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蕅益大師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

天 親 菩 薩 造

三藏法師 玄奘 譯

蕅益沙門 智旭 解

此於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第一中略錄名數。而名為大乘百法明門者。蓋小乘立七十五法。但明補特伽羅無我。猶妄計有心外實法。今大乘明此百法。皆不離識。不惟實我本空。亦復實法非有。若於一一法中照達二空。則一一皆為大乘證理之門也。

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

此借聖言以征起也。法名軌持。我名主宰。今既言一切法無我。須遍於一切法中通達二無我義也。

一切法者。略有五種。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應行法。五者無為法。

法既稱為一切。則何所不攝。設欲廣說。窮劫莫盡。今以五位百法收之。故名為略。略雖五位。已收一切世出世間假實色心主伴罄無不盡。何者。前之四位。收世出世有為諸法。第五無為。收世出世無為法性。就前四中。前三是實。第四是假。就前三中前二是心。第三是色。就前二中。初一是主。第二是伴。有主必有伴。伴不離主。有心必有色。色不離心。有實必有假。假不離實。有有為必有無為。無為亦豈離有為而別有自性哉。於此五位百法。求所謂有情命者等了不可得。是補特伽羅無我。求所謂軌解任持者亦了不可得。是法無我也。

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

此申明百法列為五位之次第。即顯離心別無自性。故一切惟心而無實我實法也。心法。於一切法中最勝。由其能為主故。此能統一切法也。心所有法。即與此心相應。故不離心也。色法。即是心及心所二者所現之影。故不離心及心所也。不相應行。即是依於心心所色三者之分位差別而假立。故不離心心所色也。無為法。即是心心所色不相應行四有為法所顯示故。亦與四有為法不一不異。也。

第一心法。略有八種。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八阿賴耶識。

心性離過絕非。尚不可名之為一。云何有八。若論相用。浩然無涯今就有情分中相用最顯著者。略有八種。依於眼根。了別色塵。名為眼識。依於耳根。了別聲塵。名為耳識。依於鼻根。了別香臭。名為鼻識。依於舌根。了別滋味。名為舌識。依於身根。了別痛癢寒熱等觸名為身識。依於意根。遍了五塵。亦能分別落謝影子。亦能通緣過去未來。名為意識前五識所依五根。皆是淨色。此第六識所依意根。則是心法。此之意根。從無始來。內緣第八識之見分。虛妄執為實我實法。故名為末那識。梵語末那。此翻為意。由其恆審思量為性相故。然前六識。時起時滅。喻如水波。第七末那。無始相續妄執我法。喻如水流。阿賴耶識。則喻如水。梵語阿賴耶。此翻為藏。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若無此識。則根身是誰執受。器界是誰變現。一切善惡漏無漏種是誰攝受。且如吾人疲倦熟睡。夢想俱無之時。前六轉識。俱不現起。若無此識。豈不同於死人。既無夢無想仍非死人。驗知必有此第八識。與第七識微細我執。仍自俱轉。然此第八識。決非實我實法。若是實我實法。則應常無變易。而此識者。乃從先世引業所招。名異熟果。既從業招。便非常住。又善業則感天人樂報。惡業則感三塗苦報。往來六道。猶如車輪。變形易貌。曾無一定。豈是實我實法哉。

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種。分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別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煩惱有六。五隨煩惱有二十。六不定有四。

心所有法。亦名心數。與心相應。如臣隨王。如僕隨主。故名心所也。此應甚多。今略明六位五十一者舉相用之最著者言耳。

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觸。三受。四想。五思。

具四一切。名為遍行。謂遍於善惡無記三性。遍於三界九地。遍於有漏無漏世出世時。遍與八識心王相應也。一作意者。警覺心種。令起現行。以為體性。引現起心。趣所緣境。以為業用。二觸者。於根境識三和之時。令心心所觸境。以為體性。受想思等所依。以為業用。三受者。領納順違非順非違境相。以為體性。起於欲合欲離欲不合不離之愛。以為業用。四想者。於境取像。以為體性。施設種種名言。以為業用。五思者。令心造作。以為體性。於善惡無記之事役心。以為業用。

