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讚

大慈恩寺基撰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讚卷下

大慈恩寺基撰

爾時優婆離亦從座起頭面作禮而白佛言。

讚曰。上明說經因起分。下明發請廣說分。一生補處受記非輕。示相勸生嚴因寔重。若不因請而說。補處之相未尊。若無請而自談。欣當生心不重。故放光集眾普召有緣。假請談經令興重業。於中有二。初辨外果後辨內果。辨外果中複分為三。初波離啟請。次世尊廣答。後佛告優婆離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下結勸生彼。請中有二。初明請軌後明陳請。此即初也。梵言優婆離此雲近執。佛為太子。彼為佛大臣親近太子。執事之臣。古人云佛之家人。非也。今雲優波離訛也。亦從座起者。既見彌勒位立。優波離垂斯啟請。是故稱。亦表聞彌勒之事當證菩提故。從座起頭面作禮者。屈己首尊禮佛卑足。一心頂戴虔恭深故。憍慢久除為顯成佛尊貴因故。無見頂相之妙業故也。

世尊往昔於毘尼中及諸經藏說阿逸多次當作佛。

讚曰。下明陳請。於中有二。初舉昔生今問。後顯今徵後問。此初也。前言世尊呼佛。又言世尊談佛。談佛往昔說彌勒故。世出世尊略言世尊。即是第十薄伽梵號。梵雲毘奈耶此雲調伏。調和控御身語等業。制伏滅除諸煩惱故。即是廣律本也。古雲毘尼或云毘泥皆訛也。近執明究律藏頗亦諳經。受記多在律中。因斯起問。阿逸多者此雲無能勝。彌勒字也。名彌勒字阿逸多。往昔佛在耆山說。次我後當成佛者名曰彌勒。時有菩薩名曰慈氏。從座而起白言世尊願我未來作彼彌勒。佛言可爾。故今騰昔而生後問。

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斷諸漏此人命終當生何處。

讚曰。顯今徵後問也。文有其二。初舉今徵後生之處所。後舉今徵後生處淨穢。此初徵也。波離下器情局小乘。以己所知輒揣尊極。小宗說於菩薩三劫猶是凡夫樹下三十四心方成聖者。欲恚害覺時亦未已故言凡夫。未斷諸漏。漏有三種。如法華讚。生何處者。三界何界五趣何趣四生何生九有何有。觀因驗果未遣心疑。唯願法王指陳生域。

其人今者雖復出家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佛記此人成佛無疑此人命終生何國土。

讚曰。徵淨穢也。從緇落飾形貌出家。常現威儀不修禪定。受姨母之妙服。欲貪未遣。矚毫光而不識。尚有無知。佛記果圓理深難測。命終生處淨穢何方。但以菩薩不起滅定而現威儀。將繼法王。遂取金疊讓。推光位等問豪光。波離不知乍謂。無定情麁覩相真疑有惑。禪定有九。煩惱有十。如餘處說。然且成佛之先必在覩史一生補處大小共同。波離挾己下心輒量上位。示有不知以發今請。

佛告優波離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來應供正遍知今於此眾說彌勒菩薩摩訶薩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讚曰。下佛廣答有二。初勅聽許說。後依問具申。此初也。諦者審諦。聽音察理。貴在審情。恐聽不明。重令諦聽。極妙作意名善思念。如來者第一號也。涅槃經云。如過去佛所行妙行三十七品十一空等來至涅槃故云如來。應者第二號也。應已求害煩惱賊故。應不復受分段生故。應受世間妙供養故。正遍知者第三號也。正知遍知名正遍知。非邪小知。正滿知故。具二種智知空有故。上來三號如次斷德恩德智德。阿耨等者。阿之言無。耨多羅雲上。三言正。藐言等。又三雲正。菩提雲覺。即是無上正等正覺。諸法莫先名無上。理事遍知名正等。離妄真照名正覺。或智斷圓名無上覺。簡異生邪智名正覺。簡小乘分智名等覺。簡菩薩缺智復名正覺。下一覺字貫通上文。彌勒當圓證此獨得全名。記者識也驗也。佛自稱三德。今為汝等驗識分別慈氏菩薩當來成佛之事。

此人從今十二年後命終必得往生兜率天上。

讚曰。下依問具申有二。初答生處。後答淨穢。此即初也。從今十二年後者示受記。已求超生死十二緣。故生兜率天而為補處。

爾時兜率陀天上有五百億天子一一天子皆修甚深檀波羅蜜為供養一生補處菩薩故以天福力造作宮殿。

讚曰。下答淨穢有二。初正答淨穢。後佛告優波離此名兜率陀天十善報應下結此所因嘆處勝妙。初中有三。初五百億天子造外眾寶宮。次一大神造法堂內院。後五大神於此二宮種種嚴飾。夫諸天福力果出自然。況補處之宮豈更須他造。欲顯福異餘天果從他作諸天敬重發願嚴因。又諸天資具凡業所生。知足宮園必由勝行。外陳他作內表修因。譬人王之內苑似天帝之喜園。不說自然之報唯陳他造之果。皆是菩薩未上生前。預知欲生髮願先作。初中有三。一諸天植因發願。二時諸天子作是願已下明天願果。三五百億龍王圍繞此垣下龍王守護。初復有三。初明植因。次我今持是等下正明發願。後如是諸天子等下明行願皆同。初中復二。初明所因。後明植因。此即初也。修願行之所因者。一為修檀度。初業之妙行故。二為供養菩薩故。菩薩盡此一生必定成佛福田既大。故應植因。因者檀度。緣者願助現傍資者。天之福力由現。天福傍資因緣二種力。故變成天宮因緣之果。冀在良田天之福資變成宮殿。五百億者。由信精進念定慧五根為勝因緣內證法苑樂外感五百億天為造宮殿。修餘萬行資此五根。故以百億為稱。或是菩薩化預莊嚴。准報土中所有嚴飾勝出世間善根所起故。此所說五根為因。

各各脫身旃檀摩尼寶冠長跪合掌發是願言。

讚曰。此明植因。旃檀者檀香也。色通赤白。摩尼者如意珠。即諸天所著。如赤白檀香色。如意神珠乃天頂上所戴寶冠神珠。施者表當果生所求皆得故。種智圓明得如意故。脫寶冠者順尊敬故。受記為佛得最尊故。諸天並脫。故言各各。長跪者雙膝著地直身而住敬相周故。表修定慧恆無間故。合掌者虔恭貌。表心冥境證智合理故。上明修行身業因。下發願者語業因能起。二者意業因三輪備故。

我今持是無價寶珠及以天冠為供養大心眾生故。

讚曰。第二明發願。此起願因。慈氏廣以智悲運蒼生。而居彼岸情懷廣大。居因位而號眾生。摩訶薩埵雲大有情。以義解之名大心眾生。

此人來世不久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於彼佛莊嚴國界得受記者令我寶冠化成供具。

讚曰。正明發願。此人者慈氏。當在人中未生天趣預興此願。故言此人於未來世當成正覺。我於彼土佛成正覺時。可為莊嚴殊勝國界得預彼會受記別者。令我寶冠化成供具。供具者四事什物供養之具。變寶冠而為供具者。顯轉凡而修成聖德。此但說冠略無寶珠。所願同故。或寶謂如意珠。冠謂天冠。合而論故。若不爾者。何故行因冠珠兩捨。及其發願獨有天冠。故應後釋不違正理。

如是諸天子等各各長跪發弘誓願亦復如是。

讚曰。第三行願皆同上。雖總說諸天已訖。結集之家恐生疑惑施說。諸天願唯一發。今顯行該一切願亦普同三業修因相皆等故。

時諸天子作是願已是諸寶冠化作五百萬億寶宮。

讚曰。上明植因發願。自下第二明天願果。於中有二。初明十重嚴飾。後時樂音中下重顯前嚴。十重飾者。一宮二園三寶四光五華六樹七色八金九天女十音樂。此初也。既有十地菩薩圍繞。亦有凡夫十善往生。復是菩薩十力增上之所顯現。宮有十重。故下經云。菩薩福力十善報應。宮謂法苑。初地真智得空寂。金初創得。故內修五根。所以感宮等皆言五百。

