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大乘稻芉經

失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大乘稻芉經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及諸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具壽舍利子往彌勒菩薩摩訶薩經行之處,到已,共相慰問,俱坐盤陀石上。是時具壽舍利子向彌勒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言:「彌勒!今日世尊觀見稻芉,告諸比丘作如是說:『諸比丘!若見因緣,彼即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作是語已,默然無言。彌勒!善逝何故作如是說?其事云何?何者因緣?何者是法?何者是佛?云何見因緣即能見法?云何見法即能見佛?」

作是語已,彌勒菩薩摩訶薩答具壽舍利子言:「今佛、法王、正遍知告諸比丘:『若見因緣,即能見法;若見於法,即能見佛。』者,此中何者是因緣?言因緣者,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嘆、苦、憂、惱而得生起;如是唯生純極大苦之聚。此中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滅,六入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死、愁嘆、苦、憂、惱得滅;如是唯滅純極大苦之聚。此是世尊所說因緣之法。

「何者是法?所謂八聖道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是八聖道,果及涅槃。世尊所說,名之為法。

「何者是佛?所謂知一切法者,名之為佛,以彼慧眼及法身能見作菩提、學無學法故。

「云何見因緣?如佛所說,若能見因緣之法,常、無壽、離壽、如實性、無錯謬性、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障礙、無境界、寂靜、無畏、無侵奪、不寂靜相者是也。若能如是,於法亦見常、無壽、離壽、如實性、無錯謬性、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障礙、無境界、寂靜、無畏、無侵奪、不寂靜相者,得正智故,能悟勝法,以無上法身而見於佛。」

問曰:「何故名因緣?」

答曰:「有因有緣名為因緣,非無因無緣故,是故名為因緣之法。世尊略說因緣之相,彼緣生果。如來出現若不出現,法性常住,乃至法性、法住性、法定性、與因緣相應性、真如性、無錯謬性、無變異性、真實性、實際性、不虛妄性、不顛倒性等,作如是說。此因緣法以其二種而得生起。云何為二?所謂因相應、緣相應。彼復有二,謂外及內。

「此中何者是外因緣法因相應?所謂從種生芽,從芽生葉,從葉生莖,從莖生節,從節生穗,從穗生花,從花生實。若無有種,芽即不生;乃至若無有花,實亦不生。有種,芽生;如是有花,實亦得生。彼種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是念:『我從種生。』乃至花亦不作是念:『我能生實。』實亦不作是念:『我從花生。』雖然,有種故,而芽得生;如是有花故,實即而能成就。應如是觀外因緣法因相應義。

「應云何觀外因緣法緣相應義?謂六界和合故。以何六界和合?所謂地、水、火、風、空、時界等和合,外因緣法而得生起。應如是觀外因緣法緣相應義。地界者,能持於種。水界者,潤漬於種。火界者,能暖於種。風界者,動搖於種。空界者,不障於種。時則能變種子。若無此眾緣,種則不能而生於芽。若外地界無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風、空、時等無不具足,一切和合,種子滅時而芽得生,此中地界不作是念:『我能任持種子。』如是水界亦不作是念:『我能潤漬於種。』火界亦不作是念:『我能暖於種子。』風界亦不作是念:『我能動搖於種。』空界亦不作是念:『我能不障於種。』時亦不作是念:『我能變於種子。』種子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芽。』芽亦不作是念:『我今從此眾緣而生。』雖然有此眾緣,而種滅時芽即得生,如是有花之時,實即得生。彼芽亦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俱作,非自在作,亦非時變,非自性生,亦非無因而生。雖然,地、水、火、風、空、時界等和合,種滅之時而芽得生。是故應如是觀外因緣法緣相應義。

「應以五種觀彼外因緣法。何等為五?不常,不斷,不移,從於小因而生大果,與彼相似。云何不常?為芽與種各別異故。彼芽非種,非種壞時而芽得生;亦非不滅而得生起。種壞之時而芽得生,是故不常。云何不斷?非過去種壞而生於芽;亦非不滅而得生起;種子亦壞,當爾之時如秤高下而芽得生,是故不斷。云何不移?芽與種別。芽非種故,是故不移。云何小因而生大果?從小種子而生大果,是故從於小因而生大果。云何與彼相似?如所植種生彼果故,是故與彼相似。是以五種觀外因緣之法。