二別境五者。一欲。二勝解。三念。四三麼地。五慧。

所緣境事多分不同。緣別別境而得生故。名為別境。一欲者。於所樂境希求冀望。以為體性。精勤依此而生。以為業用。二勝解者。於決定非猶豫境。印可任持。而為體性。不可以他緣引誘改轉。而為業用。三念者。於過去曾習之境。令心明審記憶不忘。而為體性。定之所依。而為業用。四三麼地者。此翻為定。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而為體性。智依此生。而為業用。五慧者。於所觀境。簡別抉擇。而為體性。斷疑而為業用。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進。三慚。四愧。五無貪。六無瞋。七無癡。八輕安。九不放逸。十行捨。十一不害。

能為此世他世順益。故名為善。一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而為體性。對治不信。樂求善法而為業用。謂於諸法實事理中。深信其為實有而隨順忍可。復於三寶真淨德中。深信而生喜樂。又於一切世出世善。深信其有力。能得樂果。能成聖道。而起希望之欲。由斯對治不信實德能之恶心。愛樂證修世出世善。二精進者。於斷惡修善事中。勇猛強悍而為體性。對治懈怠。成滿善事而為業用。三慚者。依於自身及法。生於尊貴增上。由斯崇尚敬重賢善。羞恥過惡而不敢為。以為體性。別則對治無慚。通則息諸惡行以為業用。四愧者。依於世間他人訶厭增上。輕拒暴惡。由此羞恥過罪而不敢為。以為體性。別則對治無愧。通亦息諸惡行。以為業用。五無貪者。於三有及三有資具。無所染著。而為體性。別則對治貪著。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六無瞋者。於三苦及三苦資具。無所憎恚而為體性。別則對治瞋恚。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七無癡者。於諸諦理及諸實事。明解而為體性。別則對治愚癡。通則能作眾善以為業用。八輕安者。遠離粗重雜染法品。調暢身心。於善法中堪任修持。而為體性。對治惛沉。轉捨染濁身心。轉得清淨身心。而為業用。九不放逸者。即精進及無貪無瞋無癡三種善根。於所斷惡。防令不生。於所修善。修令增長。而為體性。對治放逸。成滿一切世出世間善事而為業用。十行捨者。亦即精進及三善根。能令其心平等正直無功用住。而為體性。對治掉舉寂靜而住。以為業用。此與五受中之捨受不同。故名行捨。十一不害者。於諸有情。不為侵損逼惱。即以無瞋而為體性。能對治害。悲傷憐愍以為業用。無瞋名慈。不害名悲。與樂拔苦。度生勝用。故體雖一。約用分二。

四煩惱六者。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煩躁擾動。惱亂身心。故名煩惱。一貪者。於有有具染著為性。能障無貪善根。生苦為業。二瞋者。於苦苦具憎恚為性。能障無瞋善根。不安隱。性惡行所依為業。三慢者。恃己所長。於他有情心生高舉為性。能障不慢。生苦為業。四無明者。亦名為癡。於諸理事迷闇為性。能障無癡善根。一切雜染所依為業。五疑者。於諸諦理猶豫為性。能障不疑及諸善品為業。六不正見者。亦名惡見。於諸諦理顛倒推求。染慧為性。能障善見。招苦為業。復有五種。一薩迦耶見。薩迦耶。義翻積聚。亦名身見。謂於五蘊執我我所。一切見趣所依為業。二邊執見。謂即於身見隨執斷常。障出離行為業。三見取。謂於諸見之中。隨執一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斗諍所依為業。四戒禁取。謂於隨順諸見之戒禁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無利勤苦所依為業。五邪見。謂謗無因果。謗無作用。謗無實事。及非前四所攝諸餘邪執。皆此邪見所攝。

五隨煩惱二十者。一忿。二恨。三惱。四覆。五誑。六諂。七憍。八害。九嫉。十慳。十一無慚。十二無愧。十三不信。十四懈怠。十五放逸。十六昏沉。十七掉舉。十八失念。十九不正知。二十散亂。