一一寶宮有七重垣一一垣七寶所成。

讚曰。此有二嚴。二地持戒生長善法。守護六根感園圍繞。三地證得。聞思修慧照了大乘教理行果。起智光明故感園寶色。成此各七者。二地持戒七支備故。三地能照三乘教理行果七故。又具忍辱七種觀故。一安受苦忍。二諦察法忍。餘五並是耐怨害。忍謂親善想准法想無常想有苦想攝受想。如幽讚上卷說。

一一寶出五百億光明一一光明中有五百億蓮華。

讚曰。此有二嚴。四地修得菩提分法。慧焰增故。百行助成感百億光。五地作四諦觀出生死泥智花敷故。內解五明外感五五百億華。

一一蓮華化作五百億七寶行樹一一樹葉有五百億寶色。

讚曰。此有二嚴。六地作十二因緣觀。厭生死苦樹。感七寶樹故。思慧風動樹觀緣起故。七寶樹者七十七智觀所引。故七地純作真無相觀。證法性色感妙色故。

一一寶色有五百億閻浮檀金光一一閻浮檀金光中出五百億諸天寶女。

讚曰。此有二嚴。八地相土皆得自在故能現起閻浮金光。此於諸金最為第一。近閻浮樹水下而有色蔽諸光。故偏舉此。九地成熟四無礙解。化利眾生出生善根感寶女故。

一一寶女住立樹下執百億寶無數瓔珞出妙音樂。

讚曰。此第十嚴女執諸寶及眾瓔珞。此寶瓔珞出妙音樂。第十地中陀羅尼門三摩地門。無礙神通感寶瓔珞貴莊嚴故。雲雨說法感樂音故。此上十嚴皆由內具彼德外招彼果。十善業道十力智等隨應釋相。

時音樂中演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

讚曰。重顯前嚴有四。一廣第十樂音說法。二廣第六七寶行樹。三廣第四破暗光明。四廣第二垣牆高厚。此初廣樂音也。不退有五。一未信者信。信不退故。二未定者定。位不退故。三未得者得。證不退故。四未修者修。行不退故。五已斷者不生煩惱。斷不退故。此乃三乘通不退地法輪之行。法輪能詮。行是所詮。正法輪者。唯所詮行。摧滅移轉行周圓。故行即法輪。今言法輪之行。故知教名法輪。說彼五位所修行也。以彼聽眾具三乘故法輪有五。一自性。二眷屬。三因。四境。五果。如章中說。今明行者。即攝初三或攝一切。

其樹生果如玻璃色一切眾色入頗梨色中。

讚曰。第二廣樹。頗梨色者。謂紅赤色此為根本。一切寶色為此所含皆入此色。顯所化眾生究竟位皆歸一乘。

是諸光明右旋宛轉流出眾音演說大慈大悲法。

讚曰。第三廣破暗光明。右旋宛轉表菩薩行一切不離智慧光明及慧所引拔苦與樂大慈悲法。大慈以無嗔為性。大慈以無嗔無癡為性。此各有三。一有情緣緣假有情。二法緣不見有情但唯有法。三無緣法相亦無唯有真理。或有情緣緣有情起。法緣緣十二分教起。無緣緣真如起。無所緣故。彌勒慈尊導萬物故演慈悲之法。

一一垣牆高六十二由旬厚十四由旬。

讚曰。第四廣垣。垣謂圍墉。高六十二由旬者。顯生彼者逾破六十二見故。厚十四由旬者。御摧十四不可記事故。此四嚴中初二進行皆歸一乘。發心證果有差別故。次一破嗔癡濟有情類。後一永斷外道邪見。

五百億龍王圍繞此垣。

讚曰。造宮之中下第三段龍王守護有三。一明守護。二雨寶樹。三次樹說法。此初也。法王教化天神警衛。恐致外侵龍王守護。五百億者。顯內具五力四魔不能屈伏。外有龍王非人不能逼害。內持五戒諸惡不侵。外感龍圍橫災自滅。

一一龍王雨五百億七寶行樹莊嚴垣上。

讚曰。明雨寶樹。因五力起七財故。感龍王雨樹嚴飾。七聖財者。謂信戒聞捨慧慚愧。

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掁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讚曰。明樹說法。風喻大悲。任運所擊真俗智樹棠觸談演如是等法。所謂一切有漏逼迫自性皆苦所執。法體都無名空。有為起盡遷流生滅無總自體。一常實我。由此能令諸修行者越到彼岸名波羅蜜。

爾時此宮有一大神名牢度跋提即從座起遍禮十方佛發弘誓願。

讚曰。明外果中次下第二明大神為造法堂。慈氏內院也。以堂為主名造法堂。據實而言。具造內院。至下當悉。於中有三。一發願。第二既發願下所願果遂。第三爾時十方無量諸天下諸天覩勝發願往生。初中有二。一明儀軌二明發願。此初也。普憑威力遍禮十方。欲解廣大發弘誓願。雖知凡聖同感內院方成菩薩。力增多由聖現。一大神者。表無漏智能起妙土。佛地經云。勝出世間善根所起如如意珠有神用。故亦是凡夫發菩提心加行智感。

若我福德應為彌勒菩薩造善法堂令我額上自然出珠。

讚曰。正明發願。宣妙義捨名善法堂。表親尊重。珠從額出。內院宮字如下自陳。法堂尊勝故標願首。

既發願已額上自然出百億寶珠瑠璃玻璃一切眾色無不具足如紫紺摩尼表裡映徹。

讚曰。下明願遂。於中有五。一明作宮。第二時諸園中下作園。第三亦有七寶大師子座下作座。第四時宮四角有四寶柱下作柱。第五如是天宮有百萬億無量寶色下天宮天女寶色皆同。作宮中有八。一明作宮。二欄楯。三天子女。四手生花。五光明。六樂器。七起舞。八說法。作宮殿中有二。初出珠後作宮。此初也。瑠璃碧色。頗梨紅色。一切眾色皆具足者。額上之珠舉碧紅為首。自餘眾色一切皆足。或此二寶一切色類皆悉具足。紫謂紫色。紺者說文雲。帛深青而陽赤色含紺也。青而含赤色。今此紺者與彼稍異。如紫青色。如意神珠表裡映徹。

此摩尼殊迴施空中化為四十九重微妙寶宮。

讚曰。此作宮也。四十九重者。持戒堅牢宮遂重密。

一一欄楯萬億梵摩尼寶所共合成諸欄楯間自然化生無量億萬七寶蓮華一一蓮華上有無量億光其光明中具諸樂器如是天樂不鼓自鳴此聲出時諸女自然執眾樂器競起歌舞所詠歌音演說十善四弘誓願諸天聞者皆發無上道心。

讚曰。自下第二作欄楯。第三化生天子天女。第四手生蓮花。第五有無量光明。第六光有樂器不須擊鼓而自然響。第七樂聲既動女起舞歌。第八歌舞不作生死之戲皆演十善行四弘之誓願。四弘願者。一未離苦願離。二未得樂願得。三未發菩提心斷惡修善者願早發心斷惡修善。四未成佛者願早成佛。亦云知苦斷集證滅修道。諸天聞已發大乘心。此由聖行八聖道支八解脫樂。凡持八戒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香鬘塗身歌舞作倡。不騰高廣大床。不非時食。如其次第之所感得。聖凡眾行助正智等之所集成。如慧為先安布間飾。故能致此。不爾何緣有斯勝處。

時諸垣中有八色瑠璃渠。一一渠有五百億寶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湧繞樑棟間。於四門外化生四華。水出華中如寶華流。一一華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諸菩薩莊嚴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億寶器。一一器中天諸甘露自然盈滿。左肩荷佩無量瓔珞。右肩復負無量樂器。如雲住空從水而出。讚歎菩薩大波羅蜜。

讚曰。第二大段願遂中一大神作園。於中有二。初列七事嚴。後結生彼得。初中有七。一八色渠八色渠者。青黃赤白紅紫碧綠。二寶珠合成。三八味水即前八色皆悉具足。八味者八功德水可愛味故。八德水者。一清二輕三冷四濡五香六美七飲時不損喉。八飲已不傷腹。四水湧繞樑門外生華。八色之水從花而出。水色交映如寶花流。五花出天女二十四者。持七支戒防三世惡別三心受。故所感果有二十四。六手出寶器甘露滿中。表得法味故滿甘露。七此諸天女左佩瓔珞右負樂器。從八色水而出。如瑞雲住空。口讚菩薩諸波羅蜜。持七支戒身三語四。反修七聖財兼行七覺分。除七隨眠之所招感。此等天女或非實女。並佛菩薩所共化成。莊嚴道場。或是女人宿持淨戒精進無犯之所感現。不可凡心之所測度。

