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四不可得經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說四不可得經

西晉月支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於舍衛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俱,千二百五十人,及諸菩薩。

佛明旦著衣持缽入城分衛,四輩皆從,諸天龍神各齎華香伎樂追於上侍。

佛道眼覩見兄弟同產四人,遠家棄業山處閑居,得五神通皆號仙人。宿對來至自知壽盡,悉欲避終。各各思議:「吾等神足飛騰自恣,在所至到無所罣礙。今反當為非常所得便,危失身命。當造方便免斯患難,不可就之也。」於是一人則踴在空中而自藏形:「無常之對安知吾處?」一人則入市中人閙之處,廣大無量在中避命:「無常之對趣得一人,何必求吾?」一人則退入於大海三百三十六萬里,下不至底、上不至表,處於其中:「無常之對何所求耶?」一人則計竊至大山無人之處,擗山兩解入中還合:「非常之對安知吾處?」於時四人各各避命,竟不得脫。藏在空中者,便自墮地猶果熟落。其在山中,於彼喪亡。在大海中,則時夭命,魚鼈所食。入市中者,在於眾人而自終沒。

於是世尊覩之如斯,謂此四人闇昧不達,欲捨宿對,三毒不除,不至三達無極之慧,古今以來誰脫此患?佛則頌曰:

「雖欲藏在空,  若處大海中,
 假使入諸山,  而欲自翳形,
 欲求不死地,  未曾可獲之。
 是故精進學,  無身乃為寧。」

佛告諸比丘:「世有四事不可獲致。何等為四?一曰年幼顏色煒曄發黑齒白,形貌光澤氣力堅強,行步舉止出入自游,上車乘馬眾人瞻戴莫不愛敬。一旦忽耄,頭白齒落面皺皮緩,體重拄杖短氣呻吟。欲使常少不至老者,終不可得。

「二謂身體強健骨髓實盛,行步無雙飲食自恣,莊飾頭首謂為無比,張弓捻矢把執兵仗,有所危害不省曲直,罵詈衝口謂為豪強,自計吾我無有衰耗。疾病卒至,伏之著床不能動搖,身痛如搒,耳鼻口目不聞聲香美味細滑,坐起須人惡露自出,身臥其上眾患難喻。假使欲免,常安無病,終不可得。

「三謂欲求長壽在世無極。得於病死,命既甚短,懷萬歲慮壽少憂多,不察非常五樂自恣,放心逸意殺、盜、淫亂、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嫉、邪見、不孝父母、不順師友、輕易尊長。反逆無道希望豪富謂可永存,譏謗聖道以邪無雙,噓天推步慕於世榮,不識天地表裡所由,不別四大因緣合成猶如幻化,不了古今所興之世,不受倡道,不知生所從來死之所歸,心存天地謂是吾許。非常對至如風吹雲,冀念長生,命忽然終,不得自在。欲使不爾,終不可得也。

「四謂父母兄弟家室親族,朋友知識恩愛榮樂,財物富貴官爵俸祿,騎乘遊觀妻妾子息,以自憍恣飲食快意,兒客僕使趨行騎視顧影而步,輕蔑眾人、計己無雙,奴客庸罵獸類畜生,出入自在無有期度不察前後,謂其眷屬從使之眾意可常得。宿對卒至如湯消雪,心乃懷懅請求濟患,安得如願?呼噏命斷魂神獨逝,父母兄弟妻子親族朋友知識恩愛皆自獨留,官爵財物僕從各散馳走如星。欲求不死,不可得也。」

佛告比丘:「古今以來天地成立,無免此苦四難之患。以斯四苦佛興於世,設無此難不現身相教化群黎。猶如四方有洪石山廣大且高,上生草木眾果藥樹華實悉茂,忽失野火四山俱發,暴疾相向速於日行。有人白王,說有此患,寧可避乎?」答曰:「不可得也。天中之天!唯有神通乃可濟矣。」

佛言:「有心意識,不解深妙空無之慧,心計吾我,五陰所縛、六衰所惑,欲不老病,規拔此惡分離之患,志於常存,終不可得。唯成法身,陰衰悉蠲,無內無外進退自在,乃能免此四難之患。如春種穀,令秋不熟,終不可得。殖老病死別乖之本,欲離不終,不如志也。猶樹生果,欲使不落,終不可得也。猶人飲酒,欲使不醉,孰有獲願?種諸根本,欲令不終,不可得也。如人服毒,欲令不死,誰有獲願?種離根本,欲令不別,終不可得也。猶人入溷,欲令不臭,誰有獲願?植老病死,欲免斯患,未有如願。人不識此四苦,放心恣意沒沉五道,猶如車輪不得離地,悲哀呼嗟轉相戀慕無有竟已。猶如狂逸裸形而游,恍惚妄語謂為真諦。痛哉!誰了此義?唯有解道乃知之耳。」

比丘白佛言:「何緣免濟此苦之難?」

世尊告曰:「當求解脫。」「何謂解脫?」佛言:「護身口意初中竟善,不為聲聞行,身不犯三罪、口不犯四過、意不念三惡,初中竟善也。又身口意和而歸三寶,除於三毒,入空無相不願之法,向三脫門,是初中竟善之德也。三界皆苦,生老病死視身如怨,行於四等悲慈喜護,不遵大慈無極之哀,趣欲免身至於泥洹,不念一切,便得羅漢,不及十方。雖得免於四患,猶有限礙。」

