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有十種方法能快速得福

方海權  2015/12/2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十種方法能快速得福

每人個都想得到幸福,幸福有它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

一、不貪常捨。不貪求不義之財,不義之財,難以長久。常捨濟與貧窮,捨孤寡老人,捨病苦之人。捨財福之因,就會得幸福的果。

二、戒己揚善。做好自己,不說他人是非好壞。別人好的地方可以稱讚宣揚,讓世間善行流傳。律己揚善業之因,就會得幸福的果。

三、少欲常慈。色慾病之因,禍殃之始,不僅色慾須離之。常慈心於眾生,助難扶弱,使遠苦得喜悅。欲少慈悲心之因,就會得幸福的果。

四、不驕常謙。驕易招妒,被妒阻力必大,辦事難成。謙遜有禮,人之本份。給人好印象,人必助之。不驕縱謙下心之因,就會得幸福的果。

五、不執放下。不要執著自己的看法,不要認為自己都是對的。多聽聽別人的說法,會長增自己的智慧。要放下看得開,高風亮節,成人之美,不要為一點東西一點財物,爭得你死我活。世間如夢幻,轉眼以空。有功德大家做,有福祿大家享。不執著放得下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六、少私利他。自私自利,難成大器。有利益大眾的行動,必定感召大眾利我之福。凡事替別人著想,付出了愛心,自得順心。無私利他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七、忘憂生喜。人生有無窮煩心事。但還要終日愁眉不展,憂心中中,沒有什麼大不了。人生最大為生死,唯有修行是真路。要喜氣洋洋,有積極的人生態度。就是有問題也要冷靜處理,度過難關。少憂多喜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八、不惰勤學。懶惰之人,別說利人,益己都難,養活自己都成問題。成才之者,都是辛勤好學之人。勤學的目的在於使自身成為有用人才,可以益人益己。不懶惰勤修學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九、積善成德。小小善也要做,日行一善,積多了成大善,成德力。有德力就有福報。須知福來自於德。世間上德高望重之人,何一不是大福報的人。故常行積善。積善積德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十、常學法門。要學習一個妙法門,使自己現在能受安樂,將來證悟菩提。如淨土法門、藥師法門、觀音菩薩法門、地藏法門、楞嚴法門、金剛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佛陀指導我們離苦得樂,自度度他的妙法。大眾能學得福報就大了。常學常修法門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方海權文章列表

【推薦】除了念佛外,調伏煩惱也是非常重要

我們淨土宗的修行人,窮盡一生地努力修學,主要的目標...

世間的四種修行人

一日,佛陀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裡為比丘們開示法要...

修行路上的三個注意事項

1、不貪名聞利養:名利心是苦,平常心是道; 2、不在...

香積廚中出高僧

禪宗歷代祖師都主張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皆是修行,而並...

觀苦空無常而修淨土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滅不常。或一歲二...

其實幸福不在遠方

其實幸福不在遠方,也不在夢裡,就在我身邊,在我每一...

時時修正我們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沒有種子,就不會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會有...

佛教的十九種修持法門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佛...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楞嚴經五十陰魔章...

【大藏經】禪秘要法經

禪秘要法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真正障礙往生的是帶有執著性的妄想

諸位要知道在我們八識當中分成三類,第八識第七識跟前...

別把染緣認為是隨緣

今天和大家講一講,隨緣與染緣。隨緣是菩薩,染緣是凡...

極樂眾生如何做到同時去多處佛那裡供養

問: 法師講過,極樂世界一人去供養佛,可以同時到多處...

施食法問答集

1、已經有一般常用的施食法了,為何又製訂准提施食法...

【推薦】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怎樣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問: 什麼叫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具體落實在念佛的時候...

為什麼集結經典都是由阿難負責

阿難尊者是佛的堂弟,佛成道那一天阿難才出世。阿難跟...

金剛經感應錄:降伏湖神的經師

晉朝時,揚州江畔有一座亭湖神廟,傳說湖神非常嚴峻凶...

【推薦】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報,來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師是民國時人,他...

我們的果報是怎麼受用的

這個地方的識變,前面我們比較偏重在造業這一塊,這個...

女眾入寺應注意的事項

梵語優婆夷,中文意譯為清信女,即在家學佛的女眾。不...

人格不成,佛格怎麼能成呢

能為世間賢人善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只有按照佛陀...

遠離虛妄的感覺,依止心中的願力

在整個修行當中,必須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

回歸無為法,緣聚緣散

在小乘的《俱舍論》中,有三種無為法。大乘的《唯識論...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

上一次跟大家講《四十二章經》,財色招苦。因為我們每...

不隨妄轉,心常覺照,安住真如

修《楞嚴經》的人就是,我不隨你阿賴耶識而轉,我安住...

律航法師:念佛要注意些什麼

問: 念佛,要注意些什麼? 律航法師答: 有些人,口...

【佛教詞典】供奉

(職位)內供奉之略稱。供奉大內之道場之僧官名。略曰...

【佛教詞典】六字文殊菩薩

以「唵縛雞淡納莫」六字為真言之文殊菩薩。又作六字文...

【視頻】夢參老和尚《假沙門把真沙門害苦了》

夢參老和尚《假沙門把真沙門害苦了》

【視頻】淨界法師《八識規矩頌》

淨界法師《八識規矩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