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

讚曰。結生彼得。

亦有七寶大師子座高四由旬閻浮檀金無量眾寶以為莊嚴。

讚曰。第三大段明願遂中大神作座。於中有十。此文有二。一座量高廣清淨法界內含四德。化身之座高四由旬。二金寶莊嚴。三業智行所嚴飾故。言七寶者。三文不同。無量壽經云。金銀瑠璃頗梨珊瑚馬腦車渠。恆水經云。金銀珊瑚真珠車渠明月珠摩尼珠佛地論雲。一金二銀三吠瑠璃四頗胝迦五牟娑珞揚婆(當車渠也)六遏濕摩揚婆(當馬腦也)七赤真珠。雖有帝青大青石藏杵藏。非常所重故多不說。三文隨方愛樂差別。不可釋其不同所以。

座四角頭生四蓮華一一蓮華百寶所成一一寶出百億光明其光微妙化為五百億眾寶雜華莊嚴寶帳。

讚曰。三生四花。慈悲喜捨內四無量外感花故四。百寶飾十善業道自作教他讚歎慶喜。少分多分全分少時多時盡喜行。故一一有十名為百行。內修百行外百寶成。所以上下多說百數。五放光明。智破暗故。六雜花莊嚴。眾行助故。

時十方面百千梵王各各持一梵天妙寶以為寶鈴懸寶帳上時小梵王持天眾寶以為羅網彌覆帳上爾時百千無數天子天女眷屬各持寶華以布座上是諸蓮華自然皆出五百億寶女手執白拂侍立帳內。

讚曰。七內修四辨外有大梵懸寶鈴天人敬重。八內修總持外有小梵為網。九天子天女持花布座。十寶女執白拂侍立帳內。皆由凡除十惡修善戒。菩薩亦持十無盡戒之所招感。

持宮四角有四寶柱一一寶柱有百千樓閣梵摩尼珠以為交絡時諸閣間有百千天女色妙無比手執樂器其樂音中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

讚曰。第四大段願遂中大神造柱。於中有四。一於宮四角各有一柱。二寶柱各有寶珠樓閣梵摩尼者。謂淨摩尼或大梵王如意珠也。此柱皆以梵如意珠而為交絡。三閣間天女手執樂器。四樂音演法內修四念住心住不動。外感四柱種種莊嚴。

如是天宮有百億萬無量寶色一一諸女亦同寶色。

讚曰。第五大段願遂中天宮天女寶色皆同。欲顯內院種種莊嚴。欲令有情同入佛慧故。

爾時十方無量諸天命終皆願生兜率天宮。

讚曰。大神造堂中大段第三諸天覩勝發願往生。彌勒生已方皆發願。亦有未生而發願者。

時兜率天有五大神。

讚曰。自下第三大段明五大神於外內宮種種嚴飾。於中有二。初標後顯。此標也。由菩薩等內修五蘊妙用莫方。外感五神威力無比。五蘊者。一戒蘊。二定蘊。三慧蘊。緣有為慧。四解脫蘊。勝解數也。五解脫知見。蘊緣無為慧。

第一大神名曰寶幢身雨七寶散宮牆內一一寶珠化成無量樂器懸處空中不鼓自鳴有無量音適眾生意。

讚曰。內持戒得尊高。如寶幢高顯故。戒七支雨七寶。由持戒故各稱人心。感得樂音適眾生意。

第二大神名曰華德身雨眾華彌覆宮牆化成華蓋一一蓋華百千幢旛以為導引。

讚曰。內修定蘊外感大神名曰花德。定水澄清出妙花故。起四無量垂覆四生。故雨眾華化成花蓋。無量眾行助嚴禪定。感百千幡以為導引。

第三大神名曰香音身毛孔中雨出微妙海此岸栴檀香如雲作百寶色遶宮七匝。

讚曰。內具慧蘊說法利物破無明臭。外感大神名曰香音。智慧可重如海此岸香。海此岸香六銖價直娑婆世界。遶宮七匝除七漏故。七漏者。謂見漏念漏愛漏思惟漏根漏惡漏親近漏。

第四大神名曰喜樂雨如意珠一一寶珠自然住在幢旛之上顯說無量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及說五戒無量善法諸波羅蜜饒益勸助菩提音者。

讚曰。內嚴解脫蘊。外感大神名曰喜樂。離邪解憂苦得勝解喜樂。心既決定修行能成。故雨如意珠也。心常決定住於真如。外感神珠住在幢幡之上。既說三歸又說五戒及諸善法。饒益者利樂義。勸者讚勉義。助者資益濟苦義。音謂音聲。者謂行者。此意總顯神珠演說三歸五戒利樂勸勉發求大菩提聲之行者。

第五大神名曰正音聲身諸毛孔流出眾水一一水上有五百億華一一華上有二十五玉女一一玉女身諸毛孔出一切音聲勝天魔後所有音樂。

讚曰。內修解脫智見蘊。外感大神名曰正音聲。智順正理。如正音聲故。出眾水者。智水潤渡正覺牙故。五百億花嚴眾德故。二十五玉女者。利益出生二十五有諸善根故。此諸玉女出諸聲者。二十五有一切眾生皆歸念故。出世間聲美妙可愛故。勝天魔後所有音樂。或五大神凡持五戒之所感得。亦是五通之所招集。神通他心宿命天眼天耳如次之所感現。

佛告優波離此名兜率陀天十善報應勝妙福處。

讚曰。答淨穢中。上來第一答處淨穢。下結所因嘆處勝妙。於中有二。一結因二嘆勝。此結因也。十不善業得果有四。一異熟。二等流。三增上。四士用。十善業道能得五果加離系果。無漏得四除異熟果。有漏有四除離系果。二種相資故得五果。下明內身即異熟果。又云於一時間成熟五百億天子得不退地。即離系果。長壽相等名等流果。此等外果有二。一增上二士用。如瑜伽論第五十九六十及對法論第八廣說十惡業道所有果相。翻彼即是十善道果。此中總說十善道果不別顯示。然諸善法十善攝盡。業道據重十善通輕。故此據總攝一切盡。隨義應知。

若我住世一小劫中廣說一生補處菩薩報應及十善果者不能窮盡今為汝等略而解說。

讚曰。此嘆勝也。一小劫者日月歲數劫也。三劫行因果應無量。況佛示現境界難思。凡善因果亦廣大。故一小劫說亦難盡。即是聖凡之因所招外內二果下上兩品所招集故。今為小器略而解說。廣則無邊。

佛告優波離若有比丘及一切大眾不厭生死樂生天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當作是觀。

讚曰。明外果中自下第三結勸生彼。於中有三。一示生彼人。二教生彼行。三結成正觀。此示生彼人也。略有三人。一者菩薩行法不厭生死受生死苦行利樂故樂生天者。詑脫所依修妙行故於一切生受尊貴。故處劣。自體行不圓故生天得見彌勒佛。故不同二乘厭生死苦恐天放逸不樂生也。二者愛敬無上菩提心者。樂修勝行求大菩提。於彌勒所開大法故。不樂大乘希小果者隨受生處欣涅槃故。三者欲為彌勒作弟子者。願於惡界為作善利。苦有情所希行救濟不願淨土。作餘佛弟子彼無苦有情可行濟度無苦可厭。欣心不深故。又釋迦末法持戒犯戒有戒無戒釋迦皆囑彌勒度之。自揣解行難生淨土。可為彌勒作弟子者。於上所說天宮處所應作是觀。其觀者何。

作是觀者應持五戒八齋具足戒身心精進不求斷結修十善法一一思惟兜率陀天上妙快樂。

讚曰。二教生彼行也。此修五因。一持五戒。二持八戒。三持具足戒。即是出家五眾所受皆名具戒。四身心精進不求斷結。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昇進不懈退故。不求斷結者。非作精進六行斷結。斷結便生上二界。故五修十善法。今此且論凡夫散心。五麁因行感內外院。增上果業未是鉅細分別。解釋生彼業因。廣勸生中方具教示。雖修此因要須一一思惟。彼天上妙快樂迴願生。故前行非觀觀為首。故思惟彼故名之為觀。

