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修行法門,乃如來對病之良藥也。藥隨病廣,數逾恆沙。求其至捷徑,最簡要者,莫勝於念佛求生淨土法門。可謂速出生死之玄關,疾成覺道之秘訣也。蓋凡修行,求出離生死,須仗三種力。一自力,二他力,三本有功德之力。若惟務自修,悟明心地,裂無明網,出愛慾河,成佛作祖,謂之自力。是為沒量好漢,真大丈夫。如佛在世,及正法中諸大菩薩聲聞緣覺,及諸大祖師,是其人也。若像末之世,去古既遠,根器譾劣。有雖修而不悟,悟而不精。內照似脫,對境仍迷。縱使不迷,猶然坯器。
菩薩有隔陰之昏,初果有入胎之昧。方之博地,安免隨流。此自力之無功,出塵之不效。一錯百錯,實可寒心。是以諸佛菩薩,曲垂方便,又有仗他之法門興焉。此之法門,經論發明,其品亦夥。求其苦口叮嚀,極言稱嘆。列祖弘通,人心崇奉。惟極樂世界念佛一門為究竟。可謂言言闡唯心淨土之心宗,句句演本性彌陀之妙法。悟此者,達生心與佛心平等,心土與佛土無差。修此者,獲妙觀與妙境相符,自力與他力兼濟。況本有功德之力,無始性具者,因此以全彰。曠劫積累者,藉之而頓發。故得娑婆報滿,淨土現前。蓮華化生,不迷生陰。一入永入,更不退轉。故曰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數甚多。
比夫在娑婆而入道,歷塵境之粗強。險難惡道,無處不有,固不侔矣。然而說之匪難,行之為難。行之匪難,心要為難。此昔人之所誡,在我輩之當遵。若求其為吾真切教誡,莫要乎楊次公之兩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夫念佛以一其心,懇切持名,專志不亂,此吾所當盡心者。然或忘之而不能念,念之而不能一。無他,為情愛之所牽也。夫輕愛以杜其妄,斬斷情根,脫離愛網,此吾所當盡心者。然或念之而不能忘,忘之而不能盡。此無他,為念心之不能一也。
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則臨終為此愛之所牽,而不得生,矧多愛乎。即極樂有一念之不一,則臨終為此念之所轉,而不得生,矧多念乎。蓋愛之所以為愛者,有輕焉,重焉,厚焉,薄焉,正報焉,依報焉。歷舉其目,則父母妻子,昆弟朋友,功名富貴,文章詩賦,道術技藝,衣服飲食,屋室田園,林泉花卉,珍寶玩物。種種妙好,不可枚盡。大而重於泰山,小而輕於鴻毛。有一物之不忘,愛也。有一念之不遺,愛也。有一愛之存於懷,則念不一。
有一念之不歸於一,則不得生。嗚呼,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此兩語,可謂刮翳眼之金鉍,治膏肓之聖藥。凡有志於求生極樂者,宜以此書之於屋壁,銘之於肌膚。時時莊誦,念念提撕。於娑婆之愛,日務求其輕。極樂之念,日務求其一。輕之又輕之,以漸階乎無。一之又一之,以漸鄰乎極。果能如此,則此人雖未脫娑婆,不是娑婆之久客。雖未生極樂,已是極樂之嘉賓。臨終正念現前,往生極樂必矣。
或問,輕愛有道乎。曰,輕愛莫要乎一念。又問,一念有道乎。曰,一念莫要乎輕愛。或者莞爾謂曰,師言首鼠兩端,似無主正。俾學者乎何從。曰,非兩端也。欲明一念之所以也。蓋念之所不能一,由散心異緣之使然。散心異緣,又由逐境紛馳之使然。故娑婆有一境,則眾生有一心。眾生有一心,則娑婆有一境。故曰,心生故,種種法生。法生故,種種心生。聚緣內搖,趣外奔逸。心境交馳,塵沙莫盡。愛苟不忘,念能一乎。故欲一其念者,莫若輕其愛。欲輕其愛者,莫若一其心。一其心者,莫若杜其境。眾境皆空,則萬緣都寂。萬緣都寂,則一念自成。一念若成,則愛緣俱盡。故曰,欲一其念,莫若輕愛。欲輕其愛,莫若一念。蓋愛之與念,勢不兩立。
若日月之代行,明暗之相背也。或曰,杜境有道乎。曰,餘所謂杜境者,非屏除萬有也。亦非閉目不觀也。將即境以了其虛,會本以空其末也。正以萬法本自不有,有之者情。故情在物在,情空物空。物空而本性現,本性現而萬法空,萬法空而情念息。自然而然,非加勉強。楞嚴所謂見與見緣,並所想相,如虛空花,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云何於中有是非是。是以欲杜其境,莫若體物虛。
體物虛,則情自絕。情自絕,則愛不生,而惟心現,念一成。故圓覺雲,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去一留,不容轉側。功效之速,有若桴鼓。學道之士,於此宜盡心焉。又問曰,輕愛與一念,同乎異乎。對曰,能輕娑婆之愛,未必能一極樂之念。能一淨土之念,必能輕於娑婆之愛。此約無志有志間說也。若去無志而獨言有志,則愛非念一而不忘。念非忘愛而不一。兩者功夫,初無間然。