佛言:「發菩薩意,普令眾生常念遵六度無極之行。初中竟善者,謂發意菩薩也。初亦善者,視一切人如父如母如身,常等無異。中亦善者,不畏勤苦,在於生死無央數劫,不以為勞。竟亦善者,分別空慧不見吾我。

「又初亦善者,本發大意願濟一切,不為己計。中亦善者,行四等心慈悲喜護。竟亦善者,弘無極慈,欲導群黎遭諸惱患。初亦善者,觀身四大本無化合,緣於無緣。中亦善者,無我、無人、無壽、無命,有斯四事則受身矣。無緣無攀,何從得因?猶如立屋,有材有土有水有草,四事別離各散異處,人合作捨因得屋名。計身四事亦復如是,各在一面,心著所有我、人、壽、命,四大合成因號為人。竟亦善者,了知無身不倚三界,一切悉空。初亦善者,佈施、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之道。中亦善者,曉知六通之法,入柔順法忍。竟亦善者,知身自然、諸法自然、人物自然,一切如化如幻計皆本無。初亦善者,謂發無上正真之道。中亦善者,解音響慧,得無所從生不起法忍。竟亦善者,逮一生補處,勇勐之狀游一切生,覩無所起救濟一切,如日普照無所不遍。是為菩薩初亦善者、中亦善者、竟亦善者。」佛言:「行菩薩道多所度脫,猶眾星中月而獨光、光如日初出一時悉遍、猶如炬火在所如照、療諸病如良醫、度群黎如船師、安三界猶國主、降異道如師子,道心普如虛空、心等如地、洗垢如水、燒諸罪如火、游無礙如風。是為初中竟善菩薩之事,乃為究暢。」

佛說如是,諸菩薩及眾比丘,諸天、龍神、阿須倫,聞經莫不歡喜。

佛說四不可得經


上篇:佛說四輩經

下篇:四品學法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正法念處經

正法念處經敘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萬殊,名蓋眾...

【註音版】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

(龍藏本)...

佛說無常經

佛說無常經(亦名三啟經) 大唐三藏法師義靜奉 制譯  ...

【註音版】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無常經·臨終方訣附...

佛說千佛因緣經

佛說千佛因緣經佛說千佛因緣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

六菩薩亦當誦持經

六菩薩亦當誦持經 失譯附後漢錄 師子戲菩薩、師子奮迅...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佛說五母子經

五母子經 吳月氏國居士支謙譯 昔者有阿羅漢在山中奉行...

佛說九色鹿經

佛說九色鹿經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佛言:「昔者,菩薩...

佛說諸法本經

佛說諸法本經(出《中阿含》別翻) 吳月支國居士支謙譯...

佛說無上依經

佛說無上依經卷上 梁天竺三藏真諦譯 校量功德品第一...

【註音版】佛說逝童子經

佛說逝童子經...

原人論

原人論序 終南山草堂寺沙門宗密述 萬靈蠢蠢皆有其本,...

淨土證心集

淨土證心集卷上 傳天台古和 卍蓮 述 淨土緣起 佛之...

【註音版】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現在賢劫千佛名經...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師言安般守意。當知色心相因而...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佛說大乘善見變化文殊師利問法經 西天中印度,惹爛馱...

【佛教詞典】五下分結

【五下分結】 p0263 瑜伽十四卷十四頁云:又有二種下分...

【佛教詞典】分別智陀羅尼

(雜名)智度論所說三陀羅尼之一。得此陀羅尼,則於一...

在寺院拜佛應注意以下幾點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

【佛學漫畫】四十二章經

千古秘籍《四十二章經》...

善導大師念佛偈

漸漸雞皮鶴髮,精神未免枯竭; 可憐老眼昏花,恰似浮雲...

劫運下的悲慘世界

編者按:本文選自倓虛大師《影塵回憶錄》第十八章之科...

虛雲老和尚《參禪的先決條件》

參禪的目的,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實見...

業障會因為你拜懺而提前現前

你拜頭一天,沒離開;拜第二天,最多七天,這些災難都...

在生命當中,每一件事情都有意義

破妄顯真─妄想是很抽像的,我講一個真實的小故事,大...

素食的十大益處

素食的好處極多。至少具有下列十大益處: 1.益壽延年...

不是他的業障跑到你的身上

有很多人會這樣說:哎呀,我挨著誰啊,誰的業障太重了...

大安法師:修行的高低是看德行

修行的高低看德行,不在於外在的東西,無論是哪畢業的...

淨土法門需要按次第修嗎

問: 聽一些法師說,修行必須要按次第修,要不就是盲修...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自招魔

隆蓮法師雖身居廟宇,但對如今社會上物慾橫流的種種現...

【視頻】居士念佛早課(東林寺)

居士念佛早課(東林寺)

【視頻】《大般涅槃經》平興寺僧眾唱誦

《大般涅槃經》平興寺僧眾唱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