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第十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尊婆須蜜論卷第十

尊婆須蜜造

符秦罽賓三藏僧伽跋澄等譯

菩薩所集偈品首

尊者優婆夷。謨以水道步。尋往作尺蠖行。乃至入有想三昧。更不復見緣能因緣滅有想無想。彼問世尊曰。

 我獨流無量  不依不能度
 與我說其緣  所依度彼岸

我獨流無量者。獨一者謂不二。無緣生死流不能得度。復作是說。不能度此有想無想。復作是說。一無明流不能得度。與我說其緣者。普眼遍彼緣無眼。度生死流。此謂有想無想度無明流。

 觀不用念定  依彼而度流
 云何斷欲愛  愛盡於彼觀

觀不用念定者。起無漏不用定。無常苦空無我。作如是觀念者。專精其神足住止處所。是謂休息。復作是說。觀不用定時觀涅槃休息。如是汝度流。於彼而滅愛。猶如彼愛先儘。問三界諸愛染著於欲。復作是說。住愛而使盡。亦當使求盡。復作是說。彼愛未盡諸纏著住。非以外道而滅。去離非論。彼聽善論愛數數使退。以是故世尊使告離非論愛盡。於彼觀者彼於涅槃有墮想。彼自守持。於是世尊說不涅槃休息。一切欲無愛。依不用定。寂寂想解脫最勝。住彼而不起。一切欲無愛者。於三界欲盡。欲界結永盡。以賢聖道盡愛。依不用寂定者。不依不用定三昧周有想無想及餘三。若依涅槃想。解脫最勝者。想解脫有想無想。若住涅槃休息者。彼住不起於彼退。亦無所起。世尊說曰。

 彼住而不起  無數劫淨眼
 於彼兩解脫  識誓知所傳

彼住而不起無數劫淨眼者。答曰。亦當久住於彼兩解脫。於彼般涅槃。識誓知所傳。我於彼退轉。亦復不生。不於生入而入誓。

 猶火風所吹  沒滅不可數
 仁能名色脫  沒滅不可數

猶火風所吹沒滅不可數者。如彼火不於空中滅。亦不可稱數。若往東方西方。能仁名色脫者。名四無色陰色身身。彼俱曰名色。

 沒冥必還明  若沒如今無
 作有常之想  淨眼與我說

沒冥必還明。問云何為明。猶如日明照。若沒如今無者。若有常若斷滅。還處入淨聚。淨眼與我說與我布現。尊無所不知。

 沒滅不可數  願說所無者
 散離一切愛  亦散一切義

沒滅不可數者。有限之法彼則無也。願說所無者。諸愛盡者諸愛限數。彼無有此愛諸陰。由行生者諸陰限數。彼無此陰。散離一切愛者。亦散一切義。三界愛盡。

 二問釋種子  淨眼不授決
 乃至三大仙  授決我欲聞

二問釋種子淨眼不授決。彼爾時作二問。云何觀世間。亦不見死生。世尊不與授決。何以故。欲教訓之。彼亦聞三語而授決。於中作是說。乃至三大仙授決我欲聞。

 今世及後世  梵天上諸天
 見亦無所知  瞿曇者德至

今世者是人世。後世謂惡趣。梵天者謂梵迦夷天。諸天者謂欲界天。見亦無所知者云何見。瞿曇普德至者。世尊聲振四方。如是世諦一切智。猶如轉法輪。說聲聞乃至梵天。

 若欲如是見  義論之所歸
 云何觀世間  而不見死生

若欲如是見者。如是成就妙智。世間及天梵天而不知見。義論之所歸者。欲聞受決之所歸。云何觀世間而不見死生者。云何觀六入。不生餘境界。

 觀世皆悉空  愚王亦專念
 以能拔我見  如是越生處

觀世皆悉空亦自見愚王。爾時世尊為說空常。專不移動念者。不念邪事游意止中。我見者。是愚身見而滅之。如是度死處。亦不生閻浮境界。尊者拔蘇盧作是說。聞斷滅有常。爾時世尊不與授決。彼亦聞第三句跡而授決。於中作是說。二問釋種子。今世後世者是欲界天。梵天者梵迦夷天。及天者及餘色界天。見亦不知者。住中跡中而不知。如是越所見者。成就如此妙智。世及天者不能解知。如此中亦斷滅有常。觀世斷滅有常。而不見死生。云何除斷滅有常。而住中跡越生死岸。觀世皆悉空者。自還所覺。若斷滅有常。彼觀皆悉空。住其邊際。如是觀六入。則能越生死岸。

 天女眾所圍  亦親近妖魅
 彼園名愚惑  云何獲安處

天女眾所圍。彼修行人。聞三十三天天女眾所圍者。以天音樂亦親近妖魅。三十三天在街巷頭。門閾左右園果浴池。四天王有諸女鬼。顏色弊惡聲響麁獷。喜恐怖人。彼園名愚惑者。雜園果甚樂無極。天五樂自娛園能惑人。云何獲安處者。云何得出要。

 彼道名曰等  彼方名不恐
 事亦名無聲  覺法名具足

彼道名曰等者。無曀亦不曲。彼方名不恐者。涅槃名曰方。於彼無生病老死之恐。事亦名無聲者。止觀是名事。無有結著故曰無聲若。賢聖無漏三昧。覺法之具足者。覺出要與共相應。