「如是,內因緣法亦以二種而得生起。云何為二?所謂因相應、緣相應。何者是內因緣法因相應義?所謂始從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若無明不生,行亦不有;乃至若無有生,老死非有。如是有無明故,行乃得生;乃至有生故,老死得有。無明亦不作是念:『我能生行。』行亦不作是念:『我從無明而生。』乃至生亦不作是念:『我能生於老死。』老死亦不作是念:『我從生有。』雖然,有無明故行乃得生,如是有生故,老死得有。是故應如是觀內因緣法因相應義。

「應云何觀內因緣法緣相應事?為六界和合故。以何六界和合?所謂地、水、火、風、空、識界等和合故。應如是觀內因緣法緣相應事。何者是內因緣法地界之相?為此身中作堅硬者,名為地界。為令此身而聚集者,名為水界。能消身所食飲嚼噉者,名為火界。為此身中作內外出入息者,名為風界。為此身中作虛通者,名為空界。五識身相應及有漏意識,猶如束蘆,能成就此身名色芽者,名為識界。若無此眾緣,身則不生。若內地界無不具足,如是乃至水、火、風、空、識界等無不具足,一切和合,身即得生。彼地界亦不作是念:『我能而作身中堅硬之事。』水界亦不作是念:『我能為身而作聚集。』火界亦不作念:『我能而消身所食飲嚼噉之事。』風界亦不作念:『我能作內外出入息。』空界亦不作念:『我能而作身中虛通之事。』識界亦不作念:『我能成就此身名色之芽。』身亦不作是念:『我從此眾緣而生。』雖然,有此眾緣之時,身即得生。彼地界亦非是我,非是眾生,非命者,非生者,非儒童,非作者,非男,非女,非黃門,非自在,非我所,亦非餘等。如是乃至水界、火界、風界、空界、識界亦非是我,非是眾生,非命者,非生者,非儒童,非作者,非男,非女,非黃門,非自在,非我所,亦非餘等。何者是無明?於此六界,起於一想、一合想、常想、堅牢想、不壞想、安樂想,眾生、命、生者、養育、士夫、人、儒童、作者、我、我所想等,及餘種種無知,此是無明。有無明故,於諸境界起貪、瞋、癡。於諸境界起貪、瞋、癡者,此是無明緣行;而於諸事能了別者,名之為識;與識俱生四取蘊者,此是名色;依名色諸根,名為六入;三法和合,名之為觸;覺受觸者,名之為受;於受貪著,名之為愛;增長愛者,名之為取;從取而生能生業者,名之為有;而從彼因所生之蘊,名之為生;生已,蘊成熟者,名之為老;老已,蘊滅壞者,名之為死;臨終之時,內具貪著及熱惱者,名之為愁;從愁而生諸言辭者,名之為嘆;五識身受苦者,名之為苦;作意意識受諸苦者,名之為憂;具如是等及隨煩惱者,名之為惱。大黑闇故,故名無明;造作故,名諸行;了別故,名識;相依故,名名色;為生門故,名六入;觸故,名觸;受故,名受;渴故,名愛;取故,名取;生後有故,名有;生蘊故,名生;蘊熟故,名老;蘊壞故,名死;愁故,名愁;嘆故,名嘆;惱身故,名苦;惱心故,名憂;煩惱故,名惱。復次不了真性,顛倒無知,名為無明。如是有無明故,能成三行,所謂福行、罪行、不動行。從於福行而生福行識者,此是無明緣行;從於罪行而生罪行識者,此則名為行緣識;從於不動行而生不動行識者,此則名為識緣名色;名色增長故,從六入門中能成事者,此是名色緣六入;從於六入而生六聚觸者,此是六入緣觸;從於所觸而生彼受者,此則名為觸緣受;了別受已而生染愛耽著者,此則名為受緣愛;知已而生染愛耽著故,不欲遠離好色及於安樂而生願樂者,此是愛緣取;生願樂已,從身、口、意造後有業者,此是取緣有;從於彼業所生蘊者,此是有緣生;生已,諸蘊成熟及滅壞者,此則名為生緣老死。是故彼因緣十二支法,互相為因、互相為緣,非常,非無常,非有為,非無為,非無因,非無緣,非有受,非盡法,非壞法,非滅法。從無始已來,如暴流水而無斷絕。雖然,此因緣十二支法互相為因、互相為緣,非常,非無常,非有為,非無為,非無因,非無緣,非有受,非盡法,非壞法,非滅法,從無始已來,如暴流水而無斷絕。