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讚曰。結成正觀。去佛時遙病重行闕。受佛付囑欣當佛度末代津梁。真為正觀。業淺識微智量疎拙。欣生報土。越分所望不稱病行名為邪觀。

爾時優波離即從座起整衣服頭面作禮白佛言世尊兜率陀天上乃有如是極妙樂事。

讚曰。上明外果下明內果。於中有三。初啟請。次廣答。後佛滅度後勸生於彼。啟請有三。一請儀二嘆勝三正請。此中具二。作禮以上請儀。白佛以下嘆勝。

今此大士何時於閻浮提沒生於彼天。

讚曰。正請也。有二問。一問此沒二問生彼。

佛告優波離卻後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於波羅奈國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羅門家本所生處結加趺坐如入滅定。

讚曰。下廣答有四。第一答此沒。第二時兜率陀天七寶台內下答生彼天。第三閻浮提歲數下乘言便故說下生時節明住彼天之壽量也。第四佛告優波離是名彌勒下總結。初中有七。此文有三。一命終年月卻後十二年者。表聞授記得度生死十二緣起。二月者。涅槃經第三十雲。二月名春陽。春陽之月萬物生長。種植根栽花菓敷榮。江河盈滿百獸孚乳。是時眾生多生常想。為破此常說一切法悉是無常。唯說如來常住無變。於六時中孟冬枯悴眾不愛樂。陽春和液人所貪愛。為破眾生世間樂故演說。常樂我淨亦爾。言二月者喻二種法身。謂自性身及智法身。冬不樂者喻於智者不樂如來無常入於涅槃。二月樂者喻於智者樂於如來常樂我淨。種植者喻聞法歡喜發菩提心種諸善根。河者喻於十方諸大菩薩來詣我所諮受如是大涅槃典。百獸孚乳者喻我弟子生諸善根。花喻七覺。菓喻四果。以是義故二月涅槃。師子孔言。初生出家成道轉妙法輪皆以八日。何故涅槃獨十五日。善男子如十五日月無虧盈。諸佛亦爾。入大涅槃無有虧盈。故以十五日入涅槃。如十五日月盛滿時有十一事。一破暗。二令見道非道。三令見邪正。四除欝蒸得清涼。五能破壞螢火高心。六息一切賊盜之想。七除眾生畏惡獸心。八能開敷優缽羅花九含蓮花。十發行人進路之心。十一令諸眾生樂受五欲多獲快樂。如來滿月亦復如是。一破無明暗。二演說正道邪道。三開示生死邪險涅槃平生。四令人遠離貪瞋癡熱。五破壞外道光明。六破壞煩惱結賊。七除滅畏五蓋心。八開敷眾生種善根心。九覆蓋眾生五欲之心。十發起眾生進修趣向大涅槃行。十一令諸眾生樂修解脫。故十五日入涅槃義理既同。故涅槃之時與佛無異。上明歲月。二者涅槃處。處即於本國本村。父名波婆利。本生之處。釋迦佛於迦維羅衛國生。於俱尸那國入滅。表此化緣畢餘方教化。處胎經第二說。我身今滅不復更生於閻浮提。於十方面三十二說諸佛剎。中遍施佛事。此緣盡故彼不盡故。慈氏本生處入滅者。此緣未盡。表於此滅後於此生行利他故。三者入滅形相結跏趺坐如入滅定。釋迦北首右脇枕手而入滅者。四威儀中臥為極故。表釋迦佛化緣盡故。欲臥必坐。顯彌勒佛利樂未終當得果時事方終故。二相不同。表極未極有差別故。如入滅定者。似入涅槃實未圓滅。方上生故。

身紫金色光明艶赫如百千日上兜率陀天。

讚曰。第四終後生相。身紫金色者。表利當生最第一故。如百千日者。能破眾生癡愛想故。

其身舍利如鑄金像不動不搖。

讚曰。第五舍利之形也。舍利者[米*舀]殼也。馱都者體也。佛體大小如[米*舀]穀量故以為名。釋迦如來碎分舍利表分身十方處處導利。彌勒舍利全身且在兜率行一佛化故。不動搖者。表佛法身本無生滅動作事故。

身圓光中有首楞嚴三昧般若波羅蜜字義炳然。

讚曰。第六圓光神異。梵雲三摩地。此雲等持。三昧者訛也。大乘之中妙定及慧字之與義二俱炳然。炳然者煥爛之異名也。此意即顯圓光之中有定與慧字義煥爛溢目顯然矚其文而義顯。故義稱現。不爾如何光能現義顯。雖入滅禪定智慧由來明煥。

時諸天人尋即為起眾寶妙塔供養舍利。

讚曰。第七天人供養。身雖入滅舍利猶在。

時兜率陀天七寶台內摩尼殿上師子床坐忽然化生。

讚曰。自下第二答生彼天。於中有六。一生處。二生相。三身量莊嚴。四異聖神變。五相好光明。六說法利益。此即初也。七寶台者。七財飾故即法堂也。師子座者。於彼台中法王位極得無畏故。忽然化生者。四生中最勝故。自餘諸天於父膝上忽然化生。彌勒乃於師子座生。凡聖異故。欲顯菩薩離欲生故。

於蓮花上結跏趺坐身如閻浮檀金色。

讚曰。第二生相蓮華上者。於師子座上更有蓮花。一切佛座淨土等中皆坐蓮花。表出生死之淤泥秀二乘之濁水故。結跏趺坐者。如盤龍居。以左押右降伏而坐。以右押左吉祥而坐。既將說法顯作吉祥。身色如金錶可寶重。

長十六由旬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皆悉具足頂上肉髻紺瑠璃色釋迦毘楞伽摩尼百千萬億甄叔迦寶以嚴天冠。

讚曰。第三身量莊嚴。長十六由旬者。德高無比能越六道超十地故。相好之義如下當說。壽量隨天示同俗故量越天眾真德高故。肉髻上發紺青瑠璃之色釋迦毘楞迦摩尼者。謂能種種現如意珠及甄叔迦寶以嚴天冠。甄叔迦寶狀如延珪似赤瑠璃。

其天寶冠有百萬億色一一色中有無量百千化佛諸化菩薩以為侍者復有他方諸大菩薩作十八變隨意自在住天冠中。

讚曰。第四異聖神變。意顯心首。常共諸佛十方菩薩為伴侶故。十八變者。一振動。二熾然。三流佈。四示現。五轉變。六往來。七卷。八舒。九眾像入身。十同類往趣。十一隱。十二顯。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辨才。十六能施憶念。十七能施安樂。十八放大光明。如瑜伽論三十七說。