 慚亦不有緣  念者將從人
 智慧能御車  等見先導前

慚亦不有緣者。慚諸結穢惡。彼猶如船車。如是緣慚而起道意。不復思惟。念者將從人。猶如車以虎皮覆上。若豹皮纏恐不得其便不可親近。若怨家盜賊不得其便。如是念。將從不得親近諸惡行。智慧能御車者。猶如侍車人如好車。如是道智慧最。是道猶如御車者。知道非道猶如御車者。侍車而行應進則進。如是智慧欲退時。便起勇勐意。意若熾盛便使休息。猶如御車者。知進便進。如是智慧思惟方便。等見先導前者。等見先在前而修行道。世尊亦說。等見生等志。復作是說。如彼賢聖人。八種道本亦說故曰慚。亦是彼緣行學增上戒。念者將從人也。學增上心說智慧御車也。等見先導前者。復作是說。彼車是其處眾行具足慚。是其緣者有三種。道等語業等命。念者將從人等念也。智慧能御車者。等志等方便也。等見先導前者。即等見也。復作是說。諸止觀是食者。如本車所說。慚亦是緣者。戒是其食。念將從人者。止是其食。智慧能御車者。觀是其食。

 諸有如此乘  眾萌男女類
 彼乘如此車  往至無住方

諸有如此乘眾萌男女類者。彼已修行道。以乘往至無住方。彼已修行道。未至涅槃。便使至涅槃也。

 五斷五已滅  修行五上者
 五數比丘過  是謂已度流

五斷者。五蓋也。五已滅者。五下分結也。修行五上者是五根也。五數比丘過者。已越五上分結。是謂度流者。已度生死流也。復作是說。五斷者。五邪見也。五已滅是五身結也。修行五上者。五禪種。五數比丘過者。已度彼欲數。如所說著欲是謂欲數。是謂度流者。已度欲流。復作是說。五斷者。五趣中結也。已滅五者。是五道也。修行五上者。五解脫入也。五數比丘過者。即越彼五趣。是謂度流者。度生死流也。復作是說。五斷者。五心縛也。已滅五者。心五穢也。修行五上者。五念結也。五數比丘過者。已度心五縛也。是謂是度流者。度生死流也。

 五覺及眠寐  五眠寐及覺
 有五受塵垢  五是清淨行

五覺及眠寐者。五邪見睡眠五根興寐。五睡眠及覺者。五根睡眠五邪見覺寐。有五受塵垢者。五見也。是五清淨行者。五根也。如是五身結力結念處所。下分中禪數。上分中解脫。入阿那含凡夫人。

 奔走不樂中  養新新縛著
 猶奔冥燈火  見聞一所作

奔走不樂中者。已斷解脫奔有常不樂斷滅。復離斷滅有常不樂有常。養新新縛著者。謂所生見增益諸縛。猶奔冥燈火者。猶如缽勝伽蟲(飛蛾)。油燈休息想非捨離墮。作如是邪見有休息想。作捨離想墮。見聞一所作者。見淨有淨緣。聞淨有淨緣。如是一切諸見。復作是說。奔走不樂中者。不樂五欲中不樂一欲。養新新縛著者。欲愛縛墮。見聞一所作者。住五欲中。復作是說。奔走不樂中者。不樂欲界奔走色無色界中。餘亦如是。如奔所趣如今所覺。或作是說。亦復此事不樂奔結。走解脫牢固。向新解脫牢固。

 老覆蓋世間  為死所圍繞
 眾生患愛病  法住於世間

老覆蓋世間者。所覆不得解脫。為死所圍繞者。亦不得走避。如所說。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間
 無有地方所  脫止不受死

眾生患愛病者。愛縛所纏不能度三界。法住於世間者。住世八法。十善行跡。或善或不善。復作是說。住十二因緣。或作是說。為苦所害。使住道也。或作是說。住於七法。或作是說。其事云何住世間。

 偈頌緣為事  文字為甘味
 依名而有偈  造者偈之身

偈頌緣為事者。意欲便造偈敷演諷誦。文字為甘味者。分有文字次第分間布行。依名而有偈者。依名造作猶如十句偈。造者偈之身。造偈頌為首。

 以六興起世  六已成就業
 六造世間法  有六受苦惱

以六興起世者。六愛身也。六已成就業者。六病身也。六造世間法者。造內六入也。有六受苦惱者。外六入也復作是說。以六興起世者。六愛身也。六已成就業者。外六入也。六造世間法者。造六塵也有六受苦惱者。六痛身也。

 四方非四方  上下最勝界
 不聞不覺知  說法使我寤

四方非四方上下最勝界者。當言結聲響。不聞不覺知者。集聚之相故。曰無所無不知。說法使我寤者。說道審諦出要之業。世尊知根說法之義。使我時得寤。

 本盡不造新  於有無愛著
 種盡法不生  涅槃猶燈滅

本盡不造新者。過去貪慾盡。更不造新者。未來貪慾盡也。於有無愛著者。現在貪慾盡也。種盡者。識種及所生有種盡也。法不生者。彼識處不生除去行垢。涅槃猶燈滅者。不起便涅槃。猶如燈滅者。不可限量。住至東方若後南方。如是阿羅漢般涅槃不可限量。復作是說。本盡者。過去結滅。不造新者。未來垢盡。於有無愛著者。現在垢盡。種盡者此垢。種盡不生法者。更不受住。涅槃者。[火*霍]然無垢。猶燈滅者。不為造有所縛。復作是說。本盡者。過去行盡所可受報者也。不造新者。新垢不造。於有無愛著者。行有餘。復作是說。本盡者。因盡也。不造新者。於彼因無有果實。於無愛著者。於彼有餘。復作是說。本盡者。六入盡及本行空。不造新者。不造新行。餘亦如是。