「有其四支,能攝十二因緣之法。云何為四?所謂無明、愛、業、識。識者,以種子性為因。業者,以田性為因。無明及愛,以煩惱性為因。此中業及煩惱能生種子之識,業則能作種子識田,愛則能潤種子之識,無明能殖種子之識。若無此眾緣,種子之識而不能成。彼業亦不作念:『我今能作種子識田。』愛亦不作念:『我今能潤於種子之識。』無明亦不作念:『我今能殖種子之識。』彼種子識亦不作念:『我今從此眾緣而生。』雖然,種子之識依彼業田及愛所潤,無明糞壤所生之處,入於母胎,能生名色之芽。彼名色芽,亦非自作,亦非他作,非自他俱作,非自在化,亦非時變,非自性生,非假作者,亦非無因而生。雖然父母和合時,及餘緣和合之時,無我之法無我、我所,猶如虛空。彼諸幻法,因及眾緣無不具足故,依彼生處,入於母胎,則能成就執受種子之識。

「名色之芽,如眼識生時,若具五緣而則得生。云何為五?所謂依、眼、色、明、空。依作意故,眼識得生。此中眼則能作眼識所依;色則能作眼識之境;明則能為顯現之事;空則能為不障之事;作意能為思想之事。若無此眾緣,眼識不生。若內入眼無不具足,如是乃至色、明、空、作意無不具足,一切和合之時,眼識得生。彼眼亦不作是念:『我今能為眼識所依。』色亦不念:『我今能作眼識之境。』明亦不作念:『我今能作眼識顯現之事。』空亦不作念:『我今能為眼識不障之事。』作意亦不作念:『我今能為眼識所思。』彼眼識亦不作念:『我是從此眾緣而有。』雖然,有此眾緣,眼識得生。乃至諸餘根等,隨類知之。

「如是,無有少法而從此世移至他世。雖然,因及眾緣無不具足故,業果亦現。譬如明鏡之中,現其面像。雖彼面像不移鏡中,因及眾緣無不具足故,面像亦現。如是無有少許從於此滅生其餘處,因及眾緣無不具足故,業果亦現。譬如月輪,從此四萬二千由旬而行。彼月輪形像現其有水小器中者,彼月輪亦不從彼移至於有水之器。雖然,因及眾緣無不具足故,月輪亦現。如是,無有少許從於此滅而生餘處,因及眾緣無不具足故,業果亦現。譬如其火,因及眾緣若不具足而不能燃;因及眾緣具足之時乃可得燃。如是無我之法,無我、我所,猶如虛空。依彼幻法,因及眾緣無不具足故,所生之處入於母胎,則能成就種子之識,業及煩惱所生名色之芽。是故應如是觀內因緣法緣相應事。

「應以五種觀內因緣之法。云何為五?不常、不斷、不移、從於小因而生大果、與彼相似。云何不常?所謂彼後滅蘊,與彼生分各異,為後滅蘊非生分故,彼後滅蘊亦滅,生分亦得現故,是故不常。云何不斷?非依後滅蘊滅壞之時生分得有;亦非不滅,彼後滅蘊亦滅,當爾之時,生分之蘊如秤高下而得生故,是故不斷。云何不移?為諸有情從非眾同分處,能生眾同分處故,是故不移。云何從於小因而生大果?作於小業,感大異熟,是故從於小因而生大果。如所作因,感彼果故,與彼相似。是故應以五種觀因緣之法。