或無別體。惟是煩惱分位差別。或有別體。性是煩惱同等流類。故名為隨煩惱。一忿者。依對現前逆境。憤發為性。能障不忿。執仗為業。此即瞋恚一分為體。二恨者。由忿為先。懷惡不捨。結怨為性。能障不恨。熱惱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三惱者。忿恨為先。追念往惡。觸現逆境。暴熱狠戾為性。能障不惱。多發凶鄙粗言蜇螫於他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四覆者。於自作罪。恐失利養名譽。隱藏為性。能障不覆。悔惱為業。謂覆罪者。後必悔惱不安隱故。此以貪癡一分為體。恐失現在利譽。是貪。不懼當來苦果。是癡也。五誑者。為獲利譽。矯現有德。詭詐為性。能障不誑。邪命為業。此亦貪癡一分為體。六諂者。為罔他故。矯設異儀。險曲為性。能障不諂。不任師友真正教誨為業。此亦貪癡一分為體。七憍者。於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為性。能障不憍。生長雜染為業。此以貪愛一分為體。八害者。於諸有情心無悲愍。損惱為性。能障不害。逼惱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九嫉者。殉自名利。不耐他榮。妒忌為性。能障不嫉。憂戚為業。此亦瞋恚一分為體。十慳者。耽著財法。不能慧捨。秘吝為性。能障不慳。鄙澀畜積為業。此亦貪愛一分為體。此十各別起故。名為小隨煩惱。十一無慚者。不顧自法。輕拒賢善為性。能障礙慚。生長惡行為業。十二無愧者。不顧世間。崇重暴惡為性。能障礙愧。生長惡行為業。此二遍不善故。名為中隨煩惱。十三不信者。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信。懈怠所依為業十四懈怠者。於斷惡修善事中。懶惰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設於染事而策勤者。亦名懈怠退善法故。十五放逸者。於染不防。於淨不修。肆縱流蕩為性。障不放逸。增惡損善所依為業。即以懈怠及貪瞋癡四法為體。十六昏沉者。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毘缽舍那為業。十七掉舉者。令心於境不寂靜為性。能障行捨奢摩他為業。十八失念者。於諸所緣不能明記為性。能障正念。散亂所依為業。即以念及癡各一分為體。十九不正知者。於所觀境謬解為性。能障正知。多所毀犯為業。此以慧及癡各一分為體。二十散亂者。於諸所緣令。心流蕩為性。能障正定。惡慧所依為業。此八遍於不善及有覆無記之。二種染心故。名為大隨煩惱。

六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

不定是善。不定是煩惱。不定遍一切心。不定遍一切地。故名不定。一睡眠者。令身不自在。心極暗昧。略緣境界為性。障觀為業。二惡作者。追悔為性。障止為業。三尋求者。令心匆務急遽。於意言境粗轉為性。四伺察者。令心忽務急遽。於意言境細轉為性。此二俱以安不安住身心分位所依為業。併用思及慧之各一分為體。思正慧助。不深推度。名之為尋。慧正思助。能深推度。名之為伺。

第三色法。略有十一種。一眼。二耳。三鼻。四舌。五身。六色。七聲。八香。九味。十觸。十一法。處所攝色。

心心所所變相分。皆名為色。今且約內五根外六塵。故但略有十一種也。眼耳鼻舌身五根。皆第八識相分。而各有二。一者勝義五根。即八識上色之功能。以能發識。比知是有。非他人所能見知。二者浮塵五根。即勝義五根所依托處。乃四大之所合成。眾生妄計以為我身。實與外之地水火風無二無別。均是第八識相分耳。就此第八識所變依正二報之相。眼識緣之。即名為色。此色即是眼識相分。乃托第八識之相分以為本質。自於識上變相而緣。喻如鏡中之影。未嘗親緣本質色也。依正二報。動則有聲。耳識緣之。自變聲相。依正二報。具香臭氣。鼻識緣之。自變香相。依正二報。具甜淡等六味。舌識緣之。自變味相。依正二報。具冷暖堅潤等觸。身識緣之。自變觸相。五塵落謝影子。並及表無表色。定果色等。惟是意識所緣相分。名法處所攝色。蓋法處所攝有二。一者心法。即五十一心所是也。二者色法。即意識所變相分是也。然五十一個心所。亦各自變相分。其所變相。隨於心王。攝入六塵。故除此十一色法。更無他色可得。則知色惟心王心所二者所現之影明矣。