 此王車朽敗  身亦如是朽
 真法不朽敗  於己而平均

此王車朽敗者。王波斯匿車在。深朽故無有光色。身亦如是朽者。如是身在隱匿處。為老病所逼無有光顏。真法不朽敗者。亦不羸弱。何以故。於己平均。平均法何者是。道諦是也。諸佛說法是平均法。

 道為八等妙  聖諦有四句
 無慾法為上  與二足作眼

道為八等妙者。一切諸道賢聖八道為上。聖諦有四句者。一切諸諦賢聖諦為上。一切諸法涅槃息為妙。與二足作眼者。一切眾生佛最為聖。一切悉知。問猶如實有涅槃道。何以故雙出二事。於尊因陀摩羅沙門名作是說。求為道出要為涅槃。不空為諦義。毘舒佉作是說。猶如智於境界迴轉。道亦如是。猶如智有境界。如是諦涅槃。猶如斷結。猶如智有境界。諦亦如是也。

 覺麁亦覺細  意盛慢所畏
 此非智所覺  意或奔諸趣

覺麁者不善也。覺細善有漏受諸有也。復作是說。覺麁者見諦所斷。覺細者思惟所斷。復作是說。覺麁者與欲界相應。覺細者與色界相應。復作是說。覺麁覺欲也。覺細者覺智也。意盛慢所畏者。自意所生意流馳意。流馳與相應覺知。如是與無明智彼有覺也。各各馳走展轉覺知心意常亂。

 如是意覺知  無惱威儀念
 在心意熾盛  無餘諸佛滅

如是意覺知者。等住覺知漸為方便。無惱威儀念者。威儀者亦不覺。念者專其念。心不移動住者。如念無異。熾盛者。無餘之所滅。佛能永滅。問疑無有疑身絕欲使。彼亦是佛耶。答曰。諸佛是法。親近諸佛於此契經。復次諸界佛所滅。聲聞不能滅諸界。復作是說。無餘諸佛境界滅。

 天遠地無邊  大海亦無際
 日月降光處  及其滅處所
 有實無實法  是謂四極遠

天遠地無邊者。偈廣說。乃至滅處方遠俱越。有實無實法者。是四極遠自極遠此法道。無實法是垢。復作是說。有實法十善。無實法十不善法。復作是說。實法是涅槃。無實法是生死。復作是說。實法是諦。無實法是諸見。復作是說。實法是七法。無實法是七非法。復作是說。實法諸佛之要。敷演法教。無法不闡等法印法教也。彼於是不久自然之理。

 優婆尼摩王  既覺寤馳走
 偈緣世滅盡  生老道二遠◎

偈揵度第二品竟。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偈品首

 盡形壽愚癡  親近諸智者
 彼不識了法  猶杓不別味

盡形壽愚癡。愚癡者。謂之無此力勢。知善語惡語義。彼盡形壽親近諸知識。亦不解了法。智在須臾間。親近諸智。彼能識了法。猶舌盡別味。智在須臾間。親近諸智者。智者謂之諸陰善持善入善。又此力勢成諸器教。愚癡者。謂之無此力勢。不能解十二因緣。智者謂之有此力勢說十二因緣。愚癡者不成聖諦之器。智者謂之數四。四演諦故。曰智在須臾間親近諸智者。

 彼於死不死  住者亦不住
 於窮亦好施  此法非無義

彼於死不死者。於嫉妬中於妬死而死。好施者於妬著不死。以智慧命為活。住者亦不住。猶如逐商人失道。為惡狩盜賊所害。猶不失道人。不為惡獸盜賊所害。此最是施。於貧能施者。彼愍孤窮。此久遠常法。或作是說。於彼死不死者。慳嫉於惡趣中死。好施者生天上儲糧在前。猶如商人糧食乏少便遭困厄。於少能施者。此法是孤窮。是為孤窮之法。

 本樂得存命  此瞿曇弟子
 保命自知短  無常求所施
 坐具亦無常  覺知世無常
 命知足易滿  本盡苦原本

本樂得存命者。爾時諸天為諸懈惓比丘。說佛語本樂得存命。知足易滿易養。禪樂三昧善居止。無常求所施者。亦不留遺餘。以乞求為命。坐具無常者。在樹下空處。遊戲其中意不專一處。知世無常者。本盡苦原本。知六入無常度生死流。復作是說。本樂得存命者。此瞿曇弟子。本以智慧為命無常求所施。坐具亦無常者。以無常想乞求。復以無常想處彼坐具。覺世無常本盡苦原本者。修無願解脫。覺無所造而般涅槃。

 以何智慧知  慧必不有難
 以何智慧知  是謂名為慧

以何智慧知慧必不有難。是何智。如想無有異。以何智慧知是謂名慧者。以何等智慧知。已知而知者。若法無有難諸法無有二想。於中以何智慧知。是謂名為智慧。諸法無有二想。無有二種生。以何智慧知。是謂名為智慧。此智慧智已知。便是其知此是何智。猶如一切無常智智亦無常。一切無我智智亦無我。猶如有一切智亦有知。

