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知足不是沒有追求

正如法師  2012/07/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01、知足不是沒有追求,而是追求之後要知足,而是在追求的同時要知足。

02、知足是建立在追求的上頭。追求得到或沒有得到都應該知足。

03、追求私慾私利,追求惡法是痛苦,因此要知足,適可而止,甚至諸惡莫作,不追求,這樣才有快樂。追求佈施奉獻,追求善法,必須精進,精進才有光明快樂。

04、對惡法而言知足,對個人享受而言知足,對善法而言精進,對利益眾生而言精進。

05、月薪一萬元,很快樂吧?但是,對於不知足者來講,是痛苦的。月月一萬元月月痛苦。知足才有快樂。月薪一萬元,還不快樂!這很冤枉。應該知足快樂,生感恩心。同時可以再如法追求,追求還是快樂。知足與追求並不矛盾。

06、知足常樂,知是知道,足是滿足、滿意。知道明瞭這個,非常滿足,因此常樂。大多數人講「知足常樂」都是不明白「足」,不認為「滿足」,所以,胡評亂批「知足」。當然,說者大多也是苦惱中人。

07、知足,是安於本份,堅守崗位,不要攀比,每個人都作好本位工作,自己快樂,他人快樂,國家快樂。家庭中,每個成員,都履行自己職責,都扮演好自己角色,家庭一定和睦快樂。這也是知足常樂。

08、知足常樂,就是知道現實,面對現實,快樂面對。

09、知「知足常樂」的人,也是一個勤勞刻苦的人。智參禪師是一個知足常樂的人,但也是一個勤勞刻苦的人。古往今來,這例子很多。知足與勤勞,也是不衝突。

10、今朝有酒今朝醉,這不是知足,是醉酒糊塗。「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更不是「知足常樂」,而是愁了。

11、人是不會知足的,也是不肯知足的,所以,必須要講講知足,讓你知足而知回家,不要走過了頭,以免跌入懸崖。

12、人生有時前進是落後,退步是向前,所謂「退一步海闊天寬」就是退步向前。農夫田中插秧,也是「退步原來是向前」。

13、攀比很苦惱,知足很安慰。

14、要快樂,要知足。

15、快樂哪裡找?它在身邊跑!知足一出現,快樂就報到!

16、現在許多人快樂容易,痛苦不容易,當下停止則快樂,繼續前行則苦惱。但人們都喜歡向前,不肯停息。人們喜愛快樂,但又不肯接納快樂之法。

17、人是爭強好勝的動物,永遠不幹落後。所以,需要「知足」加以調節。

18、知足,使膨脹的心得以消退,令煩躁的慾望安然入睡,讓心中的安樂祥和陶醉。

19、認為知足常樂,那就知足常樂;認為知足不好,知足不能夠快樂,那你就不必知足。認為怎樣好就怎樣作,這也是自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行善的人快樂

好人不寂寞,善人最快樂。時時處處助人利人,也就會在...

學會放棄

曾經讀到這樣一個故事:大哲學家柏拉圖曾帶著他的七個...

宣化上人:三毒是害人的魁首

人有貪心,永遠不快樂。若是不貪,就有快樂,所以要止...

即使雨金錢,欲心仍不滿足

即使雨金錢,欲心不滿足。智者知淫欲,樂少而苦多。 世...

夢參老和尚: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專精無異念 華嚴經...

找回曾經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時候,一毛錢一包的辣絲兒,一分錢...

追求心靈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滿足就是心靈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應該以...

這種愛看上去是樂,實際導致的是苦

世間人為什麼會有苦惱?因為他們不知道應該把心放在什...

【大藏經】佛說分別善惡所起經

佛在舍衛國祇洹阿難邠坻阿藍。時佛傷哀諸所有生死之類...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禪宗五祖弘忍大師《最上乘論》

夫修道之本體,須識當身心,本來清淨,不生不滅,無有...

十種禮佛方法

今課要講的,是拜佛的心態。身體端正,心恭敬專注。身...

人生之解析

照通常解釋起來,人生就是人的一生。人生究竟是什麼?...

福祿沒有了,吃的東西也沒味道了

你看有什麼得不得呢?見了性的人,具足大智慧,大辯才...

走出宿命的陰影

從帶業與消業往生說起 學佛修行,主要努力的目標何在?...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復重來生與老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 拂除塵垢無煩惱,不...

昌臻法師《學佛必須明白因果》

因果問題,屬於佛教的基礎理論,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

外讓一步,心進一步

一個不懂得為親人讓步,為朋友讓步,為愛人讓步,為合...

有八種原因會導致持咒不靈

1-3、【懷疑心、起恶心、不誠心】,有這三種心,持咒必...

何為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四大,是梵文(aturman...

吃素念佛能解決什麼問題

當我們說一件事情是好是壞時,總是相對於我們的判斷標...

信、進、念、定、慧

修行的法門很多,八正道是其總綱,擴展開來就是三十七...

把心帶回到心性時,應該怎麼修

當我們把心帶回到心性的時候,應該怎麼修呢?全修在性...

出生就叫「大和尚」,老方丈預言竟成真

有這樣一個師父,他剛出生時,人們就叫他大和尚,這究...

【推薦】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裡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個歸依境,他能夠信、願、持...

【佛學漫畫】觀音菩薩

【佛學漫畫】觀音菩薩...

【佛教詞典】受請陞座

禪林中,指尊宿受拜請而登高座宣說佛法。一般系前一日...

【佛教詞典】五衣

(名數)四分律以三衣與僧羯支Sa?kak?ikā,及覆肩衣為...

【視頻】佛說耶祇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耶祇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佛教動畫:和諧

佛教動畫: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