彌勒眉間有白毫相光流出眾光作百寶色三十二相一一相中五百億寶色一一好中亦有五百億寶色一一相好豔出八萬四千光明雲。

讚曰。第五相好光明。眉間毫相第三十一相也。諸佛毫相皆眉間者。極端嚴故。面為尊。上間表兩中顯佛恆時貴處中道。毫相若舒便長無量。卷如秋月。圓晈鮮光。白類雪珂。暉煥眾景。白為色本。表作情。依時有卷舒。顯隨緣現。流眾光者。顯演三乘相中最勝。所以偏說下聖無有。由此獨陳。三十二相者。依大般若第三百八十一。佛言。善現云何如來三十二相。善現世尊足下有平滿相。妙善安住猶如奩底。地雖高下隨足所蹈。皆悉怛然無不等觸。是為第一。世尊足下千輻輪文輞轂眾相無不圓滿。是為第二。世尊手足皆悉柔軟如覩羅綿。勝過一切。是為第三。世尊手足一一指間猶如雁王咸有鞔網。金色交絡文同綺畫。是為第四。世尊手足所有諸指圓滿纖長甚可愛樂。是為第五。世尊足跟廣長圓滿與趺相稱勝餘有情。是為第六。世尊足趺修高宛滿柔軟妙好與跟相稱。是為第七。世尊雙腨漸次纖圓。如翳泥耶仙鹿王腨。是為第八。世尊雙臂修直佣圓。如像王鼻平立摩膝。是為第九。世尊陰相勢峯藏密。其猶龍馬亦如像王。是為第十。世尊毛孔各一毛生。柔潤紺青右旋宛轉。是為第十一。世尊發毛端皆上靡。右旋宛轉柔潤紺青嚴金色身。皆可愛樂。是第十二。世尊身皮細薄潤滑。塵垢水等皆所不住。是第十三。世尊身皮皆真金色光潔晃曜如妙金台。眾寶莊嚴眾所樂見。是第十四。世尊兩足二手掌中頭及雙肩七處充滿。是第十五。世尊肩項圓滿殊妙。是第十六。世尊髆腋悉皆充實。是第十七。世尊容儀洪滿端直。是第十八。世尊身相修廣端嚴。是第十九。世尊體相縱廣量等周匝圓滿。如諾瞿陀。是第二十。世尊頷臆並身上半威容廣大。如師子王。是第二十一。世尊常光面各一尋。是第二十二。世尊齒相四十齊平。淨密根深白逾珂雪。是二十三。世尊四牙鮮白鋒利。是二十四。世尊常得味中上味喉脈直。故能引身中諸支節脈。所有上味風熱澹病不能為雜。由彼不雜脈離沉浮延縮壞損擁曲等過。能正吞嚥津液通流。故身心適常得上味。是二十五。世尊舌相薄淨廣長能覆面輪至耳髮際。是二十六。世尊梵音詞韻和雅隨眾多少無不等聞。其聲洪震猶如天鼓。發言婉約如頻迦音。是二十七。世尊眼睫猶若牛王。紺青齊整不相雜亂。是二十八。世尊眼睛紺青鮮白紅環間飾晈潔分明。是二十九。世尊面輪其猶滿月。眉相晈淨如天帝弓。是第三十。世尊眉間有白毫相。右旋柔軟如都羅綿。鮮白光淨逾珂雪等。是三十一。世尊頂上烏瑟膩沙高顯周圓猶如天蓋。是三十二。善現是名三十二大士相。善現云何如來應正等覺八十隨好。善現世尊指爪狹長薄潤光潔鮮淨如花赤銅。是為第一。世尊手足指圓纖長佣直柔軟節會不現。是為第二。世尊手足各等無差。於諸指間悉皆充密。是為第三。世尊手足圓滿如意。軟淨光澤色如蓮花。是為第四。世尊筋脈盤結堅固深隱不現。是為第五。世尊兩踝俱隱不現。是為第六。世尊行步直進庠序如龍象王。是為第七。世尊行步威容齊肅如師子王。是為第八。世尊行步安平庠序。不過不減猶如牛王。是為第九。世尊行步進止儀雅猶如鵝王。是為第十。世尊迴顧必皆右旋如龍象王。舉身隨轉。是第十一。世尊支節漸次佣圓妙善安布。是第十二。世尊骨節交結無隙猶如龍盤。是第十三。世尊膝輪妙善安布堅固圓滿。是第十四。世尊隱處其文妙好威勢具足圓滿清淨。是第十五。世尊身支潤滑柔軟光悅鮮淨塵垢不著。是第十六。世尊身容敦肅無畏常不怯弱。是第十七。世尊身支堅固稠密善相屬著。是第十八。世尊身支安定敦重曾不掉動圓滿無壞。是第十九。世尊身相猶如仙王。周匝端嚴光淨離翳。是第二十。世尊身有周匝圓光。於行等時恆自照曜。是二十一。世尊腹形方正無欠柔軟不現眾相莊嚴。是二十二。世尊臍深右旋圓妙清淨光澤。是二十三。世尊臍厚不窊不凸周臣妙好。是二十四。世尊皮膚遠離疥癬。亦無黶點疣贅等過。是二十五。世尊手掌充滿柔軟足下安平。是二十六。世尊手文深長明直潤澤不斷。是二十七。世尊唇色光潤丹暉如頻婆菓上下相稱。是二十八。世尊面門不長不短不大不小如量端嚴。是二十九。世尊舌相軟薄廣長如赤銅色。是第三十。世尊發聲威震深遠。如像王吼明朗清徹。是三十一。世尊音韻美妙具足如深谷響。是三十二。世尊鼻高修而且直。其孔不現。是三十三。世尊諸齒方整鮮白。是三十四。世尊諸牙圓白光潔漸次鋒利。是三十五。世尊眼精青白分明。是三十六。世尊眼相修廣譬如青蓮花葉。甚可愛樂。是三十七。世尊眼睫上下齊整稠密不白。是三十八。世尊雙眉長而不曲。緻而細軟。是三十九。世尊雙眉綺靡順次紺瑠璃色。是第四十。世尊雙眉高顯光潤形如初月。是四十一。世尊耳厚廣大修長輪埵成就。是四十二。世尊兩耳綺麗齊平離眾過失。是四十三。世尊容儀能令見者無損無染皆生愛敬。是四十四。世尊額廣圓滿平正形相殊妙。是四十五。世尊身份上半圓滿如師子王威嚴無對。是四十六。世尊首發修長紺青稠密不白。是四十七。世尊首髮香潔細軟潤澤旋轉。是四十八。世尊首發齊整無亂亦不交雜。是四十九。世尊首發堅固不斷永無[禾*愛]落。是第五十。世尊首發光滑殊妙塵垢不著。是五十一。世尊身份堅固充實逾那羅延。是五十二。世尊身體長大端直。是五十三。世尊諸竅清淨圓好。是五十四。世尊身支勢力殊勝無與等者。是五十五。世尊身相眾所樂觀甞無厭足。是五十六。世尊面輪修廣得所。晈潔光淨如秋滿月。是五十七。世尊顏貌舒泰光顯。含咲先言。唯向不背。是五十八。世尊面貌光澤熙怡。遠離顰蹙青赤等過。是五十九。世尊身支清淨無垢常無臭穢。是第六十。世尊所有諸毛孔中常出如意微妙之香。是六十一。世尊面門常出最上殊勝之香。是六十二。世尊首相周圓妙好。如末達那亦猶天蓋。是六十三。世尊身毛紺青光淨如孔雀項。紅暉綺飾色類赤銅。是六十四。世尊法音隨眾大小不增不減。應理無差。是六十五。世尊頂相無能見者。是六十六。世尊手足指約分明莊嚴。妙好如赤銅色。是六十七。世尊行時其足去地如四指量而現印文。是六十八。世尊自持不待他衛。身無傾動亦不逶迤。是六十九。世尊威德遠震。一切恶心見喜恐怖見安。是第七十。世尊音聲不高不下。隨眾生意和悅與言。是七十一。世尊能隨諸有情類言音音樂而為說法。是七十二。世尊一音演說正法。隨有情類各令得解。是七十三。世尊說法咸依次第必有因緣。言無不善。是七十四。世尊等觀諸有情類。讚善毀惡而無愛憎。是七十五。世尊所為先觀後作軌範具足令識善淨。是七十六。世尊相好一切有情無能觀盡。是七十七。世尊頂骨堅實圓滿。是七十八。世尊顏容常少不老好巡舊處。是七十九。世尊手足及胸臆前俱有吉祥喜旋。德相文同綺畫。色類朱丹。是第八十。善現是名八十隨好。善現如來應正等覺成就如是諸相好。故身光任運能照三千大千世界無不遍滿。若作意時即能普照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然為憐愍諸有情故攝光常照面各一尋。若縱身光即日月等所有光明皆常不現。諸有情類便不能知晝夜半月月時歲數。所作事業有不得成。佛聲任運能遍三千大千世界。若作意時即能遍滿無量無邊無數世界。然為利樂諸有情故聲隨眾量不減不增。善現如是功德勝利我先菩薩位修行般若波羅蜜多時已能成辦。故今相好圓滿莊嚴。一切有情見者歡喜皆獲殊勝利益安樂如是。善現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能以財法二種佈施攝諸有情。是為甚奇希有之法。三十二相由行五修。一發心二長時三無間四殷重五無餘之所感得。如瑜伽論三十七說。故一一相有五百億光。八十隨好中由行八萬四千教行。逗八萬四千根病。因之所感。故一一好艶出八萬四千光明雲。艶者美義。非是焰義。雲者出生蔭覆之義。三百五十法皆行六度。合二千一百。除貪瞋癡及等分。行由此復成八十。四百又各能除四大六塵所生過失。故總合成八萬四千。