 有寡有生者  出牛入牛者
 亦有牛長大  欲者天便雨

有寡有生。檀尼所由原寡不生牸牛。憶來導引前在。後驅牛者。牛長者。大牛長無寡。無有生者。出牛入牛者亦復無也。亦無有牛長大。欲者天便雨無寡。世尊作是說。一切無現無所取。復作是說。色無色界結無有不盡者。無生者欲界無有結不盡者也。憶牛者無明也。入者彼相應心心法。與彼迴轉心不相應行。牛長大者。於此慢盡所作事辦。

 無怒除去穢  流水側一宿
 廬露我大覆  若欲天便雨

無怒除去穢流水側一宿者。現無怒。除穢者現瞋恚盡大穢除盡。流水側一宿者。涉道於彼宿也。欲化牧牛者。種種姦偽盡身姦。彼不淨見根。姦是識身彼。亦盡也。我已除火三火息。

 我已見屋室  更不起愛著
 汝盡脇勒摧  屋舍皆壞敗

我已見屋者。愛受諸有是屋舍。復作是說。屋舍者此間慢也。復作是說。屋舍是有漏行。復作是說。屋舍者起諸識更不起愛著者。更不復受有。汝盡脇勒摧者。愛慾已盡。復作是說。脇勒者。於此慢相應法彼永盡。復作是說。脇者起諸行結彼盡也。復作是說。脇者是愛彼盡。屋舍壞敗者。五盛陰彼盡無餘。復作是說。屋舍皆壞敗者。身見彼盡無餘。復作是說。屋舍是無明彼盡無餘。復作是說。屋舍是識處住。彼盡無餘。

 人能善眠寐  亦復憂所護
 心常樂禪中  欲使壞娛樂

人能善眠寐者。阿吒羅婆尸佉法授決中廣說也。阿吒羅婆作是說。彼亦不作憂如我所憂。世尊說彼不作憂如我所憂。

 彼不為比丘  從彼乞求者
 受取屋舍法  如是非比丘

比丘契經彼非為比丘。不作比丘作比丘行法。家法者。受取屋舍作諸屋舍行。非以乞食為比丘也。

 若有福有惡  除去修梵行
 練滅受不起  彼謂之比丘

若有福有惡者。福者是善有漏行陰。惡者不善。除去者謂已斷也。梵行者修行其道。練滅不受起者。降伏一切魔眾。降伏一切諸結。行者是住也。彼謂之比丘成就比丘行法。復作是說。福者不用定行。惡者無福行。已斷滅彼而修梵行。二二三昧二二共會。練滅不起者。背彼彼道意止。彼謂之比丘斷諸結。

 青數白所覆  一輻車而行
 不勝觀此邊  斷諸流結縛

廣說如雜阿含。

 二十九修跋陀人  我出家行學道
 我已知五十歲  於中學修跋陀
 戒定修行術  獨步思惟念
 敷演說法智  於此無沙門

戒者身律口命清淨。三昧者諸善心。獨步行者是其事。術者是智。獨步心思惟三昧敷演說法智。於彼此無沙門者。智法是道。彼入內外無沙門。問戒行有何差別。答曰。戒是有漏行是無漏。復作是說。戒是學行是無學。三昧心獨處有何差別。答曰。三昧是有漏。一心獨處是無漏。三昧是學。一心獨處是無學。復作是說。戒是增上戒三昧是增上心行術。增上智慧是謂見諦道。一心思惟道。是謂見諦道思惟道。甚深法此少入無外沙門也。復作是說。戒行是增上戒。三昧獨處學增上心術者。學增上智慧此是智法如少所入無外沙門也。復作是說。戒三昧如所說。於戒是修行。謂學增上行。行術者是增上智慧。是謂學增上智慧。獨處心思惟者。是謂學增上心。是謂知法少所入外無沙門也。

 有量無量集  能仁捨諸行
 自謹慎內情  無明卵自壞

有量無量集者。有量是行報生有。諸行者是壽行捨之。能仁者是無學。能仁內樂者禪解脫三昧樂。三昧中自謹慎以空為首。三謹慎自謹慎成就。無明卵自壞者。猶如壞卵[革*莫]也。不復觀卵[革*莫]如是世尊。捨壽命不觀壽命行。或作是說。量者是人。無量者是餘行也。行者受諸有行。內自樂者樂諸道也。餘亦如是。

 若愛無住處  意漸得開解
 彼愛能仁除  不知天及人

若愛無住處者。情放逸流馳。彼有二種愛見也。無住處若由愛若由是。意有二種。意愛意見也。漸者俱越二三愛盡。能仁行天及人所不知。能仁行天及人所不能知。復作是說。若愛無住處。愛是欲愛也。住處諸見也。意漸得開解者。意是有愛。漸是無明。有二愛盡。天及人所不能知。諸見無明盡。

 若內無瞋怒  有有獲種稷
 彼無恐畏惱  諸天不往見

若內無瞋怒者。自喜無瞋恚。有有獲種稷者。中有有是謂有。於此間有。彼無恐畏惱者。善修空善明十二因緣。樂者四出要樂而成就。無惱者無有遺餘也。財物之憂設有遺餘。財物之中若得若失亦無愁惱。諸天不往見者。已取涅槃不見五趣。復作是說。若內無瞋恚者。現瞋恚盡。有有獲種稷者。現其欲盡。彼無恐畏惱者。善無有憂現愚癡盡。諸天不往見者。無慾無瞋恚亦無愚癡。已所涅槃不見涅槃。

