於餘類。更不說餘。十二種相竝勝定果之差別義。非盡理門。理實法處唯立三種。一者影像。諸有極微.並獨散意搆畫根.境.鏡像.水月。如是等類同皆無實。心之影故。同立一門。二者無表。若定若散若善若不善。此皆不能表示他故。相用既等。同立一門。三者定果。有漏無漏若假若實俱由定起同立一門。故五蘊等說後二種。若極微色以假從實以細從麁。若遍計色以因從果以影從質。更不別立影像色者。亦應無表以假從實。非色從色不別說之唯說定果。彼既不爾此云何然。故應說三非可增減。然今本論說有五者。且有漏心獨生散意。總緣根.境.水月.鏡像。此等皆麁。折諸根.境至極微位非麁唯細。雖同影像麁細全殊。覺意計心能緣亦別。故離遍計別立極微。有對色中略有二類。一唯所礙不能礙他。即色處中明等逈色。下第三說非能礙故。二能礙他亦為所礙。除逈色等外諸有對色。下第三說能互礙故。由此二類麁色不同。柝至極微細亦差別。折前所礙以至極微名極逈色。柝後俱礙以至極微名極略色。由此類別細分二種。二門影顯境心有異。隨應麁細開合亦別。麁色易知合名影像。細色難解別開二門。故論說五不可減增。深貫諸文。的當深理。

二辨體性者。初極略色。此論自說極微為體。即五色根。除逈色等餘五色境.及四大種.法處實色。極微為性。顯揚第五.瑜伽五十四說。建立極微有十五種。謂眼等根為五極微。色等境五極微。四大種四極微。法處實色有一極微。故此十五為極略色性。二極逈色。論自說言。即此離餘之礙觸色。以空界色極微為體。論說逈色即明.闇色。當知光.影色極逈色收。日炎名光。餘炎名明。影.暗翻此。豈唯明暗是逈色耶。唯說明暗但舉小分。然空界色上下見別。分成逈色及空一顯。故空界色攝六種色。折至極微總名極逈。建立所以如前應知。三受所引色者。論自說言。謂無表色。有義唯二。以律儀.不律儀無表為體。處處皆說法處無表唯此二故。要勐利思種便無表故。有義亦以非律儀非不律儀無表為性。此第八等說業有三。一律儀。二不律儀。三非律儀非不律儀。非律儀非不律儀者。謂彼所有善不善業。若佈施等。若毆擊等。律儀.不律儀所不攝業。皆此所收。五十四說。色用差別者。謂有表無表律儀.不律儀.非律儀非不律儀所攝作用。說佈施等為此業故。定知此業亦有無表。說表無表律儀等三為色作用。何緣唯二有表無表。此處中業唯有表耶。不說三者即二所攝善惡類故。故受所引定通三種。律儀無表總有三種。一別解脫無表。即七眾戒。二定俱無表。八等至俱諸有漏戒。此亦名為靜慮律儀。色界威儀故以為名。三無漏無表。八等至俱諸無漏戒。若別解脫無表.不律儀無表.處中無表。此三皆依動發思種防發身語善惡功能增長位立。故唯識說。謂此或依發勝身語善惡思種增長位立。成業論說。動發勝思能發律儀不律儀表。由此熏成二勝種子未損壞位。假立善惡律儀無表。定俱無漏二種無表。依彼二位止惡現思功能建立。故唯識說。或依定中止身語惡現行思立。此等諸無表為受所引體。四遍計所起色者。論自說言。謂影像色。獨生散意識通三性心所變根塵無根等用。水月.鏡像。此等非一。因計所變五根.五塵.定境色等。無用影像。為此遍計所起色體。五自在所生色者。論自說言。以解脫靜慮境色為體。五十三說。勝定力故於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變色.聲.香.味.觸境為體。

三釋名字者。初極略色。極者至也。窮也。邊也。略有二義。一者總義。總略眾色折至極微名極略色。二者小義。折諸根境至極小處名極略色。故稱極略不名極微。略是總者略色之極。略是小者色即極略。或色之極略。依士.持業二釋隨應。今此色者五種通名。二釋雖成。持業為勝。極逈色者。逈色即是色處。逈色離礙方顯。立以逈名。極逈即色。逈色之極。逈之極色。二釋隨應。色既通名。初後解勝。雖明暗等亦是所折。明等是別。逈色是總。處所寬廣。復能為依。不名極明等但稱極逈色。然此逈色與空一顯。上下類殊。俱空界色。不名極空名極逈者。恐濫虛空亦是色性。又逈色通。空色唯上。不名極空但稱極逈。受所引色者。受謂領受。因教因師而領受義。引謂發起。受之所引名受所引。受所引即色名受所引色。離合二名即成兩釋。雖定道戒得不從師教。然方便時亦從師教。不律儀戒或自邀期。或從他受。由此總說名受所引。又別解脫惡戒無表。定由受起。轉不隨心。定道相從。亦名受所引。又雖得彼不定從他。無表類同皆名受所引。亦有受得定得道。由此總名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者。三性意識能遍計度。境從此生。名彼所起所起。即色名所起色。遍計之所起色。名遍計所起色。亦通兩釋。自在所生色者。定.通無擁名為自在。果從彼起名彼所生。所生即色名所生色。自在之所生色。名自在所生色。二釋如前。