與諸天子各坐華座晝夜六時常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

讚曰。第六說法利益。於中有三。一陳所說。二明利益。三顯常業。此初也。各坐花座表菩薩眾並出生死之淤泥故。晝三夜三名為六時。佛住六時恆起六神通恆說六度行。拔六趣生破六隨眠超六塵故。

[這-言+至]一時中成就五百億天子令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讚曰。此明利益。成五百萬億天者。令生五根具足五力。當圓五眼超五道故。

如是處兜率陀天晝夜恆說此不退轉法輪度諸天子。

讚曰。顯佛常業。彼恆光明都無暗。夕以起睡相。得其夜名。佛即不然。常度天子。

閻浮提歲數五十六億萬歲爾乃下生於閻浮提如彌勒下生經說。

讚曰。第三明下生時節。即住彼天之壽量也。梵雲瞻部。此樹名也。言閻浮提訛耳。此洲從樹為名。四洲所由如餘處辨。此間四百歲當彼天中一日一夜。類彼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彼天壽四千歲。慈氏窮彼天壽而方下生。不中夭。故此經云當閻浮提五十六億萬歲者。依瑜伽論第四及立世經毘婆沙等計。此間四百歲為彼一日。此四千歲為彼十日。此間四萬歲為彼百日。彼天一年當此一十四萬四千歲。彼天十年當此一百四十四萬歲。彼天百年當此一百四十四億歲。彼天千年當此一千四百四十億歲。彼天四千歲當此五千七百六十億歲。即與經文不同。今以理推。初以人間四百年為彼一日一夜。復若數以一百而為一類。數計即相當。一當百故人間四十歲為彼十日。人間四百歲為彼百日。人間一千四百四十歲為彼一年。人間一萬四千四百歲為彼十年。人間一億四萬四千歲為彼百年。人間十四億四萬歲為彼千年。彼四千年當人間五十七億六萬歲西方有三億數。一十萬為億。二百萬為億。三千萬為億。以理推排。以千萬為一億。計之即相當矣。是故於經億字之上應加七字。其前六字應萬上安。只恐梵本誦有參差過。譯家自成謬。若不爾便少一億五萬歲。理定應爾。智者應知。然此歲數四文不同。賢劫定意經云。彌勒五億七千六萬歲當下作佛。其五億者即五十億。前以千萬為一億成五十億。此以萬萬為一億。故成五億。七十萬者即七億也。十萬為一億故六萬數同。更不勞釋。唯此一經增減雖殊。與論算同。自餘皆別。雙卷泥洹經云。一億四千歲。全不相當。此經及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經云。五十六億萬歲。如前已正。菩薩處胎經及賢愚經云。五十六億七千萬歲。其六字應雲七。其七字應雲六。其千萬者以百萬為一億以算之。六千萬者六十億也。義不相違。如是推尋。雖乖古疏尋文究理亦應無謬。菩薩在天壽量曾無中夭生在人間。大成佛經說。壽六萬歲天盡其年人間長者時宜現。故不同釋迦大盡其年人間早滅眾生厭故化緣畢故。處胎經說。彌勒人間壽八萬四千歲。若依彼說。不須和會。如下生經陳下生事。天利既畢人機復熟。故乃下生。

佛告優波離是名彌勒菩薩於閻浮提沒生兜率陀天因緣。

讚曰。第四大段總結上說。因緣者相狀所由為利益故終說上生。皆有所由名因緣故。

佛滅度後我諸弟子若有精勤修諸功德威儀不缺掃塔塗地以眾名香妙華供養行眾三昧深入正受讀誦經典。

讚曰。明內果中自下第三勸生於彼。於中有三。初勸生彼行。次眾發希願。後結成正觀。初文有五。一弟子修六事法往生。二八部聞名敬喜往生。三二眾犯戒悔淨往生。四歸依不退當得度脫。五四部弟子願往生者修十善行念名恭敬等滅罪多少。雖有五段分之為三。初三段明三品往生。次一段明作歸依總勸歸生證得善利。後一段示歸生者滅罪多少。初之三段明三品生中分三。初一段上品行生。次一段中品行生。後一段下品行生。初中有六。一示其六法。二教其迴願。三明正往生。四諸天讚勸。五生彼利益。六總結成上。此初文也。六事法者。一精勤修福敬恩悲田中所作業等。二威儀不缺堅守諸戒行自住軌則等。三拂塔塗地修飾道場正理制多等。四香花供養四事什物隨給濟等。五凡夫行三昧聞思等定。聖人入正受。隨所得禪或凡三昧非六行定。六行定者必上生。故深住聞思亦名三昧。六讀誦經典演說修習十法行等。且舉偏勝易行。上首有此六事。其中一一具攝眾業。若具修六或能修五上上品生。若修三四上中品生。若修一二上下品生。

如是等人應當至心雖不斷結如得六通。

讚曰。第二教迴願。文勢有二。初嘆業勝。雖諸凡夫不斷結使異於聖者。若修六事神用廣大必定往生。如得六通聖者無異。

應當繫念念佛形像稱彌勒名。

讚曰。次明稱念。雖復修行。仍須正念心想形容口恆稱念。

如是等輩若一念頃受八戒齋修諸淨業發弘誓願。

讚曰。後明迴願。如上所說行六事輩極少但能於一念頃至心不犯。持八戒齋隨修淨業。發願資助迴向定生。言一念者非餘時犯。唯一念持戒。初唯發願一念持故。何況多時。

命終之後譬如壯士屈申臂頃即得往生兜率天於蓮華上結跏趺坐。

讚曰。第三明往生有二。一生時節。譬如壯士屈申臂頃。顯業決定生便速疾。二生處。所蓮花之上結跏趺坐定出生死除煩惱故。既生彼天住於梵行故。於花上結跏趺坐。

百千天子作天妓樂持天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以散其上。

讚曰。第四諸天讚勸有三。初散花也。摩訶曼陀羅花者此雲大適意花。

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於閻浮提廣修福業來生此處。

讚曰。次讚歎也。嘆美深極重善哉。由習大因今成勝果。

此處名兜率陀天今此天主名曰彌勒汝當歸依。

讚曰。後勸歸也。處名知足。由是不耽生死。主號慈尊。故能垂矜苦厄。

應聲即禮禮已諦觀眉間白毫相光即得超越九十億劫生死之罪。

讚曰。第五生彼利益中有二。初滅罪也。無間罪劫一增一減。餘處罪劫歲數為之末劫。凡夫行多庸鄙能超惡境祈彼淨方。夙運不殫生為上品。況乎靈景獨在毫光心專諦觀不超生死者也。

是時菩薩隨其宿緣為說妙法令其堅固不退轉於無上道心。

讚曰。後獲得也。隨說宿緣令憶前業識因知果自成不退。昔不退者更為堅固。隨其位次成上發心。

如是等眾生若淨諸業行六事法必定無疑當得生於兜率天上值遇彌勒。

讚曰。第六總結成上。中有四。一得生上也。三業俱淨六事齊修後生彼天。此事何惑。隨修六法少淨三業心期不退後定上生。

亦隨彌勒下閻浮提第一聞法。

讚曰。二隨下也。父子之道尚感天然。虎嘯風生此事何惑。六事滿三業圓。上品生彼者隨初會而聞法。

於未來世值遇賢劫一切諸佛。

讚曰。三值賢劫佛也。善業純備正見恆生。既具智福之資糧逢賢劫之佛。

於星宿劫亦得值遇諸佛世尊於諸佛前受菩提記。

讚曰。四值星宿劫佛也。小乘中說。初劫逢七萬五千。第二劫逢七萬六千。第三劫逢七萬七千佛。依涅槃經第六卷行四依中。初依在地前逢五恆沙佛。第二依在前六地逢六恆河沙佛。第三依在七八九地逢七恆河沙佛。第四依在第十地逢八恆河沙佛。初地菩薩得值百百億佛。二地千百億乃至十地無量無邊。故生彼者因見彌勒得逢星宿劫千佛。此何疑也。受菩提記者。此句通上。賢劫諸佛亦為受記。受記有六。如菩薩地說。

佛告優波離佛滅度後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是諸大眾若有得聞彌勒菩薩摩訶薩名者聞已歡喜恭敬禮拜此人命終如彈指頃即得往生如前無異。