 人中等正覺  自訓專正志
 遊行梵跡中  常樂心滅息

人中者。生於人中。等正覺者。盡覺知諸法。自訓者。自然具。專正志者。得三三昧。遊行梵跡者。敬尊法中心。常樂滅息者。諸三昧心得休息。害諸結心得休息。而樂其中。

 眾人所敬仰  盡超一切法
 諸天亦歸命  是謂聞無著

眾人所敬仰者。承事歸命。盡超一切法者。越諸善法。猶如超諸偈頌。亦度諸不善法。諸天亦歸命者。諸天亦承事歸命。是謂聞無著者。彼從世尊聞。佛天人所供養也。

 一切結過去  於園越園果
 於欲出要樂  猶如鍊真金

一切結過去者。度九結是謂一切結過去。復作是說。度於三結過去也。於園越園果者。五欲為園。於彼愛盡越諸愛患。越諸結越有樂。於欲出要者。於欲解脫樂初禪。復次欲中出要樂淨處樂。等樂其中。是謂於欲出要樂。猶如鍊真金者。如金被鍊無有穢垢極妙。如是如來已越於欲盡無諸漏。

 三佛名流佈  猶如日除冥
 於世第一尊  亦如安明山

三佛名流佈者。功德聲聞世尊四方上下。乃至阿迦尼吒天皆聞其聲。猶如日除冥者。如日出時普照世間。冥皆為明無不蒙其恩。如是世尊已逮正覺。以光明普照三界。於世第一尊者。以此名為尊。彼一切為現照明。亦如安明者。如須彌山王於眾山中極高最大。世尊亦如是。於一切眾生中而作偈導。

 我當說其義  亦不作悕望
 一切名龍者  實名為如來

我當說其義者。當龍功德。亦不作悕望。尊因陀摩那作是說。是無義語。尊摩醯羅作是說。不作諸眾行。或作是說。不作怨讎。如所說亦無瞋恚而有所作。復作是說。亦不造惡行。一切名龍者。實名為如來。諸有名龍者。於一切中如來最妙龍。

 能忍不嫉彼  如龍有二足
 慇勤修梵行  所行龍餘跡

能忍不嫉彼如龍有二足者。彼猶龍象前腳已得隱。然後身得迴。如是如來以牢固法身得迴轉。慇勤修梵行所行龍餘跡者。猶如龍象後腳以得隱。然後身得迴轉。如來亦如是。賢聖法服。曩昔諸如來。已得牢固法身得迴轉。

 信為大龍象  護為白雙牙
 念頸智慧頭  威儀用法觀

信為大龍象者。猶如龍象受取皆由鼻。如來如是。以信棄不善法而攝善法。猶如龍象鼻最為要。尊曇摩多羅作是頌契經者之重過。不得言如來之信。更自有因緣。一切諸智算數。象為大龍。猶如龍象受取皆由鼻。如來亦如是。親近諸法數。亦複分別觀有色身。清淨行如來護亦復如是。賢聖八品道清淨無塵垢。復作是說。猶如龍象牙不可移動。如來亦如是。於四等中受取諸氣味。便得自在。如來牙亦如是。勇勐有眾相。如來亦如是。於六善來。當有眾相好丈夫之才。念頸者猶如龍象頸盡取一切諸味。如來神足亦復如是。一切諸法皆悉普具。復作是說。猶如龍象頸而扶持頭。如來亦如是。念最為上頭為智者。猶如龍象以頭為命。如來亦如是。以智慧為命。復作是說。猶如龍象色身之中頭最為上。如來亦如是。法身之中三耶三佛最為上。威儀用法觀者。或作是說。此事亦如是二眼用法觀。猶如龍象左右有兩肩。如來亦如是。有二種。等身習出要。等身盡出要。跡滅不復起。復作是說。猶如龍象。有諸法觀速疾而知。如來亦如是。有眾相知眾生。或作是說。猶如龍象心意有眾相。若步若行皆悉知之。如來亦如是。於色身中頭最為上。如來亦如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身中最為上。或作是說。此亦是其事。有入法觀。猶如龍象左右有二肩。如來亦如是。有二種。等習身出要。等盡身出要。復作是說。猶如龍象法觀作眾相。御象知其相。如來亦如是。亦知其相解眾生。或作是說。猶如龍象意之所念悉能成辦。若行若住皆悉知之。本無如來亦復如是。知眾生根本。或作是說。猶如龍象意之所念。若行若住皆悉知之。本無如來亦如是。知眾生根相。或作是說。猶如是知眾生根。或作是說。猶如龍象意之所念。若住若行皆悉知之。如來亦如是。知諸根相。親近諸行。於眾生中敷演法。默然承受奉行。展轉相應。

 法藏皆滿具  照明除拂去
 樂禪出入息  內自善謹慎

法藏皆滿具者。猶如龍象腹入若干種食。皆依仰之。如來亦如是。法等諸藏依法食。照明除拂去者。猶如龍象尾拂蚊虻蠅[蟲*蚤]皆能拂去。如來亦如是。身中敷演教樂禪。出入息內自善謹慎。猶如龍象以出入息而養其形常以為樂。如來亦如是。常以四禪而養其形。內方便具足。