四分別假實者。下第六雲。極微無體。由慧分拆。顯揚第五雲。慧拆麁色至最細邊。建立極微。非由有體。故說極微無生無滅。瑜伽論第三雲。於色聚中曾無極微。從種生時唯聚集起。亦非極微集成麁色。唯識亦云。至色邊際假立極微。五十四等皆說同此。故初二色皆是假有。成唯識雲。謂依思.願善惡分限假立無表。成業亦云。依二種子未損壞位。假立善惡律儀無表。此證甚多。故受所引色亦是假有。顯揚第十八說七事無實。三影像.四響音。故遍計色亦是假有。五十四說。墮法處色有實有假。若有威德定所行境。猶如變化。彼果.彼境。及彼相應識等境色。是實物有。成唯識說。阿賴耶識變十色處.及墮法處所現實色。故定果色體是實有。此中有義。五種色中前四假有。唯第五實。顯揚論說七事假中。但說律儀不律儀假。不說定果亦是假有。瑜伽但說法處色中。威德定色是實物有。律儀不律儀皆是假有。亦不說此定境色中通假有故。有義第五亦通假有。菩薩二乘等。解脫勝處遍處。諸假相色實用都無。若非此收何色所攝。定境界故。非五境攝。性非極微。又非無表。彼解脫等定非遍計。由此復非前四種色。若非第五便無所屬。應此五色攝法不盡。復不可說以影像故遍計色收。豈諸定心皆成搆畫。無漏心等無假相耶。佛智具能現諸影故。此論亦云。靜慮解脫所行境色。名定所生色。然由聖者所變皆能成實極殊勝故。瑜伽唯說彼為定所生。以彼假想非殊勝故。略而不說。異生所變唯令他見不堪受用。豈非假也。顯揚第一說。定所引色。由三品心起彼所緣影像色性.及彼所作成熟色性。初是假色。後是實色。又顯揚第十八。七色假中說影像假有。又法處色有十二相。第一影像。若假影像非定果者。彼論不說無表定果外。更有法處色。彼影像色何色所收。故知定果有假有實。後義為善。順理.教故。

五影質有無者。唯識第七卷說。有二所緣緣。一親。二疎。若與能緣體不相離。是見分等內所慮託。應知彼是親所緣緣。若與能緣體雖相離。為質能起內所慮託。應知彼是疎所緣緣。此五種色雖多是假。彼能緣心親所緣相決定皆有。故彼復說。親所緣緣能緣皆有。離內所慮託必不能生。性是依他從因所起。諸非實色即能緣等種子所生。無色用故。或無別種成本質故。同一種起。然無實用。若實有者。有色用故別從種生。非與能緣同一種起。如樞要說。或變似色。或有色用。依此二理親所緣故。五皆名色。依集量說。疎所緣緣。一切心生決定皆有。佛地等說。無分別智緣真如時亦變影像。故諸心起定有本質。即依此義。五中四色必有本質。初極略色。欲色界十有色處。以色無色定果實色以為本質。論說極微有十五故。次極逈色以欲色界色處為質。無色界無別處所故。此中所說。皆由折彼麁色所生故以為質。非有彼類說為本質。受所引色。既非心變。非影像故。不說本質。遍計所起。以欲色界十有色處.及上二界中定所起色。以為本質。皆可託彼變影像故。定所生色。以欲.色界諸根境色以為本質。五十四說。勝定果色。然從緣彼種類影像三摩地發。說彼大造故。用二界諸色為質。若有質色若無本境。皆用名教以為本質。許識行相通見及影。故知所緣定有影質。由此四色本質皆成。故成唯識說。疎所緣緣能緣或有。離外所託亦得生故。第八第六此諸心品所杖本質。或有或無。疎所緣緣有無不定。若依此義。極略.極逈.遍計起色。折緣諸色因名教者本質如前。依自尋思計諸我法.空花兔角.過去.未來.劫盡常微。不因他教皆無本質。又定果色有變有化。有緣他起。有定力生。若變緣他定有本質。其化定力及自在位。不假他生。故此本質有無不定。雖說行相通見及影。誰許彼遍一切心。正智緣如行緣一故。若緣如智亦有影像。誰能照彼知有真如。即本.後智亦應無別。又諸菩薩雖入滅定。尚起威儀游諸淨土。此由定前意樂。擊發本識相分現諸威儀。後雖滅心威儀不滅。由第八識持緣彼故。此位威儀依何本質。不爾八地以上菩薩。入滅定位無前意識發起威儀。即應不成念念入定。亦非不起定現諸威儀。如是便違處處經典。又梵王等變本形類。佛前聽法談論語言。前能變心意識已滅。以非定通識。時現在前。此所變形唯第八境。彼以何法為本質耶。第八所緣亦定果故。由斯定果所杖本質有無不定。故唯識說契當深宗。集量未行。且依現教。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五
      