第四心不相應行法。略有二十四種。

相應者。和順之義。今得及命根等二十四種。非能緣故不與心及心所相應。非質礙故。不與色法相應。有生滅故。不與無為法相應。故唯識論雲。非如色心及諸心所體相可得。非異色心及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定非實有。但依色心及諸心所分位假立。今直雲心不相應行者。雖依三法假立。而色是心及心所之所現影。心所又即與心相應。故但言心。明其總不離心也。

一得。二命根。三眾同分。四異生性。五無想定。六滅盡定。七無想報。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無常。十五流轉。十六定異。十七相應。十八勢速。十九次第。二十時。二十一方。二十二數。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一得者。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假立。二命根者。依於色心連持不斷假立。三眾同分者如人與人同。天與天同。依於彼此相似假立。四異生性者。妄計我法。不與聖人二空智性相同。依於聖凡相對假立。五無想定者。外道厭惡想心。作意求滅。功用淳熟。令前六識心及心所一切不行。惟第七識俱生我執。與第八識仍在。不離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六滅盡定者。三果以上聖人。欲暫止息受想勞慮。依於非想非非想定。遊觀無漏以為加行。乃得趣入。入此定已。前六識心及心所一切不行。第七識俱生我執及彼心所亦皆不行。惟第七識俱生法執。與第八識仍在。不離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七無想報者。外道修無想定既得成就。捨此身後。生在第四禪天。五百劫中。前六識心及彼心所長時不行。惟有第七識俱生我執。與第八識仍在。攬彼第四禪中微細色質為身。彼微細色。即是第八識所變相分。依此色心分位假立。八名身者。名詮諸法自性。如眼耳等種種名字。九句身者。句詮諸法差別。如眼無常耳無常等種種道理。十文身者。文即是字。為名句之所依。此三皆依色聲法塵分位假立。若語言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聲立。若書冊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色立。若心想中所有名句文字。即依法立。此方眼耳意三種根識獨利。故偏約三塵立名句文。若他方餘根識利。則香飯天衣等。並可依之假立名句文三。是故六塵皆為教經。亦復皆為行經。皆為理經也。十一生者。依於色心仗緣顯現假立。十二住者。依於色心暫時相似相續假立。十三老者。亦名為異。依於色心遷變不停。漸就衰異假立。十四無常者。亦名為滅。依於色心暫有還無假立。十五流轉者。依於色心因果前後相續假立。十六定異者。依於善惡因果種子現行各各不同假立。十七相應者。依於心及心所和合俱起假立。十八勢速者。依於色心諸法遷流不暫停住假立。十九次第者。依於諸法前後引生庠序不亂假立。二十時者。依於色心剎那展轉假立。故有日月年運長短差別。二十一方者。依於形質前後左右假立。故有東西南北四維上下差別。二十二數者。依於諸法多少相仍相待假立。故有一十百千乃至阿僧祗之差別。二十三和合者。依於諸法不相乖違假立。二十四不和合者。依於諸法互相乖違假立。

第五無為法者。略有六種。一虛空無為。二擇滅無為。三非擇滅無為。四不動滅無為。五想受滅無為。六真如無為。

上之四種色心假實。皆是生滅之法。名有為性。無此有為。假名無為。非更別有一個無為之法。在於有為法外而與有為相對待也。故云但是四所顯示。然為既無矣。尚不名一。云何有六。正由是四所顯。故不妨隨於能顯。說有六別。一虛空無為者。非色非心。離諸障礙。無可造作。故名無為。二擇滅無為者。正慧簡擇。永滅煩惱所顯真理。本不生滅。故名無為。三非擇滅無為者。復有二種。一者不由擇力。本性清淨。故名無為。二者有為緣闕。暫爾不生。雖非永滅。緣闕所顯。故名無為。四不動滅無為者。入第四禪。雙忘苦樂。捨念清淨。三災不到。亦名無為。五想受滅無為者。入滅盡定。想受不行。似涅槃故。亦名無為。六真如無為者。非妄名真。非倒名如。即是色心假實諸法之性。諸法如波。此性如水。諸法如繩。此性如麻。諸法非此。則無自體。此離諸法。亦無自相。故與諸法不一不異。惟有遠離遍計所執。了達我法二空。乃能證會本真本如之體。真如二字。亦是強名。前五無為。又皆依此假立。此即唯識實性。故皆唯識。決無實我實法也。上略明一切法竟。