「尊者舍利子!若復有人能以正智,常觀如來所說因緣之法,無壽、離壽、如實性、無錯謬性、無生、無起、無作、無為、無障礙、無境界、寂靜、無畏、無侵奪、無盡、不寂靜相、不有、虛、誑、無堅實、如病、如癰、如箭、過失、無常、苦、空、無我者。我於過去而有生耶?而無生耶?而不分別過去之際。於未來世生於何處,亦不分別未來之際。此是何耶?此復云何?而作何物?此諸有情從何而來?從於此滅而生何處?亦不分別現在之有。復能滅於世間沙門、婆羅門不同諸見,所謂我見、眾生見、壽者見、人見、希有見、吉祥見、開合之見。善了知故。如多羅樹,明瞭斷除諸根栽已,於未來世證得無生無滅之法。

「尊者舍利子!若復有人具足如是無生法忍,善能了別此因緣法者,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即與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說是語已,舍利子及一切世間天、人、阿脩羅、犍闥婆等,聞彌勒菩薩摩訶薩所說之法,信受奉行。

佛說大乘稻芉經


上篇:大乘捨黎娑擔摩經

下篇:貝多樹下思惟十二因緣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菩薩瓔珞經

菩薩瓔珞經卷第一(一名現在報) 姚秦涼州沙門竺佛念譯...

佛說孝子經

佛說孝子經 失譯人名今附西晉錄 佛問諸沙門:「親之生...

賢劫經

賢劫經卷第一(亦名颰陀劫三昧,晉曰賢劫定意經) 西晉...

佛說八大菩薩經

佛說八大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佛說帝釋所問經

佛說帝釋所問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

長爪梵志請問經

長爪梵志請問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註音版】太子瑞應本起經

太子瑞應本起經...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

光讚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光讚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

蓮華世界詩

明雲棲會下妙意庵廣貴撰 佛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則...

【註音版】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

勝天王般若波羅蜜經卷第一 陳優禪尼國王子月婆首那譯...

佛說阿耨風經

佛說阿耨風經 東晉西域沙門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

【佛教詞典】逝瑟吒

梵名 Jyestha,巴利名 Jettha。又作誓瑟吒、[口*爾]瑟...

【佛教詞典】三種念住

【三種念住】 p0179 大毗婆沙論一百八十七卷一頁云:然...

既知死後無情義,早把生前恩愛勾

你在娑婆世界所受的痛苦,毫無意義,對你的增上一點都...

修行為何要降伏憎愛二心

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

了幻法師:夫妻是冤家嗎

問: 夫妻是冤家嗎? 了幻法師答: 民間信仰所謂的夫...

不受後有,它的下手處有兩個

老死。老死為身心演變之必然結果。未來之世,既然受生...

高僧所具備的三種品質

這是一個崇尚炒作的浮躁時代。為了名和利的最大化,大...

有感於素食坐月子

談起婦女生小孩坐月子,總說是要如何如何滋補,滋補的...

聖嚴法師《如何解決情緣的問題》

1.斷所有情緣 每個人在無始以來的輪迴中,到底有多少...

那些藝高人膽大的都陣亡了

志宜大,膽宜小。我們的志向要遠大,但是無論做什麼事...

難道您還沒有玩夠嗎

何不棄世事,勤行求道德?可得極長生,壽樂無有極。《...

捨自心污穢的娑婆,取自性清淨的極樂

知道這個真心和妄心,我們就了解,原來我們的緣影心之...

善根是無始劫來累積而成的

一個人的善根也是無始劫來累積而成的,人們常常只見其...

惡人所造的惡業是否可帶業往生

問: 帶業往生,善人得往生,惡人以前所造的惡業是否...

【視頻】瑜伽焰口(聖修老和尚主法)

瑜伽焰口(聖修老和尚主法)

【視頻】達摩大師血脈論(男聲念誦)

達摩大師血脈論(男聲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