 龍行求茂草  龍住威儀盛
 龍臥威儀具  坐亦威儀成
 一切龍威成  是謂龍威儀

龍行求茂草者。乃至是謂龍威儀者。世尊於一切威儀中戒三昧成就。得三昧亦成就。若威儀成就。意食不穢處而不食。龍食而量腹命亦不貪。意食不穢處穢處而不食者。穢處食者何等是。有貪意起與邪命俱。彼是穢處。無穢處者。反上事也。彼如來除去穢食。擇無穢食使根充足而無眾病。猶如膏拊創。亦如膏車。服眾藥草無有貪著。故曰不貪。

 以得食斷饑  不畜積遺餘
 受彼信施食  除彼不與取

以得食斷饑者。草為食覆為衣。不畜積遺餘。不得畜積。不露形體。得施食才欲存形。受彼信施食。除彼不與取者。以法求取。復次當說其要。若得遺長復次藏貯以為家業。彼如來皆悉知除去非行。故曰斷諸飢渴者也。

 斷諸一切結  亦斷諸縛著
 彼行在在處  亦無憂畏患

斷一切諸結者。滅七結也。亦斷諸縛著者。滅三縛也。復次本無如來結根。使根永盡無縛著。起諸照明故。曰斷諸一切結也。如來見諸穢心不染著。故曰彼行在在處處也。

 愚死命有二數  有無怒見家業
 善眠寐二比丘  草覆衣一切使

偈揵度第三品竟。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偈品首

 見色無娛娛  無慾及諸貪
 況革囊盛糞  使五意移動

見色無娛娛者。何以故。世尊作是說。況革囊盛糞者。或作是說。現其愛盡。天樂天女。常無慾於彼。況革囊盛糞。復次欲斷摩訶檀提(梵志)縛。不欲使頻至佛所。

 梵志慢滿擔  怒煙害為灰
 口淨心如火  心者火坑藏

梵志慢滿者。猶如負重擔不畏懼於人。如是慢所縛不畏懼。怒煙者。猶如先有煙然後火乃然。如是失有怒然後方有教。猶如煙亂一切色。怒亦如是而亂眾色。害為灰者。猶如灰無用於物。如是害亦無用於物也。口淨者猶如淨投火。如是舌長益於諸法。心者火坑藏者。猶如祠火處所。如是心為智火所然。自動人中明者。猶如自第一火。

 信種自暴露  智慧為耕犁
 慚愧心所縛  心手之執杖

信種自暴露者。猶如先有萌牙。如是信為道然後行道。暴露者暴為閑居。猶如莖生得雨潤澤。如是生善功德以暴潤澤。智慧為耕犁者。猶如集聚耕地。如是信成眾善功德。如是智慧成眾善功德。耕者結使。慚愧者猶如犁轢。如是慚愧住智慧。心縛者三三昧是。意縛猶如輻。如是三昧猶如不移動。手執杖者。猶如耕地杖用驅行。如是念耕結得善驅。

 身整口亦整  猶如往求食
 實作擇去穢  受語而解脫

身整身律儀也。口整者口律儀。猶如往求食者。命命清淨也。實作擇去穢者。以智諦耕除諸。受語而解脫者。猶如耕犁。人事辦則捨。如是等與相應而捨其行。諸已滅便有勇勐意。

 勇勐共二軛  方便獲安處
 已往不復還  所至無憂畏

勇勐共二軛者。猶如牛有力勢不捨其軛。如是勇勐之力。亦不捨其軛。方便獲安處者。有四方便已盡是謂涅槃。亦是安隱處勇勐志。彼已往不復還者。有力勢不復還。所至無憂畏者。已到涅槃諸憂畏患永盡無餘。

 如是耕田作  彼曰甘露果
 能忍如是業  一切苦解脫

如是耕田作者。作如是修行道也。彼曰甘露果涅槃為果。能忍如是業者。修行此道。一切苦解脫者。於三界苦而得解脫。或作是說。道教於彼智慧斷諸結使。身整口亦整。猶如往求食者。等語等業等命。勇勐共二軛者等方便也。念為杖者等念也。意縛者等三昧也。已說五根彼信種信根也。勇勐共二軛精進根也。念為杖者念根也意縛者定。根也智慧唱導是慧根也。

 專念巧便求  亦不樂在家
 群雁往奔池  盡流除瞋恚

專念巧便求者。出家學道。專念者繫念不移。亦不樂在家者。不樂處家恩愛之中。群雁往奔池盡流除瞋恚者。猶如群雁捨大山林無戀慕情。如是彼滅於五欲無戀慕情。所可用道滅於五欲。如所說法之所除。況非法也。復作是說。專念求巧便者。常樂閑居坐禪。亦不樂在家者。不樂於三界眾生。群雁往奔池盡瞋恚者。流為無明。所可用道除無明。彼道亦除。復作是說。專念巧便求者。而修行道游居意山中。亦不樂在家者。遠離愛著。如所說諸痛中愛此是愛也。已能捨彼亦不樂愛著。群雁往奔池盡流瞋恚者。流為六入。如所說長者眼為識流源。彼能滅六入所可用道。滅六入者。彼道亦滅。

 諸度江海者  作橋度彼岸
 有縛我求度  智者先達岸

諸度江者。如所說如瞿曇世尊。由異學故往受恆水。水神作是說偈。彼河恆薩牢頻鬧作諸橋諸不得神足。或作是說。諸受頻鬧者。結為頻生。死為薩牢。如所說由薩羅有是池。作諸橋修行道也。捨山者滅於五欲。縛拔求度者。外道求道。智者先達岸者。說度生死岸。復作是說。諸度頻鬧者。見諦所斷結滅也。薩羅者思惟所斷結滅也。作橋者興起道也。捨山者滅諸蓋。縛拔者修學道。智者先達岸。羅漢度生死岸。

