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緣本致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緣本致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愛訒深有,榮色未起,為纏沒住,亦有本栽,非無緣致。愛有耽荒,本致熟在,狂醉為受,不明觀解,是名癡本。

「癡緣所生,亦為有本。何等為本?眩曜色聲,五蓋馳惑,斯生癡本矣。

「五蓋蔽冥,致影沉吟,亦為有本。何等為本?三惡種牽,斯謂為本。

「三惡栽習,亦為有本。何等為本?不攝根識,斯亦為本。

「不攝根識,緣致有本。何等為本?謂非所應念,專候不已,斯謂本也。

「非應所念,亦從本緣,不為無本。何等為本?不從正信,迷於所向,斯謂本也。

「不信從謬,亦有緣致,非為無本。何等為本?惡師所引,非法聽受,斯謂為本。

「非正失聽,亦有緣本。何等為本?違背賢聖英俊之聚,斯謂為本。

「乖錯賢俊緣致違背,亦為有本。何等為本?失於戴仰虛心集樂,斯謂本矣。如是,比丘!夫失賢眾清高之聚,身口意行視聽惑滿,胸心閉塞矣。以非法見,信向毀矣。正道負背則邪見增,邪見增則內攝喪,內攝喪則三惡興恣,三惡興恣則五蓋盈滿,五蓋盈滿則癡本足,癡本足則愛受盛,以斯轉種增著猗有,塵染無際矣。

「度世明慧,昇於脫要,亦為有本。何謂度世智慧解脫之本?七覺法妙,謂為致本。

「七覺鏡照,亦為有本。何等為本?謂四意止,斯則覺本。

「四意靜止,由從有本,非無有本。其義焉在?謂清淨潔妙,其行在三。

「三清淨行,亦為有本,非無有本。本義為何?謂守攝諸根,斯則為本。

「守攝諸根,亦為有本,非無有本。本義為何?謂鏡鑑玄照,斯為本念矣。

「本念照往,亦為有本,緣致入正。何等為本?本念造勝,謂之樹信。

「信亦有本,不為無本。何等信本?謂多聞經道次第典要,斯謂為本。

「聞於經法,亦為有本,不為無本。何等聞法?謂賢行澄清業真者也。

「賢者清淨,亦為有本。何等為本?謂俊行清真潔白之聚。

「如是,比丘!賢者集勝依附明哲,奉事多聞能致信本,信本已立便得正念,正念已樹守攝諸根,根守已建登三行淨,已三清淨便四意止,四意止立便七覺意;七覺意成立,是即無為解脫度世。」

佛說如是,弟子受行。

佛說緣本致經


上篇:佛說本相猗致經

下篇:佛說輪王七寶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阿含部目錄

【註音版】准提咒持誦儀軌

准提咒持誦儀軌...

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解深密經

解深密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最...

【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佛說四未曾有經

佛說四未曾有法經 西晉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尊上經

佛說尊上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園生樹經

佛說園生樹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

佛說帝釋所問經

佛說帝釋所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佛說大方廣未曾有經善巧方便品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

【註音版】佛說十吉祥經

佛說十吉祥經...

佛說如來智印經

佛說如來智印經一卷 僧祐雲闕譯人今附宋錄 如是我聞:...

【註音版】佛一百八名讚經

佛一百八名讚經...

佛說法滅盡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卷上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

止觀義例

止觀義例卷上 天台沙門湛然述  第一所傳部別例 第二...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

佛說大乘菩薩藏正法經卷第一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

【佛教詞典】賴耶自相

【賴耶自相】 第八阿賴耶識具有三種面相。即是自相、果...

【佛教詞典】平江絛

(物名)謂禪林兩頭有總之帶也。為支那之平江所產,故...

心上努力,境上隨緣

心上努力,境上隨緣。在心地上面下功夫,在境界裡面不...

一個惡念使親人生不如死

有一次,末學到某醫院為某甲病人助念,忽然間,附近病...

黃泉路上無老少,能有幾人活到老

原文: 問曰,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得生,又無退轉...

大安法師:現代人心裡空虛迷茫的原因

問: 現在社會上大多數人心裡都很空虛,這是什麼原因...

把佛號跟四十八願做連結

問: 憶佛念佛和心想佛號相不相同? 淨界法師答: 佛號...

奧秘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

有父子倆是開飯館,賣打滷面的。打滷面的調料調配得特...

不安分的牛兒

也許,有人會認為人生多煩!其實,這都是因為「想不通...

免受外力奪走精氣、被外力所害,要用這個方法

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

人生當前之所受

人一生、自出生到死亡,中間就是用痛苦來聯繫的,所謂...

地藏菩薩慈悲拯救父親出危險

此文的寫作,緣起於《淨土》雜誌上的一篇題為《感觀音...

聖嚴法師:追求更高層次的快樂

所謂「欲樂」,是因外界刺激而得到短暫的快樂感受。然...

如何控制自己的傲慢

問: 我慢高山,不留法水。面對傲慢我總是無法控制,傲...

【視頻】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佛光山唱誦)

釋迦牟尼佛出家紀念日(佛光山唱誦)

【視頻】《普賢行願品》女聲讀誦

《普賢行願品》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