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佛說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失譯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佛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失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缽,出耆闍崛山,入王舍城乞食。

時有阿支羅迦葉,為營小事,出王舍城,向耆闍崛山。遙見世尊,見已詣佛所,白佛言:「瞿曇!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與不?」

佛告迦葉:「今非論時,我今入城乞食,來還則是其時,當為汝說。」

第二亦如是說,第三復問:「瞿曇何為我作留難?瞿曇云何有異?我今欲有所問,為我解說。」

佛告阿支羅迦葉:「隨汝所問。」

阿支羅迦葉白佛言:「云何瞿曇,苦自作耶?」

佛告迦葉:「苦自作者,此是無記。」

迦葉復問:「云何瞿曇,苦他作耶?」

佛告迦葉:「苦他作者,此亦無記。」

迦葉復問:「苦自他作耶?」

佛告迦葉:「苦自他作,此亦無記。」

迦葉復問:「云何瞿曇,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耶?」

佛告迦葉:「苦非自非他無因作者,此亦無記。」

迦葉復問:「瞿曇!所問苦自作耶?答言無記。他作耶?自他作耶?非自非他無因作耶?答言無記。今無此苦耶?」

佛告迦葉:「非無此苦,然有此苦。」

迦葉白佛言:「善哉瞿曇!說有此苦,為我說法,令我知苦見苦。」

佛告迦葉:「若受即自受者,我應說苦自作;若他受他即受者,是則他作;若受自受受他受復與苦者,如是者自他作,我亦不說;若不因自他無因而生苦者,我亦不說。離此諸邊,說其中道。如來說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阿支羅迦葉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時阿支羅迦葉,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於正法律,心得無畏,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我從今日,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形壽作優婆塞,證知我。」

阿支羅迦葉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時阿支羅迦葉辭世尊去,不久為護犢牸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

爾時世尊,入城乞食。時有眾多比丘,亦入王舍城乞食,聞有傳說,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辭去不久,為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諸比丘乞食已還出,舉衣缽洗足,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座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眾多比丘,入城乞食,聞阿支羅迦葉從世尊聞法律,辭去不久,為護犢牛所觸殺,於命終時,諸根清淨,顏色鮮白。世尊!彼生何趣?何處受生?彼何所得?」

佛告諸比丘:「彼已見法知法,次法不受於法,已般涅槃,汝等當往供養其身。」

爾時,世尊為阿支羅迦葉受第一記。

佛說為阿支羅迦葉自化作苦經


上篇:佛說初分說經

下篇:羅雲忍辱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經集部目錄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文殊菩薩心咒

文殊菩薩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諦d...

餓鬼報應經

尊者大目揵連,從佛在耆闍崛山中,遊行恆水邊,見諸餓...

【註音版】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曼殊室利菩薩十大願王...

佛說寶雨經

佛說寶雨經卷第一(顯授不退轉菩薩記) 唐天竺三藏達摩...

佛說略教誡經

佛說略教誡經 大唐三藏義淨奉 制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說末羅王經

佛說末羅王經 宋居士沮渠京聲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

文殊師利問經

文殊師利問經卷上 梁扶南國三藏僧伽婆羅譯 序品第一...

佛說分別經

佛說分別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大花嚴長者問佛那羅延力經 罽賓國三藏般若共利言譯 如...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菩薩本生鬘論

菩薩本生鬘論卷第一 聖勇菩薩等造 宋朝散大夫試鴻臚少...

【註音版】入法界體性經

入法界體性經...

【註音版】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咒經

佛說護諸童子陀羅尼咒經...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

鳩摩羅什法師大義卷上 宋國廬山慧遠法師。公少瞻儒道...

西齋淨土詩

西齋淨土詩 懷淨土詩七十七首(並自序) 明四明梵琦楚...

【佛教詞典】隱覆說

隱實理而說、方便說。大法鼓經卷上(大九·二九一上)...

【佛教詞典】七香湯

以陳皮、茯苓、地骨皮、肉桂、當歸、枳殼、甘草等七種...

佛陀度化眾生的方法

佛陀度化眾生的方法有兩個: (一)機緣未至,默然待時...

友誼、快樂、死亡

有三位年輕人在一個小鎮上看到一支送葬的隊伍。他們打...

提前火化會障礙往生嗎

問: 葉老居士現年七十八歲,每天念佛萬聲以上,已十...

《古文觀止》中的十大人生啟迪

《古文觀止》是清朝康熙年間選編的一部供學塾使用的歷...

沒有一朵蓮花能否定淤泥

徒弟去見師父:我終於悟了!覺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幾...

佛教的價值觀

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佛教認為每一個生命都有神聖的使命,...

如是相續念佛在心,能辦一切淨因功德

凡公臨私養,歷涉緣務,雖造次而常內心不忘於佛及憶淨...

想過好日子,千萬別邪淫

邪淫的常見果報很多人都明白,此文揭示邪淫的隱形果報...

別讓想像破壞美好的一切

太虛大師說我們所有的步驟,都是為了人生改善,後世增...

佛為病比丘洗身因緣

過去,在賢提國的精舍中,有一位年老的比丘,因為長期...

持咒必須有正知正見,若為求神通便是魔見

虛雲老和尚在世時說,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來破除妄...

關於戒殺的問答

問:世上飛禽走獸的種類很多,如果人人戒殺,它們就繁...

【視頻】《佛說阿彌陀經》潮語讀誦

《佛說阿彌陀經》潮語讀誦

【視頻】《般泥洹後灌臘經》風柯月渚讀誦

《般泥洹後灌臘經》風柯月渚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