 不於見健疾  是我之齊限
 非行能除往  不染於家累

不於見健疾者。等智成就健疾。彼不淨之見不聞健疾。非健疾者。能淨其邊。彼亦欲淨於欲慇勤。界亦不聞將往。何以故。不染於家累者。彼不隨此見。

 若林柱牢固  於他盡其語
 若無慾善根  能仁亦牢固

若林柱牢固者。尊者阿那律授決中廣說。猶如林柱不可移動。如是彼尊者。若毀罵若嘆譽不可移動。於他盡其語者。語在內若毀罵復有嘆譽者。善無慾者諸結使盡。善根者於三三昧。是三昧根。能仁亦復牢固者。佛聲無學智。

 不二行作講堂  養妻子非比丘
 於眾生不改瞋  能仁常護眾生

不二行作講堂者。獵師喻中已說。不二行作講堂者。獵師所行閑居聚中。比丘行聚中聚。閑居獵師所為非行。比丘護賢行。養妻子非比丘。獵師及妻子比丘非其行。唯自養以法聚。彼於眾生不改瞋者。獵師不改於殺生能仁常護眾生者。比丘無有殺意。

 於前中間後  從他受信施
 亦無怨恨心  能仁亦護彼

於前者不食。中間者半食。後者餘食未盡。從他受信施。比丘得食。亦無怨恨心者。亦不罵亦不能傷其形。不作強顏。不是語我不得物。終不離此法。復作是說。於前者好微妙食。中者中食。後者下食。從他得信施者。從他受信施。不說惡語。所得惡食處亦不避。亦不執語所得惡食處。亦不頻往彼乞求皆悉遍。復作是說。惡不能壞其意好不起愛著。

 有說第一者  夜叉淨非淨
 何為此解脫  無餘名曰善

有說第一者。此夜叉淨說。猶如此有想無想天。何為此解脫者。如是無餘智者方便說淨。

 飢渴第一病  行為第一苦
 如實知是者  涅槃第一樂

飢渴第一病者。斷手授決中已說。彼斷手不大苦。如飢渴者。行為第一苦者。彼行有若干種。若如實知此者。涅槃第一樂。能知如是行。不成就所作行口。彼便有樂。復作是說。飢渴第一病者。常為所縛乃至不可治。行為第一苦者。如實知之能知此諸行。諸行涅槃第一樂者。休息為樂。無所觀為樂永樂。復作是說。飢渴為第一病者。是苦諦也。行為第一苦者。無明緣行也。受諸患是謂習諦也。如是實知者是道諦也。涅槃第一樂者是盡諦也。

 慚愧梵志衣  梵志手為淨
 水常流不住  舌陳為澡盥

慚愧梵志衣者。尊者大目揵連授決中已說。猶如衣裳用覆蓋隱處。慚愧亦如是。蓋覆隱處。梵志手淨者。猶如已淨祀火。我亦如是。而修淨行去離行。水常流不住舌陳為澡盥者。猶如以澡盥盪滌不淨器。我舌亦如是。除去穢行晝夜不休息。

 祀火有常想  以依內心意
 晝夜勤祠祀  律儀不失節

祀火有常想者。止觀彼然智火。以依內心意者。自依猗心彼能滅。晝夜修行律儀。不失節諸根。在內彼能思惟心被教訓。是謂藏匿。復作是說。隱處者身口意。律儀訓者諸戒具足。復作是說。慚愧梵志衣者。現善行起。梵志手淨者。水常流不住。舌陳為澡盥。舌善行第二偈謂心善行。於三善行名婆羅門。

 度慚常呵彼  我與況汝要
 亦不作非行  當知此非我

度慚者。可慚而不慚。彼當知不自親。況當親餘者。常呵彼者非親者。當知是怨仇而住我所。我與汝說要者。諸有雜穢。雖慎從眾生。當知此姦穢。亦不作非行者。諸有親厚事彼不起惱。所作方便當知慎怨家。

 於欲意不離  念亦無厭足
 觀彼能離者  彼具智慧足

於欲意不離者。菩薩授決中已說。乃至意念欲心亦無厭足。不能去離彼愛。能離者現欲想盡。於中次第觀彼盡時。是說曰彼能離者。彼具慧乃足者。諸觀欲不淨彼著愛慾也。

 諦諦而善見  尊者轉嘆天

諦諦而善見者。諦是苦諦也。習諦增上諦是道諦也。盡諦復作是說。有三諦苦諦習諦道諦。增上是盡諦。復作是說。諦是等諦。增上第一義諦。

 解脫彼此脫  解脫復見縛
 賢聖不見脫  解脫於愚惑

一子授決中已說。解脫彼此脫者。於妄語中解脫。為殺所染。解脫復見縛者。於一害得脫。復為他所染也。賢聖不得脫者。見諦而得解脫於愚惑。於縛系彼不得解脫。如是斷滅見得解脫。有常見所縛。如是聞念中得解脫。如是身見中得解脫。為猶豫取縛。於貪慾得解脫。為色愛所縛。於色愛得解脫。為無色愛所縛。