言無我者。略有二種。一補特伽羅無我。二法無我。

此正顯示一切法無我者。即前五位百法之中。一一推求。皆無此二種我相也。補特伽羅。此雲有情。有情無我。即生空也。法無我。即法空也。且有情無我者。於前五位之中。若云心即是我。則心且有八。何心是我。又一一心。念念生滅。前後無體。現在不住。以何為我。若云心所是我。則心所有五十一。何等心所是我。三際無性亦然。若云色法是我。則勝義五根。不可現見。浮塵五根。與外色同。生滅不停。何當有我。若云不相應行是我。則色心有體。尚不是我。此依色心分位假立。又豈是我。若云無為是我。對有說無。有尚非我。無豈成我。故知五位百法。決無真實補特伽羅可得也。次法無我者。依於俗諦。假說心心所色不相應行種種差別。約真諦觀。毫不可得。但如幻夢。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又對有為。假說無為。有為既虛。無為豈實。譬如依空。顯現狂華。華非生滅。空豈有無。是知五位百法。總無實法。無實法故。名法無我也。能於五位百法通達二無我理。是為百法明門。

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終)


上篇:菩薩戒羯磨文釋

下篇:唯識三十論直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論疏部目錄

【註音版】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辯中邊論述記

辯中邊論述記卷上 翻經沙門基撰 佛滅度後九百年間。無...

俱舍論記

俱舍論記卷第一 沙門釋光述 分別界品第一之一 將釋論...

唯識三十論直解

唯識三十論直解 世親菩薩 造 三藏法師 玄奘 譯 蕅...

法華論疏

刻法華論疏序 法華論疏者嘉祥大師之所譔也。本山實藏...

奮迅王問經

奮迅王問經翻譯之記 一初菩薩功行普修,依德立名,字...

蕅益大師:見聞錄

見聞錄 古吳沙門 智旭 隨筆 楚中有一生員。心跡正直...

【註音版】佛說貧窮老公經

佛說貧窮老公經...

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

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 我聞如是。釋迦牟尼佛悲門三昧...

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

師子莊嚴王菩薩請問經序 終南山豐德寺律師道宣撰 觀夫...

【註音版】朝時課誦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五苦章句經

五苦章句經(一名淨除罪蓋娛樂佛法經,一名諸天五苦經...

金色童子因緣經

金色童子因緣經卷第一 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光梵...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舍衛國王夢見十事經 失譯 佛在舍衛祇桓阿難邠坻阿藍。...

【佛教詞典】摩訶曼珠沙華

(植物)梵音Mahāmajūsaka,譯曰大柔軟,大赤團花。...

【佛教詞典】無味

【無味】 p1042 大毗婆沙論十六卷六頁云:無味者:彼於...

《觀經四帖疏》的不思議緣起

感應道交的特點在善導大師的著作裡面及實踐中比比皆是...

受持五戒的意義與功德

佛教的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

印光大師論逆境

所謂逆境,就是指使身心感到不順利的環境。逆境,可以...

一個人墮落三惡道前,會有一些前相徵兆

那麼假設不幸的是,我們今生的罪業,它在臨命終的時候...

「天知道」的成功

清朝末期,上海閘北有一家梨膏店,生意做得很大,店門...

十種逆境為道場

一、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乃生。貪慾生,必破...

僧人托缽行腳的含義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缽,乞求佈施。佛陀製定托缽,令出家...

梁武帝對佛教的貢獻

梁武帝(502-549年),名蕭衍,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

在乎自己的人,別人往往不在乎他

小和尚有三個師兄,師兄們每天都是默默地做事,從來不...

在家修行之要

在家居士,五欲濃厚,煩惱根深。日逐現行,交錯於前。...

突然獲得了特異功能,這是怎麼回事

問: 我的朋友在一場突然的人生經歷後獲得特異功能,...

這裡本來就是地獄

無德禪師收了不少青年學僧,大家慕名而來跟他學禪,禪...

【視頻】《慈悲三昧水懺》女聲讀誦

《慈悲三昧水懺》女聲讀誦

【視頻】《妙法蓮華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妙法蓮華經》平興寺僧眾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