讚曰。此第二段八部聞名敬喜往生。即是第二中品生也。於中有二。初明敬喜發願往生。後明不願生聞名亦利益。此即初也。四眾八部先不犯戒亦不造惡。罪輕微者聞名心喜語發恭敬身禮拜者。由因勝劣當果雖殊。天讚罪除不退值佛。與前無異。具三業者中上品生。唯具二業中中品生。若唯一業中下品生。

但得聞是彌勒名者命終亦不墮黑闇處邊地邪見諸惡律儀。

讚曰。此明不願生聞名亦利益。有二。初無惡後有善。無惡有四。一不墮暗處。若處黑暗名暗處。即諸地獄及二界中間若黑果處名暗處。即三惡趣二界中間生無佛法處也。二不墮邊地。不墮之言貫下三句。若處邊名邊。即諸邊境遠賢良處。若行邊名邊。即攝處邊及蔑戾車達絮等處。前不墮三塗。此不墮八難。三不墮邪見。若別邪見唯斷善根類若不正名邪見惡見。皆是四不墮諸惡律儀。惡者不善。律者法。儀者式。即不律儀。對法第八不律儀有十四或十五。謂屠羊.養雞.養豬.捕鳥.捕魚.獵鹿.置兔.劫盜.魁膾.害牛.縛象.立壇咒龍.守獄.讒搆好為損等。涅槃經中說有十六。牛羊豬雞為利故養。肥已轉賣。即以為四。為利故買已屠殺。復以為四。並前為八。捕魚捕鳥獵師劫盜魁膾兩舌獄卒咒龍復以為八。合前十六。瑜伽第九說有十二。加對法一少對法三。雜心說十二。謂屠羊養豬養雞捕鳥捕魚獵師作賊魁膾守獄咒龍屠犬伺獵。總有十二。四文不同者。涅槃獵師即攝獵鹿兔兔縛像三種。對法據多分且說三種。涅槃意通捉雉之屬。對法樂損涅槃中無。對法寬故。涅槃初八開差別故。即對法四俱彼生。故對法讒搆即是兩舌名異義同。故雜心小宗俱說重者名非律儀。餘者輕故。此惡律儀亦攝一切犯戒惡行。其墮邪見及惡律儀有佛無佛中方邊方皆具有之。若聞彌勒名皆定不墮。三業歸依深心歡喜。四等宿願威力加故。

恆生正見恆生正見眷屬成就不謗三寶。

讚曰。此明有善有三。一恆生正見。翻前邪見。二眷屬成就。翻前不作諸惡律儀。諸惡律儀者惡眷屬故。三不謗三寶。翻前不墮闇處。不生邊地恆逢三寶生信向。故不但中品無四惡有三善。上下品生隨應亦有。欲明聞名者改八部之異形受四生之勝體。偏於中品而獨明之。

佛告優波離若善男子善女人犯諸禁戒造眾惡業聞是菩薩大悲名字五體投地誠心懺悔是諸惡業速得清淨。

讚曰。此第三段二眾犯戒悔淨往生。即是第三下品生也。於中有三。一悔歸罪滅修行往生。二見得不退。三未來值佛。初中有三。一罪滅罪滅有二。一者先受戒禁而後犯之。二者先不受戒造眾惡業。聞名歸禮兩手二足及以頭首五體投地至誠懺悔罪速清淨。

未來世中諸眾生等聞是菩薩大悲名稱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繒蓋幢幡禮拜繫念。

讚曰。二修行也。設不作罪懺悔願生。但修十行定得生彼。一聞名稱。二造形像。三香供。四花供。五衣服供。六繒蓋供。七幢供。八幡供。九身恆禮拜。十心口繫念。

此人欲命終時彌勒菩薩放眉間白毫大人相光與諸天子雨曼陀羅華來迎此人此人須臾即得往生。

讚曰。三往生也。犯戒造惡。悔歸清淨聞名修行。命欲終時菩薩放白毫之妙光滅其罪暗。雨綺花之麗色長其道種佛天來迎。表慈深故須臾往生。顯業勝故。此中有三。懺悔造像供養禮拜及繫念者下品上生。懺悔造像供養禮拜不恆繫念者下品中生。懺悔造像供養而已不恆禮拜不常念者下品下生。雖歸懺悔罪得銷除。不造形像供養禮拜等。或但形像或但供養或但禮拜或但繫念或一稱名亦下下品。說不生彼三會之中亦得度脫。

值過彌勒頭面禮敬未舉頭頃便得聞法即於無上道得不退轉。

讚曰。第二見得不退轉也。善根久熟見便禮敬。慈悲自起疾得聞法。除不信心速得不退。

於未來世得值恆河沙等諸佛如來。

讚曰。第三未來值佛也。上來三類明九品生。並內眾中親得見佛速聞法也。若生外眾。雖第九品任運後時還成不退。佛號慈尊。善自長故。

佛告優波離汝今諦聽是彌勒菩薩當為未來世一切眾生作大歸依處若有歸依彌勒菩薩成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時如此行人見佛光明即得受記。

讚曰。第四大段總但明有歸依不退當得度脫。有三。一明作歸依。我即滅度真報之佛未逢末法弟子皆囑慈尊令度。若不見者便失大利名作歸依。二歸依者得不退。三彌勒成佛見光受記。其得聖者慧矚智光。其凡夫者眼見金色。多陀阿伽度如來也。阿羅訶應也。三藐三佛陀正遍知也。

佛告優波離佛滅度後四部弟子天龍鬼神若有欲生兜率天者當作是觀繫念思惟。

讚曰。第五大段明上九品願往生者修十善行念名恭敬等滅罪多少。於中有二。初明樂生業滿得生。後明不樂行亦未滿。樂生中有四。一令念。二勸行。三教願。四滅罪。此初也。

念兜率陀持佛禁戒一日至七日思念十善行十善道。

讚曰。第二勸行也。且論持戒不論餘業。舉其極小一日至七日亦得往生。何況多年多生修行。以一切善十善攝盡故思念之。行據重者名十善道。

以此功德迴向願生彌勒前者當作是觀。

讚曰。第三教願也。有行無願。而行心孤未必得生慈氏所故。有願無行而願必虛。前既無因果不生故。所以教願與行相扶。

作是觀者若見一天人坐一蓮華若一念頃稱彌勒名此人除卻千二百劫生死之罪。

讚曰。第四滅罪有三。一逢緣駐想。二聞名起敬。三禮拜投誠。此即初也。初緣有二。一有情二諸法。見一天人者。隨遇一有情緣即念彌勒。有苦念拔。無樂念與。惡者念除。善者念攝。勝者欣求。劣者念厭。善友念崇。惡友念拒。見一蓮花者。隨遇一法即念彌勒。好法思供養。惡法思不遇。染法欣斷。淨法欣修。此中且舉有情及一法即念彌勒。此意總顯作上生業。二品修者逢緣思念。一切時念不暫休廢。若一念頃念滅千二百劫生死之罪。慈氏宿願念者心專故致於此。阿彌陀佛八十劫滅。彌勒昔願力不同。慈悲深淺樂苦土殊。欣心輕重有差別故。如前校量中說。

但聞彌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卻五十劫生死之罪。

讚曰。第二聞名起敬也。前明若逢緣一念頃念滅千二百劫。此但聞名合掌恭敬除五十劫。但發身業首不至地。歸心輕故。

若有敬禮彌勒者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

讚曰。第三禮拜投誠也。以首至地晝夜相續除罪百億劫。身心等歸併皆重故。此為最重見毫。第二一念頃。第三聞名合掌。第四輕重異故。問何故見身毫相不如遙念。答見佛身相滅罪寔多。良以遙念行而難生。見歸崇而易起。行化之法先勸作難修後勸作易行。又人間苦重欣意殊深。天上樂多厭心誠淺。又遙念者一念頃時長故意念故。見光者暫時間時短故眼見故。遙念者滅罪多。見毫光者滅罪小。問聞名歸念滅罪多。小經有明文。造形供養功德多少。答功德更多。作事相續念亦大故。此中且舉少念少禮一暫歸聞。若數數聽聞頻頻敬禮朝朝供養。功德更多。前三品修但明得生之福。未論滅罪之相。第二段中明作歸依不退利益。今第三段方明滅罪。即是總說作大歸依。令眾欣生歸崇滅罪。