 若於長短中  麁細好惡行
 於世不與取  故曰名梵志

若於長短中者。答曰。長短不成就。於彼少有所觀便有長也。少有所觀便有短也。此如來教誡語也。又麁者亦不成就。問云何量亦不成就耶。答曰。於中不說量不可持亦無來者。若受不與取。彼則麁亦不成就。於彼亦不盡有量。有清淨行亦有少成就。問諸有清淨行成就。答曰。非以行不與取色。於中淨不淨行彼則成就。是廣舌教誡之語。故曰梵志者。具足眾行是謂梵志。或作是說。起諸不與取結諸結盡。是婆羅門。

 不善而有善  當依三佛家
 不住益眾生  彼曰而依有

不善而有善者。於不善中終便生餘處。彼先滅本想。而更得餘想。常依三佛家者。不依母胎。不住益眾生者。於他家命終在母胎長大。彼曰而依有。意生有是善行。

 若數於世易  無勝況當世
 永滅無煙曀  於中樂不害

滿願子於其中求數者。知而滅世者。諸入異於彼外。不異者是內。復作是說。異者是天。不異者是地獄。復作是說。異者色無色界相應。不異者欲界相應。此數是無常苦空無我。因果自相遍相。無勝況當世者。無明見所知。如說染著魔所縛息者。三火息滅休息。常永寂有滅息永煙曀滅現瞋恚所纏盡。復作是說。現內緣諸結盡無煙曀。如所說愛所行也。有覺息亦無煙曀。如所說有覺亦煙。無害者現三害盡。無望者現利望命望盡。復次現有愛盡。能有所越。

 解脫墮復墮  貪著復來還
 已還歡樂處  於善住善處

解脫復墮者。解脫者於欲界脫。亦脫欲界結使。色無色界愛未盡。於彼墮墮便生。貪著復來還者。彼不能展轉除盡欲界相應結來住彼。於彼方便染著。欲界諸結使不能拔離。復起欲界結使。來至欲界。已還歡樂處者。謂佛聲聞彼已還安隱處。無生無病死之患。歡樂處者賢聖八品道。於善住善樂三昧樂於中遊行。永還安樂處者。復作是說。解脫墮復墮者。於須陀洹得解脫墮地獄。彼墮天貪著復來還。欲界愛未盡。還來人間。還歡樂處者。無有恐懼入地獄之憂。樂者賢聖之道。於善住善者。越一切諸結還於涅槃。復作說。墮復墮者斷滅見。解脫有常見。墮貪著復來還者。地獄餓鬼畜生。於有常斷滅解脫而修行道。餘者亦如是。

 見慢起信意  見偈等前後
 饑依欲及諦  解脫滿願子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偈揵度第四竟。

尊婆須蜜論卷第十

 

上篇: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下篇:阿毗曇心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經咒語文章列表
大藏經·毗曇部目錄

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入阿毗達磨論

入阿毘達磨論卷上 塞建陀羅阿羅漢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

阿毗達磨發智論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第一 尊者迦多衍尼子造 三藏法師玄奘...

阿毗曇毗婆沙論

毘婆沙序 釋道挻作 毘婆沙者。蓋是三藏之指歸。九部之...

阿毗達磨界身足論

阿毘達磨界身足論卷上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

佛說難提釋經

佛說難提釋經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行在...

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說菩薩逝經

佛說菩薩逝經 西晉沙門白法祖譯 佛在鷂山中,與諸比丘...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佛說阿羅漢具德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

佛說清淨心經

佛說清淨心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

佛說須賴經

佛說須賴經 曹魏西域沙門白延於洛陽白馬寺譯 聞如是:...

法演禪師語錄

法演禪師語錄卷上 舒州白雲山海會演和尚初住四面山語...

大樓炭經

大樓炭經卷第一 西晉沙門法立共法炬譯 閻浮利品第一...

天請問經

天請問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

【佛教詞典】誓戒

(術語)持誓與戒也。釋門正統三曰:法智載嚴於誓戒。...

【佛教詞典】二如來藏

(名數)一空如來藏,二不空如來藏。同於空不空之二真...

只要往生到極樂,都能獲得不退轉

正定聚者,揀異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進退未...

富貴人家子弟多不成器

富貴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於愛之不得其道,或偏...

說話的石門

山裡燃起了大火,只有一個山洞可以躲避烈火的攻擊。山...

聖嚴法師《佛法與教育》

佛的意思是覺,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法的教育是從智慧的...

很多大菩薩為何還要求生極樂世界呢

問: 法師,經典裡面講,有很多都已經是大菩薩了,他們...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 智能戒行兼具者,彼...

皮克的99塊金幣

皮克很快樂,皮克是地球上最快樂的叫花子。 我為什麼...

四十八大願——(第27願)萬物悉皆殊特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

文殊菩薩手持如意的啟示

從前在寺廟裡看過一尊文殊師利菩薩,白玉雕成,十分晶...

社交場合所忌諱的27個習慣

每個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環境成長,有...

一函遍復講記

這篇普遍答覆信眾的信函,語言雖然拙樸,意義都是依據...

佛學常見辭彙(十三畫)

【亂心】 散亂的心。 【亂善】 亂心所做的善事。 【...

【視頻】《往生論》聆志居士讀誦

《往生論》聆志居士讀誦

【視頻】《佛說四十二章經》風柯月渚讀誦

《佛說四十二章經》風柯月渚讀誦