又問曰,輕愛既聞命矣。一念為之奈何。對曰,一念之道有三。曰信,曰行,曰願。夫不疑謂之信。苟有疑焉,則心不得其一矣。是以求生極樂者,要以敦信為之始。必須遍讀大乘,廣學祖教。凡是發明淨土之書,皆須一一參求。悟極樂原是我唯心之淨土,不是他土。了彌陀原是我本性之彌陀,非是他佛。大要有二。一悟妙有遍週遍具,以為欣淨之本。一悟真空圓離圓脫,以為捨穢之原。第二修行者。前敦信如目視。今修行如足行。信而不行,猶有目而無足。行而不信,猶有足而無目。
是故信解既備,應當念佛修行。猶如目足兼備,然後能到涼池。故次信而說行也。行門有二。一正,二助。正行復二。一稱名,二觀想。稱名如小本彌陀經,七日持名,一心不亂。有事一心,理一心。若口稱佛名,係心在緣。聲聲相續,心心不亂。設心緣外境,攝之令還。此鬚生決定心,斷後際念。撥棄世事,放下緣心,使此念心漸漸增長。從漸至久,自少至多。
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畢竟要成一心不亂而後已。此事一心也。苟得此已,則極樂之淨因成就,而垂終之正念必然。身無病苦,不受惡纏。預知時至,身心歡喜。吉祥而逝,坐脫立亡。親見彌陀,垂光接引。若理一心者,此無他法。但於事一心中,念念了達能念之心,所念之佛。三際平等,十方互融。非空非有,非自非他。無去無來,不生不滅。現前一念之心,便是未來淨土之際。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生而生,生而無生。於無可念中,熾然而念。於無生中,熾然求生。是為事一心中明理一心也。
二觀想者。具如觀無量壽佛經。境有十六,觀佛最要。當觀阿彌陀佛丈六之身,作紫磨黃金色像。立七寶華池之上,作垂手接引狀。身有三十二種大人相,相有八十種隨形好。作此想者,亦有事理。事則以心繫佛,以佛繫心。初觀足下安平猶如奩底,次觀具千輻輪相。如是次第,逆緣至於頂中肉髻。復從肉髻,順緣至於足底。了了分明,無分散意。理一心者。
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如來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汝等應當繫念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此義具明微妙三觀,具如觀經疏,妙宗鈔中說。然此二種正行,要當相須而進。凡於行住睡臥時,則一心稱名。凡於趺坐蒲團時,則心心作觀。行倦則趺坐以觀佛。坐出則經行以稱名。苟於四威儀中,修之不間,往生西方必矣。
二助行亦有二。一者世間之行。如孝順父母,行世仁慈,慈心不殺,具諸戒律。凡是一切有利益之事,若能迴向西方,無非助道之行。二者出世之行。如六度萬行,種種功德,讀誦大乘,修諸懺法。亦須以迴向心而修之,無非淨土助行。更有一種微妙助行,當於歷緣對境,處處用心。如見眷屬,當作西方法眷之想,以淨土法門而開導之。令其輕愛以一其念,永作將來無生眷屬。
若生恩愛想時,當念淨土眷屬無有情愛。何當得生淨土,遠離此苦。若生瞋恚時,當念淨土眷屬無有觸惱。何當往生淨土,得離此苦。若受苦時,當念淨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若受樂時,當念淨土之樂,其樂無央。凡是所歷緣境,皆以此意而推廣之。則於一切時處,無非淨土之助行也。
第三願者。夫淨土般若舟航,要以信為點頭探水,行為篙櫓風帆,願為船柁撥正。無點頭探水,則不知通塞淺深。無篙櫓風帆,則不能至其所止。無船柁撥正,則無約束要制。故次行以明願也。第所發之願,有通,有別,有廣,有狹,有遍,有局。通如長途修懺課誦,古德所立迴向發願之文。別則各隨自己之意所立。廣如四弘,上求下化。狹如自修自度,決志往生。局如課誦有時,隨眾同發。遍則時時發願,處處標心。
要須體合四弘,不得師心自立。大率所發之願,宜別不宜通。通恐隨人語轉,而自無繩准。別則自己標心,克志進取。若能隨通文而生決志,此則雖通而別。若於別文而久生濫漫,此則別亦成通。又宜廣而不宜狹。廣則所發之心大,而所克之果勝。狹則所發之心小,而所獲之果劣。宜遍而不宜局。局則標心有限,數數間斷於期心。遍則念念要心,刻刻圓成於樂土。如此三法,可謂生淨土之弘綱,覲彌陀之寶筏。一切淨土法門,舉不外乎是矣。
上篇:肇論新疏
下篇:大乘法苑義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