設不生天未來世中龍華菩提樹下亦得值遇發無上道心。

讚曰。此明不樂生業力未滿者龍花三會亦發道心。其前樂生三品業滿龍花三會悉得道。此唯發心故成差別。菩薩處胎經第二卷說。汝生快樂國。不如我國苦。汝說法甚易。我說法甚難。初說九十六受我五戒者。次說九十四受持三歸者。後說九十二一稱南無佛。據實上品生修六事法。彼經唯言受我五戒。初會度者但舉行者修六中一。威儀不缺攝。上下品生唯一事故。受持三歸第二會度者中三品中中上品生。具三業故。一稱南無佛第三會度者下三品中下下品攝。唯口念故。彼經且舉三中各一。麁俗所修非具顯。故不相違也。

說是語時無量大眾即從座起頂禮佛足禮彌勒足繞佛及彌勒菩薩百千匝。

讚曰。勸生彼中自下第二大段眾發希願有二。初眾發希願。後佛記生。願中有二。一明威儀。二明發願。此初也。從坐起者。表生於彼從生死起。禮二足者。捨煩惱故。繞佛菩薩百千匝者。顯百千生常不離故。

未得道者各發誓願我等天人八部今於佛前發誠實誓願於未來世值遇彌勒捨此身已皆得上生兜率陀天。

讚曰。此發願也。未得道者但舉凡夫。聖隨願故不還無學等神通可往。勵勸末代故唯舉凡不談聖往。未來值遇三會得度。捨此身已方願生上。

世尊記曰汝等及未來世修福持戒皆當往生彌勒菩薩前為彌勒菩薩之所攝受。

讚曰。下佛記生。汝等及未來下品行者乃至一念稱彌勒名皆得生彼。況能修福持戒上品不生。三乘五乘皆度脫故。

佛告優波離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讚曰。勸生彼中第三大段結成正觀。為度末代慇勤勸往。

爾時尊者阿難即從座起叉手長跪白佛言世尊善哉世尊快說彌勒所有功德亦記未來修福眾生所得果報我今隨喜。

讚曰。一部之中第三大段聞名喜行分。於中有四。一問。二答。三時眾獲益。四喜退流通。初中有二。初讚說隨喜。後正問持名。此初也。嘆凡及聖功德業果。故成前說皆通二感。

唯然世尊此法之要云何受持當何名此經。

讚曰。此問持名。唯然者敬諾詞。此經要妙如何受持。行之儀軌復何名之。

佛告阿難汝持佛語慎勿忘失為未來世開生天路示菩提相莫斷佛種。

讚曰。第二隨答為二。此答受持。我今滅度末代無依。故勸受持勅令不妄。為令未來近受天中之法樂捨四趣之淪喪。遠示菩提之妙相出三界而超驤。經在有善植根法。滅便斷佛種。佛謂圓覺。種名為因慧。學故慧生。不學種斷。

此經名彌勒菩薩般涅槃亦名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勸發菩提心如是受持。

讚曰。此正答名。說彌勒菩薩涅槃之事故以為名。示生彼相令有瞻觀。勸發道心流通萬代。依名釋義。如是受持。受謂領納之在心。持謂任持之不妄。

佛說是語時他方來會十萬菩薩得首楞嚴三昧。

讚曰。第三時眾獲益有二。一聖益後凡益。此初也。

八萬億諸天發菩提心皆願隨從彌勒下生。

讚曰。此凡益也。不但當時發心。亦願未來隨下。

佛說是語時四部弟子天龍八部聞佛所說皆大歡喜禮佛而退。

讚曰。第四喜退流通。得未曾有由此歡喜事訖。依教故退流通。惡果惡因生於季俗之末。佛前佛後長於無暇之中。欣生淨土妙行不成。若冀天宮恐勝因無結淨土。雖無惡染聖教自有參差。天宮雖有欲樂。道理定無疑惑。厭塵境者觸事染而不染。耽欲樂者是事不染而染。戒業缺然福慧淺薄。佛既應物機而現穢。凡亦契聖境而欣生。上聖上賢皆為此業。下凡下位何得越之。故行同者皆應專習。率已穿鑒。望充生因。自餘狀跡具如別傳。

大宋高僧傳第四雲。後躬游五台山。登大行至西河。古佛宇中宿。夢身在半山岩下。有無量人唱苦聲。冥昧之間初不忍聞。徒步陟彼層峯。皆瑠璃色。盡見諸國土。仰望一城。城中有聲曰。住住咄。基公未令到此。斯須二天童自城出問曰。汝見山下罪苦眾生否。答曰。我聞聲而不見形。童子遂投與劍一鐔曰。割腹當見矣。基自割之腹開有光兩道。暉映山下見無數人受其極苦。時童子入城持紙二軸及筆投之。捧得而去。及旦驚異未已。過信夜寺中有光。久而不滅。尋視之數軸發光者。探之得彌勒上生經。乃憶。前夢必慈氏令我造疏通暢厥理耳。遂投毫次筆鋒有舍利二七粒。而隕如吳含桃許大。紅色可愛。次零然而下者。牧如黃梁粟粒(云云)。

 依此讚得義  本經行講演
 欣以此法施  順次詣都率
 慈尊受教誡  顯法身無相

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讚卷下終


上篇:彌勒經游意

下篇:彌勒上生經宗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疏部目錄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佛說九橫經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便告比丘:「有九輩九因緣...

【註音版】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註音版】佛說彌勒成佛經

佛說彌勒成佛經...

佛說彌勒菩薩發願王偈

佛說彌勒菩薩發願王偈 內閣掌譯西番蒙古諸文西番學總...

佛說彌勒下生經

佛說彌勒下生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卷上(本) 大慈恩寺翻經沙門基撰 第一...

阿彌陀經義記

阿彌陀經義記 天台智者大師記 夫至聖垂慈照機應跡,開...

法華玄讚義決

法華玄讚義決 淄州大雲寺苾芻慧沼撰 問:菩薩有二,謂...

涅槃宗要

涅槃宗要 元曉師撰 是經有其二門。一者略述大意。二者...

金光明經玄義

金光明經玄義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錄 此金...

菩薩本生鬘論

菩薩本生鬘論卷第一 聖勇菩薩等造 宋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註音版】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咒經

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咒經...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上 宋國廬山慧遠法師。公少瞻儒道...

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佛說息諍因緣經

佛說息諍因緣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

佛說灌洗佛形像經

佛說灌洗佛形像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爾時佛告摩訶剎頭...

【註音版】佛說五大施經

佛說五大施經...

西方發願文解

△初總序歸敬三:初標主、二明願、三請加 ○初標主 稽...

佛說寶網經

佛說寶網經 西晉月氏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

【佛教詞典】論多所作法

論多所作法者,謂略有三種,將興論端定所須法。何等為...

【佛教詞典】惡業

「善業」之對稱。謂身、口、意所造乖理之行為。即指出...

靈隱寺臘八粥的熬製秘方,在家也能做

準備食材 主料:糯米150g、粳米50g、蜜棗10粒、白蕓豆...

我們生命的真相

我們要思惟到,我們得人身是很不容易的。這種得人身之...

宏海法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一講) 前言: 佛法的流傳,主要是要有人來講,有...

三類冤業

冤業一般講三類。第一個是你有命債,叫殺冤。你今生為...

鬼子母

在古印度一座幽深的山谷中,住著老鬼王波闍迦,和他的...

自立法師:觀音菩薩聰明偈

我介紹一首「求聰明」的偈子,這是我做小和尚的時候自...

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諸經如是說

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為成佛妙道,諸經如是說: 世...

具此三心者,必生極樂國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

釋迦佛因地修忍辱,捨身飼虎行菩薩道

你看你們讀《金剛經》,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第一覺悟:...

聖嚴法師《柔順的扁擔才能負重》

我曾經看過鄉下人家做竹扁擔,愈是上等的竹子,所做出...

佛法中的「勤儉寬和」

我書房牆壁上掛著一副勤儉寬和,是一位出家法師的墨寶...

【視頻】心經修持版(圓達禪寺)

心經修持版(圓達禪寺)

【視頻】佛陀成道日法寶節法會(佛光山唱誦)

佛陀成道日法寶節法會(佛光山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