奉施入 東新談義屋

文和二年(癸巳)八月上旬參籠丁眾旁以有存旨之間奉安置當室了存生之程自專契約別紙注之矣。

            善慶花押

嘉應二年十月二十日於菩提院卯時點之了。

時代及末佛法不重尚如瓦礫雖然為上生內院值遇三會悟解唯識點了生年四十三。

寬文十二年(壬子)十月日令修補了。

    法印權大僧都清兼六十七才

 

上篇:大乘法苑義林章

下篇:勸發菩提心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地藏菩薩本願經

覺林菩薩偈 華嚴第四會,夜摩天宮,無量菩薩來集,說...

【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觀心論疏

觀心論疏卷第一 隋天台沙門灌頂撰 然論有序正流通。從...

阿彌陀佛聖誕祝聖儀軌

(一)戒定真香讚: 戒定真香,焚起沖天上, 弟子虔誠...

四明十義書

重刻四明十義書序 圓宗觀道曠遠深絕。必須稟宗匠之開...

大乘法苑義林章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第一 基撰 總料簡章 第一總辨諸教....

佛說鐵城泥犁經

佛說鐵城泥犁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佛在舍衛祇洹...

大乘百福莊嚴相經

大乘百福莊嚴相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再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說佛地經

佛說佛地經...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章

華嚴經內章門等雜孔目卷第一 終南太一山至相寺沙門釋...

寶女所問經

寶女所問經卷第一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問慧品第一...

淨業痛策

淨業痛策附刻序 淨業痛策者。乃涔陽空靈大師。諱照瑩...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

緣生初勝分法本經卷上 隋天竺三藏達磨笈多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緣不食肉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佛說彌勒下生成佛經 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佛教詞典】中國佛教傳記

Zhongguofojiaochuanji   中國佛教僧人列傳。初見於...

【佛教詞典】想蘊建立有三種

【想蘊建立有三種】 p1231 顯揚五卷十二頁云:想蘊建立...

但念無常,活在當下

在這娑婆世界永遠幸福快樂地生活,那只能是在童話故事...

信仰佛教的好處

宗教對於人生的重要,其中的道理是明顯易見的,它是人...

自古佛門多孝子,願父母究竟安樂

記得電影《一輪明月》裡,弘一大師未出家前,他在母親...

這一刻急需的,下一刻也許成了累贅

淼鎮雖然是個小地方,但是附近的山水景色都不錯,我們...

佛經中出現的童男與童女

佛教是一個非常重視青年的宗教,佛菩薩的聖像中,大都...

心念念相續,才能構成業力

我們內心的一種造作的功能,佛陀說就像一個暴流,就是...

僧人的晚餐為何稱為「藥石」

飲食,是生物維繫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塵勞奔忙...

王博謙居士《學佛淺說》

人何以要學佛 列位要知道人們,何以要學佛的理由,須先...

念念分明無妄想,心心清澈無昏沉

參究這件事,要念念分明,心心清澈;念念分明則無妄想...

中國近代禪宗大德--來果老和尚

來果老和尚,是中國近代禪宗大德,生有異慧,乘願再來...

勇敢面對人生,無論到遭遇什麼困難

落榜、失戀、失業現實中,你是否四處碰壁、傷痕累累?...

有愛則有苦

舍衛城中一位婆羅門因喪子而悲傷不已,不吃不喝,也不...

【視頻】《心經》莊嚴男聲演唱

《心經》莊嚴男聲演唱

【視頻】《普門品》台語唱誦

《普門品》台語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