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明佛法根本碑

大興善寺大曼拏攞阿闍梨三藏智慧論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明佛法根本碑

大興善寺大曼拏攞阿闍梨三藏智慧論述

佛根本者。薄伽梵大毘盧遮那。為諸佛所依。法根本者。真言陀羅尼。為諸法所依。十方法界塵剎海會一切如來果滿聖賢。皆依毘盧遮那淨妙法身。現自他受用及變化身。所詮教理皆真言陀羅尼門。流演三藏教法。既隨根性。有大小乘三藏。各證戒定慧及蘊處界緣聖諦食等法。所謂素怛覽比擿迦。唐言契經藏。微奈耶比擿迦。唐言調伏藏。阿毘達磨比擿迦。唐言對法藏。即是契經律論藏。故稱三藏。真言陀羅尼門一字具攝一切三藏教理行果。若解一尊陀羅尼教。即三藏陀羅尼者。唐言總持者。持一切惡法不生。持一切善法不滅。摧卻一切雜染之法。證得清淨法界等流教法。言總藏持者。於一字義中。悟無量百千甚深妙義。修行宣說逆順自在。言三摩地總持者。由此陀羅尼故。三摩地現前。悟無量百千三摩地門。是故菩薩常於六趣示現受生。不被煩惱隨煩惱壞。證大神通。成就利樂無邊有情。言文字總持者。由此陀羅尼。成就於一字中所聞所誦無量蘇多羅。永不忘失。當知陀羅尼者。遍持三身大功德法佛之法性法住法界。總持諸法也。三世如來皆依此門而成正覺。若樂修行者。應從瑜珈阿闍梨。發無上大菩提心。受三摩耶戒。入大曼拏攞得灌頂者。然許授受修行也。受大毘盧遮那一切如來五智灌頂。紹阿闍梨位。方可傳教也。灌頂者冊命受位之義。受佛智體金剛名號。從此已後。受得廣大甚深不思議法。超越二乘十地。名大金剛薩埵。阿闍梨者。紹佛傳法。行如來事。修佛身密之戒律。持佛語密之真言。依佛心密之正智。為有情三密之度門。成無上三身之果位。示教示歸。稽首世尊大慈悲者。開演法門無教。斯乃普應群心。大略八萬四千。總攝在其三藏。未入正法者。令入正法。故說修多羅藏也。入正法者。令受持學處。故說微奈耶藏。已受持學處者。令通達諸法真實性相。故說阿毘達磨藏。既隨根性。遂有大小乘三藏。各詮戒定慧學。依教信解。修行相應。證成其果。小即四果三覺。大即地前十地。皆是佛說。咸指佛心。又有最上乘三藏。亦名佛乘。圓開灌頂超昇等妙之尊。三密四印相應。頓證三身佛果。指歸曰。

 一乘三藏  佛法根源  大覺開示
 灌頂相傳  覺入悟入  三業清堅
 受佛等戒  上如來禪  真言慧解
 知見無邊  分明了了  月滿珠圓
 普周無盡  利樂隨緣

此教有十萬誐他。灌頂傳受。乃至一切如來三密內證同體加持。一一修行。從師指授。發一心是諸佛心。修一行是諸佛行。悟一法總持諸法了。諸法共依一演。一字生無量字入一字。

字體本空。實性無窮。執持情剎。法佛真宮。無邊聖會。互即重重。或收或教。殊圓月貫。心鏡照明。菩提果滿。成濟無住。真常不斷。

根本佛法碑


上篇:菩提心義

下篇: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諸宗部目錄

大智度論

大智度論卷第一 大智度論卷第二 大智度論卷第三 大智...

【註音版】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唯識二十論

唯識二十論一卷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二諦義

補刻二諦章敘 嘉祥藏大師所譔二諦義章三卷。傳流吾國...

禪宗決疑集

禪宗決疑集 西蜀野衲智徹述 源湛流清門 原夫法不孤起...

百丈懷海禪師廣錄

洪州百丈山大智禪師語錄 師。諱懷海。福州長樂人也。...

往生禮讚偈

往生禮讚偈一卷 沙門善導集記 勸一切眾生。願生西方極...

佛說長者子制經

佛說長者子制經 後漢安息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 一時...

【註音版】慈悲道場懺法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一 慈悲道場懺法卷第二 慈悲道場懺法...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 一時...

佛說菩薩本業經

佛說菩薩本業經一卷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

天樂鳴空集

天樂鳴空集序 予讀《易傳》,至天地閉、賢人隱,未嘗...

佛說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

佛說金剛三昧本性清淨不壞不滅經 失譯經人名今附三秦...

【註音版】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註音版】佛說佛醫經

佛說佛醫經...

大乘止觀法門

南嶽大乘止觀序 兩浙路勸農使兼提點刑獄公事朝奉大夫...

【佛教詞典】慚

心所名,即自己反省,羞恥自己罪過的精神作用。...

【佛教詞典】三種圓融

(名數)華嚴宗所明:一、事理圓融,事如波,理如水,...

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

「是知念佛一法, 乃上聖下凡共修之道,若愚若智通行之...

論發菩提心與往生

1、凡修淨業者,第一必須嚴持淨戒,第二必須發菩提心,...

堂上二老是活佛

明朝的時候,有個安徽人叫楊黼(fǔ),是一個非常虔誠...

禪宗對六識空性的體證

六識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境所產生的六種認知作用,...

無量劫來都被自己的妄想誤導了

你想想看,一個人好端端的,誰願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大安法師:人從哪裡來

《起世因本經》中說,地球上的人是從光音天下來的。光...

你不必羨慕他人

一個養花人每天給花園裡的花花草草澆水,每一次他都給...

沒有作樂的閑錢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詞人,他的天賦很高,七歲就能作文,...

折福太深,福盡而死,故當惜福

有人說:我自己賺的錢我自己花,不把錢花光享受,不是...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

我們在生活修行中會遇到種種障緣和阻撓,十件事中不如...

人唯知道有來春所以留著來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從哪裡來,死向何處去。因為對...

除了念佛外,調伏煩惱也是非常重要

我們淨土宗的修行人,窮盡一生地努力修學,主要的目標...

【視頻】普門頌(傳願法師演唱)

普門頌(傳願法師演唱)

【視頻】《地藏經》衍輪法師粵語讀誦

《地藏經》衍輪法師粵語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